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奚譽賢

    兄臺何出此言?中國歷史上有諸多文人墨客,數不勝數。兄臺想知那朝的歷史文化名人?在下給兄臺介紹幾位唐代的文人墨客吧!太白詩仙這樣的人物就不必介紹了,因為人人都太瞭解詩仙太白了。

    注:此文乃真實歷史及歷史人物!

    唐朝

    《楊炯》

    楊炯,華陰人。顯慶六年舉神童,授校書郎。永隆二年,皇太子舍奠,表豪俊,充崇文館學士。後為婺州盈川令。卒。炯恃才憑傲,每恥朝士矯飾,呼為“麒麟楦”。或問之,曰:“今假弄麒麟戲者,必刻畫其形覆驢上,宛然異物,及去其皮,還是驢耳。”聞者甚不平,故為時所忌。初,張說以《箴》贈盈川之行,戒其苛刻,至官,果以酷稱。炯博學善文,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辭齊名,海內稱四才子,亦曰“四傑”,效之者風靡焉。炯嘗謂:“吾愧在盧前,恥居王後。”張說曰:“盈川文如懸河,酌之不竭。恥王后,愧盧前,謙也。”有《盈川集》三十卷行於世。

    《盧照鄰》

      盧照鄰,字昇之,范陽人。調鄧王府典籤,王愛重,謂人曰:“此吾之相如也。”後遷新都尉,嬰病去官。居太白山草閣,得方士玄明膏餌之。會父喪,號慟,因嘔,丹輒出,疾愈甚。家貧苦,貴宦時時供衣藥,乃去具茨山下,買園數十畝,疏潁水周舍,復豫為墓,偃臥其中。自以當高宗時尚吏,己獨儒;武后尚法,己獨黃老;後封嵩山,屢聘賢士,己已廢;著《五悲文》以自明。手足攣緩,不起行已十年,每春歸秋至,雲壑煙郊,輒輿出戶庭,悠然一望。遂自傷,作《釋疾文》,有云:“覆燾雖廣,嗟不容乎此生;亭育雖繁,恩已絕乎斯代。”與親屬訣,自沉潁水。有詩文二十卷及《幽憂子》三卷行於世。

    《駱賓王》

      駱賓王,義烏人。七歲能賦詩。武后時,數上疏言事,得罪貶臨海丞,鞅鞅不得志,棄官去。文明中,徐敬業起兵欲反正,往投之,署為府屬。為敬業作檄傳天下,暴斥武后罪。後見讀之,矍然曰:“誰為之“或以賓王對,後曰:“有如此才不用,宰相過也。”及敗亡命,不知所之。後宋之問貶還,道出錢塘,遊靈隱寺,夜月,行吟長廊下,曰:“鷲嶺鬱岧嶢,龍宮隱寂寥。”未得下聯。有老僧燃燈坐禪,問曰:“少年不寐,而吟諷甚苦,何耶“之問曰:“欲題此寺,而思不屬。”僧笑曰:“何不道‘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之問終篇曰:“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雲薄霜初下,冰輕葉未凋。待入天台寺,看餘渡石橋。”僧一聯,篇中警策也。遲明訪之,已不見。老僧即駱賓王也。傳聞桴海而去矣。後,中宗詔求其文,得百餘篇及詩等十卷,命郗雲卿次序之,及《百道判集》一卷,今傳於世。

    《杜審言》

    杜審言,字必簡,京兆人,預之遠裔。咸亨元年宋守節榜進士,為隰城尉。恃高才,傲世見疾。蘇味道為天官侍郎,審言集判,出謂人曰:“味道必死。”人驚問何故,曰:“彼見吾判,當羞死耳。”又曰:“吾文章當得屈、宋作衙官,吾筆當得王羲之北面。”其矜誕類此。坐事貶吉州司戶。乃武后召還,將用之,問曰:“卿喜否“審言舞蹈謝。後令賦《歡喜詩》,稱旨,授著作郎,為修文館直學士。卒。初,審言病,宋之問、武平一往省候,曰:“甚為造化小兒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壓公等。今且死,但恨不見替人也。”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為“文章四友”。有集十卷,今不存,但傳詩四十餘篇而已。

    《沈佺期》

    沈佺期,字雲卿,相州人。上元二年鄭益榜進士。工五言。由協律、考功郎受賕,長流驩州。後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常侍宮中,既侍宴,帝詔學士等為《回波》舞,佺期作弄辭悅帝,詔賜牙緋。歷中書舍人。佺期嘗以詩贈張燕公,公曰:“沈三兄詩清麗,須讓居第一也。”詩名大振。自魏建安迄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鮑照、庾信、徐陵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緻。及佺期、之問,又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著定格律,遂成近體,如錦繡成文,學者宗尚。語曰:“蘇、李居前,沈、宋比肩。”謂唐詩變體,始自二公,猶始自蘇武、李陵也。有集十卷,今傳於世。

    《宋之問》

    宋之問,字延清,汾州人。上元二年進士。偉貌辯給。甫冠,武后召與楊炯分直習藝館,累轉尚方監丞。後游龍門,詔従臣賦詩,左史東方虯詩先成,後賜錦袍。之問俄頃獻,後覽之嗟賞,更奪袍以賜。後求北門學士,以有齒疾不許,遂作《明河篇》,有“明河可望不可親“之句,以見志。謅事張易之,坐貶瀧州。後逃歸,匿張仲之家。聞仲之謀殺武三思,乃告變,擢鴻臚簿,遷考功郎,復媚太平公主。以知舉賄賂狼藉,下遷越州長史。窮歷剡溪山水,置酒賦詩,日遊宴,賓客雜遝。睿宗立,以無悛悟之心,流欽州,御史劾奏賜死。人言劉希夷之報也。徐堅嘗論其文,“如良金美玉,無施不可”。有集行世。

    《劉希夷》

      劉希夷,字廷芝,潁川人。上元二年鄭益榜進士,時年二十五,射策有文名。苦篇詠,特善閨帷之作,詞情哀怨,多依古調,體勢與時不合,遂不為所重。希夷美姿容,好談笑,善彈琵琶,飲酒至數鬥不醉,落魄不拘常檢。嘗作《白頭吟》,一聯雲:“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既而嘆曰:“此語讖也。石崇謂‘白首同所歸’,復何以異。”乃除之。又吟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復嘆曰:“死生有命,豈由此虛言乎!”遂並存之。舅宋之問苦愛後一聯,知其未傳於人,懇求之,許而竟不與。之問怒其誑己,使奴以土囊壓殺於別舍,時未及三十,人悉憐之。有集十卷及詩集四卷,今傳。希夷天賦俊爽,才情如此,想其事業勳名,何所不至,孰謂奇蹇之運,遭逢惡人,寸祿不沾,長懷頓挫,斯才高而見忌者也。賈生悼長沙之屈,禰衡痛江夏之來,倏焉折首,無何殞命。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所較者輕,所失者重,玉迸松摧,良可惜也。況於骨肉相殘者乎!

    《李百藥》

    李百藥,字重規,定州人。幼多病,祖母以“百藥“名之。七歲能文。襲父德林爵。會高祖招杜伏威,百藥勸朝京師,中道而悔,怒,飲以石灰酒,因大利幾死,既而宿病皆愈。貞觀中,拜中書舍人,遷太子庶子。嘗侍帝,同賦《帝京篇》,手詔褒美,曰:“卿何身老而才之壯,齒宿而意之新乎!”百藥才行,天下推服。好獎薦後進。翰藻沉鬱,詩尤所長。有集傳世。

    《李嶠》

      李嶠,字巨山,趙州人。十五通五經,二十擢進士,累遷為監察御史。武后時,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後因罪貶廬州別駕,卒。嶠富才思,有所屬綴,人輒傳諷。明皇將幸蜀,登花萼樓,使樓前善《水調》者奏歌,歌曰:“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飛。”帝慘愴,移時,顧侍者曰:“誰為此“對曰:“故宰相李嶠之詞也。”帝曰:“真才子!”不待終曲而去。嶠前與王勃、楊炯接,中與崔融、蘇味道齊名,晚諸人沒,為文章宿老,學者取法焉。今集五十卷,《雜詠詩》十二卷,《單題詩》一百二十首,張方為注,傳於世。

    《張說》

    張說,字道濟,洛陽人。垂拱四年,舉學綜古今科,中第三等,考策日封進,授太子校書。令曰:“張說文思清新,藝能優洽。金門對策,已居高科之首;銀榜效官,宜申一命之秩。”後累遷鳳閣舍人。睿宗時,兵部侍郎、同平章事。開元十八年,終左丞相、燕國公。說敦氣節,重然諾。為文精壯,長於碑誌。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詩法特妙,晚謫岳陽,詩益悽婉,人謂得江山之助。今有集三十卷,行於世。子均,開元四年進士,亦以詩鳴。”  

    《王翰》

      王翰,字子羽,幷州人。景雲元年盧逸下進士及第。又舉直言極諫,又舉超拔群類科。少豪蕩,怯才不羈,喜縱酒,櫪多名馬,家蓄妓樂。翰發言立意,自比王侯。日聚英傑,縱禽擊鼓為歡。張嘉貞為本州長史,厚遇之。翰酒間自歌,以舞屬嘉貞,神氣軒舉。張說尤加禮異,及輔政,召為正字,擢駕部員外郎。說罷,翰出為仙州別駕。以窮樂畋飲,貶嶺表,道卒。翰工詩,多壯麗之詞。文士祖詠、杜華等,嘗與遊従。華母崔氏雲:“吾聞孟母三遷,吾今欲卜居,使汝與王翰為鄰,足矣。”其才名如此。燕公論其文,如瓊杯玉斝,雖爛然可珍,而多玷缺雲。有集今傳。太史公恨古布衣之俠,湮沒無聞,以其義出存亡死生之間,而不伐其德,千金駟馬,才啻草芥。信哉,名不虛立也。觀王翰之氣,其若人之儔乎!”

    《吳筠》

    吳筠,字貞節,華陰人。通經義,美文辭。舉進士不中,隱居南陽倚帝山為道士。天寶中,玄宗遣使召至京師,與語甚悅,敕待詔翰林。獻《玄綱》三篇。帝問道,對曰:“深於道者,惟《老子》五千言,其餘徒費紙札耳。”復問神仙治煉之術,曰:“此野人之事,積歲月求之,非人主所宜留意。”筠每陳設名教世務,帝重之。初,筠愛會稽山水,往來天台、剡中,與李白、孔巢父相遇酬唱,至是因薦於朝,帝即遣使召之。筠性高鯁,其待詔翰林時,恃承恩顧。高力士素奉佛,嘗短筠於上前。筠故多著賦文,深詆釋氏,頗為通人所譏雲。後知天下將亂,苦求還嵩山,詔為立道觀。大曆間卒。弟子諡為宗元先生。善為詩。有集十卷,權德輿序之。 

  • 2 # 笑看東籬

    好題目!回答這類問題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溫習中華文化的過程;越寫越提氣,越答越長進!中華文化,煌煌滂滂,綿綿泱泱;哺育了炎黃子孫,傳承了華夏文脈!本文按著中華文化血脈延續順序,列寫幾位文化名人,免得吹毛求庇,排出個什麼張三李四來!我沒有那個能力!

    孔子(春秋時期):二千多年來,正規史書典籍、課本教材,始終表述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學說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對後世影響極大。並逐漸傳向世界,許多國家提倡學習“孔學”,創辦“孔子學院”,研討孔子學說。(圖片①)

    屈原(戰國時期):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其抒情長詩《離騷》早就被譯成多國文字。被世界和平理事會評定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圖片②)

    王羲之(東晉):書聖。王羲之的書法藝術——“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代表作品《蘭亭序》,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成為中國書法文化的瑰寶之作。(圖片④)

    蘇軾(北宋):古代傑出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詩人。對詞的發展有突出貢獻。他的詞,氣勢磅礴,雄健奔放,對後世影響巨大。他又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擅長繪畫和篆刻。

    關漢卿(元朝):元朝最優秀的劇作家。一生創作了大量劇本,流傳至今的有十多種,代表作品有悲劇——《竇娥冤》。

    程長庚、譚鑫培(清朝):京劇表演藝術奠基人、開創者。早在光緒年間,號稱“同光十三絕”的著名藝人,京劇表演大師。民國以來,京劇走向世界,受到各華人民的讚賞。京劇——中國戲劇文化中的“國粹”。

    曹雪芹(清朝):名著《紅樓夢》,成為中國古典文學的高峰,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傑作。

    魯迅:新文化運動的偉大旗手之一;文學巨匠;中國新文學的奠基人之一。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

    郭沫若: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之一,中國新詩歌的開創者之一。文學家,歷史學家,詩人,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劇作家。他的歷史劇《屈原》《孔雀膽》 《甲申三百年祭》等,在戲劇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新中國首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直至逝世。

    郭蘭英: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晉劇表演藝術家,民族音樂教育家。多次獲國家、國際獎勵。建國70週年前夕,國家授予她——“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圖片⑤)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文化名人,浩如煙海,多若繁星!列寫幾位,我們只能是學習,思考著如何傳承!寫文章,做回答,就是要始終保持——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 3 # 鄭國柱

    都有哪些歷史文化名人?

    中國歷史文化悠久,博大精深,歷史上的文化名人不勝列舉,他們為中國文化的發展繁榮和傳承做出了很大貢獻。今天的中國從歷史走來,中國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開創私人講學,倡導仁義禮智信。曾周遊列國,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論語》被奉為儒家經典。在世時有“天縱之聖”“天之木鐸”之美譽,後世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名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圖:吳道子手繪孔子像

    李耳,春秋末期人,生卒不詳,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陳國苦縣(今河南省鹿邑縣)。李名耳傳世作品《道德經》,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講究物極必反之理,主張性命雙修。與莊子並稱老莊。被尊為道教始祖,被追認為李姓始祖,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道德經》全球發行量第二。

    孟子(約前372—前289),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濟寧鄒城)人,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宣揚“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於國也》《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富貴不能淫》等,被尊稱為“亞聖”,有《孟子》一書傳世。

    圖:孟子像

    莊子(約前369—前286年),宋國蒙人,戰國中期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代表作品《莊子》,最早提出“內聖外王”思想,指出“《易》以道陰陽”,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作品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為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莊學創立者,與李耳並稱“老莊”。

    屈原(約前340—前278),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楚懷王在位時,曾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張舉賢任能,修明法度,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殉國。他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被譽為“楚辭之祖”,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孫武(約前545—約前470),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著有《孫子兵法》十三篇,被譽為“兵學聖典”。尊稱兵聖、兵家至聖、孫子、孫武子,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孫子兵法》為國際上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年—?),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其作品《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歷史之父之稱。

    此外張仲景、王羲之、陶淵明、劉勰、李白、杜甫、歐陽詢、顏真卿、韓愈、李煜、蘇軾、李清照、文天祥、關漢卿、羅貫中、唐寅、楊慎、李時珍、蒲松齡、曹雪芹等都是中國歷史文化名人。

    圖:陝西韓城:史聖司馬遷祠,司馬遷像高峻挺拔,氣勢雄偉

    還有哪些歷史文化名人請補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更換馬桶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