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瀚聽豐語

    就像題主所說的那樣巴西的確是地廣人稀、地大物博。巴西擁有著世界第五大的國土面積和世界第八多的人口數量,但是其人口密度也僅僅是每平方公里25人,要知道在中國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44人,而是排名世界第一的摩納哥更是誇張達到了每平方公里18589人!而且物產資源的確豐富,礦產資源、石油儲備、森林資源和水源水力資源都名列前茅。而人均GDP也將近一萬美元!你要說巴西是一個大國,那麼的確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要是成為超級大國的話,的確是還有些距離。

    首先地理環境上,巴西就不佔優勢。

    要知道巴西三分之一土地是在亞馬孫平原上,而在平原上則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亞馬孫熱帶雨林,其也被稱之為“地球之肺”。這個雨林不僅擁有著世界上最豐富的物種,而且也為全球水資源迴圈做出了巨大貢獻。

    巴西若為了自身發展大面積破壞了這片森林,就會造成大面積的水土流失和大量物種滅絕,嚴重的可能導致全球氣候變化。所以巴西毀的不僅僅是自己,更是整個地球。

    而在巴西中部又是以熱帶草原為主,只能發展畜牧業。

    所以巴西的經濟重心只能放在沿海東南地區。其實對於巴西來說土地面積的確很大,但是真正能夠開發利用的,更是少之又少。

    巴西也是一個外來民族眾多的國家。

    白種人佔53.74%,黑白混血種人佔38.45%,黑種人佔6.21%,黃種人和印第安人等佔1.6%。而多民族混合的國家並且沒有一個民族能長期佔領主導地位,就會導致一個國家沒有民族凝聚力,自然巴西人民就不會團結一致,向著同一個目標邁進。

    巴西的產業結構不夠合理。

    巴西是主要以輕工業和農牧業為主的國家,而其重工業的發展的確是比較落後,還是以加工原材料為主。從其進出口的貿易上,也能看出端倪。巴西進口的主要是機械裝置、電子裝置、藥品、石油、汽車及零配件、小麥等。而出口鋼材、大豆、藥品、礦產品。

    所以從上述情況我們也能看出,巴西的確距離超級大國還是有一些距離。而且成為一個超級大國,的確光光擁有實力也是不夠的,其也需要擁有一定的運氣和能夠在恰當的時機抓住機遇。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三點缺一不可。

  • 2 # 春曉guo

    能成為大國,強國的關鍵在於國家制度是否先進。只有先進的國家制度,國家才能正常高速的發展。而巴西是一個沒有健全,完善,嚴格的法制國家。在此基礎上的多黨制國家必亂無疑。腐敗,落後,不能集中全國之力,幹為國為人民有利的事情。有乾的,有看的,有搗亂的。最後的結局是搗亂的有好處。誰還能幹事呢?

  • 3 # 開普敦視線

    巴西地處南美洲大陸中東部,氣候炎熱,巴西境內東北部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熱帶雨林面積佔巴西三分之一多的領土,植被茂盛,生物動物資源豐富,世界第二大河亞馬遜河流徑巴西內,最後注入大西洋。亞馬遜河是世界第一大徑流量河流,航運水資源豐富。亞馬孫河內有2000多種魚類資源,是世界釣魚人的天堂。河裡面有很多特有稀有的魚種,像虎昌魚,銀龍魚,古骨蛇魚,亞馬孫河豚,都是獨一無二的品種,世所罕見。亞馬遜河水能流速迅猛,在河口三角洲地區160千米的地區都被淡水覆蓋,由於亞馬遜沖積平原海拔比較低,中下游河段沒什麼山川圍繞,所以沒有建立大型水電站,但是航運優勢明顯。亞馬遜植物資源相當豐富,是全球植物寶庫,被稱為地球之肺。若亞馬遜雨林氣候被破壞,大氣二氧化碳含量將會增加,全球溫室效應會變得明顯,會加劇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也會上升。巴西礦產資源也很可觀,像天然氣,鐵礦,銅礦等十分豐富。巴西卡拉加斯是世界大鐵礦床之一,該鐵礦粘性小,2氧化si,2氧化AI含量少,易冶煉。巴西是世界優質的鐵礦石出口國。巴西降水量充沛,大多以強對流形式降落,由於處在赤道低氣壓帶,水汽大量蒸發,雨來得大而且降落快時間短。巴西南部降水不是很多,但是也年平均在600到800毫米以上,跟其他國家比起來也不少,該地區處在副熱帶地區,蒸發量大於降水量,降水不是很多,是巴西優質草原地區,該地區以放牧業為主,基本沒有沙漠的存在,由於引進歐洲放牧業牧業發達。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建立在稀樹草原高原上,海拔相對要高點,氣候夏天不是很熱冬天涼爽,是現代建立的大城市。巴西東南部沿海是塊半熱帶雨林,夾雜著亞熱帶闊葉林的地區,有世界著名的臨海城市裡約熱內盧,人口眾多,經濟發達,是世界愛好足球人夢寐以求的地方。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安第斯山脈縱橫巴西東部地區,大西洋氣流止境在安第斯山脈東邊,形成地形雨,降水比較多,是亞馬遜等河流上游主要補給水源地。秘魯寒流由於山脈阻擋,寒流沒影響到巴西境內,沒有乾冷的氣候產生,巴西基本沒什麼沙漠氣候。巴西人口主要分佈在東南部地區,北部雨林氣候人煙稀少,有少數城市聚點。巴西人口大都以移民為主,巴西被葡萄牙殖民統治過,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航海時代被葡萄牙屠殺過,現在原住印第安人數量稀少,基本都躲在亞馬遜雨林中。巴西主要移民有葡萄牙,西班牙,非洲黑人,東南亞人,日本人,少量華人。巴西領土面積比較大,資源豐富,工業科技發展比較快,是發展中國家發展前景比較好的國家,但是巴西人口總量不是很多,再加上民族,移民多元化,人口歧視,政治上不便於管理,其次北部亞馬遜熱帶雨林人口稀少,再加上溼氣高溫難以開發,都拉低了巴西經濟發展速度。巴西要想快速成為超強大國家,必須在移民民族政策上加以改革,在經濟上最佳化資源配置,大力發展科技,把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化依靠科技技術型產業。巴西發展前景可觀,但是巴西要成為世界超級大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4 # 真實星球

    巴西地處南美洲,處在世界地緣政治的邊緣,國際位置相對安全。同時國土面積達到854萬平方公里,人口也有兩億,這個體量跟美國近似,具備成為世界新一極的潛力,但在2014年進入中等收入國家三年之後,巴西爆發經濟危機,國力就急轉直下,一蹶不振至今。

    事實上自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軍政府讓經濟學家內託擔當財長,全盤統籌巴西發展計劃,這位創造作“蛋糕理論”的一代奇人也果然沒有巴西人民的寄託,在他的領導下,1968年到1973年巴西的工業規模急劇擴大,比如後來名盛全球的巴西大豆,正是在他的手裡規模化,五年時間的產業增長高達1100%!

    雖然後來這一段“巴西奇蹟”歲月因為他無視巴西經濟現狀,提早推進了美式“中產金融”來拓充內需,最終在伊朗石油危機之下,通脹遇上外匯斷流,從而導致巴西第一次中衰在強國之路上,但也為巴西打下了良好基礎。

    正是因為有了六七十年代的工業基礎,讓進入千禧年新世紀的巴西,把握住了東北亞新興經濟體帶來的“大宗商品超級週期”,巴西人均收入從2003年的2920美金十二年間增長了四倍,到了2013年第二次中衰前夕,巴西人均GDP達到了12310美金。

    但巴西可謂成也偏安,敗也偏安,地處美洲一隅的巴西成功避開了兩次世界大戰以及此後冷戰中兩極在中東的對抗,讓巴西有了可以安穩發展的和平歲月,但同時由於缺少外部危機,唯一靠近的美國對南美洲又以經濟同化為主,巴西最終陷入了反覆的政治動盪之中。

    在“巴西奇蹟”的歲月裡,巴西中產階級與富人們享受著美式生活,但底層人民卻可謂身處水深火熱,鄉村之中不通電,不通水更是常態,農民生活跟中古時代無異。而哪怕在里約熱內盧,貧窮家庭也十分困苦,平均每生育四個孩子,必有一個最終夭折,而中國在1950年的幼兒夭折率就已經低到了1.5%,由此可見巴西窮人並未享受到巴西經濟發展帶來的福利,由此種下了今日的惡果。

    上個世紀以來的左翼高福利主義其實就是濫觴於蘇聯,資本主義在民主體制下為了挽回民意,而在社民運動之中所衍生出來的政治概念。但不同於歐洲,由於巴西地緣偏僻,缺少政治壓力,最終缺少了歐美國家一邊發展經濟,一邊推動福利的制度建設,更缺少了將經濟發展惠及鄉村,由此開拓廣大農村市場的意識。

    “巴西奇蹟”時代裡的貧富懸殊,再加上歐美“從搖籃到墳墓”的左翼童話,最終促使巴西人民在千禧年的第二次快速發展之時,選擇了承諾高福利的盧拉。

    四選皆敗,昔日的民主鬥士盧拉上臺之後,吸取教訓,為了取得連任,一味推進高福利——在他的領導下,在巴西只要繳納15年保險金,巴西人到了男子65歲,女子60歲的法定年齡,就可以領取全額養老金。而如果連續繳納三十年,則可以提前退休領取養老金,而最可怕的是養老金往往高出社會平均工資10-30%!

    而在德國,月薪三千歐元的工人,從22歲開始工作到65歲退休,一月不落的繳納養老金,每個月也不過能拿到1400歐元,只相當於人均薪資的40%。

    這樣的工作使得巴西工作人口負擔極重,平局每2.7個工作人口供養一份養老金,哪怕在老齡化最嚴重的日本,工作人口的養老負擔也遠遠不及此,而德國和日本如今尚且叫苦不迭,何況巴西?

    社會福利帶來了高昂的福利支出,佔到了巴西公共支出的55%,從聯邦政府到州政府都無力負擔,但為了選票只能咬牙支撐,為了彌補窟窿又四處設下“州稅”,以至於連華為都因為五花八門的稅收而無法核定產品的最終手機,只能一度黯然離開了巴西市場。

    從此可以看出,巴西無法成為強國的原因,正是因為其地緣帶來的過於安穩的環境,缺少外壓,又資源豐富,吃穿不愁之下,以至於精英階層跟平民階層無論誰執政(即軍政府時代與民主時代)都富貴即安,前者帶來了貧富分化,後者帶來了高福利支出,最後殃及戰略佈局,經濟結構,最終導致了巴西無法成為世界強國。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 5 # 胡Sir聊青島房產

    說起巴西,為什麼憑藉豐富的資源,幾十年來卻一直髮展停滯,治安惡劣,政局混亂,貧富差距巨大,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很多人是頗奇怪的。

    其實主要問題有兩個:人的原因(主觀因素)和物的原因(客觀因素)。

    主觀因素很多人都能準確分析,譬如說,懶惰,缺乏文化向心力,民族矛盾,制度方面存在問題……這裡很多答主說得比我好,就不班門弄了。單純說一下客觀因素,那就是:很多人覺得巴西佔的這塊地盤很牛逼,其實真的不咋滴……

    真的嗎?很多讀者會說:我讀書也不少,老師講過,巴西擁有世界最大的亞馬遜平原,亞馬遜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水資源世界第一,水力資源世界第一,生物多樣性世界第一,29種礦物儲量和品位排名世界前列,還有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和無以倫比的林業資源,糧食產量極高……怎麼能說巴西這塊地盤不咋滴呢?

    我們玩玩田忌賽馬的遊戲,把世界的土地分成四等,來看看巴西。

    最差的土地是四類地。這類土地要麼崇山峻嶺,要麼戈壁荒漠,不適合人類任何活動的開展。中國西部的沙漠,雪域高原,非洲撒哈拉沙漠,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等就屬於這種土地,這些土地,雖然不能說佔了沒用,但對於國計民生,意義不大。巴西亞馬遜平原,熱帶雨林地區也屬於此列。不要覺得雨林多好,土地淋溶作用強烈,河流定期氾濫,不適合耕種,毒蛇惡蠍橫行,一般也是無人敢進的。

    比四類地好一點的是三類地,一般來說三類地適合農業,譬如說中國華北平原,東北平原,美國中央大平原,阿根廷拉普拉塔平原……風調雨順,適合耕種。巴西是產糧大國,自然不缺這樣的土地。

    比三類地再好一些的是二類地,簡言之,下面有礦。譬如沙特,雖然沙子特別多,但是,沙子底下有石油,四類劣地瞬間升格為二類地,造就一幫石油富豪。對於巴西而言,礦產資源之豐富“你懂的”,因此巴西擁有大量的二類地。

    比二類地再好的,就是一類地了,說白了,一類地是最適合人類生存發展的土地,航運便利,一般存在於有航運便利的大江大河入海口處,或者有港口之利的灣區。在一類地上,往往存在有發達的工業區和繁華的大城市,譬如說美國五大湖區,舊金山灣區,中國長三角、珠三角……

    雖然一類地不多,面積往往也不大,但往往對國計民生意義重大,一類地,一般情況下人口都很密集,一個國家的工業、經濟重心和靈魂城市往往都在於此。一個國家如果坐擁一塊或者幾塊一類地,而經濟發展不好,譬如說坐擁尼羅河三角洲的埃及,坐擁拉普拉塔河口的阿根廷,經濟搞得一塌糊塗,有時候真的要好好檢討一下。

    這裡典型的因為一塊“一類地”而全國翻盤的就是日本。日本自然災害頻發(四類地多),糧食不能自給(三類地不夠),資源貧瘠(二類地沒有),但偏偏坐擁東京灣這塊一類地,非常適合建設城市,修建工廠、港口也都非常容易。因此只要國內政策對頭,外國不卡脖子(二戰挑戰美國就是作死),發展工業和科技並不難。資源缺乏雖然是日本心病,但至少和平時期,資源這種東西花錢買還是不難。錢能辦到的事往往都不是事,故日本成為發達國家,並不讓我詫異。

    這時候我們回頭看看巴西,尷尬了,搜遍巴西8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沒有一類地!也就是說,巴西雖然發展農業、礦業很簡單,但是建設核心城市,發展高科技工業,真的呵呵噠……

    巴西沒有一類地,問題出在四個字:巴西地盾。也就是說,巴西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南部溫帶地區,海岸線是一堵牆,2000多米高的懸崖峭壁直插海底……換言之,巴西雖然海岸線綿長,但實際上,可利用的海岸線極其有限,海邊要麼是雨林無人區,要麼就是崇山峻嶺。我們成天埋怨俄羅斯在東北連個出海口都不給我們留,巴西也在埋怨,只不過,這次埋怨的物件是上帝……

    還好上帝還是仁慈的,懸崖峭壁還是留了兩個豁口,這兩個豁口也就是巴西最大的兩個城市:里約熱內盧和聖保羅。

    去過里約熱內盧的都懂,這座城市位於峭壁之下海邊的一塊小平地上,港口條件不錯。聖保羅則是居於峭壁之上海拔數千米,有一小型外港桑托斯與大海相連。

    這種地形實在是讓人絕望。由於高山阻隔,里約熱內盧和聖保羅,幾乎就像兩顆孤星,之間無法聯絡,周邊無法發展工業園,無法建設城市群,衛星城難上加難……

    可以這麼理解一下,聖保羅的地理位置,就相當於洋山深水港卸了貨,要爬2000米高山才能運到上海。山路十八彎喲,望山跑死馬(笑)。

    里約熱內盧的位置呢,就相當於廣州被所有的高山箍得緊緊的,東莞佛山惠州啥的都沒法存在。

    而且里約到聖保羅雖然不遠,但是,基本修鐵路修公路,處處開山,層層挖洞……

    這時候巴西政府的表情一定是:

    也就是說,雖然留了兩個豁口,但這兩個豁口對於巴西8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言,是不夠的,也就是能比伊拉克、剛果金這種口小肚大的國家好點罷了……

    故巴西這種地理位置,靠工業、靠人口聚集建設大城市,那是不靠譜的。這個國家,靠農業、礦業,基本上就是極限了。工業無法發展,科技就更談不上……我要是巴西領導人,真未必做得更好。

    但是,僅僅靠農業、礦業,成為一個富國尚有可能,成為美國那樣的超級大國,想什麼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酒的產品標準號是否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