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之味
-
2 # 搜史君
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建文帝,在上位後要整自己叔父,不料把自己給賠進去了!
前言:(七國之亂也是因為要削藩,才鬧的一出。)皇帝不好當,自己老一輩親戚在封地做大了,那個皇帝能安心? 建文帝削藩王,把那些藩王逼急了。這裡面最急的就是他叔叔——燕王朱棣。這場戰鬥告訴我們“薑還是老的辣!”沒有絲毫意外建文帝叫叔叔收拾了。
這可不是小打小鬧,直接就逼得建文帝自焚於皇宮,不過有一說是建文帝找了個替身。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建文帝的結局到底怎樣! 王叔朱棣: 朱棣和從小在爺爺(朱元璋)的寵愛下成長不同,朱棣從年少起就和爸爸一起打天下,成年後自然就能獨當一面,而且就在軍營軍事才能一定不賴!
一、靖難之變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從北平出發,在同年六月兵至淮河,沒過多久就打到金陵城了。其實這場戰鬥誰勝誰負顯而易見,在朱棣的步步緊逼下,建文帝朱允文節節敗退。開始給建文帝出謨劃策削藩的黃子澄、齊泰早跑得沒影了!建文帝這才發現,仰天長嘯“事出汝輩,而今皆棄我而去乎!”(可以想象到朱允文有多無奈!削藩王是你們給出的注意,出了事全都跑了?厲害啊!)
二、鄭和下西洋真的只是為了交流?
鄭和下西洋大家都知道。鄭和本來姓馬名三寶是一個太監。為何明成祖要派他率領大軍出使各國?一個太監出使各國,面子很過意不去啊!其實明朝啟用宦官,是從明成祖開始的,宦官的任務就是刺探訊息,鄭和下西洋的暗中目的就是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二、建文帝下落:
數百年來,建文帝的下落始終是個迷。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難道他當時真的在皇宮自焚了嗎?還是遠走他鄉,以圖東山再起。
和尚說:
建文帝宮中有一高僧,大戰前夕讓建文帝找一個替身,然後親自給建文帝剃頭髮偷偷逃出皇宮當了和尚,在英宗時期還突然跑出來個和尚大喊“我是建文帝”不過最後被抓起來送到御史那裡審問,那時候真正的建文帝才60多歲,這個老和尚都九十了明顯對不上號,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看看自己有沒有能力東山再起,否則暴露就是“送人頭”。你說呢?說到底還是太年輕,沒有得力干將都是些紙上談兵的儒生在“出謨劃策”。還不比七國之亂的時候,要是出個“周亞夫”你咋削藩都沒問題。不管到底在皇宮是不是自焚,(我想沒有,只是朱棣多疑罷了!)建文帝都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跑出去也只能隱忍的過完下半生了!
-
3 # 作家恩出
建文帝“自焚”的說法,在明朝就沒有人相信。建文四年,也就是公元1402年,當朱棣的“靖難師”攻破南京金川門時,建文帝見大勢已去,慌忙削髮假做僧人出逃,被江蘇吳縣龜山普濟寺的僧錄司左善世溥洽接救於寺內。沒過幾日,又密秘轉移到吳縣穹窿山上的皇駕庵。可不久事情敗露,溥洽被押入大牢,嚴刑下也未透露建文帝藏身之處。此時,建文帝在皇駕庵中受到僧錄司右善世姚廣孝的密秘監護。姚廣孝這個人是江蘇長洲(今吳縣)人,他先是幫助成祖奪取了皇位,後又為隱禪寺主持,他以成祖敕賜的名義,將穹窿山劃歸成他管轄的佛地,山內不準居民入住。到了永樂十六年,已經84歲的姚廣孝病勢垂危,知道自己沒有幾天日子了,讓寺內僧人抬自己入宮,快嚥氣時在皇上面前替囚僧溥洽求情保釋。姚廣孝死後不久,戶科給事在皇駕庵中發現了建文帝,便立即報告了朱棣,朱棣認為這個遜國的皇侄已經沒有再稱帝的能力,想到溥洽寧死不招,姚廣孝對皇家叔侄的忠誠倍受感動,因此沒有加害建文帝。永樂二十一年,建文帝死於穹窿山,葬在了皇駕庵後面的小山坡上。
徐作生先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江蘇吳縣做了大量考查工作,發現了建文帝出逃的重要遺蹟。遺物有雕龍柱礎、御池、御池橋、神道、寶頂(半圓形的墳丘)、方臺(方形的青石),這種簡單的帝陵形制與仁宗朱高熾御製長陵碑記上所記載的“備天子禮殮葬”說法完全吻合。
-
4 # 大獅
古往今來,有關建文帝下落之謎說法頗多,總結起來,無外乎三點。第一種便是自焚之說。
永樂《太宗實錄》以及《明史稿》記載,靖難之役時,燕王朱棣率兵攻入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成,只好下令死守。卻不想金川門被叛將李景隆開啟,燕軍旋即入城。滿朝文武見來者兇猛,遂紛紛倒戈。
眼見大勢已去,建文帝迫不得已下令焚宮,一把拉過馬皇后投入熊熊火焰之中,其餘妃嬪也隨之投入火海,與建文帝一併化為焦屍。
朱棣入宮之後,下令清宮三日,就算挖地三尺,也要找出建文帝,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宮女侍人被嚴刑拷打,都一口咬定建文帝早已自焚。果不其然,兵士從灰堆中找出幾具焦屍,除一男子外,其餘全是女子。朱棣遂傳告天下,建文帝已經殉國,以“天子禮葬”。
這一說法支持者頗多,多數人認為建文帝就算想逃也逃不掉,死是他唯一的方式。正如姚廣孝所說:“不論死活,建文帝都已經死了。天下人都知道建文已死,從此世上再無建文帝。”
第二種則是削髮為僧之說。說是建文帝見城破後,本想一死了之,那曾想被太監王鉞攔下。告知太祖爺朱元璋臨終之際曾留下一個鐵盒子,說將來建文帝危難之際方可開啟此盒。
鐵盒藏在奉先殿內,王鉞將其呈給建文帝。開啟一看,裡面有三張度牒,一柄剃頭刀,三件僧衣。建文帝恍然大悟,遂剃掉頭髮,脫去龍袍換袈裟,從小門逃走,自此做了和尚。
這則說法戲說成分太大,朱元璋並非神仙,沒有預料後事的能力,再者城郭被重重包圍,一個和尚從宮中遁出,這麼明顯的打扮,官兵就真的看不到?太假,實在太假。
第三種便是遁逃南洋之說。據傳,朱棣破城之前,建文帝早已逃出京城泛舟出洋,遠遁南洋後在某個小島居住下來。朱棣擔心建文帝聯絡舊黨捲土重來,於是以下西洋為名,任用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藉此探尋建文帝行蹤。並傳,在鄭和船隊當中,安插大量錦衣衛,若發現建文帝或貌似建文帝,以及一種黨羽,係數斬殺,一個不饒。
針對這一說法,認同者也很多,畢竟很多人是善良的,並不希望建文帝死掉。
其實不論哪種說法,建文帝最終沒有再出現過,就算出現,也不可能興風作浪,當皇帝時都沒有能力與朱棣抗衡,如今成了孤家寡人,憑什麼跟朱棣爭鬥?
再者,儘管建文帝不是什麼昏君,但以他的德行和治國能力,無論各方面真的不如朱棣。自古無德讓有德,不如早些讓位。
實則這事也怨朱元璋,你既然知道這個孫子能力有限,卻偏偏要將其扶植起來做皇帝,結果最終害了孫子。
-
5 # 開單行善
個人認為,合理的安排應該是建文帝不能死。
如果死了,朱棣作為皇帝不夠光彩。
如果不死,朱棣可以借建文帝的事兒做好些文章出來。
-
6 # 史無止境
建文帝朱允炆,太子朱標的次子,朱元璋之孫。由於朱標早逝,朱允炆被冊封為皇太孫。朱元璋死後,朱允炆即位,年號建文。朱元璋在位之時,為了鞏固大明王朝,實權始終掌握在朱姓子孫的手中,他先後分封自己的子孫為藩王,分駐全國各要害之地,這些分封藩王都手握重兵,稱霸一方,朱元璋在世之時,都還老老實實,不敢有什麼非分之舉。但朱元璋死後,他們根本不把懦弱無能的建文帝朱允炆放在眼裡,個個飛揚跋扈,不服從中央政府的管轄。為了削除地方藩王對中央皇權的威脅,建文帝採納了齊泰、方孝孺等人的建議,厲行削藩之策。
這一措施觸動了眾藩王的利益,於是,對朱元璋安排朱允炆繼位本來就心懷不滿的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藉口發動靖難之役。經過四年的戰鬥,朝廷軍隊最終難以抵擋強大的燕軍,朱棣率軍攻進了南京城。建文帝的結局到底怎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成為明史第一謎案。因為建文帝在太祖嚴苛統治之後,力行寬政,所以他的遭遇引起了無數人的同情,他的下落就格外引人好奇,在各種野史、戲劇裡可以看到人們無盡的猜測和演繹。
據永樂年間《太宗實錄》和《明史稿》的記載燕王揮師渡過長江,兵臨南京城下後,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帥李景隆卻開啟金川門迎燕王大軍入城,滿朝文武紛紛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勢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宮,頓時火光熊熊,建文帝攜皇后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侍從等,大都亦隨其蹈火而死。朱棣看到宮中火起,急忙命人前來搶救,可惜沒有來得及。從灰燼中找到建文帝燒焦的屍體,燕王朱棣不勝悲慼,撫屍痛哭,說他只是前來幫助皇帝學善,你又何必自尋死路呢?事後,朱棣備禮以葬建文帝,遣官致祭,輟朝三日。《明史·成祖本紀》及《明史·方孝儒傳》均持此說。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建文帝並沒有死而是逃出南京,到了貴州的一個寺廟當了和尚。據說,在燕王朱棣圍城之後,建文帝無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時少監王鉞告訴他:你祖父臨死時,給你留下一個鐵箱子,讓我在你大難臨頭時交給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內。群臣急忙把箱子抬來,開啟一看,裡邊有三張度牒,所謂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證,上面寫好了建文帝等三個人的名字。還放著三件僧衣,一把剃頭刀、白金十錠、遺書一封,上面寫道“應文從鬼門出,餘從水關御溝而行,薄暮,會於神樂觀之西房”。建文帝一看,便明白這是太祖皇帝早就預料到自己會有今天,傳此密匣,告知自己剃髮為僧,從密道出逃保命。按照密匣的指示,建文帝剃髮做了和尚,從鬼門逃出宮去開始了浪跡天涯遊行四方的僧人生活。
建文帝化裝出逃之後,皇后馬氏為了掩護他,命令太監放火燒城,然後自己跳入火海,自焚而死。第二天朱棣攻入皇宮之後,搜尋建文帝的下落,太監、宮女們迫於壓力,便謊稱建文帝已自焚而死,並指認皇后的屍體就是建文帝,此時火中找出的屍體已被燒得面目全非,難以辨清,就這樣朱棣信以為真,沒再追究。而對於建文帝到了哪兒當和尚,也存在多種觀點。觀點一,江蘇吳縣。在《明史·姚廣孝傳》和《胡濙傳》裡記載:明成祖朱棣當了皇帝后,對建文帝自焚而死的事,也產生過懷疑,也有人告訴他那具燒焦的屍體是馬皇后的,建文帝削髮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錄僧溥洽抓起來關進監獄長達十餘年,他供出建文帝下落。並派鄭和下西洋“欲尋蹤跡”,派戶科都給事中胡漫遍行郡、鄉、邑長達16年,搜尋建文帝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個晚上,他已睡下了,但聽說胡回來了,急忙穿上衣服,在臥室單獨召見。胡訪得建文帝離開紫禁宮後,被僧司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蘇吳縣普洛寺內,此後一心為僧,無復國之意。後來,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建文帝死於江蘇吳縣山,終年46歲,葬於皇駕庵後的小山坡上。
觀點二,貴州安順平壩縣境內的高峰寺。據《平壩縣誌》記載:高峰寺內齋堂地下有一個藏身洞,洞底有一塊石碑上刻有“秀峰肇建文跡塵知空般若門”的銘文,此外,寺中的另一塊石碑上刻有開山祖師秀峰收留建文帝的經過。以此,後人推測此處就是建文帝出家之後的歸宿之地。觀點三,浙江蘭溪東山。東山又名皇回山,是金華山脈的一支,寺院裡的和尚世代口傳建文帝在此削髮隱蹕的傳說,並說寺院中還保留有建文帝的隱居之處和古碑遺蹟。在寺院的大殿內,塑的是身穿袈裟的建文帝像,左右兩旁分別為伴帝出家的楊應能、葉希賢兩人,殿內的後壁繪有建文帝遜國出逃的路線。此外寺院內還儲存有建文帝出家後所作的幾首詩:“百官不知何處去,惟有群鳥早晚朝”;“塵心消盡無孝子,不受人間物色侵”。詩中意蘊飽含倉皇出逃,歸於世外的無奈和憂傷,為建文帝歸隱於此,又添一證據。對於建文帝逃出南京後的下落,還有人認為,建文帝從南京城逃出之後,見前往北方的道路大都被燕王的軍隊圍阻,因此不得不化裝南下,輾轉來到武昌羅漢寺。過了一段時間後,建文帝等人見此處易於被燕王的爪牙發現,他們又在達玄和尚的指引之下坐船前往泉州開元寺,然後輾轉逃到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臘島,開始在此隱居,據說,當地的華人,至今仍在每年農曆五月十六建文帝登基那天,舉行隆重的拜“皇爺”之禮。後來明成祖即位之後,派鄭和下西洋,就是為了尋找流落海外的建文帝。綜上,朱棣在即位後,下令搜尋建文帝,這是歷史事實。但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個未揭開的歷史之謎。各類辭書字典,也只好註明:“建文帝不知所終。 你是怎麼看?
回覆列表
建文帝的下落之謎誰也說不清。據說靖難之役後,建文帝化為僧人逃了出來。關於他的傳說民間有很多,以下是一段:
建文四年(1402),燕軍攻入金川門前,鄭熙將軍奉建文帝命令帶領三千御林軍護送陳貴妃回原籍福建寧德,並帶去國庫寶藏,以備將來軍備使用。陳貴妃是建文帝登基第一年的選妃,是建文帝的寵妃。
這些御林軍到了寧德,全部剃光了頭,駐紮在周寧縣瑞跡寺及周邊的安仁寺、金邶寺出家為僧,以掩人耳目。鄭熙自任瑞跡寺住持。他先是把陳貴妃隱藏在周墩浦源仙鳳山白雲庵出家。朱棣攻下南京城後,發現國庫已空,獲密探報告,隨即派遣大將軍朱能之子朱武率精兵萬名,沿江蘇、浙江一路先行追至寧德。【寧德建文帝研究小組經考證,發現:永樂年間(初步判斷為永樂中或永樂二十一或二十二年),在閩東(寧德所屬地區的總稱)通往周邊的浙南、閩中的古官道兩側,有幾十座寺廟同時被毀,幾千名僧人同時被殺。對這一曾經發生在閩東大地上的慘案,正史與官修地方誌居然沒有一個字的記載。寧德建文帝研究小組認為此事或與建文帝下落之謎有關。寧德建文帝研究小組後又找到更多證據,將在下回說到。】
出於安全考慮,鄭熙將軍又把陳貴妃先後轉移到臨近的七步鎮勝福寺、福安市溪潭鎮清涼寺(原叫清涼庵)、寧德縣八都鎮漈山寺和小登廣菜堂(尼姑庵)出家。陳貴妃每到一地,出於對帝都南京與建文帝的思念,她做了兩件事。沒想到這兩件事也為建文帝下落寧德提供了佐證:
一是當地寺廟名與帝都廟名多處重名。陳貴妃逃往周墩浦源鳳風山的尼姑庵名叫“白雲庵”,而她在南京時,也常去南京棲霞山白雲庵禮佛。事情盡然如此巧合。
此外,更玄的是,陳貴妃出家過的寧德福安溪南尼姑庵名為“清涼庵”,現改名“清涼寺”,南京竟也有同名的“清涼寺”。現為南京城重要的地標性古建築――石頭城就緊依著清涼山。目前福安清涼寺寺中修行的仍是比丘尼,一根尚存的清代柱子,上書:“舊庵建於明朝,康熙五十五年重修。”
若不是巧合,那一定是陳貴妃為其命名。
二是當地找到多塊“萬歲長生牌”。“萬歲長生牌”上書“當今皇帝萬萬歲”或“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既沒有署名,也不上朝代,更沒有帝號和年號,而流落在其曾落角的各處,目前,從現在周寧縣浦源鎮白雲庵發現第一塊“萬歲長生牌”以來,相繼在福安市的溪潭清涼寺、寧德市蕉城區八都鎮的漈山寺、石後鄉的小登廣尼姑庵、周寧七步勝福寺共發現了五塊建文帝的長生牌。據此,我們在疑惑其中必有重大隱情的同時,也很容易聯想到,是陳貴妃,擔心建文帝的安危,為他祈福,而立了這些“歲長生牌”。
據此,我們可以大膽,可以判斷福建可能是建文帝流落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