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玲度凡享

    農業方面⑴、興修大量的水利工程;⑵、南方成為糧食重要產地;⑶、農耕技術有很大的發展,南方水稻採用育秧移植技術栽培,一年兩熟,稻麥輪種等高效率的農業生產方式逐步普及;⑷、菠菜、萵苣等新的蔬菜品種從西域傳入,蘑菇的人工栽培也在唐代。⑸、江南地區是茶葉主要產地,飲茶風氣盛行;⑹、唐朝發明改進了新農具:曲轅犁、筒車。

  • 2 # 胡玉林

    唐玄宗李隆基(685---762)時期全國耕地面積6.6億畝。大運河把黃河流域與長江流域更密切地聯絡在一起,促進了全國經濟的增長。史稱:“開元、天寶之際,耕者益力,高山絕壑,耒耜亦滿”。根據現有史料推算,當時全國實際耕地面積約八百五十萬頃,摺合今畝達6.6億畝(現在的中國大約是20億畝),人均佔有達9畝多。遠遠超過中國今天的平均數(1.4畝)。

          唐玄宗任君期間,共修建四十多處大型水利工程,南農耕技術有很大的發展,南方水稻採用育秧移植技術栽培,一年兩熟,稻麥輪種等高效率的農業生產方式逐步普及,產量得到明顯提升。

    以茶葉生產為例,在開元時期就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聖”。飲茶之風開始在唐朝盛興。現在常見的蔬菜如茄子、黃瓜、菠菜、扁豆、刀豆等都是在魏晉至唐宋時期陸續從國外引進來的。茄子,原產於印度和泰國。黃瓜原產於印度,傳入中國時比茄子晚些,初名叫胡瓜,現在有的地方還保留這種叫法。菠菜是唐代貞觀年間由尼波羅國(今尼泊爾)傳入的,最初叫波稜菜,後簡稱菠菜。扁豆原產於爪哇,南北朝時傳入中國。刀豆原產於印度,唐代傳入中國。農業生產工具更是得到了改進,出現新的農業工具──曲轅犁;創制新灌溉工具──筒車。

    1、自然條件與農業基礎

    首先,中國幅員遼闊,雖然氣候和土壤各不相同,但適合種植的農作物相應較多:北方的粟麥,南方的水稻,還有各種經濟作物皆可種植。且唐朝時期處於第三個溫暖期,平均溫度高出現在溫度1-2度,降水為歷史最為豐富的一個時期,這樣優越的自然環境為唐朝時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礎。唐朝是在隋朝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雖然隋朝在隋煬帝的揮霍下已破敗不堪,但是隋朝時期的農業發展是非常可觀的,隋朝時期的糧食儲備量非常大,其中著名的有興洛倉,回洛倉,常平倉,黎陽倉、廣通倉等。儲存糧食皆在百萬石以上。貞觀11年,監察御史馬周對唐太宗李世民說:“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隋朝已滅亡了20年,隋文帝已經死了33年,可那時的糧食還未用完。這些為唐朝時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2、唐政府的農業政策

    貞觀至開元天寶年間,從唐太宗到唐玄宗時期推行了一系列重視的農業的政策,這些政策都使得農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唐玄宗即位後實行偃武修文、靜民務農、恢復與發展經濟,是他實行以文治國的重要內容之一,他對大臣們說:朕新即位,為國者要在安靜,國家未安,百姓未撫,且當靜心以撫之”。所謂“靜以撫之”是減輕人們的兵役、徭役負擔,使人們得以休養生息。唐玄宗撫民以靜的治國方針,其核心內容是在“國以人為本,人以食為本”的理論指導下,把存百姓,使農夫得以務農,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視為安定和治理國家的基礎,唐玄宗對侍臣說: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夫不失時者,在人君簡靜乃可致爾。若兵革呂動,土木不息,而不奪農時,其可得乎?又說:夫安人寧國,唯在於君,君無為則人樂,君多欲則人苦。國以人為本,人以食為命,若禾黍不登,則兆庶非國家所有。靜民務農政策為農業生產贏得了時間。

    在唐初人口流失十分嚴重的情況下,唐玄宗對侍臣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所欲既多,所損益大,既妨政事,又擾生人,離叛益興。唐太宗在位期間,有關民為邦本,體恤百姓以安天下的言論,史書記載頗多,如: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既思此一言於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水旱不調,皆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當責朕,百姓何罪,而多遭困努,聞有鬻男女者,朕甚愍焉。“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勞弊,勞弊之事,不可施與百姓,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爾方為人主,不可畏懼。

    唐玄宗祀於太廟,癸亥日,耕藉田於東郊,這一天,唐玄宗帶領有關官員,按照天子行藉田之禮的儀式“躬御耒耜藉於千畝之甸《舊唐書·禮儀志四》,唐太宗行藉田之禮,表明他對農業生產的重視。唐玄宗經常派使臣到各地巡行視察,勸課農桑,向使臣講述勸農的意義,他還要求勸農的使臣到達各州縣時“遣官人就田壟間勸勵,不得令有送迎(羅振玉校錄:《貞觀政要》佚篇)唐太宗還用法律的手段來保障不違農時原則的落實。《唐律疏議·擅興律》條文說:“諸非法興造及雜徭役,十庸以上坐贓論。”《疏議》解釋說“非法興造,謂法令無文。雖則有文,非時興造亦是,若作池亭賓館之屬及雜徭役,謂非時科喚丁夫,驅使十庸以上坐贓論。”非時興造”即指在農忙季節大興土木或徵發徭役。《擅興律》以法律手段來保障不違農時原則的落實並規定,如有地方官員敢於在春夏秋農忙季節擅自徵發徭役十庸以上者,按貪贓罪依法論處。這種對在農忙季節擅自徵發徭役,強奪民時的官員依法論處,在中國封建時代是前所未有的,它體現了唐太宗對勸課農桑與不違農時的重視。

    與唐初行使的均田制相對應的是租庸調的賦役制度,這一制度定於武德二年,修訂與武德七年。唐玄宗對租庸調複議制度沒有進行重大改革,但他在即位後確立了“輕徭薄賦”,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有利於安定社會秩序,恢復並發展農業生產,據史書記載武德九年八月,即唐玄宗即位之時,詔令“關內及蒲、芮、虞、泰、陝、鼎六州免二年租調,自餘給復一年”[9]。輕徭薄賦的政策使為農業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社會環境。

    李唐建國之初,北方中原地區經過連年戰亂,生產破壞,人口凋零,“自伊、洛以東,暨乎海岱,灌莽巨澤,蒼茫千里,人煙斷絕,雞犬不聞,道路蕭條,進退艱阻”[10]在這樣一個落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國家,要使其鞏固,首先必須恢復農業發展,而興修水利,灌溉溝渠又是恢復與發展農業的必要條件。唐中央政府設有水部郎中之職,管理全國灌溉及航運事物。又有水監和督水使者,管理河渠的修理和具體灌溉事宜。唐朝的《水部式》就是關於合區灌溉、舟楫、橋樑以及水運等事務的法令。

    唐朝建國以來,興修了很多大型水利工程,在河南道蔡州新息縣增修了隋朝的玉梁渠,灌田面積擴大到30多萬畝,河北薊州三河縣,有渠河與孤山陂,灌田30萬畝。山南道李皋主持修復江陵縣的古堤,擴充套件良田50萬畝,唐初各道均有修建水利工程,其中關內道11處,河南道20處,河東道16處,河北道54處,隴右道1處,山南道5處,淮南道4處,江南道22處,劍南道27處,嶺南道3處,總計163處。

    3、獎勵墾荒

    唐繼隋末大亂之後,人口死散很多,土地大量荒蕪,社會經濟凋弊。唐朝為穩定社會秩序,恢復、發展農業生產,保證賦稅收入和徭役調發,採取了許多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武德七年四月頒佈了均田令和租庸調法。

    均田制的推行

    均田制雖然在隋朝時期開始實行,但在唐初才完善。均田令規定:繼續實行均田制,庶民依據戶籍授田。丁男和十八歲以上的中男授田一頃。其中二十畝為永業田,可以傳給子孫,八十畝為口分田,死後要還官。老男、殘廢、重病者授口分田四十畝。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畝。這些人如為戶主,加授永業田二十畝。和尚、道士授口分田三十畝,尼姑、女冠授口分田二十畝。工商業者的永業田、口分田減半授給;若在狹鄉則不授。狹鄉農民亦減半授田。均田制的推行使土地買賣受到嚴格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抑制土地兼併,維護小農經濟的作用。所以均田制的實行對唐初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 3 # 付付和張張

    感謝提問

    唐朝前期,社會的長期安定,人口的迅速增長和朝廷勸農、興農政策的鼓勵,使得農業得到顯著的發展,到盛唐時期,農業出現了欣欣向榮的局面。史書描述當時的狀況“開元天寶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內,高山絕壑,耒耜亦滿,人家糧儲,皆及數歲,太倉委積,陳腐不可較量”。杜甫也對當時情況描寫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 。„„”。出現這樣壯觀的景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

    1、自然條件與農業基礎

    首先,中國幅員遼闊,雖然氣候和土壤各不相同,但適合種植的農作物相應較多:北方的粟麥,南方的水稻,還有各種經濟作物皆可種植。且唐朝時期處於第三個溫暖期,平均溫度高出現在溫度1-2度,降水為歷史最為豐富的一個時期,這樣優越的自然環境為唐朝時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礎。

    其次,農業基礎良好。唐朝是在隋朝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雖然隋朝在隋煬帝的揮霍下已破敗不堪,但是隋朝時期的農業發展是非常可觀的,隋朝時期的糧食儲備量非常大,其中著名的有興洛倉,回洛倉,常平倉,黎陽倉、廣通倉等。儲存糧食皆在百萬石以上。貞觀11年,監察御史馬周對唐太宗李世民說:“隋家儲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隋朝已滅亡了20年,隋文帝已經死了33年,可那時的糧食還未用完。這些為唐朝時期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2、唐政府的農業政策

    ⑴、貞觀至開元天寶年間,從唐太宗到唐玄宗時期推行了一系列重視的農業的政策,這些政策都使得農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①、靜民務農

    唐玄宗即位後實行偃武修文、靜民務農、恢復與發展經濟,是他實行以文治國的重要內容之一,他對大臣們說:“我新即位,為國者要在安靜”,國家未安,百姓未撫,且當靜心以撫之”。所謂“靜以撫之”是減輕人們的兵役、徭役負擔,使人們得以休養生息。唐玄宗撫民以靜的治國方針,其核心內容是在“國以人為本,人以食為本”的理論指導下,把存百姓,使農夫得以務農,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視為安定和治理國家的基礎,唐玄宗對侍臣說:“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夫不失時者,在人君簡靜乃可致爾。若兵革呂動,土木不息,而不奪農時,其可得乎?”又說:“夫安人寧國,唯在於君,君無為則人樂,君多欲則人苦。”“國以人為本,人以食為命,若禾黍不登,則兆庶非國家所有。”靜民務農政策為農業生產贏得了時間。

    ②、體恤百姓

    在唐初人口流失十分嚴重的情況下,唐玄宗對侍臣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所欲既多,所損益大,既妨政事,又擾生人„離叛益興”唐太宗在位期間,有關民為邦本,體恤百姓以安天下的言論,史書記載頗多,如”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既思此一言於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水旱不調,皆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當責朕,百姓何罪,而多遭困努,聞有鬻男女者,朕甚愍焉。“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勞弊,„„勞弊之事,不可施與百姓”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爾方為人主,不可畏懼。”

    唐玄宗祀於太廟,癸亥日,耕藉田於東郊,這一天,唐玄宗帶領有關官員,按照天子行藉田之禮的儀式“躬御耒耜藉於千畝之甸《舊唐書·禮儀志四》,唐太宗行藉田之禮,表明他對農業生產的重視。唐玄宗經常派使臣到各地巡行視察,勸課農桑,向使臣講述勸農的意義,他還要求勸農的使臣到達各州縣時“遣官人就田壟間勸勵,不得令有送迎(羅振玉校錄:《貞觀政要》佚篇)唐太宗還用法律的手段來保障不違農時原則的落實。《唐律疏議·擅興律》條文說:“諸非法興造及雜徭役,十庸以上坐贓論。”《疏議》解釋說“非法興造,謂法令無文。雖則有文,非時興造亦是,若作池亭賓館之屬及雜徭役,謂非時科喚丁夫,驅使十庸以上坐贓論。”“非時興造”即指在農忙季節大興土木或徵發徭役。《擅興律》以法律手段來保障不違農時原則的落實並規定,如有地方官員敢於在春夏秋農忙季節擅自徵發徭役十庸以上者,按貪贓罪依法論處。這種對在農忙季節擅自徵發徭役,強奪民時的官員依法論處,在中國封建時代是前所未有的,它體現了唐太宗對勸課農桑與不違農時的重視。

    ④、輕徭薄賦

    與唐初行使的均田制相對應的是租庸調的賦役制度,這一制度定於武德二年,修訂與武德七年。唐玄宗對租庸調複議制度沒有進行重大改革,但他在即位後確立了“輕徭薄賦”,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有利於安定社會秩序,恢復並發展農業生產,據史書記載武德九年八月,即唐玄宗即位之時,詔令“關內及蒲、芮、虞、泰、陝、鼎六州免二年租調,自餘給復一年”[9]。輕徭薄賦的政策使為農業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社會環境。

    ⑵、興修水利

    李唐建國之初,北方中原地區經過連年戰亂,生產破壞,人口凋零,“自伊、洛以東,暨乎海岱,灌莽巨澤,蒼茫千里,人煙斷絕,雞犬不聞,道路蕭條,進退艱阻”[10]在這樣一個落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國家,要使其鞏固,首先必須恢復農業發展,而興修水利,灌溉溝渠又是恢復與發展農業的必要條件。唐中央政府設有水部郎中之職,管理全國灌溉及航運事物。又有水監和督水使者,管理河渠的修理和具體灌溉事宜。唐朝的《水部式》就是關於合區灌溉、舟楫、橋樑以及水運等事務的法令。

    唐朝建國以來,興修了很多大型水利工程,在河南道蔡州新息縣增修了隋朝的玉梁渠,灌田面積擴大到30多萬畝,河北薊州三河縣,有渠河與孤山陂,灌田30萬畝。山南道李皋主持修復江陵縣的古堤,擴充套件良田50萬畝,唐初各道均有修建水利工程,其中關內道11處,河南道20處,河東道16處,河北道54處,隴右道1處,山南道5處,淮南道4處,江南道22處,劍南道27處,嶺南道3處,總計163處。

    3、獎勵墾荒

    唐繼隋末大亂之後,人口死散很多,土地大量荒蕪,社會經濟凋弊。唐朝為穩定社會秩序,恢復、發展農業生產,保證賦稅收入和徭役調發,採取了許多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武德七年(624年)四月頒佈了均田令和租庸調法。

    ⑴、均田制的推行

    均田制雖然在隋朝時期開始實行,但在唐初才完善。均田令規定:繼續實行均田制,庶民依據戶籍授田。丁男和十八歲以上的中男授田一頃。其中二十畝為永業田,可以傳給子孫,八十畝為口分田,死後要還官。老男、殘廢、重病者授口分田四十畝。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畝。這些人如為戶主,加授永業田二十畝。和尚、道士授口分田三十畝,尼姑、女冠(女道士)授口分田二十畝。工商業者的永業田、口分田減半授給;若在狹鄉(人多地少地區)則不授。狹鄉農民亦減半授田。均田制的推行使土地買賣受到嚴格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抑制土地兼併,維護小農經濟的作用。所以均田制的實行對唐初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景如人生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