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循跡曉講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在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三位擁有“大帝”(The Great)威名的君主,即君士坦丁一世、提奧多西一世和查士丁尼一世。

    許多讀者往往被他們如雷貫耳的大名所震懾,輕而易舉地誤以為他們曾創下過如何顯赫輝煌的文治武功,然而實際上,這三位皇帝之所以能榮享如此盛名,要麼是因扶持基督教有功、要麼就是臣民胡亂吹捧,並非他們真有什麼傲視群雄的過人資本。

    |從左至右:君士坦丁一世、提奧多西一世和查士丁尼一世

    恰恰相反,此三人不僅不是人們千古傳唱的偉人,反而是造成羅馬屢次劫難的罪魁禍首。

    比如,君士坦丁尊崇利益至上,行事果決狠辣、六親不認,其為了消除潛在競爭隱患而實施的集權政策嚴重破壞了帝國地方的活力;查士丁尼則一生追求虛名,做事既缺乏決斷又疑神疑鬼,他那曇花一現的再征服運動毀滅了東羅馬帝國的古典根基,讓後繼者無力阻擋兇猛的穆斯林入侵。

    |提奧多西一世復原像,表面看上去非常威嚴莊重

    不過,君士坦丁和查士丁尼雖然有種種不足,其優點也十分突出,如前者行武善於衝鋒陷陣、後者好文留下千古法典,身後也算譭譽參半;相比之下,三人中的提奧多西則最是昏聵無能之輩,屬於文不成武不就且貽禍萬年的典型範例,只是依託好運和包裝的功勞,才得以堂而皇之地入選一代明君。

    01

    後人包裝過的“完美皇帝”

    從表面上看,提奧多西的個人履歷相當光鮮:他出生於西班牙加拉西亞一個地方貴族家庭,父親老提奧多西是羅馬皇帝瓦倫提尼安一世麾下最為驍勇善戰的將領,因此得以自青年時代就加入父親帳下,一起出徵蠻族入侵下的不列顛和逆賊僭越的非洲。

    |提奧多西

    拜其父人脈關係的提攜,提奧多西27歲之前即成為麥西亞地方軍事長官,並於公元374年成功擊退了入侵當地的薩爾馬提亞人。

    公元376-378年因政敵陷害一度賦閒,但很快就於公元378年秋被西部皇帝格拉提安重新啟用為東部軍隊總指揮,並在次年1月19日擢升為東部皇帝。

    提奧多西在擔任皇帝的17年間,對外擊敗西哥特人等蠻族入侵者、並與波斯人締結和約,結束了長期困擾帝國的外來戰亂;對內不僅確立基督教為國教,徹底奠定後者在歐洲的獨霸地位,還多次擊敗各路篡逆反賊。

    他最耀眼的業績就是於死前數月統一了東西兩個政權,最後一次維護了羅馬帝國的統一完整,因而得到史學界的高度評價,成為大眾眼中流芳百世的千古一帝。

    |《拜占庭政治社會史》的網路翻譯,可以看出該書拔高了提奧多西的地位,但尚能指出他的一些過失。

    如果僅以這份履歷為參考,那麼提奧多西的“大帝”榮譽確實當之無愧;然而實際上,它完全是基督教會和御用文人刻意美化包裝後的成果真實歷史上的提奧多西不僅沒有履歷上的優秀卓越,反而處處暴露自己的見識淺薄和庸碌無為

    02

    私德糟糕的提奧多西

    首先表現出來的就是他的人品。

    瓦倫提尼安家族堪稱提奧多西的貴人兼恩主,瓦倫提尼安一世首先於行伍間提拔了老提奧多西,從而使提奧多西家族魚躍龍門;雖然老提奧多西因瓦倫提尼安一世的突然駕崩而被政敵矯詔處死,但格拉提安仍然庇佑了此時處於危險中的提奧多西,並且擢升後者為自己在東部的共治者。

    不僅如此,此後每當提奧多西的軍隊在西哥特人的打擊下瀕於崩潰之際,自身也處於其它蠻族威脅中的格拉提安依然盡心盡責地派出援軍,數度解救他於危難之中,可謂對其恩重如山

    |瓦倫提尼安長子、提拔提奧多西為東部皇帝的西部皇帝格拉提安

    然而提奧多西對瓦倫提尼安家族的回報卻可用忘恩負義來形容。

    公元383年,格拉提安遭遇到篡位者馬克西姆斯的致命威脅,當他處於最需要救助的時刻,提奧多西卻以來不及派出援兵的藉口選擇袖手旁觀

    更有甚者,當馬克西姆斯的使者來到君士坦丁堡,狂妄地要求提奧多西在是戰是和上當場做出抉擇時,已坐穩東部江山的後者卻沒有為恩主報仇的勇氣,反而用和稀泥的方式擔當起可笑的調解人角色。

    不少偏袒他的教會史家都將其選擇開脫成因東部殘破而無法及時報復的忍辱負重,但是除了巴爾幹半島,東方最富庶的敘利亞和埃及並未遭到任何兵禍波及,完全不可能因此“殘破”;更何況提奧多西自己在長達4年的時間中一直在君士坦丁堡夜夜笙歌,從沒有任何想要出兵西征的打算,這又算哪門子的忍辱負重?

    事實上,真正的原因在於提奧多西眼見他的恩主已經失去利用價值,自然就不會冒著風險為其報仇雪恨。

    而他最後之所以又同意討伐篡逆者,一方面是出於自己對西部的覬覦,另一方面則是與格拉提安異母妹妹伽拉的政治聯姻所作的交易,以確保後者兄弟瓦倫提尼安二世的帝位穩定

    簡而言之,提奧多西根本不可能為道義而做出任何無償犧牲,哪怕是為了報恩。

    |晚期羅馬異教史學家佐西姆斯對提奧多西生活作風的描述,行文有所誇大當時東部宮廷的豪奢與皇帝的淫樂,但稱提奧多西夜夜笙歌絕無問題。

    這位大帝不僅性格極其自私,而且毫無信義可言。

    公元382年10月3日,東羅馬政府與自亞德里亞堡之役後一直肆虐巴爾幹的西哥特人達成協議,以承認他們在色雷斯的部分自治權為代價將其收為帝國附庸。和約簽訂後,表面上提奧多西對待蠻族十分和氣,不僅對他們有求必應,還對任何破壞兩族和睦的暴力行為嚴懲不貸。

    但實際上,提奧多西一直企圖用借刀殺人的方式削弱後者的實力

    在東部軍隊兩次對西部篡逆者的征討戰役中,西哥特人都必須按照協議提供大量最勇猛的戰士,而且都被用於最激烈最危險的戰場,由此蒙受了慘重的傷亡。

    尤其是公元394年的冷河之役,參戰的2萬西哥特人中有一半戰死沙場。顯而易見,一旦西哥特人在帝國內戰中因損失過大而無力恢復元氣,那麼東羅馬政府將這支為禍甚大且骨鯁在喉的蠻族勢力徹底消滅就變得輕而易舉

    |因參與冷河之戰損失慘重的西哥特國王阿拉里克,後與東帝國決裂並西進攻克羅馬。

    雖然提奧多西從未在任何場合表達過類似的觀點,但稱頌他的基督教士奧羅西烏斯就曾直言不諱地宣稱,西哥特人的損失本身就是一種勝利

    後者的上述言論無疑代表了皇帝的意志。當然西哥特人本質上也絕非良善之輩,但用如此陰損的手段借刀殺人,足以證明提奧多西為人不值得信任

    或許會有人辯解,個人私德並不在明君衡量中佔據很大比重,文治武功才是評價其身後名譽的金指標;可是遺憾的是,提奧多西在這方面的表現同樣不配其大帝的美譽。

    03

    廣受詬病的軍政措施

    我們知道,提奧多西之所以被格拉提安提拔為東部皇帝,很大原因就是寄希望於前者能夠打敗肆虐巴爾幹半島的西哥特人。

    終於只能迫於無奈與西哥特人簽訂協議,允許後者在帝國境內自治割據

    即使在內戰的戰場上,提奧多西的軍事才幹也稱不上優秀。

    雖然他用疑兵之計智破馬克西姆斯的指揮戰略值得讚許,然而當面臨真正的比如冷河那樣的逆境時,竟然束手無策到只能痛哭流涕並向上帝祈禱的程度,實在令人貽笑大方。

    |教會史家索佐門對冷河之戰首日提奧多西兵行不利時束手無策只能痛哭流涕向上帝禱告求助的記載,可以看出提奧多西至少在戰術指揮上並非一個優秀的統帥。

    我們同樣未能在政治經濟領域發現這位大帝有任何出類拔萃的舉措,倒是麻煩接二連三地發生。

    由於晚期羅馬帝國集權過程中擴大了相當規模的官僚數量,導致政府機構臃腫不堪。

    為了維持如此龐大的官僚機構,提奧多西勢必要向臣民徵收大量的賦稅。再加上同期的戰爭軍費和享樂揮霍,即使以繁華著稱的東部諸城也難以承受。

    公元387年春,安條克就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聚眾暴亂,暴動者甚至推翻了象徵神聖不可侵犯的皇帝雕像,一度引起了嚴重的後果,所幸由於當事人的悔罪與當權者的剋制而未鬧大。但提奧多西似乎並未吸取教訓

    公元391年,塞薩洛尼基的市民因私事處決了城防長官以宣洩他們遭受剝削的怒火,導致皇帝用一場慘烈的屠殺予以報復,據說死難者高達7000人。

    不僅如此,基督大帝還摒棄了此前歷代帝王寬容的宗教政策,代之以完全地尊崇三位一體、嚴厲打壓異教異端的迫害政策,許多珍貴的異教典籍文物都被銷燬,甚至有少數成就斐然的異教學者被狂熱的基督教徒殺死。

    可以說,哪怕教會擁簇者再怎樣為其恩主歌功頌德,也無法掩蓋提奧多西施政中出現的問題。

    |被狂熱基督徒殺害的著名異教女學者希帕提婭

    但他最令人詬病之事發生於外交領域。

    同樣是在公元387年,東部皇帝為了甩掉拖延多時的亞美尼亞痼疾,與波斯國王沙普爾三世簽訂瓜分該國的和約。

    議和本身具有結束兩大宿敵多年對峙的積極意義,但問題在於羅馬人在和約中讓利太多:整個亞美尼亞的4/5都被置入薩珊王朝設立的附庸治下,帝國只收獲到包括卡倫尼提德、索芬尼以及部分塔戎在內的1/5土地——須知,歷代羅馬統治者一直將控制整個亞美尼亞看作東方政策的頭等大事,因為該策略不僅可以豎立自身的威望,而且能夠從地緣角度獲得進退自如的戰略優勢。

    提奧多西卻輕易就把上述重大利益拱手送人,此舉實屬不智。

    |提奧多西與沙普爾三世議和後雙方對亞美尼亞的瓜分,羅馬人只佔有其中的1/5,包括波薩美尼亞在內的基督教盛行地區被割讓給波斯。

    更諷刺的是,以上被割讓的亞美尼亞領土有相當大的部分均為基督教盛行地區,一旦失去帝國的保護,可以想見當地基督徒會怎樣遭到波斯人的對待——而我們那自詡正統教會保護者的基督大帝此時卻選擇裝聾作啞

    與之相反,當2個世紀後,東羅馬皇帝莫里斯透過介入波斯內戰,有機會收復戰略經濟價值更高的尼西比斯時,他卻因宗教原因堅定地選擇曾被割讓的基督教波薩美尼亞地區,兩者對比可謂高下立判。

    04

    八面玲瓏的提奧多西

    看到這裡,有些讀者一定會提出疑問:難道提奧多西真的那麼名不符實,他就沒有優點可言嗎?

    確實,倘若不以千古一帝為標準,這位東部皇帝倒也並非全然無可取之處。

    更何況,他還十分注意傾聽臣民同僚的不同聲音,極力在人前維持一種莊嚴卻不高傲、寬容卻不糊塗的形象,哪怕是被辜負的格拉提安家人,也沒有因此對他忘恩負義的選擇有多怨恨。

    |聖安布羅斯阻止提奧多西離開米蘭大教堂

    以上事實都表明提奧多西極善處理人際關係,能夠在當時異常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左右逢源,因此除了政治宗教立場不同導致與競爭對手或異教徒交惡外,他幾乎沒有豎立什麼私敵。

    千萬別小看這一本領,古往今來的許多史實都表明,一個不善打交道的君王,哪怕勞苦功高鞠躬盡瘁,依然會在人為製造的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上馬失前蹄。

    就以羅馬帝國為例,自三世紀危機以來,即有包括馬克西米努斯、伽裡埃努斯、奧勒利安、普羅布斯等多位鐵血皇帝倒在私敵製造的暗殺或政變中;不久前格拉提安的被殺,很大程度上也源於身邊臣屬的背叛。

    反觀我們的基督大帝,不僅從未遭遇因人際處理不當引發的類似行為,而且在面臨冷河那樣的危急關頭,還有敵方關鍵大將改換陣營主動前來投靠,充分說明他的為人處世已經到了八面玲瓏的程度。

    結語

    毫無疑問,提奧多西的上述權謀足以讓他籠絡住所有能夠影響其事業的各色人物,進而讓後者心甘情願地為其樹碑立傳,甚至在其身後的蓋棺定論上新增震古爍今的劃時代好評。

    然而正如我們分析的那樣,作為一名普通皇帝,此君憑藉其人脈業績尚可躋身合格之列;但若要以千古明君的標準衡量,他那點微末道行實在不夠登上大雅之堂的水平

    而且他不光生前平庸,就連死後留給子孫的遺產都遍佈荊棘。

    由於抽調了東方野戰精銳前去攻打西部異教皇帝,提奧多西幾乎將東方前線置於空虛無防的境地,以至於後者無力抵擋來自北方匈人的侵襲,造成慘重損失[1];他同樣也沒有及時處理好伊利里亞大區的統轄歸屬問題,導致其死後東西兩大攝政者為此劍拔弩張,幾乎到了要刀兵相向的地步,最終被入侵蠻族乘虛而入,埋下了西部衰亡的致命隱憂。

    可笑的是,就是這樣一個本質上才能平平之輩,為一手扶持的正統教會大肆宣揚倒也罷了,竟然還被某些“標新立異”的奇葩欽定為復興羅馬的偉大英雄,又豈非咄咄怪事?

    注:引起東西羅馬交惡的伊利里亞大區(圖中深綠色部分)歸屬問題,由提奧多西遺留。可笑的是,一些提大帝粉絲竟然認為如果他能多活20年就能解決哥特人等重大隱患,當年他年富力強時尚且不能打敗強悍的蠻族,到年老更昏聵時卻反而能徹底制服實力更強的、由阿拉里克帶領下的西哥特人?箇中雙標邏輯可謂感人,見如下:

    [1]此事件發生於公元 395年5或6月提奧多西死後不久,由於當時匈人主要遊牧地尚在頓河平原一帶,因此他們南下的主要目標仍為小亞細亞東部、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匈人進犯多瑙河實為20年後才發生的事。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屬虎本命年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