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燈問史

    在《雍正王朝》裡,大阿哥胤禔成為一個蠢豬的人設,連康熙都說,像你這樣一個蠢豬,也想當皇帝,罵得胤禔面如死灰。

    八大山莊是一廢太子的地方,胤礽與庶母鄭春華偷情被康熙撞見,見勢不妙跑到老四胤禛那裡,結果被鄔思道攔了,由老十三陪著去見康熙。而此時,康熙作好了防範胤礽造反的一切準備,並接連封了四個王,以此應對可能的突發事件。

    面對這樣的局勢,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太子被廢已經來臨,而太子一廢,眾皇子就有機會爭奪儲君之位,所以,作為皇長子的胤禔,更是上躥下跳,期待這個“餡餅”砸到自己身上。

    針對太子的行徑,康熙焦頭爛額,胤禔卻對康熙提出建議:太子胤礽狂悖不法,所謂慶父不死魯難未已,他願意替康熙除去慶父,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胤禔的提議狠毒可憎,對自己的兄弟完全沒有半點憐憫之情,這正是康熙最為忌憚的,作為老大的胤禔,這些年跟在康熙身邊,難道對康熙的這點心思一點都不懂嗎?他為什麼敢在這個時候提出如此狠毒的建議?也許,有人會說,這正是他被永遠圈禁的原因。

    萬事皆有因果,下面我就來說說大阿哥為何有如此狠毒的提議。

    不容置疑,大阿哥有爭當儲君的資本和條件,他也是最先被封為親王的阿哥,他也想當皇帝,只是因為胤礽是皇后所生,是嫡長子,所以才被立為太子。

    從老大到老四,作為爭奪儲君第一序列的皇子,老大具備的政治優勢是除了太子之外最深厚的。老大和太子之間的鬥爭其實在很早以前就開始了,那就是有名的明珠索額圖朋黨之爭。

    明珠是大阿哥胤禔的重要支援力量,而索額圖則是太子胤礽的支援力量,二人在朝廷裡的爭鬥最終引起了康熙的嚴重不滿,康熙首先打擊明珠,革除了明珠的職務,對明珠一黨給與嚴厲的打擊,那年,大阿哥胤禔才16歲,而太子胤礽只有14歲,是兩個還沒有完全成熟的青少年,卻因為生於帝王之家,早早的就捲入到政治鬥爭的漩渦。

    康熙打擊明珠後,大阿哥胤禔十分沮喪和悲傷,感覺失去了所有,而這時大清朝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康熙的祖母孝莊太后去世,所有的皇子都必須為她守靈,因為一時失意,胤禔居然將這件事忘了。太子黨的首領索額圖知道後,利用這件事向康熙告狀,要求嚴懲大阿哥。

    而太子胤礽在索額圖的唆使之下,更是藉機生事,屢次在康熙皇帝面前建言削除胤禔的爵位,要置大阿哥於死地。康熙本來就對不顧手足之情的事情十分反感,所以推說孝莊太后剛去世,正是國喪期間,待以後再做處理。誰知道,胤礽仍不罷手,他害怕大阿哥東山再起,於是聯合其他皇子一起狀告胤禔,最後,被康熙壓制下去。

    都是隻有十幾歲的皇子,卻在政治的鬥爭中互相攻伐,欲將對方置之死地而後快,大阿哥胤禔與太子胤礽的樑子就這樣結下了。一個14歲的皇太子,就有如此狠毒的舉動對待大他2歲的哥哥,不可謂不令人心寒。

    看了這段歷史,你就不會不理解大阿哥胤禔在八大山莊的表現了,人性之惡,並非天生,一切罪過,皆源於權力和慾望。胤禔敢說出除去“慶父之憂”,斬草除根,永絕後患的狠話,並非不知道康熙重情,而是對太子幾十年前的做法回之與禮,誰知道這次招來的是永遠圈禁。也好,或許圈禁也是庇佑,這位康熙的大皇子也享得其樂,成為康熙後代中產子最多的皇子。
  • 2 # 紅雨說歷史

    不得不說大阿哥,實在是心狠手辣,什麼是“慶父之憂”呢?這是出自《春秋》的一個典故“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意思就是說如果慶父不死,魯國的災難就會一直不斷。魯莊公的異母弟弟慶父是一個狡詐的傢伙,他一直圖謀魯國國君的位置,並和自己哥哥魯莊公的妻子哀姜私通。魯莊公死後,公子般即位,過了不久傾覆就殺死了公子般,想自己登上國君位置,但他又怕遭到諸侯國的討伐,所以扶植魯閔公登上了魯國的國君。

    慶父把握著魯國朝政,弄得人心慌慌,民心不安。齊國派使者到魯國觀察了一下以後,感慨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果然剛過了兩年,魯閔公就被親父再次殺死了,慶父這一次激起了魯華人民的憤怒。他覺得魯國應該是呆不下去了,就跑到了莒(音:舉)國。魯僖公即位以後認為如果不殺掉慶父,魯國也不得不會得到安寧,要求莒國交出慶父。慶父覺得自己時日無多,於是就自盡了。

    大哥把太子比作慶父,但是太子哪有慶父那麼的不顧骨肉親情,胡作非為。他明顯就已經把自己當做了太子,現在的胤礽不過是個二阿哥。如果自己當了太子,將來登基,胤礽就是慶父,再加上這一次胤礽謀反已經有了這樣的苗頭,所以必須處死。康熙重視親情什麼的,大阿哥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只知道胤礽一死,自己就是長子,太子非自己莫屬。這一次太子“謀反”,被廢在即,大阿哥被自以為是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口不擇言,想要一舉消除這個隱患。大阿哥本來就智商不線上,還有一幫廢物謀臣,沒人提醒,所以他感覺太子之位對他來說就是煮熟的鴨子,到口的肉,緊張和自以為是的勝利喜悅衝昏了他的頭腦。

    康熙罵他是蠢豬,實在沒有罵錯,大阿哥這種只會打小報告顛倒黑白的小人行徑,註定不能成事。比如他故意引逗三阿哥說康熙要傳位於八阿哥,明明是他自己說的還要到康熙那裡反咬一口。還是康熙老爺子聰明,你打的報告,你去解決,給三阿哥傳個口諭批評一下。大阿哥這時候像吃了滿嘴蒼蠅,只能尷尬而莊重替康熙教育一下。大阿哥打小報告真的是上癮,只要八阿哥那邊得到什麼太子不好的訊息,就散播給大阿哥,大阿哥就像蜜蜂得了蜜一樣,樂呵呵的就去打太子的小報告了。

    其實大阿哥也是氣,我們回看《康熙王朝》,當時索額圖和明珠都在,明珠是大阿哥的靠山,索額圖是太子黨執牛耳。索額圖在胤礽十幾歲的時候,就把以大阿哥為首的明珠一黨,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經常唆使太子胤礽去在康熙面前打大阿哥的報告。大阿哥沒少吃苦頭,明珠也被打壓了下去,大阿哥失去了最得力的助手。大阿哥一方面被太子影響的有點氣氛,另一方面明珠不在大阿哥智商不斷秀下限,最後把自己搭了進去,永久圈禁。

    我是紅雨,今天看春秋歷史,侃電視劇,電視劇必然有不符合史實的地方,希望大家好好看劇,瞭解歷史請看相關書籍。

  • 3 # 勇戰王聊歷史

    大阿哥一直有奪位之心,他將太子比作“慶父”,實在是非常狠辣的比喻,可以一舉將太子扳倒!太子一倒,他就是最佳繼位人選。這就是十三爺所說的“無情最是帝王家!”但是,大阿哥太不會說話了,他的一句“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將太子比作慶父,將康熙比作魯莊公,實在是傷了康熙的自尊。

    何為慶父之憂?

    慶父是春秋時期魯國上卿,魯莊公異母的兄弟。慶父這個人為人專橫,不僅拉攏三弟叔牙爭奪君位,還和魯莊公的的夫人哀姜(也就是慶父的嫂子)私通。

    魯莊公去世後,慶父和哀姜密謀,殺害新上任的國君公子般。之後,擁立哀姜妹妹叔姜的生子姬啟,為魯閔公。魯閔公二年,慶父又指示人殺死了魯閔公。後來,在魯莊公之子姬申和四弟季友的聲討下,慶父畏懼,逃亡莒國。莒國被季友收買,將慶父押送回來。慶父在途中自縊而死。

    從此之後,人們把製造內亂的人比作"慶父"!

    太子犯的錯剛好跟慶父有一拼!

    先說下《雍正王朝》中,大阿哥說這句話的背景。

    經過刑部冤獄案和老八誘審肖國興的事,雍正對太子和老八失望透頂了。但是,身為國君和人父,康熙照常在八大山莊行宮圍獵和宴請蒙古諸王。說來也巧,康熙晚上出去遛彎之時,撞見了太子和母妃鄭春華私通的事。康熙氣的當場暈了過去。

    此時康熙心裡肯定再罵兩個人。一是罵太子亂倫,母妃都敢勾引!二是罵妃子不檢點,難道朕就不能滿足你們嗎?!當然,我覺得康熙更在意後者,難道他真的老了,妃子們都開始耐不住寂寞了?在這之前,他還靠著喝鹿血,不停地臨幸妃子,看看自己身體到底如何。妃子給他戴綠帽子,實在是丟死人了。

    而就在此時,太子調兵進入行宮的事發生了!這是要武力逼宮啊!好你個臭小子,不僅給老子帶綠帽子,還要逼宮!康熙馬上調狼譚帶兵進駐行宮,同時,把所有皇子們都叫到跟前。

    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大阿哥說出了替康熙除去“慶父之憂”(原話是,“慶父不死,魯難未已”)的話!其實,想一想太子犯的錯跟慶父有一拼了。太子也是搞“亂政奪權”和“淫亂後宮”。唯一的區別就是,慶父是和“嫂子”私通,太子是和“母妃”私通。不夠,都可以被稱為亂倫。

    但是,被帶綠帽子的事是男人的禁忌!

    在這一集,十三爺有一句話說的好“無情最是帝王家”!歷朝歷代,這要涉及到皇位之爭,兄弟相殘和父子相殘的例子多了去了。例如:武則天殺兒子;李世民殺兄娶嫂,逼父退位;《雍正王朝》中,弘時謀殺弘曆,最後反被雍正賜死;朱棣“殺”朱允炆;等等。

    所以,真要只是為了保全“皇位”,殺死太子,康熙也不至於生那麼大的氣。可是,大阿哥說的“慶父”,明顯表達出他是知道了太子也有亂倫的事。而且,還很有對映康熙就是魯莊公之嫌!魯莊公的夫人哀姜和慶父私通,那可是人盡皆知的事!

    康熙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大阿哥說“慶父之憂”,很明顯在對映鄭春華和太子的事。康熙以為大阿哥也知道了這件事,甚至,皇宮中其他人都知道了這件事。康熙憤怒了!你們全家才是魯莊公!你們全家才都戴綠帽子!

    大阿哥的確是蠢,他不明白家醜不可外揚。雖然,大阿哥抓住的把柄能把太子搞死,但是,卻也傷了康熙的自尊心。之後,老三又把大阿哥魘鎮太子的事抖摟出來。康熙利用這個機會徹底憤怒了,康熙大罵大阿哥是蠢豬!康熙也正好用大阿哥魘鎮(謀害兄弟)太子的理由,把大阿哥永遠圈禁起來。

  • 4 # 步武堂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康熙的皇長子大阿哥胤褆的形象被塑造的很“齷齪”——心底陰暗,內心邪惡,還冷血無情。康熙罵他是“蠢豬”。

    電視劇裡的大阿哥胤褆還還真就是一頭“蠢豬”,一個對儲君之位想瘋了的蠢豬。

    在康熙朝後期的九子奪嫡當中,第一個出局的就是大阿哥胤褆,覬覦儲君之位最久的也是這個大阿哥。客觀的講,在儲君之位的後備人選當中地位最有利的也就算是這個大阿哥了。

    大阿哥胤褆是康熙活下來的兒子當中的老大,是皇長子,但是不幸的是,比他小兩歲的弟弟二阿哥胤礽是皇后所生,屬於嫡子,並且剛滿週歲就被冊封為太子。

    這其實就是堵死了大阿哥胤褆的儲君之路,所以在大阿哥胤褆和太子胤礽都還很年輕的時候,大阿哥胤褆和太子胤礽之間的爭鬥就開始了,當然,最主要的爭鬥是在他們各自的後臺明珠和索額圖兩大集團之間進行。

    大阿哥胤褆的後臺是明珠,太子胤礽的後臺是索額圖。

    當索額圖和明珠被康熙分別罷黜之後,大阿哥胤褆和太子之間的明爭改成了暗鬥,太子胤礽對大阿哥胤褆進行了毫不留情的打擊報復,大阿哥和太子之間就不僅僅是鬥爭而是仇恨了。

    從大阿哥胤褆的所作所為來看,胤褆對太子胤礽的的仇恨幾乎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

    對於太子,他採取了在當時看來是非常陰險也非常極端的“魘鎮”的手段詛咒,這基本上就是已經對太子的死活毫不在意,欲除之而後快。

    在大阿哥胤褆看來,他登上儲君之位的最大的並且是唯一的障礙就是太子胤礽,只有胤礽死了他才有可能登上儲君之位。

    所以,在太子第一次被廢的時候,他感到除掉太子胤礽的機會來了。他的目的不僅僅是太子被廢,而是讓哪個廢太子胤礽消失。

    大阿哥胤褆之所以是個蠢豬,是因為儘管他陰險狠毒,但是智商和情商都低的可憐。

    在康熙因為太子的失德和荒誕無稽而一怒之下廢了這個太子的時候,他知道太子的被廢一定會引起一場激烈的儲君之爭,所以他不僅把所有的阿哥聚集在“戒得居”,而且一口氣封了四個親王,大阿哥胤褆,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都被加封。

    康熙的目的是透過加封一方面穩定局面,另一方面讓有實力的皇子們相互監督和防範。

    而大阿哥胤褆被臨時委以重任,擔任了領侍衛內大臣,負責康熙的安全保衛,胤褆一下子成了諸皇子的“頭”,並有機會侍奉康熙左右。

    但是這個大阿哥胤褆,此時卻迅速的膨脹起來,開始以“準太子”自居,頤氣指使,對其他皇子動輒指責,訓斥,這其實就是把自己提前剛到了他的弟弟們的對立面上,給自己埋下了一個雷。

    照理說,大阿哥胤褆應該知道康熙對自己的孩子都很疼愛,也很在乎,包括廢太子胤礽,但是急於置太子於死地的他,還是決定鋌而走險,他認為廢太子胤礽應該是深深地傷害了康熙,康熙也應該和他一樣對廢太子胤礽恨之入骨。

    所以,大阿哥胤褆想利用這個機會鼓動康熙殺了廢太子胤礽。

    他用了“慶父之憂”這個典故,但是他的學藝還是不精。

    我們還是先看看“慶父之憂”這個典故吧。

    有一句成語:慶父不死,魯難未已。說的是戰國時期魯國的魯莊公死後他的同父異母的弟弟慶父禍害魯國的事,慶父的惡行讓魯國的鄰居齊國的齊桓公很擔憂,他派了使者去魯國瞭解情況,使者回來告訴齊桓公:不去慶父,魯難未已。這意思就是不清楚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 ,魯國就不得安寧。

    這就是“慶父之憂”。

    在大阿哥胤褆看來,廢太子胤礽就是大清國的“慶父”,不除掉這個禍害,大清國是不會有安寧的。

    但是,用這個典故,是有很大的問題的。首先,慶父是在魯莊公死後才開始擅權作亂,大阿哥胤褆說“慶父之憂”,其實是沒有考慮康熙的感受——你爹還沒死呢!哪來的慶父?

    第二,這個慶父還幹了一個很見不得人的品行惡劣的事:在魯莊公活著的時候,他就和魯莊公的夫人,他的嫂子私通。大阿哥胤褆此時提出“慶父之憂”,康熙怎麼不惱羞成怒啊 !——廢太子胤礽乾的和自己妃子鄭春華私通的“丟人勾當”,讓康熙蒙羞,這個大阿哥胤褆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但是,自作聰明的大阿哥不僅以“慶父之憂”的典故提議殺掉廢太子胤礽,而且還自告奮勇的主動承擔除掉廢太子胤礽的任務,在他看來這也算是表現自己不惜名聲願意替康熙背黑鍋的決心和態度。殊不知在康熙看來,殺子的這個“惡名”任何人都不可能替他背,大阿哥的自告奮勇簡直就是在“打他的臉”。

    這就是標準的智商和情商雙缺。康熙罵的很對。

    就在康熙當著眾皇子的面痛斥了大阿哥胤褆之後,三阿哥胤祉緊接著就“火上澆油”,把大阿哥胤褆常年暗地裡買通太子身邊的太監對廢太子行“魘鎮之事”的陰險毒辣之舉給“揭發”出來,結結實實的給大阿哥胤褆補了一刀,並且是“致命”的一刀。

    康熙看明白了:這個“慶父”不是別人,而是大阿哥胤褆自己!

    於是,大阿哥胤褆被康熙終身圈禁,失去自由的大阿哥胤褆萬念俱灰 ,反而活的踏實自在,一直活到乾隆朝,生了一大堆的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流氓漂的正確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