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評師走江湖
-
2 # 布衣學堂
現在的小孩子,思想比較獨立,想法也比較多。在平時的生活中,偶爾犯錯在所難免,我們作為家長,如果一味責罵,往往適得其反。
昨天,在一本兒童心理學書中,看到一些關於兒童心理變化的內容
小學一年級
兒童心理特點:孩子們剛剛進入小學,對小學生活既感到新鮮,同時又有些不習慣,因而一時難以適應,好奇,好動,喜歡模仿,但很難做到專心聽講,特別信任老師,並且有直觀,具體,形象等思維特點。
溝通方式:在這個階段以適應和培養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引導孩子怎樣愉快的學習,家長可以從如何安排時間,如何使用高效的引導語入手,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
小學二年級
兒童心理特點:這個階段是小學生培養自信心的關鍵期,但是情緒容易不穩定,容易衝動,且自控力不強。
溝通方式:在這個時期,孩子逐步適應了小學生活,學習習慣,學習態度逐漸定型,行為習慣也開始產生,我們要對其不良行為進行及時糾正,培養學習興趣,更多鼓勵肯定孩子,隨時注意孩子心態的變化,學習上還要注重習慣的培養和基礎知識的把握。
小學三年級
兒童心理特點:這個時期是孩子情感發生變化的轉折時期,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逐漸變的內控,深刻,自覺,但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情緒控制能力還是有限,普遍出現馬虎大意,做作業磨蹭等不良習慣,需要高度重視及耐心糾正。
溝通方式:由於交往範圍擴大,認識能力不斷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種困擾也隨之而來,開始產生不安情緒,需要家長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導,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小學四年級
兒童心理特點:9~11歲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期,處於兒童期的後期階段,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於從低向高的過渡期,生理和心理變化明顯,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最佳時期。
孩子已經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經常會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是不安的開始,如果不注重引導,孩子可能會因為一些小的困擾影響了學習,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但透過正確的教育,這種不安可以轉化成對自然和社會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慾望,綜合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在學習的旅途中將會實現一次具有人生意義的深刻轉折。
溝通方式:孩子的學習知識點已經增多,孩子開始出現小學階段第一分化,需及時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樹立信心,注意孩子上課時注意力的問題,書寫習慣,培養孩子演算,檢查的習慣。
小學五年級
兒童心理特點:競爭意識增強,不甘落後,更關注學習成績,對於學習優秀的同學開始產生敬佩之情,獨立能力增強,喜歡自發組成小團體,不輕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強。
溝通方式:鼓勵孩子堅持去做一件事情,幫助孩子建立進取的人生態度,促進自我意識發展,孩子已經開始進入小升初的儲備期,家長要開始關注小升初資訊,為孩子提供一些接觸自然社會的機會,學習中遇到自然和社會的觀察問題,沒有時間操作能力,很難準確理解其中內涵,接觸社會對培養學習興趣,保持主動學習態度,迎接更復雜的挑戰有積極作用。
小學六年級
兒童心理特點: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過渡的階段,相當於小學後期和整個中學階段,學生的自主意識逐漸強烈,喜歡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時還會對老師家長的正當干涉,反抗抵抗,情緒不穩定,注意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孩子的記憶力增強,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銳,特別是由於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加強了,自我意識評價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發展,初步形成了個人的性格和人生觀,但意志力不堅定,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在發展中,所以遇到困難和挫折容易灰心。
溝通方式:這個階段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在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還需要有個健康的心理發展。家長要逐步為小升初做準備,對心儀學校的考試範圍和特點多做了解。
-
3 # 老張聊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溝通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很多家庭教育失敗的案例都有著一個共性,就是孩子不願意跟家長說話了。那麼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形成有效的溝通渠道呢?
首先,要從小形成溝通的習慣。
很多家長下意識的認為自己家孩子太小聽不懂道理。其實不然,幼兒時期是孩子學習的井噴階段,現代腦科學的發展,讓我們瞭解到孩子2-3歲時,大腦重量就已經接近成人腦重的70%。從動作到語言,孩子所有的學習都是從不會到會到過程,所以形成與孩子溝通的習慣,而且給孩子講道理本身就是孩子學習的過程。對於大一些的孩子也同樣適用,需要讓孩子們感受到,溝通比吵鬧有用。
其次,需要更多的正面管教。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工作中,有個領導一直的指責你,挑你的毛病,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請問你的感受如何?會對這個領導說真心話嗎?同理,孩子也是一樣,指責常有、動不動就揍,這樣以來孩子會逐漸偏離溝通的渠道。另外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家長不斷的重複不允許的事情,其實會不斷加深這個事情的印象。所以,正面引導,少說不多說如果這樣會更好,溝通會變得更加有效。
第三,善用無情緒化工具。人做的任何決定都有情緒的因素,孩子有自己的情緒,家長也有,雙方對立矛盾不解。不如設立一個第三方。比如看動畫片,跟孩子共同商量一個時間,孩子有參與感同時叫停他的不是父母的怒吼,而是一個沒有情緒的鬧鐘,這樣就減小了不少因情緒而引發的爭論。
最後是底線的堅定,孩子很聰明,他們會不斷試探並用各種方法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家長經常迷失底線,溝通則會變得越來越難,因為孩子們找到了比溝通還有效的方法。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土壤,溝通更像是Sunny雨露,老張雖然絮叨了許多方法論,但最有效的辦法是家長們的言傳身教,大人活明白了,即便孩子長大也會把父母當作偶像,溝通自然不會是問題。只是,知道與做到之間鴻溝巨大,育兒成更像是一次自我的修行,所以,拋妄念,戒我執,與孩子共同成長。
-
4 # 子墨奇思妙想
1、正確定位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喜歡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來顯示自己的威嚴,其實這是有一定誤區的。家長和孩子的關係應該是朋友的關係,試著跟孩子做朋友,以朋友的身份窺探孩子的內心世界,將會找出很多以父母的身份發現不了的問題和驚喜。孩子天性純良,如果一味的高高在上會讓孩子在內心深處對父母產生一種恐懼心理,在這種心理的驅動下,可能會影響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因此,試著跟孩子做朋友,才是正確的引導方式。
2、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的教育伴隨著孩子的一生,這其中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默默影響著孩子。尤其是在年幼階段,孩子的可塑性極強,但是分辨力極弱。但凡是父母做的,孩子都會去模仿。所以,孩子在不具備分辨是非的能力的時候,作為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環境,以身作則,這樣長期以往下去就會在孩子心裡種下一顆種子,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的心性。
3、學會傾聽
傾聽是溝通最好的“語言”,但是我們很多家長往往不會傾聽,因為大多數家長在小時候沒有被他們的家長傾聽過,所以做家長了以後也不會去傾聽孩子,這就是不會傾聽的主要原因。我們喜歡用傳統的方式教育孩子,但是今天的孩子畢竟不是昨天的我們。學會傾聽孩子在成長中遇到的問題,我們透過傾聽,瞭解孩子每個階段的心理動態,是能夠快速解決孩子煩惱的重中之重。
4、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是溝通成功的秘密,孩子有自己的思想,非常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理解,特別是家裡的父母、老師和同學,而我們的家長總是把他們看成是長不大的孩子,事事都為他們安排妥當才安心,以為這樣孩子就可以少很多磨難,事實孩子並非如他們期望的那樣成長。
5、保持理智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缺乏耐心,經常是孩子一個不小心或是做錯了什麼事,家長就會失去理智,這樣長期以往下去對孩子的心靈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傷害。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孩子亦如此。因此,孩子犯錯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以理智的心態去處理問題。
家長要心平氣和的跟孩子溝通,教育他以後不要做錯誤的事情。永遠不要在憤怒的情況下做出任何決定,因為那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育兒亦如此。只要父母採取了正確的措施,並且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孩子一定會像父母希望的那樣健康發展。 “教育無小事,事事皆育人”,家長在教育問題上一定要充分的理解尊重孩子,同時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並學會傾聽孩子成長中的煩惱,平心靜氣的與孩子共同探討,一起解決問題,努力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
5 # 育鄰人
家長與孩子溝通只需做到與孩子同頻這一點即可。
與孩子同頻,就是用孩子思考問題的方式看待孩子的問題,做到在心理上與孩子同高度。具體的行為就是與孩子建立情感共鳴,儘可能不以命令、管教的口吻與孩子溝通。比如不使用:****我叫你把****拿過來聽到沒有;****事情那麼簡單,你怎麼就不會呢;我告訴過你****你怎麼就不長記性呢......
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就在於如同孩子一樣的思考,向孩子學習、問孩子為什麼,引導孩子自己深入的思考問題、尋找解答方案。比如當孩子告訴您他喜歡花朵時,您可以為孩子喜歡花朵的哪個部分、為什麼喜歡它、其他的花朵你喜歡嗎?再比如您與孩子一起做公共交通,孩子問您為什麼要做好,不能隨意走動?您可以告訴他什麼是慣性、什麼是加速運動、什麼是減速運動、為什麼汽車會有顛簸......
與孩子溝通的核心就是,引導孩子思維和心理的成長。思維的廣度決定孩子未來對於學習知識的興趣,心理健康直接決定孩子整個人生的成長方向。所以,作為父母需要引領孩子的思維方向、引領孩子心理健康、向陽,成為孩子的思維導師、成長陪練和心理知識顧問。
-
6 # 福寶生
家長與孩子溝通首先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姿勢要平等,和孩子之間人格平等,互相尊重,(家長傳遞的優越感會讓孩子感覺你高他一頭,當我們抱著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的目的,主動糾正他的錯誤,不停的糾正時,會發現孩子不跟你玩了)。溝通動力的來源是肯定,當激發起孩子求知慾的時候,給予指導才能起到真正有效的作用。不要好為人師,以否定開始,溝通就結束了,
2、成年人要走進孩子的童話王國,我們得遵循孩子童話王國的規則,不能按照成人世界的規則跟孩子交流。
3、溝通的效能取決於你傳遞的內容,不在於形式。給孩子買禮物,不要談條件,一旦談條件,就是交換了,交換中就沒有愛的傳遞。單純的買禮物給孩子表達愛,借物傳情。
4、傾聽非常重要,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先聽,聽語言背後的資訊,看行為背後的意圖。人有2只耳朵一隻嘴巴,所以要多聽少說。
5、迴應一定要回應到讓對方(孩子)舒服的位置。
-
7 # 柔美時光
親子關係好,溝通才有效!
孩子從出生開始,都是很信任爸爸媽媽的,但隨著年齡漸漸大了,與父母的關係慢慢疏遠,親子關係出現了隔閡,孩子不太願意和父母說學校裡、同學間的事情。其中的緣由,恐怕要先從家長身上找原因。
家長對孩子的所作所為,只看到其中的缺點,沒有發掘出孩子的優點。讓孩子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不好,失去自信,總是被家長指責,也就不願與家長交流溝通。
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與孩子說話,聲音高亢,不停地抱怨、指責。
家長與孩子的談話內容,大部分都是“作業完成了嗎?”“成績怎麼樣?”“快點!磨磨蹭蹭,要遲到了”。
避免以上的情景,從積極的心態肯定孩子,心平氣和地與孩子說話,除了功課依然有許許多多的美好事情與孩子共享。構築這樣的基礎與孩子的交流溝通會順暢些。
-
8 # 心理醫生小蔣
與孩子的溝通和交流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方式、方法:
1、一定要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空間,同時多些溝通和交流的機會,在溝通和教育的過程當中學會理解孩子、包容孩子,要學會看到孩子的成長。如果孩子出現挫折體驗一定要多鼓勵,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肯定會碰到挫折、體驗失敗,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多些言語上的安慰,從而讓孩子變得更加勇敢、更加獨立。
2、也一定要在教育的過程當中多些陪伴,多些陪伴才能夠多些共同語言,可以做親子游戲,也可以做運動,比如打球、游泳、跑步等,這些都可以增加親子之間的感情。也可以一起讀書、說一說最近的心得,也可以出去逛街、旅遊等都能夠增加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以及親密度,從而讓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更有影響力。
無論任何時候,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使用具體的方法。
回覆列表
昨天孫莉在微博上大方曬出了大女兒的美照,13歲的多多歪頭對著鏡頭微笑,新染的紫色及肩短髮漂亮又時髦。不得不說,多多不僅遺傳了父母優良的美貌基因,最重要的是還能在一個開明包容的家庭環境中長大,自信優雅的樣子很美。真心表示羨慕~俗話說,良好的教育方式成就孩子的一生。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指明燈,他們的言行舉動、教育方式都可能會影響我們的一生。父母愛孩子,但是真的知道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嗎?未必,在這裡就提供一些建議給你們吧。1、言傳身教,樹立榜樣很多時候,父母總是把孩子的不聽話、學習不好歸結為孩子本身,卻沒想過孩子只是有樣學樣。要教育好孩子,首先父母就要先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家,在生活中要嚴於律己,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和談吐,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2、不要用成績定義孩子過分重視成績是中國家長的通病。總是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於是報各種興趣班學習班,剝奪孩子的自由時間。學習不好就是壞孩子沒出息這種想法就是錯誤的,要知道孩子的潛能是無限的。所以父母應該相信孩子,多帶孩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開闊眼界。3、尊重孩子,支援孩子的想法中國傳統教育裡,總離不開“棒棍底下出孝子”。強迫孩子服從,結果不是叛逆就是變得懦弱膽小。尊重孩子是很重要的,像黃磊和孫莉教育多多在這點上就做得不錯,無論孩子愛美染髮還是要養寵物都會先耐心傾聽,尊重孩子的話語權,尊重孩子的選擇權,給予正確的指導。4、陪伴孩子,給予足夠的愛黃磊曾經說過:“一家人一起吃飯很重要。”是的,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大的愛不正是陪伴嗎?但是有些父母卻以工作太忙沒時間、孩子太吵難管這些藉口推脫。父母就應該多陪伴孩子玩遊戲、拍照記錄成長過程存到天翼雲盤、參與他們人生中的每一個重要時刻,孩子收穫足夠多的愛,以後也會成為一個溫暖有愛的大人的。教育是父母一生的功課,父母更應不斷學習,與孩子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