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小米粥
-
2 # 別人都叫我知識小王子
讀經的好處,總的來說,可以在以下方面讓孩子得到長足的提高。
1.人格最佳化,身心健康――經常誦讀經典的孩子,會養成孝順父母,懂禮貌,知禮儀,有教養的良好習慣。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內涵會在更高的起點上邁步,從而不僅身心健康,而且會使成功的機率明顯增加。
2.專注力提高――經常進行誦讀經典的訓練,會逐漸形成精神集中專一、頭腦裡少雜念、內心寧靜安詳的良好讀書習慣,從而使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
3.語文能力增強――背熟《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易經》、《論語》、《大學》、《孝經》、《老子》、《中庸》、《孟子》、《文學啟蒙》等經典後,孩子的識字量將達到5000字左右。此後,孩子作文、發言時就會出口成章、引經據典,很有深度。
4.記憶力大大提升――經常背誦經典,孩子的記憶力將獲得明顯提高,50%的孩子能達到“過目不忘”的程度。一旦獲得了這種記憶能力,記憶任何科目的知識都會很輕鬆,並一生保持這種超越常人的記憶力。
5.閱讀興趣和能力大為提高――讀懂經典,孩子會形成博覽群書的習慣。許多誦讀經典的孩子,在6歲-10歲時,能主動找書讀。一個7歲前誦讀10部左右經典的孩子,可創造1年閱讀500冊到1000冊書的奇蹟,從而視野開闊,智慧流溢,比不誦讀經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許多倍。
6.對其他科目的學習有很大幫助――透過誦讀經典,孩子的形象思維(右腦)獲得全面的鍛鍊,從而為學習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等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些科目的學習成績也隨之提升2-4倍;此外,經典的內容早一點儲存到頭裡邊,孩子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就會潛移默化地進行消化,從而使理解力也獲得提升。
7.才藝、體育、勞動等技能的學習變得很輕鬆――“心靈手巧”是誦讀經典的另一種效益。透過誦讀經典,可使頭腦裡和軀體內的氣血很好的暢通,健腦效果明顯,大腦支配手指的能力得到了強化,從而在才藝、體育、勞動等技能的學習上會事半功倍。
8.取得文化治療的效果――透過誦讀經典,患有多動症、感覺統合失調、自閉症的孩子的症狀明顯緩解。這一項意外的收穫已為醫學界所關注,相關醫院已開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了。
9.促進親子關係,親子相長――許多經典是家長們也沒有接觸過的,因此,父母(包括爺爺奶奶)和孩子一起誦讀,除了能有效地促進家長和孩子的感情外,還能取得健腦、健身、緩解壓力、解除疲勞、提高文化層次的良好效益。
10.對“文言文”有了天然的親近感――有的家長認為經典以“文言文”為主,擔心孩子不理解,其實,在孩子記憶力最好的時候,關鍵的關鍵是把這些經典先背誦下來,並不一定讓孩子去理解,以後,經過複習及日常的應用,則“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孩子會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讀懂文言文則會掃除接受聖賢教育的障礙,從而為考大學、做學問、幹事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11.加強深度思想,重振人文建設――當代社會,流行讀物氾濫,資訊過剩。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非常容易滋生浮躁心、傲慢心,某些人甚至會產生無法擺脫困惑和焦慮,有的人會對活著的意義和價值產生疑問,從而厭倦生命、質疑社會。經過經典的燻修,可讓孩子從小樹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言、立德”等人生志向,從而懂得擔當責任,懂得如何更好的實現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
3 # 豆腐乾多少
《至理賢文》,當代語錄體散文集,智慧經、道德經,更有“尚學篇”之譽。其內容是國學經典“《菜根譚》、《增廣賢文》”等眾多國學經典的再現。---學習國學經典有什麼好處,用《至理賢文》前言回答你。前言 有很多為人父母的,在生活中對年齡尚幼的兒女,應該都說過類似這樣的話:“為人要真誠、為人要謙虛”等等。而當兒女們問及父母:爸爸、媽媽,為人為什麼要真誠,為什麼要謙虛呢?於是更多的父母,卻難以給孩子以更好,更詳細的解說。甚至有的父母們會認為,這些最基本的為人之道,等孩子長大了自然而然就知道了。殊不知!做父母的有的連他們自己,到如今都未必真清楚。這些基本的為人德情及處事道理,有些做父母的只所以至今不太明白。關鍵是他們的父母,沒有在他們年幼時,去對他們及時的說教。 其實關於為人處事方面,我們每個人都值得一聽的,人類最高的智慧話語。都是圍繞著如“忍讓、自信”等,關於處世之道理與德情方面的那一百多條常識而展開。這些一條條為人處事方面的最基本常識,如果一個人在任何一條上,沒有認識到其智慧,甚至忽略了某方面的思想。那麼他在做人做事上,都是很差的。甚至會讓他自己活得很累,也令別人討厭他。 為人方面的“聖賢經典”,亦被當下人簡稱“經”,是說教於人的,是源於人們對生活的總結,源於古今民間智慧話語的結晶。 任經典多少,我們充其量是領悟其中所蘊含的道理與德情的定律。因為只有為人父母們懂得,這些基本為人常識對人的用處,才會更清楚的認識到,孩子在生活中的某些行為思想,是怎麼的不好,才會引導孩子及時的改正。所謂教育,就是教孩子養成這種種良習。 ================================= 如果為人處事方面的道理與德情,如“真誠、理想等,每一條常識,都有一篇相應的經文,那麼為人父母的學習國學智慧育兒,特別是從中獲取某一方面的智慧思想,遠比從或段或句的心靈雞湯,甚至是聖賢經典中吸取的要豐富便捷的多。就可以想要教孩子哪一條常識,自己就直接學習哪一篇,可以把那篇反覆的讀許多遍,相信一定會對這方面智慧有足夠的瞭解,甚至自己會有很多這方面的感悟。 同時因為對這一篇反覆讀多遍,其中的一些句子已深入腦海,與人交談這方面的話題時,就會不經意的說出這憂美的句子,顯得說話各外有水平。就會在生活中,稍微結合一下相關的實際經歷,於是感悟會更深。那麼此時的你,帶上自己的感悟,說說文中的句子,添上真實的例子,原來你也可以很好的給別人講講這方面的課。至少可以很好的說教自己的孩子。 《至理賢文》就是這樣的一本“國學散文”集,共五萬餘字,由一百二十餘篇經文組成。此書源於經典最富有哲理的話語總結,並融入了許多聖賢書中的經典語句,更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聖賢道德思想為主。正是國學智慧,做父母的應該讓子女,在他大腦發育最迅速的年齡階段,接觸到,從而開放孩子的高度智力,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堅實基礎。 《至理賢文》一書中的為人德情方面,以及學習上進方面的格言善語等,是很值得做父母的講給孩子聽的,待孩子能閱讀時讓他閱讀更佳,然後人際方面等智慧語錄也可以逐漸讓孩子閱讀,兒童聖賢經典誦讀教育,對全腦發展都有幫助。 ================================= 兒童誦讀聖賢經典一部,勝雜書萬本;《至理賢文》也是一部“道德經”,是涵蘊常理常道,教導人生常則常行的書,我們一生中,學習能力最好的時間是有限的,就是0-14、5歲這個年齡段,記憶力特別好,背誦過的東西一般終生不忘的,或者說,成年以後,稍微提醒立刻就能想起來,我們自己都會有這個體會的,所以說,在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熟讀像這樣一些有高度價值的書,終身受益。 哲理的話語就是智慧。比如說我們在接受某一新事物時,因為不瞭解其自然規律。往往在考慮問題時,在思想上總要先走上一段彎路,然後才能迴歸正常的思路。而若懂得一些,往往有時,就能很好的從對的角度去直接考慮問題,或去學習,或去做,於是無論是領悟力,還是反應力,或是進步都會顯得快些,這就是智慧。 特別是我們每個人在即將告別孩時而步入成人的階段,因為思想的巨大轉變,這時是最懵懂的,沒主見的,叛逆的。所謂,跟好學好,遇壞學壞。 如果讓孩子從小就受有這種種智慧思想的啟迪。以通情達理為做人處事的根本。那麼因有為人德情的薰陶,就會減少他的叛逆心理。因瞭解一些處世道理,及人生哲理,那麼在思想上也就會顯得更有主見。道理即智慧,有智方有才。德情即為人,做事先做人。 學習國學經典,可以使人增加定力,提升智慧,明事明理。古有“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今有“勤學至理走天下,常讀賢文會說話。”
-
4 # 大地廣場舞
近些年來,隨著國學經典的不斷推廣,以及陸續出現的各種國學經典教育機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經典教育,小到尚未出生的嬰兒,大到耄耋之年的老人,各種各樣的家庭教育讀經模式也像雨後春筍般地湧現。現在學校也開始了朝讀經典的行動,大中小學開始了規範漢字書寫大賽,古詩詞創作大賽等各種形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自己和孩子的經典之旅,國學經典正在改變著一個個家庭和孩子的命運。那麼學習國學經典到底有哪些好處呢?
1.記憶力得到鍛鍊
人人都知道人的大腦是越用越靈活,而我們的不少家長卻覺得誦讀國學經典是對孩子的一種摧殘,不僅有些小寶貝的家庭不欣賞而且一些大寶貝的家長更為的不贊同,而到底最後吃虧的是誰呢,你會發現誦讀經典的孩子們,他們的記憶力真的是很強的,在長期的堅持誦讀的模式下,我們的孩子的大腦得以開發,而孩子本身在年齡的初期就是記憶力旺盛的時刻,而針對孩子本身的這個特點,家長再進行相應的引導,我們的孩子在潛移默化之中記憶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相比那些沒有經常誦讀經典的孩子來說,可以花費很少的時間記住同樣要求的內容。
2.整體認讀、識字能力提高
孩子的理解能力從哪裡而來,只有我們的孩子認識的字多了,才能逐漸產生對字的理解,若是認識的字普遍的少,那麼孩子的理解能力也不會好大哪裡去的。畢竟中國文字更為的複雜,稍微的變化便可生出多種不同的意思,而在學習國學經典的路上,《易經》(包括上、下經)部分大約5000字左右; 《千字文》994字;《大學》原本是《禮記》中一篇,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字數:1753《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由其學生編輯而成。字數:13700《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字數:34685《中庸》原來也是《禮記》中一篇,在南宋前從未單獨刊印。字數:3568。可見,學習國學經典對於整體認讀和識字能力的提高,是多麼有益的事情。
3.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教育孩子也就那麼開始的幾年,也是辛苦的幾年,一旦孩子的習慣養成,後期作為教育的家長來說,是相當的省心的。而我們學習國學經典的孩子,每天堅持最多半個小時的誦讀,對於孩子也是很好的一種堅持,在長期的誦讀中,我們的孩子識字量大量增加,從而逐漸過渡到對閱讀的濃烈興趣。一般堅持誦讀國學經典的孩子,普遍都是喜歡閱讀的孩子。走到哪裡,都感覺帶著一股濃濃的書香味道,自然孩子的學習也很少讓家長過多的操心的。
4.練好了一口標準的普通話
其實我們建議家長最好和孩子一起誦讀,有標準音質的國學經典音訊,這樣的話,孩子即使開始的時候普通話不好,在播音的薰陶下,自己的能夠做到正音,慢慢地自己的普通話水平也明顯地提高了。我們一般採用家庭教育模式的,帶有跟讀、誦讀音訊的教材,這樣的話對於自己和孩子的說話能力都是一個很大的提高,也可以讓我們的孩子能夠更好地鍛鍊自己,普通話說得越好,我們的孩子才能夠更加自信地說普通話,才敢於張口表達自己的想法。
5.自信心大大提高
隨著孩子學習任務的加重,孩子們逐步會接觸到古文,而古文當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接觸的話,一旦大了才接觸的話,在他們心中就有古文很難得一種想法,而對於我們長期誦讀國學經典的孩子來說,他們覺得學習古文沒有什麼,和正常的白話文是一樣的,其實更為的簡介和明瞭,當你發現用白話文來解釋那優雅的古文時,才發現是那麼蒼白無力。當我們的孩子早期就接觸這一塊的話,根本不分什麼難易的,他會自然地接受,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的自信心也會大大地提高的。
6.培養了孩子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
在長期的誦讀經典過程中,孩子一旦將誦讀的過程作為一日三餐必備時,作為家長的你就開始笑吧,證明我們的孩子的恆心已經慢慢的培養起來了。而這種持之以恆的態度對於孩子今後從事漫長的學習生涯和孩子未來走上工作崗位,都是一個很大的優勢,相信一個不能善始善終的人,很難做好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是那些能夠堅持,並且能夠出效果的人。在堅持學習經典的路上的家人們,一定有一個很欣賞孩子的方面,就是當大人忘記本天的經典誦讀內容時,往往我們的孩子會提醒我們,想想,培養孩子的這種學習態度是多麼寶貴的一種財富。
7.道德品質得到提升。
國學經典不僅僅是為了孩子提高知識面,更多地用聖人的思維和言行無形地教導我們的孩子在學做人、做事以及如何和他人相處等,都是一門難能可貴的哲理。誦讀國學經典,能夠使幼兒養性、童蒙養正、少年養志、成人養德;讀了《大學》的擅做事;讀了《中庸》的會做官;讀了《老子》的有智謀;讀了《論語》的善經商;讀了《易經》會占卜;讀了《黃帝內經》的會養生等等。這給予我們的遠不止這些。誦讀國學經典不僅是每一個家庭和諧的開始,而且也是復興我們偉大的中國夢,希望更多的人認識到學習國學經典的好處,從而達到好好地修身、齊家、治國的目的。
回覆列表
前言
有很多為人父母的,在生活中對年齡尚幼的兒女,應該都說過類似這樣的話:“為人要真誠、為人要謙虛”等等。而當兒女們問及父母:爸爸、媽媽,為人為什麼要真誠,為什麼要謙虛呢?於是更多的父母,卻難以給孩子以更好,更詳細的解說。甚至有的父母們會認為,這些最基本的為人之道,等孩子長大了自然而然就知道了。殊不知!做父母的有的連他們自己,到如今都未必真清楚。這些基本的為人德情及處事道理,有些做父母的只所以至今不太明白。關鍵是他們的父母,沒有在他們年幼時,去對他們及時的說教。
其實關於為人處事方面,我們每個人都值得一聽的,人類最高的智慧話語。都是圍繞著如“忍讓、自信”等,關於處世之道理與德情方面的那一百多條常識而展開。這些一條條為人處事方面的最基本常識,如果一個人在任何一條上,沒有認識到其智慧,甚至忽略了某方面的思想。那麼他在做人做事上,都是很差的。甚至會讓他自己活得很累,也令別人討厭他。
為人方面的“聖賢經典”,亦被當下人簡稱“經”,是說教於人的,是源於人們對生活的總結,源於古今民間智慧話語的結晶。
任經典多少,我們充其量是領悟其中所蘊含的道理與德情的定律。因為只有為人父母們懂得,這些基本為人常識對人的用處,才會更清楚的認識到,孩子在生活中的某些行為思想,是怎麼的不好,才會引導孩子及時的改正。所謂教育,就是教孩子養成這種種良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