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國布衣

    德國之所以沒有成為超級大國,主要還是太多的因素圍繞著這個國家,並且這些因素有外界也有內在的。這裡我們先來看下一戰前的德國對比Continental各國的實力,那個時候的德國是最接近超級大國的時期。

    人口:

    德國6698萬、法國3977萬、英國4565萬;

    本土面積:

    德國540857平方公里、法國519775平方公里、英國315100平方公里;

    煤產量:

    德國2.772億噸、法國4080萬噸、英國2.92億噸;

    鋼產量:

    德國1760.9萬噸、法國468.7萬噸、英國778.7萬噸;

    生鐵產量:

    德國1676.1萬噸、法國520.7萬噸、英國1042.5萬噸;

    鐵路里程:

    德國63378公里、法國40770公里、英國32523公里。

    在一戰之前,德國的經濟實力、人口體量遠超法國或英國本土,在但殖民面積卻是少的可憐,只是法國的四分之一,更別說全球殖民地的英國了。而造成這樣的主要還是因為德國在1871年才完成統一,而英法兩國早在數世紀前就已經大統一了。

    我們回到1913年時期,德國的工業水平領先整個歐洲,從19世紀開始,德國培養了大量優秀的數學家、科學家已經各式各樣的偉大學者,也就是說德國在軟實力上也在走向歐洲的巔峰。

    一個處於強勁上升勁頭的國家,最需要的是什麼?

    需要的是能讓國家走上正軌的政治家;合適的外交政策。但這就是德國最缺乏的,相對於這兩點,維也納都要比柏林聰明的多,柏林一直以來就缺乏優秀的外交手腕,可以說除了俾斯麥外,柏林從來都是缺乏優秀的戰略大師,從這一點上英法兩國更是遠勝柏林。

    在俾斯麥去世後,柏林處在國際上的位置太過尖銳,以至於在一戰開始以前歐洲就已經出現了“德意志包圍網”,因為德國以戰爭為爭霸手段,導致的了兩次作戰後領土面積縮水20萬平方公里。

    這就是德國無法成為超級大國的原因,缺乏政治智慧、外交智慧,即使它們擁有頂峰的軟實力和硬實力,但依舊無法成為超級大國。

    直到21世紀,德國在國際政治上還是保持著他們一貫的作風,在作為歐盟領袖時,力主歐盟東擴,前後將11個原社會主義國家納入歐盟。

    而德國的想法就是將這些國家(甚至陷入經濟危機的希臘、烏克蘭以及落後的國家)作為純粹的血庫,讓這些地區大量的勞動力流入西歐。

    與此同時,德國全方位的裹挾這些中東歐國家,把他們納入德國的經濟勢力範圍,以謀求歐洲一體化為偉大理想的歐盟,使他們成為德國提高自身影響力的工具。

    但問題是,歐盟的轉移支付裡,那些發達國家對落後的國家,進行的財政支援非常有限,他們完全不同於中國可以用東部沿海地區的財政收入支援中西部來發展經濟,所以德國的做法無異於竭澤而漁,這就導致了中東歐許多國家跟中國接觸更頻繁了。

    因此,德國這樣的國家,學習他們的科技、文化、音樂、建築什麼的就可以了,如果說到政治,他們就是國際舞臺上最強的反面教材,他們會很形象的告訴你,曾經Continental第一強國,是怎麼把自己作死的。一個沒有政治智慧、沒有外交智慧的國家,憑什麼能成為超級大國?

  • 2 # 不正經的軍棍

    超級大國是什麼概念?經濟最強、軍事最強、一切都是最強的,站在世界的頂端。而很顯然,德國並不具備。

    先看西歐,西歐的三個豪強就是英法德,從地理位置上看,德國處於歐洲中心,位置得天獨厚,但他沒能成為超級大國,原因非常多,內因外因一大堆,德國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首先就有一個最根本上的原因,德國是二戰戰敗國,對於德國,英美其實已經很寬容了。德國可以組建軍隊,德國國防軍(日本自衛隊不符合軍隊的標準),但是對於德國國防軍,美國還是制裁的,比如導彈核潛艇這些東西,德國都不允許擁有。

    一個強大的國家,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他的國防。冷戰時期,蘇聯算是個超級大國,他沒有強大的經濟體系,但是軍隊非常強悍,國內工業水平生產力什麼的都相當高。德國,顯然不具備,更別說什麼超級大國了。

    超級大國,從過去到現在有那麼幾個,過去的我們就看英國吧,世界第一,本土不大,但是海外殖民地非常多,軍隊非常強大。英國佔據著世界上非常多的土地、海洋,他們能得到的資源自然就是最多的。而現在呢,美國,軍隊強大,國土面積也是非常大,經濟又強。對比這兩個,德國也全沒有。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德國是在1990年才統一的。統一之前的東德,綜合國力其實比較差,合併之後,一定程度拉低了西德的水平。合併之後的德國,暫時處於一個倒退的局面。

    最後還有一個精氣神的問題,德國在二戰結束之後的紐倫堡審判中,精英盡毀,容克貴族消失,德華人骨子裡那股子好勇鬥狠的性格被閹割了。缺少了這種性格,德國想變成超級大國都很難。

    如果把後來的領導人換成希特勒,那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現在的德國聯邦國防軍,17萬人,武器裝備甚至不如以色列,軍人骨子裡的血性也沒了。和北約演習,德軍士兵甚至要求加班費,要不就不去,這種思想下,軍隊很難做強。

    多方面的條件限制,內部問題,國際壓力,美國的壓力,以及北約的結構政策,很難讓德國向一個真正的大國的方向發展。

  • 3 # 國際風暴

    二戰過後,德國也納粹黨都剷除了,不然得不到同盟國的原諒,國家也得不到安寧,而且在二戰後期的時候,德國的人民反抗越來越強烈,因為德國節節敗退,那麼需要的資源就會越來越多,那麼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會越來越差,剛剛開始的時候希特勒利用民族情懷,希望把德國帶進超級大國,德國的人民都信任希特勒,所以在殺600多萬的猶太人的時候,德國的人一點都不心疼,就是因為可以他們的資源和財富,這是他們對德國應該得付出。

    很多都會說,為什麼二戰後,德國的反思那麼徹底,而日本卻沒有反思呢!就是因為日本不僅有美國大哥罩著,還有就是因為日本發動戰爭是國家的行為,不像德國那樣選希特勒出來的,希特勒下臺以後,就有新的領導上臺,但是日本有天皇,非常的複雜。

    德國一直以後都非常拼,但是很多地方讓德國無法成為超級大國,德國作為二戰的戰敗國,需要支付一大筆的財富給同盟國,本來在二戰德國已經消耗太多了,可以說百姓生活質量已經一降再降了,但是戰敗了,還得給美國蘇聯英法等賠償,而軍隊方面來說比日本好太多了,日本的軍隊只能用來自衛,真正意義上來說都不算軍隊,這個是美國一直監管的,就算日本有核武器的技術,也不敢生產出來,因為美國情報工作非常的厲害。

    要想成為超級大國,那麼就有軍事是第一,經濟第一,但是德國在這兩個方面都不達標呀!超級大國有能力用軍事對別國進行軍事幹涉,政事幹涉,然後達到自己利益最大化,這個就是美國的的樣子,委內瑞拉和現在的伊朗就是美國的目標,憑藉就是經濟和軍事的威懾。

    但是二戰後的德國還在重建,哪裡有這種能力呢!要想成為超級大國,一定是資本主義的老大,但是俄國可以幹掉美國嗎?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德國發展的勢頭可以很英國、法國差不多,但是和美國差距還是很大,美國的工業是愛德國更加的強,所以說在工業的基礎上,在快速發展軍工業,美國完美做到了。

    德國的地理位置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德國可以說四面受敵呀!西有英國,東有俄羅斯,包圍著德國,德國的安全隱患非常的大,這樣的一個國家,想成這個一個超級大國,真的不送容易,在二戰的時候,德國找打法國,完勝以後又打英國,但是遭遇到英國的海軍和空軍,特別是制空權,無法搶奪得制空權,德國才開始進攻蘇聯的。

    德國不僅位置不好,而且國土太小了,如果說日本也可以成為超級大國,你也會笑,因為國土面積太小了,雖然二戰佔領很多地方,但是戰敗了就不是你的了,而德國領土小的話,很多東西無法容得下,工業無法建廠,其他領域建設也不夠,特別是石油,德國也非常缺少,所以說德國想成為超級大國很難。

  • 4 # 聯合防務

    謝邀。一個非常大的原因是德國在二戰中戰敗了,然後國土被這兒割一塊,那兒割一塊,東普魯士更是全部完蛋,就連剩下的36萬平方公里國土還被一分為二。這還不算什麼,作為戰敗國,最悲催的是德國的戰後發展就不是由它說了算,能發展什麼,發展到什麼程度都是盟國說了算,特別是在軍事上更是受到了嚴格限制。在冷戰時期,兩個德國成了美蘇對峙的最前線,說白了就是兩邊的炮灰。兩個德國無論哪個要是敢流露出來一點不滿,美蘇都會分分鐘教它們做人。大家也可以看出,兩個德國在冷戰期間都是東西方陣營裡最老實的國家,沒辦法,戰敗國沒人權啊,聯合國憲章裡的敵國條款到現在還有效呢。這種情況,德國整天戰戰兢兢過日子,夾著尾巴做人,生怕表現出什麼異心就被當成狗宰了。什麼,超級大國?想都不要想,有這種想法就是催命符啊,還要不要德國生存了。二戰之後,德國無論是精神還是工業被徹底閹割。尤其是東德,被蘇聯整的差點成了農業國。西德相對還好一些,但高尖端的武器裝備領域也已與它無緣了。別的不說,二戰後德國哪兒有過一款自己獨立設計的戰鬥機,其恢復起來的航空工業都成了別人配套的一部分。冷戰末期,兩德統一,看似國土面積和人口都增加了,但是絲毫沒有改變政治上的侏儒地位,而且別的國家對它戒心反而更重。沒辦法,德國還得繼續夾著尾巴做人。特別是在美國一超獨大的情況下,怎麼可能允許德國搶自己的風頭。更不用說歐洲那兒至少還有仨――法、英、俄盯著德國呢。歷史原因講完,再看德國的硬體也不具備成為超級大國的條件。統一後的國土面積只有36萬平方公里,人口到現在也才8000萬。不說德國受到的各種有形和無形限制,就算它能正常化,也無法建立起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觀察一下一直的超級大國美國和曾經的超級大國蘇聯,哪個不是國土面積廣袤、人口在2億以上級別(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最悲催的還不是國土面積縮水,而是人口大幅下降)。這也就是為什麼冷戰期間,日本受到的限制最大,但發展反而比德國更快的重要原因。因為日本本土在戰後被美國獨佔,一直很完整,面積比統一之後的德國還大,而且人口過億,工業門類比德國要多出不少。所以,日本早早就成為世界經濟實力第二(直到2010年被中國超過),武力也明顯超過德國。(S)

  • 5 # 怪蜀黍老囧曾

    二戰後的秩序本身就是對德國試圖成為超級大國努力失敗後的安排,德國不得不接受民主化改造,同時還被分裂為東西兩德。

    如果按照傳統的地緣政治,被分裂的兩德將不能主導Continental秩序。然而,二戰後蓬勃發展的地區一體化,以及美國進入歐洲反而給了德國新的機會,法德和解、歐共體建立等歷史性事件都讓德國在歐洲大陸重新合法化,而德國強大的生產能力則在一體化中開始佔據主導地位,歐洲一體化的三駕馬車中,德國可以說是最為重要的一駕。

    然而,要說起來,阻擋德國完成自俾斯麥以來心心念唸的統一歐洲的最大敵人還是美國。美國對歐洲的防務替代一方面減輕了歐洲國家的負擔,但另一方面限制了歐洲的政治和軍事力量,有人評價歐洲為“經濟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軍事上的侏儒”。歐洲這個破腳巨人沒辦法脫離美國單獨在海外投射政治和軍事權力,這也意味著德國在歐洲架構中的主導性也是不均衡的,因此無法構成超級大國的要件。

  • 6 # 黎塞留的野望
    首先戰後德國國土面積與資源不足以支援其成為超級大國

    我們不妨看看過去歷史上出現的那些超級大國所共有的特徵。那就是體量龐大,美國、蘇聯皆不例外。即使是二戰後勢力範圍開始逐步支離破碎的大英帝國,仍然憑藉其可觀的海外勢力加上雅爾塔三巨頭的地位,其超級大國仍持續到1956年。但最後還是從超級大國俱樂部中被淘汰出局。

    而作為超級大國其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就是廣袤的領土和領土內非常可觀的資源。也因為如此,在當代,中國、巴西、印度也被列為潛在超級大國之一。

    而德國呢?本來自1871年統一後的德國就談不上很大。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累計喪失了18.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縮小到戰後的35.7萬平方公里。而本就不多的海外殖民地更是全部喪失。

    並且二戰後,德國本土又被美國、蘇聯、英國、法國分割槽佔領,還在1949年分成了西德與東德,直到1990年兩德才重新恢復統一。但是其國土面積將在很長的時間裡都將保持在35.7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和其範圍內的資源也限制了德國將在很長很長一段時間裡最多隻能發展為一流大國而不是超級大國。

    德國地緣環境十分惡劣

    熟悉世界地理的人都知道,德國在歐洲處於一個尷尬的位置。在近代,德意志地區憑藉其在Continental的中心位置成為了其他Continental強國的重要競技場地之一。德意志地區也長期受到戰爭的蹂躪。進入到19世紀後期,普魯士先後擊敗丹麥、奧地利、法國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但是由於不得不考慮周邊大國的利益感受,防止他們干涉而導致統一失敗,使普魯士統一的更像是一個精簡版本的德國。

    而1871年完成統一的德國,國際局勢又早已不同以往。德國不能像15世紀末至16世紀的葡萄牙與西班牙那樣大肆拓展海外勢力。又因地理位置和國際形勢的限制,使德國不能隨意發展海權或是像荷蘭在17世紀那樣去佔領值錢的殖民地主導海上貿易。也不能像俄國那樣此路不通可以換個地方大肆拓展,最後發展為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

    在威廉二世時期,德國再也按捺不住,想要發展為世界帝國(已經相當於超級大國)。最終讓德國走上了深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慘敗,國土面積縮水,海外殖民地被全部瓜分。國際地位、國家實力下降。爾後又使德國埋下復仇的種子,20世紀三十年代,在希特勒的引導下,德國又一次奔上世界帝國的夢想,並再次付諸實施。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步一步地走向不歸路。德國的國土面積再次縮水,國際地位又一次下降。

    而戰後的格局更加不利於德國的對外擴張。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影響下,德國憑藉武力獲取超級大國地位已不再可能。但是,戰後的德國似乎並沒有徹底放棄超級大國夢。

    既然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那就多個人聯合起來為了共同聯合起來。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法國等老牌強國在20世紀90年代共同打造了歐盟,並迅速吸引諸多歐洲國家的加入,而歐盟建立以來經濟、軍事等領域了實現一體化。意圖打造一個高凝聚力的歐盟。

    最後

    雖然德國受體量限制不足以發展成為超級大國。但憑藉德國自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就擁有的強大工業與科技力量和更早以前就奠定好的教育事業以及戰後發展的經濟強國地位等等。德國在當今依舊具備發展成為世界一流大國的潛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管理好一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