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愛上car

    中國幅員遼闊,由於自然及社會經濟條件的差異,不同地區之間形成了很多獨具特色的地方豬種,如繁殖力極高的太湖豬,皮薄骨細、適於醃製火腿的金華豬,體型矮小、早熟易肥、適於做烤乳豬的香豬,適應性強、瘦肉率高的榮昌豬,抗寒高產的東北民豬和適應惡劣氣候條件的藏豬,以及西北八眉豬、裡岔黑豬、萊蕪黑豬、番豬、兩廣小花豬、內江豬和寧鄉豬等。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地方豬種有100餘種。這裡僅介紹一些有代表性的豬種。

    太湖豬

    太湖豬分佈在長江中下游,按照體形及效能上的某些差異,太湖豬可以分為若干個地方品系,即二花臉、梅山、嘉興黑、楓涇、橫涇等。因其繁殖效能極高而備受國內外青睞,美國、日本、英國、法國等國家先後引入太湖豬,對其高繁殖力的繁殖生理和遺傳機制進行深入研究。

    (1)體形外貌

    太湖豬體型中等,頭大額寬,額部皺褶多而深,耳大下垂,形似蒲扇。全身被毛黑色或青灰色,被毛稀疏。腹部面板多呈紫紅色。其中,梅山豬四肢末端為白色,俗稱“四腳白”。乳頭8~9對。

    (2)生產效能

    該品種日增重較低,為440克左右,耗料增重比在4.5以上,胴體瘦肉率40%。太湖豬繁殖效能極高,是目前世界上產仔數最高的豬種,經產母豬平均產仔數16頭。

    (3)雜交利用

    太湖豬極高的繁殖效能使其成為理想的雜交母本。實踐證明,以太湖豬為母本,與杜洛克豬、長白豬、漢普夏豬及大白豬進行二元、三元雜交,都可獲得較好的雜交效果。但在進行二元雜交時,商品代的日增重和胴體瘦肉率都較低,只能滿足中小城市和農村市場。國外也在其母系中引入太湖豬血液,以期提高母本的繁殖性。

    金華豬

    金華豬原產浙江金華地區,該地區醃製火腿時要求肉豬的體型大小適中,皮薄腳細,肉質細嫩,肥瘦適度。金華豬的特點是皮薄骨細,早熟易肥,肉質優良,是適於醃製火腿的優良豬種。

    (1)體形外貌

    金華豬體型中等偏小,耳中等大小,下垂但不超過嘴角,額有皺紋,頸短粗,背微凹,腹大微下垂,臀較傾斜,四肢細短,蹄質堅實呈玉色,皮薄,毛疏,骨細,毛色以中間白、兩頭黑為特徵,故又稱“兩頭烏”。乳頭8對。

    (2)生產效能

    金華豬經產母豬產仔數13.8頭,初生個體重0.65千克。肥育期平均日增重460克左右,胴體瘦肉率43%,腿臀比31%。

    (3)雜交利用

    金華豬與引進的肉用型品種進行二元、三元雜交,均有明顯的雜種優勢。

    香豬

    香豬原產貴州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部分地區,是一種特殊的小型地方豬種,早熟易肥,肉質香嫩,宰食哺乳仔豬或斷乳仔豬時,無奶腥味,故稱為香豬。

    (1)體形外貌

    香豬體軀矮小,頭較直,額部皺紋淺而少,耳較小而薄,略向兩側平伸或稍下垂。背腰寬而微凹,腹大豐圓觸地,後軀較豐滿。四肢短細,後肢多臥系。毛色多全黑,少數具有“六白”或不完全“六白”特徵。乳頭5~6對。

    (2)生產效能

    香豬經產母豬產仔數為5~8頭。經測定,從90日齡、體重3.7千克左右開始肥育,養至180日齡、體重達22千克左右,日增重210克,每千克活重消耗混合料3千克左右。

    (3)開發利用

    香豬用做烤乳豬,在中國香港和一些大城市以及東南亞地區很有市場。香豬進一步小型化,選育成體型更小的微型豬,可用做醫學試驗動物。

    東北民豬

    東北民豬分佈在東北三省及河北、內蒙古等地。該品種豬以適應性強、繁殖效能高而聞名,在中國豬新品種的選育及北方地區養豬生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並先後被引至日本、美國。

    (1)體形外貌

    東北民豬頭中等大小,面部直長,耳大下垂,體軀扁平,背部狹窄,臀部傾斜,四肢粗壯,腹部下垂。全身被毛黑色,毛密而長,冬季長毛下密生絨毛,豬鬃多而長,乳頭7~8對。

    (2)生產效能

    東北民豬增重速度較慢,平均日增重460克左右,90千克屠宰胴體瘦肉率46%,這在中國地方豬種中是較高的。東北民豬繁殖效能高,經產母豬平均產仔13.5頭,母豬哺育能力強,母性好,發情徵狀明顯。

    (3)雜交利用

    由於東北民豬繁殖效能高,適應性強(在-15℃條件下可正常產仔和哺乳),故多用其做雜交母本,與長白豬、大白豬、杜洛克豬及哈白豬進行二元、三元雜交,都可獲得較好的雜交效果。除東北地區外,華北地區也有用做雜交母本。

    寧鄉豬

    產於湖南省寧鄉縣流沙河、草衝一帶,又稱草衝豬、流沙河豬,是湖南省四大名豬種之一。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全國除西藏、臺灣外,其餘省、市、自治區均引進寧鄉豬,省內則幾乎遍及各地,它具有繁殖率高、早熟易肥、肉質松疏等特點,且在飼養過程中性情溫順,適應性強。

    (1)體形外貌

    寧鄉豬體型中等,頭中等大小,額部有形狀和深淺不一的橫行皺紋,耳較小、下垂,頸粗短,有垂肉,背腰寬,背線多凹陷,肋骨拱曲,腹大下垂,四肢粗短,大腿欠豐滿,多臥系,撒蹄,群眾稱“猴子腳板”,被毛為黑白花。依毛色不同有烏雲蓋雪、大黑花、爛布花三型別;依頭型差異,有獅子頭、福字頭、閹雞頭三種。

    (2)生產效能

    寧鄉豬屬偏脂肪型豬種,具有早熟易肥,邊長邊肥,蓄脂力強,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性情溫順,適應性強等特點。寧鄉豬肥育期日增重為368克,飼料利用率較高,體重75~80千克時屠宰為宜,屠宰率為70%,膘厚4.6釐米,瘦肉率為34.7%。寧鄉豬三胎以上產仔10頭。

    (3)雜交利用

    寧鄉豬在華北、東北、西北、華南等地飼養,均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與外種豬雜交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寧鄉豬曾被確定為全國三大優良地方品種之一。

    榮昌豬

    榮昌豬原產於四川榮昌和隆昌兩縣,後擴大到永川、瀘縣、瀘州、宜賓及重慶等10餘縣、市。據統計,中心產區榮昌、隆昌兩縣,每年向外提供仔豬達10萬頭以上。榮昌豬除分佈在本省許多縣、市外,並推廣到雲南、陝西、湖北、安徽、浙江、北京、天津、遼寧等20多個省、市。

    (1)體形外貌

    榮昌豬體型較大,除兩眼四周或頭部有大小不等的黑斑外,其餘皮毛均為白色。也有少數在尾根及體軀出現黑斑而全身純白的。群眾按毛色特徵分為“金架眼”、“黑眼膛”、“黑頭”、“兩頭黑”,“飛花”和“洋眼”等。其中“黑眼膛”和“黑頭”約佔一半以上。榮昌豬頭大小適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額面皺紋橫行、有旋毛;體軀較長,發育勻稱,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傾斜,四肢細緻、結實;鬃毛潔白、剛韌;乳頭6~7對。

    (2)生產效能

    日增重313克,以7~8月齡體重80千克左右為宜,屠宰率為69%,瘦肉率42%~46%,腿臀比例29%。榮昌豬肌肉呈鮮紅或深紅色。初產母豬產仔數7頭,3胎以上經產母豬產仔數10頭。

    內江豬

    主要產於四川省的內江市和內江縣,歷史上曾稱為“東鄉豬”。內江豬具有適應性強和雜交配合力好等特點,是中國華北、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開展豬雜種優勢利用的良好親本之一,但存在屠宰率較低、皮較厚等缺點。

    (1)體形外貌

    體型大,體質疏鬆,頭大,嘴筒短,額面橫紋深陷成溝,額皮中部隆起成塊,俗稱“蓋碗”。耳中等大、下垂,體軀寬深,背腰微凹,腹大不拖地,四肢較粗壯,皮厚,被毛全黑,鬃毛粗長。乳頭粗大,6~7對。一般將額面皺紋特深、嘴筒特短、舌尖常外露者稱“獅子頭”型;將嘴稍長、額面皺紋較淺者稱“二方頭”型。目前以“二方頭”型居多。成年公豬體重170千克左右,成年母豬155千克左右。

    (2)生產效能

    日增重410克左右,6月齡體重可達90千克,屠宰率67.5%,母豬產仔數為9~10頭。

    (3)雜交利用

    內江豬遺傳性強,雜種後代均不同程度表現額寬、額面皺褶多、有旋毛等外貌特徵,胴體也呈現屠宰率較低、皮厚等性狀。以內江豬為父本,與長白豬、蘇白豬、巴克夏豬等豬種雜交,一代雜種豬的日增重率優勢分別為36.2%、12.2%和5.7%。雜種豬皮變薄,眼肌面積增大,胴體瘦肉率增加。例如,內×長雜種豬的皮厚為0.48釐米(內江豬為0.68釐米),胴體瘦肉率為44.6%(內江豬為41.6%)。

    藏豬

    藏豬主產於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型豬種。藏豬長期生活於無汙染、純天然的高寒山區,具有皮薄、胴體瘦肉率高、肌肉纖維特細、肉質細嫩、野味較濃、適口性極好等特點。可生產醬、滷、烤、燒等多種製品,其中烤乳豬是極受消費者青睞的高檔產品。

    (1)體形外貌

    藏豬被毛多為黑色,部分豬具有不完全“六白”特徵,少數豬為棕色,也有仔豬被毛具有棕黃色縱行條紋。鬃毛長而密,被毛下密生絨毛。體小,嘴筒長、直,呈錐形,額面窄,額部皺紋少。耳小直立、轉動靈活。胸較窄,體軀較短,背腰平直或微弓,後軀略高於前軀,臀傾斜,四肢結實緊湊、直立,蹄質堅實,乳頭多為5對。

    藏豬能適應嚴酷的高寒氣候、終年放牧和低劣的飼養管理條件,在海拔2500~3500米的青藏高原半山區,年平均氣溫7~12℃,冬季最低-15℃,無霜期110~190天,飼料資源缺乏,每天放牧10小時左右的嚴酷條件下,藏豬仍能很好地生存下來。這種極強的適應能力和抗逆性,是其他豬種所不具備的獨特種質特性。

    (2)生產效能

    藏豬在終年放牧飼養條件下,育肥豬增重緩慢,12月齡體重20~25千克,24月齡時35~40千克。屠宰率66.6%,胴體瘦肉率52.55%,脂肪率28.38%。母豬一般年產1窩,初產母豬平均產仔5頭,二胎6頭,經產7頭。

    梅山豬

    梅山豬是中國優良地方品種太湖豬的一個品系,以高繁殖力和肉質鮮美而著稱於世。作為世界產仔冠軍的梅山豬,是遺傳資源中經濟雜交和培育新品種的優良親本。該豬主要適宜於圈養的飼養方式,宜用精、青、輔料適當搭配飼餵。

    (1)體形外貌

    梅山豬體型小、皮薄、早熟、繁殖力高、泌乳力強、使用年限長和肉質鮮美而著稱於世。小梅山豬外貌清秀,頭較小,額面皺紋淺而少,耳中等大小、薄而下垂,皮薄毛稀,背腰平直,四肢結實有力,四肢蹄部白色,乳頭排列均勻,乳頭數多為8~9對。

    (2)生產效能

    梅山豬性成熟早,小母豬85日齡可發情,7月齡即可配種。梅山豬繁殖力高,產仔多,平均每胎產仔16頭。利用年限長,統計資料表明:8~12胎的小梅山母豬窩產仔數仍在15頭以上。母豬溫順,奶水多,護仔性強,大多數母豬能在哺乳期配種妊娠。梅山豬具有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耐粗效能好。商品豬肉質鮮美,細嫩多汁,肌間脂肪豐富,五花肉多。

    (3)雜交利用

    梅山豬雜交優勢明顯,與瘦肉型公豬雜交後胴體瘦肉多(52%左右)、生長速度快,抗病力強,其二元雜交母豬基本保持梅山豬的高產效能,產仔達到14頭,生產的三元雜交商品豬瘦肉率達到56%以上。

    八眉豬

    八眉豬又稱川豬或西豬。中心產區為陝西涇河流域、甘肅隴東和寧夏的固原地區。主要分佈於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省、自治區,在鄰近的新疆和內蒙古亦有分佈。八眉豬具有適應力強、抗逆性強、肉質好、脂肪沉積能力強、耐粗放管理、遺傳性穩定等特點,但八眉豬也存在著生長慢、後軀發育差、皮厚等缺點。

    (1)體形外貌

    頭較狹長,耳大下垂,額行縱行“八”字皺紋,故名八眉。被毛黑色。按體形外貌和生產特點可分大八眉、二八眉和小夥豬三大型別。

    大八眉:體格較大。頭粗重,面微凹,額較寬,皺紋粗而深,縱橫交錯,有“萬”字或“壽”字頭之稱;耳大下垂、長過嘴角,嘴直。背腰稍長,腹大下垂。肢稍高,後肢多臥系、尾粗長。皮厚鬆弛,體側和後肢多皺襞,呈套疊狀,俗稱“套褲”。被毛粗長。乳頭6~7對,多達9對。

    二八眉:介於大八眉和小夥豬之間的中間型別。頭較狹長,額有明顯細而淺的“八”字皺紋,耳大下垂、長與嘴齊。背腰狹長,腹大下垂。大腿欠豐滿,後肢多臥系,皺裙較少,且不明顯。乳頭有6對,多達7~8對。

    小夥豬:體型較小,側面呈橢圓形。體質緊湊,性情靈活。頭輕小,面直,額部多有旋毛,皺紋少而淺細,耳較小下垂,耳殼較硬,俗稱杏葉耳;嘴尖,俗稱黃瓜嘴。背短寬較平,腹大稍下垂,後軀較豐滿,四肢較短,皮薄骨細。乳頭多為6對。早熟易肥,適合農村散養戶飼養。

    (2)生產效能

    八眉豬生長較慢,肥育期較長。大八眉豬12月齡體重才50千克,2~3年體重達150~200千克時屠宰;二八眉豬肥育期較短,10~14月齡、體重75~85千克時即可出欄;小夥豬10月齡、體重50~60千克時即可屠宰。育肥期日增重為458克,瘦肉率為43.2%。八眉豬的肉質好,肉色鮮紅,肌肉呈大理石紋狀,肉嫩,味香。八眉豬頭胎產仔數6.4頭,三胎以上12頭。

    兩廣小花豬

    兩廣小花豬分佈於廣東、廣西相鄰的潯江、西江流域的南部,中心產區有陸川、玉林、合浦、高州、化州、吳川、鬱南等地。

    (1)體形外貌

    體短和腿矮為其特徵,表現為頭短、頸短、耳短、身短、腳短、尾短,故又稱為六短豬,額較寬,有Y形或菱形皺紋,中有白斑三角星,耳小向外平伸,背腰寬而凹下,腹大多拖地,體長與胸圍幾乎相等,被毛稀疏,毛色均為黑白花,黑白交界處有4~5釐米寬的暈帶,乳頭6~7對。

    (2)生產效能

    6月齡母豬體重38千克,成年母豬體重112千克,小母豬4~5月齡體重不到30千克即開始發情,多在6~7月齡、體重40千克時初配,平均產仔8頭。

    裡岔黑豬

    (1)體形外貌

    全身被毛與面板為黑色,極個別的有棕毛,體軀長、胸部淺、胸圍比體長小15釐米,頭中等大小,嘴筒長直,前額有明顯的菱形皺紋,耳大前傾,背腰平直,腹大而不下垂。乳頭一般為7對,肢蹄結實,後軀稍欠豐滿。

    (2)生產效能

    在一般飼養情況下,育肥豬6月齡體重達90千克,平均日增重600克左右,育肥豬屠宰率71%,瘦肉率50%以上。初產母豬平均產仔9頭,經產母豬平均產仔12頭。

    (3)雜交利用

    以裡岔黑豬為基礎,匯入杜洛克豬血統,培育的裡岔黑豬新品系具有繁殖率高、抗病力強、肉質好的優良效能,同時生長髮育快、瘦肉率高、飼料轉化率高。以裡岔黑豬新品系豬為母本,與長白豬、大約克豬等雜交,雜種後代育肥豬日增重800克以上,飼料利用率在3以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相機的畫素越來越高,有的已經5000w+,高畫素對攝影到底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