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魚大魚看世界
-
2 # 在北and刺青
拍星軌最常用哪款鏡頭?拍攝技巧是什麼?
相對於普通的風光攝影而言,星軌攝影的難度以及對器材的要求都要高很多,我們需要相對更好的器材,才能勝任星軌拍攝的需求。這裡我推薦三款最為我認為拍攝星軌最佳鏡頭。
第一:佳能EF24mmf/1.4L二代USM
擁有1.4超大光圈的廣角鏡頭,能更好的配合快門。感光度的的使用,畫質很出色,並且具有良好的防塵防水的效能。
第二:佳能16-35mmf/2.8L三代USM
擁有同樣15端的超大廣角,和2.8的大光圈。採用大口徑雙面非球面等新技術,令周邊畫質和廣角端畸變控制等光學效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第三:Ef-S 10-18mmf/4.5-5.6 IS STM
雖然沒有前兩款那麼光鮮亮麗,但它同樣是擁有超廣角端的鏡頭,而且價格不高。
說完鏡頭,下面我來說說具體要怎麼拍攝。
選擇正確的拍攝時機選擇合適的拍攝時機很重要,這就涉及到拍攝之前需要做功課。通常來講,農曆月初和月末是星空拍攝的首選時機,具體為什麼選擇這個時候大家去翻翻書本吧。
選擇合適的拍攝地點由於星軌的亮度是相對比較微弱的,在夜景照明非常明亮的城市,我們幾乎不可能看到銀河,所以,遠離光汙染的城市,去到野外或者山區,我們才可能拍攝到更加絢爛的星空星軌。
長曝拍攝星軌除了拍攝點狀的星空之外,透過長時間曝光的方式拍攝星軌,也是一種常見的拍攝形式。通常,星軌拍攝需要的曝光時間較長,我們需要使用快門線配合B門,曝光幾十分鐘甚至數個小時,才能得到一張漂亮的星軌照片。
超廣角的使用這個想必就不用多講了,畫面中建議要有地面的元素,也就是前景和星空都要有,否則,一張只有滿天星星的照片,會顯得比較空曠。所以,我們需要焦距更廣的鏡頭,也就是廣角或者超廣角鏡頭,才能同時容納下天空和地面。
-
3 # 網際飛俠
拍星軌所用鏡頭的原則,就是大光圈+廣角。
比如尼康的14-24 2.8,
適馬的14 1.8等,都是拍攝星空題材的利器。
拍時的技巧,大家都說的很詳細了,我單獨說說利用Capture One軟體來後期降噪:
Capture One軟體的降噪能力,特牛。針對高感、長曝的攝影作品,有特效。飛俠今天透過一個案例來說明。
這是一張APS-C畫幅微單相機拍攝的星空。拍攝引數:ISO6400,用了鏡頭最大光圈,曝光30秒。
現在用Capture One開啟這張圖片,然後把曝光提升1.5,更改一下色溫。並沒有進行降噪等其它操作,輸出最高質量JPEG檔案。
我們把畫面放大100%,看一下左下角暗部的地方,這是最容易產生噪點的。怎麼樣?看不到噪點吧!畫面很乾淨。這樣的一個曝光引數,得到這樣的畫質,真心不容易。我用其它軟體也進行了同樣操作,畫質和Capture One比還是有差距的。微信對畫質壓縮太大,就不上對不圖了。
Capture One的降噪演算法很強大,當你開啟圖片的時候,它會自動分析,降噪,基本不需要攝影師的介入,就可以幫助你實現一個純淨,無噪聲的世界。
當然,如果畫面的噪點實在太多,我們會進行進一步的手動降噪。
看一下調整之後和原圖對比吧,效果不錯吧。關鍵畫質完美。
-
4 # 婚禮攝影師Tanke
我先來普及一下星軌拍攝吧,畢竟光有好鏡頭不會拍也是比較尷尬,光會拍沒有好鏡頭仍然是GG,我就屬於會拍沒有好鏡頭系列的,雖然有超廣大三元,我仍然覺得不夠意思!
超廣鏡頭
別想拿著大三元之類的廣角鏡頭去拍攝,星軌不同於星空,星空只需要1分鐘內的曝光就行,星軌則是時間更久更耐磨的!光圈根本不需要太大,一般光圈在8以上最好。佳能14mm、16-35mm、老蛙12mm、適馬14mm、尼康14-24mm之類的一些超廣角鏡頭都是最佳的拍攝選擇,看著錢包適量購買鏡頭!
輔助器材準備好
有條件的準備快門線,也可以簡單一點就準備三腳架就OK了!拍攝其實很簡單,三腳架穩固好,ISO也不需要太大,幾百就行,具體得看拍攝出來的效果決定!如果是使用快門線的拍攝就可以利用B門來進行長時間曝光拍攝,曝光時間越久,星軌就拖的越長,這是一項比較有耐心的拍攝!
考慮到沒有快門線的朋友,那麼,極簡版的拍攝只需要三腳架就行了,連拍功能瞭解一下!曝光在30秒左右。這就有點跟星空拍攝差不多了,需要大光圈高ISO,連拍越多星軌也就越長,需要後期進行疊加合成操作!對於有一定後期基礎的朋友是沒有問題的,後期能力差的朋友還是乖乖的購買快門線進行操作吧!
關注“光圈與快門”,更多精彩資訊等著你!
-
5 # 劍舞影像
拍星軌最常用哪款鏡頭?拍攝技巧是什麼?
我看了一下前面各位朋友的回答,有些朋友搞錯了,樓主問的是星軌,有些朋友卻回答的是星空拍攝技巧。這是有著兩個不同拍攝技巧的類別。拍星軌一定要正對著北方拍攝。
鏡頭一般用大光圈廣角或是超廣角,一部高感表現良好的機身。
下面我們來說說星軌的拍攝。
1、正常拍攝。
這種方法相當耗時,大家都知道,地球一個小時旋轉15度,所以要正常拍星軌估計得用B門曝光一個小時左右吧。這樣長時間拍攝對相機也是個考驗,拍攝時架好三腳架,在沒有光汙染的郊外或農村,機身和鏡頭均設定為M檔,因為是長時間曝光,我們可以把ISO感光度不要調太高,以得到高畫質。手動對焦到無窮遠,小光圈,讓機器曝光個把小時吧……
2、堆疊拍攝。
這是另外一個拍攝的辦法,因為如果長時間曝光,對相機確實是個損害,於是我們用堆疊的方法拍攝,後期再合成,堆疊拍攝時相機設定和鏡頭設定還是M,這時我們可以把感光度調高,5000左右都是可以的,光圈放大,速度大概在20秒左右,間隔拍攝法(很多相機上有這樣的設定),大概拍攝兩三百幅就可以,之後,我們在PS軟體裡進行堆疊全成。
-
6 # 非說有理
分享下我的經驗,星空拍攝型別常見的有兩種,星軌和銀銀河,但無論怎麼樣,拍攝之前都要準備充分。
1.儘量選擇高畫素全畫幅機身
比如說尼康的D850、Z7、索尼的A7RM3、佳能5DSR、EOSR。說明一下選擇原因,畫素對於細節再現起決定作用,單位畫素點面積更大,意味著弱光條件下的曝光時間更短,尤其是拍攝星空意義重大,對於熱噪來說大尺寸成像單元也有間接降噪的作用。
2.專業級別大光圈超廣角鏡頭
如果拍攝星空,而且相機較老,高感降噪能力較差,不要再指望機身,應該在使用RAW檔案和大光圈鏡頭考慮,直接點就是選擇大光圈鏡頭,對於星空拍攝基於真實還原,焦段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原因是邊緣變形和主體畫面大小,同時還要考慮到彗星像差的問題,一般入門級別變焦和定焦鏡頭很少考慮這個問題,但真正拍攝星空,把原本是球型的星星拍成了帶星芒的星星,不夠嚴謹,具體焦段,可以選擇12mm超廣角,但要容忍誇張變形下的星空,24mm對於變形控制遠比12mm好的多,尤其是拍攝遠離數萬光年的星空來說可以忽略不計,在很多拍攝星空的顧客中多半是摸著石頭過河,其實有法可尋,大光圈加高感光,在一分鐘內就可以完成星空拍攝,所以大光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尤其是新手,專業級大光圈廣角鏡頭另一特點就是高解析力,對於星星來說,能在放大後看到星星的細節,那是多麼的興奮。
3.天氣以及月相
這是拍攝前必須考慮的,雲層,霧霾,月亮,都會影響到拍攝星空和星軌的效果,所以儘量選擇遠離城市的地方,原因是城市光汙染。出行前,可以檢視谷歌地圖提供的各大城市的光汙染情況,建議選擇西北方和非一二線城市,有人說城邊是否可以?但還是再遠點為宜。對於天氣的掌握,可以檢視手機中墨跡天氣APP,著重關注溫度、風速、雲層和PM2.5的情況。月相也是必須考慮的,拍星空最不理想日子是滿月,所以對於拍攝星空月相選擇上半月或者下半月,但拍攝具體時間來說,還是檢視當月的月相具體情況,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單獨私信我,我會推薦你一個檢視月相網站,精確到你所在的城市。
4.確定星空方向,銀河位置
現在要說的是你取景器裡,選取的星空範圍,之所以選擇超廣角和廣角拍攝,是讓星空的星星充滿畫面,但不同位置星星的密度不同,經常說的銀河在哪裡?怎麼去找?尋星軟體,尋星軟體能根據手機具體位置(前提手機GPS定位開啟),實時顯示星空不同座標下的各種行星,藉助尋星軟體確定圈取星空範圍即銀河位置,有需要的朋友也可私信我。
5.全開光圈、500曝光法則和手動對焦無限遠
星空拍攝不同於星軌拍攝,對於快門速度還是有要求的,根本原因在於地球自轉和公轉,比如說24mm拍攝,快門速度最低為20秒,這時應該在感光和光圈下功夫,如果不考慮感光對於畫質影響,或許直接調整感光更為靈活和直接,但是我們始終都有感光對於畫質影響的意識,所以設法找到光圈與感光在保證畫質以及曝光的平衡,當然也可以通過後期拉曝光的方法來實現,現在應該考慮的是更加直接的方法,透過機身設定來完成理想拍攝,那麼你應該對於你的機身在高感光有個可接受範圍,新機器在降噪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多次嘗試卻因光線變化而琢磨不定,所以能用最大光圈就用最大光圈,然後再去尋找這個可以接受的感光範圍,記住一定是在定量情況下。對焦無限遠,是在手動對焦下,自動對焦下的對焦無限遠並不一定精準,即使支援-3EV對焦的專業機,所以實時取景和手動幫助是不二之選。
6.星軌拍攝只需堆疊前面的用法
星軌拍攝的手法相比星空更加簡單,如果拍攝兩種型別,只需要在前面的基礎上,設定成間隔就可以,售後使用堆疊軟體就可以了。
(本人就職於索尼公司,負責微單相機推廣和技術培訓工作,從事消費數碼影像行業近9年,如果大家在相機購買、使用以及攝影方面有問題可私信與我,定期我也會與大家就影像行業科技和市場的動態進行分享,本次評論,僅代表我本人觀點,不代表公司,一切資訊僅供參考)
-
7 # 黃土塬影像
星軌照片我也拍了不少,就我的經驗給大家飛享一下。
就星軌拍攝而言,鏡頭肯定是用廣角鏡頭,我平時拍攝用的是佳能17-40,當然16-35或者新出的11-24都可以,具體看拍攝環境和題材而定。星軌拍攝相對於星空和銀河拍攝對鏡頭光圈要求不是特別高高。因為星軌可以長曝光,而星空和銀河就受拍攝時間限制,必須大光圈,降低感光度,還能提高拍攝速度。星空拍攝時間超過一分鐘星星都會拖尾。2者拍攝曝光時間就一樣,相機引數設定也不一樣,不能把星軌拍攝和星空拍攝搞混了。
拍攝技巧我就我個人經驗在這裡說幾點:
1.天氣非常關鍵,要晴空藍天的好天氣,還要避開月亮,最好是農曆月初或者月末,滿月時候月明星少,即使天氣晴朗無雲也不好拍攝出好的作品。然後就是找個沒有光汙染的漂亮的前景。最好是白天踩好點,晚上想再找前景很困難個人覺得星軌照片沒個好前景,只拍攝星軌意義不大。
2.器材準備:全畫幅相機才能保證廣角的視角,廣角鏡頭、穩定的三腳架、快門線、手電、備用電池、防寒衣物和防蚊蟲噴劑。因為要在野外長時間拍攝,電池一定要帶備用的,尤其是寒冷天氣,電池消耗非常快,戶外風也大,穩定的三腳架有助於長時間拍攝,風大可以在腳架下面綁掛重物,不建議掛相機包,沒重量還招風。手電用來架設裝置插資料線照明,還能給前景物體補光。由於戶外不是寒冷就是炎熱,還會有蚊蟲。衣服和防蚊蟲噴劑也必帶,不然你待不住。有條件最好把車停在拍攝點附近,開始拍攝可以坐車裡看著相機就行了。
3.對焦和找北極星。夜晚對焦是個問題。一般都是把鏡頭改成手動AF切換MF,對焦環無限遠。有前景的話用手電照明前景,相機顯示屏實時對焦,放大找到手電的照明點對焦環調至清楚。北極星也就是星軌的圓心,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透過北斗七星來找,一般是春季上半夜北斗七星在天上的時候,透過鬥口的兩顆星連線,朝鬥口方向延長約5倍遠,就找到了北極星。(後面附有草圖)
4.拍攝:找好前景,架好裝置,相機設定B門,感光度100.光圈最大,白平衡3000-4000色溫低點,對好焦,快門線設定B就可以開始拍攝了。拍攝時間就天氣情況高感光試拍一張計算,我一般都是採取長曝光,曝光時間一般都是40-60分鐘左右。也可以採取堆疊法拍攝,堆疊法和拍攝延時照片一樣但是拍攝時間要長。堆疊法拍攝後期對電腦和技術要求較高不建議使用。在拍攝即將結束前用手電對前景補光。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如果扯起來真的能寫一篇長文,但是在這裡我只想用最直接的方法告訴你具體如何選器材和技巧,來吧,3分鐘滿足你
1、星空需要大光圈,自動對焦手動對焦鏡頭無所謂,在拍攝的時候基本的都是手動對焦,這裡可以選擇超廣角以及大光圈鏡頭,類似佳能16-35F2.8,14F2.8尼康家有14-24F2.8,適馬家14-24F2.8,中國產有老蛙12F2.8,15F2.8(手動對焦鏡頭,其實無所謂後面我講怎麼拍)都是星空利器,如果不嫌麻煩還可以選擇廣角定焦類似24F1.4,35F1.4,前期拍6-10張回家接片去
2、既然鏡頭選了鏡頭那麼就需要有一個拍攝技巧,這裡拍攝技巧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儘可能的去遠離光汙染的地區,例如大山,草原,湖泊,等等,帶上三腳架,快門線,頭燈(在一片漆黑的夜晚頭燈比手機LED方便),前期準備工作基本就這些了
3、找到合適的前景(大石頭、樹杈子、荒廢的城堡、等等一切可以給人想象的前景)相機切換至M檔,ISO設定800-6400之間(感光度大小與光圈有關係)光圈開到最大,鏡頭改為MF對焦切換至鏡頭的無窮遠“∞ ”這個位置上既可以對焦完成,白平衡設定在4200-4700K之間(前期自動也可以,後期自己在根據實際情況再去修改也可以),曝光控制在25S之間,間隔拍攝控制在1-2秒,切記不可太久,否則星軌脫線,設定好後按下快門線兩小時後在看相機吧,這時候可以侃大山去了,星軌需要至少200張照片回去進行後期堆疊。
技術總結:大光圈鏡頭必備,鏡頭改為MF對焦切換至鏡頭的無窮遠“∞ ”這個位置上既可以對焦完成,白平衡4200-4700k,曝光25S,間隔1-2S,一口氣拍200-300張,拍完後回家進行ps堆疊,即可完成星軌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