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801343058834

    1、家長會

    根據不同要求,召開不同規模、不同物件的各類家長會(全園性、班級、部分家長等),每學期不少於兩次。及時向家長介紹幼兒園或班級保教工作及幼兒發展情況,聽取家長意見。

    2、家訪、約談

    對幼兒在園學習、生活情況,及時做好定期的和隨機的家訪工作,並做好家訪記錄。定期家訪有:新生入園前;期初期末。隨機家訪有:兩天不來園;特殊情況;生病長時間不來園等。

    3、幼兒成長手冊

    根據幼兒園保教課程內容,編制“幼兒成長手冊”,每週發放一次使家長及時瞭解孩子在園生活、學習、健康等方面的情況。

    4、家園聯絡欄

    各班用壁報形式開設家園聯絡欄,向家長及時公佈班級活動資訊、動態,通知保教內容,和幼兒成長情況。每週更換一次。

    5、家長接待日每星期五為家長接待日,園長接受家長來訪、諮詢。

    6、家長學校

    以家長為物件,有目的、有系統地向家長傳授家庭教育的科學知識,交流推廣家教經驗。

    7、家園親子教育活動

    每學期開展兩次以上家園親子活動,如:“六一”同樂隊;親近自然(春遊、秋遊);健康娃娃(運動會)等。

    8、幼兒園工作開放日

    每月向家長開放一次活動,讓家長充分了解幼兒園的教學情況和孩子的發展狀況。

    9、收費公開

    每月向家長公佈收費專案,經費額度,公佈伙食、代辦費使用情況,多退少補。

    10、家長問卷

    定期向家長進行各類調查,徵求家長對幼兒園管理、服務與教師保教態度、能力等意見,發揮家長監督作用。

    11、服務公約

    制定各類服務專案,解決家長後顧之憂,能放心、安心、靜心工作。

    12、網站

    建立、開通網站,創設快捷的互動平臺。

    一、個別方式

      個別方式是指幼兒園教師與幼兒家長間一對一的聯絡與進行工作的方式,這種方式對密切家園聯絡,實行家園同步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教育孩子不同於其它工作,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具有個性特點和發展水平上的差異;另外,孩子的家庭狀況、家長的教育觀點與教養方式也各不相同,教師必須針對每個幼兒和家長的不同情況,區別對待,進行有針對性的工作。近年來,許多幼兒園舉辦了家長學校、家教講座等,普及科學育兒知識,這是很必要,但決不能代替或忽視深入細緻的個別化工作,應該說,幼兒園的家長工作大量是個別化的。個別進行家長工作方式一般有以下幾種:

      ⒈家庭訪問

      家庭訪問是家園聯絡常用的一種重要方式。家庭訪問的目的在於深入瞭解幼兒在家中的真實情況,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態度和方法,家庭及其周圍環境對幼兒身心發展的影響,針對個別幼兒的具體表現,與家長共同商討教育幼兒的措施,以及介紹幼兒在幼兒園的成績、進步與存在的問題,爭取家長與幼兒園的密切合作。家庭訪問體現著幼兒教師對幼兒的親切關懷,對家長的尊重與理解,對順利完成該年班教育任務的強烈責任感。每次家訪應明確目的、要求,防止告狀式、譴責式、遊覽式的家訪。

      家庭訪問常在下列情況下進行:

      ⑴ 對新入園幼兒的家庭訪問。應使幼兒在入園前,先認識教師並建立初步的情感,留下良好的印象,幼兒入園後就比較容易認定教師,願意離開家人在幼兒園生活。教師還可以調查新入園的幼兒在家中的生活、衛生習慣,以便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幼兒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規則。如果教師不能對所有新入園幼兒普遍進行家庭訪問,可根據幼兒體檢表和家長登記材料,重點選擇體質較弱、從未離家或家庭結構特殊的幼兒先訪問,其餘幼兒則在入園後一個月內儘快完成家庭訪問。

      ⑵ 當幼兒偶發疾病或者意外事故或者發現幼兒有嚴重的行為問題時,必須立即進行專題的家庭訪問。教師應向家長詳細介紹事情的經過,以親切負責的態度,安定家長的情緒,討論和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向家長談及幼兒的缺點時,也要肯定幼兒的優點,並共同研究採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等。

      ⑶ 家庭教育較好。幼兒有明顯進步時,需要透過家庭訪問幫助家長總結經驗,以便加以推廣。

      ⑷ 當幼兒家庭發生重大變故,需要給予安慰和協助,或幼兒長期缺席,需要了解原因。

      ⑸ 家長對子女教育方法不當或者教養態度有嚴重問題,需要給予幫助、促使其改進時,也要適時地進行家庭訪問。

      每次家庭訪問,事先要有簡略的計劃,選擇適當的時間,有時可以讓幼兒在場參加談話,表示親切,這時還可以觀察幼兒在家的表現和家長對幼兒的態度;有時可利用幼兒不在場的時間,以便和家長認真談論幼兒的優缺點,研究分析改進教育的途徑和交流情感等。

      教師對家訪應作簡單的記錄,如果當面記錄會影響家長談話的效果,可等到回園後再追憶。經常性的家訪記錄可作為教育工作的參考,有利於提高教育工作的質量。

      ⒉ 個別談話

      個別談話是進行家長工作最簡便、最經常、最及時的方法,教師可以利用家長到園接送孩子的時間與家長交談有關教育孩子的情況,向家長反映問題,提出要求,商討解決的方法。這種談話,時間比較短,因此,內容不宜過多,必要時可以另約時間作較長時間的談話。這種有明確目的事先約定的個別談話,教師均應事先作準備,包括彙集、分析有關孩子發展的材料,準備提出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初步設想。在交談時,教師不僅態度要誠懇,還應該設法營造寬鬆的氛圍,使家長消除思想顧慮,輕鬆地參與交談。

      ⒊ 家園聯絡手冊

      家園聯絡手冊,也是目前實現家園聯絡的一種簡便而有效的形式。現在,有些家長工作繁忙,難以抽出時間與教師經常交談,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家園聯絡手冊顯得尤為重要。

      家園聯絡手冊靈活方便,傳遞資訊及時。家長可從聯絡冊中經常得到孩子的進步、問題及幼兒園對家庭在配合教育方面的具體要求;教師則可從聯絡手冊中獲得幼兒園教育效果的反饋資訊,瞭解幼兒在家中的表現,得知家長的意見和要求。

      家園聯絡手冊是教師與家長圍繞孩子的發展與教育進行書面聯絡與交流的形式。因此,所寫內容要具體,不能空泛,也不能寫成流水帳,要側重地反映幼兒的變化與新的情況,要圍繞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和近期的教育任務,結合孩子個體發展實際來寫。家園經常地、不間斷地交流資訊,相互配合促進幼兒的發展。時間長了,聯絡手冊就成了反映孩子發展與教育的寶貴資料。

      透過家園聯絡手冊,還可以發現家庭教育中值得注意的問題。比如,在某班的家園聯絡手冊上,家長向教師所反饋的大都是孩子在知識技能上的進步與問題,很少關注孩子的性格、行為習慣方面問題。這就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資訊,透過分析、研究,可以為教師設法端正家長的教育思想提供依據。

      ⒋ 家長諮詢

      有條件的幼兒園還可以開展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家長諮詢活動。家長諮詢是一種面對面的家教指導方式,對家長在教育子女中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答。接待家長諮詢的人應是幼兒園中教育經驗豐富並具有一定家教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的園領導、教師,也可以聘請有關專家。解答問題應從科學性和針對性,要側重從家教觀念、教養態度及科學方法上給予指導,幫助家長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並指導家長今後應該如何去做。解答問題要根據家長的接受水平,一般應深入淺出,遇到沒有把握解答的問題不要勉強應付,應以高度的責任感去請家教行家或者查閱資料後再作解答。對家長諮詢的問題和解答要點,應作專門的資料積累,以便開展這方面的科學研究。

      ⒌ 書信、便箋

      對於長期在外學習或工作的幼兒家長,雖然平時家中有祖輩或親戚、朋友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教師仍應設法與孩子的父母取得聯絡。一般是採用書信形式向家長彙報孩子的成長情況。這種做法不僅能密切家園關係,往往也能促使他們人不在孩子身邊,但心仍關注著孩子的發展,起到配合教育的作用。便箋是幼兒園經常使用的一種方式,一般是對臨時發生的情況和問題,需及時與家長聯絡而不能與家長見面時,可讓孩子和接送的人轉遞給家長。

      6. 電話

      對於工作繁忙無暇接送孩子的家長,教師可以利用電話和家長聯絡。教師要記住這類家長的電話,並瞭解最佳的通話時間,和家長適時聯絡。

      個別方式還有很多,但採取何種方式與家長取得聯絡,要根據情況,靈活掌握,但幼兒園必須重視採取個別方式與家長取得經常聯絡,因為這種溝通是密切家園關係、實現家園合作,因人施教最有效的一種方式。

    二、集體方式

      幼兒園家長工作集體方式是指對家長群體進行工作的方式,如召開家長會、舉辦家長學校或家教專門講座、家教經驗交流、各種家教研討活動、設定家園聯絡欄(家教園地)、組織面向家長的開放日以及印發有關家教學習資料等等。集體方式的家長工作與個別化的家長工作方式必須結合進行。家長工作的集體方式大致有如下幾種。

      ⒈ 家長會

      家長會是幼兒園普遍採用的一種家長工作方式。有全園性的、有年級與班級的,還有不同型別的家長會。

      ⑴ 全園性的家長會議要求全體家長都參加,一般安排在學年(或學期)初與學年(或學期)末,這種家長會的內容大多是向家長報告幼兒園的工作計劃,彙報教育成果及向家長提出要求等。

      ⑶ 分班家長會更具有針對性,便於家長與教師雙向交流,共同研討有關孩子的保教問題。家長會的形式不拘一格,主要應注重實效。有的幼兒園班級家長會開得生動活潑。比如某幼兒園為了使家長克服過多包辦現象與幼兒園配合一致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召開一次家長會,請家長看孩子穿衣服比賽——“看誰穿得快”的遊戲;另一所幼兒園則召開家長會,觀看孩子操作智力玩具,動手動腦的能力。透過看孩子的活動,使那些平日包辦過多的家長看到自己孩子與班上其他小朋友比較顯得笨拙、無能,受到觸動。這種情況下,教師再向家長講包辦代替不是愛,是一種對幼兒發展機會的剝奪,從而幫助家長克服包辦代替的錯誤教養態度,使這些家長願意與幼兒園相互配合,注意培養孩子勤於動手動腦和生活自理能力。

      ⒉ 家長學校(或家教講座)

      家長學校是普及家教知識的有效渠道,是幼兒園開展家長工作的重要發展。家長學校的任務是系統地向家長講授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有些幼兒園雖未辦家長學校,但也常適時舉辦家教專題講座或報告會。

      幼兒園舉辦家長學校或家教講座,必須做到理論聯絡實際,內容具體,深入淺出,多舉例項以便打動家長的心,解決家教中的偏頗和家長在教育上的困惑;既要提高家長的認識,又要幫助家長解決操作性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受到家長歡迎,收到良好的效果。給家長講課切忌照本宣科,死板地按幼兒生理學、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理論知識去講。對文化水平低的家長,更要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科學育兒的道理,避免使用諸如“認知”、“親社會性行為”等專業名詞術語,以免家長聽不懂而乏味,收不到預期效果。

      ⒊ 家園聯絡欄(家教園地)

      目前,大部分幼兒園都設有家園聯絡欄,有面向全園家長的、有各班自辦的。面向全體家長的家園聯絡欄一般都是介紹有關家教新觀念、家教好經驗、保健小常識、季節流行病的預防、介紹親子游戲等等,各班的家園聯絡欄內容有介紹本班近期教育目標,需要家園合作的教育內容、孩子的發展情況與一些有針對性的家教指導性文章等。家園聯絡欄應辦得生動活潑,能吸引家長,文章、資料要短小精悍,可由教師編寫,可摘錄家教報刊上的內容,也可以由家長提供經驗、體會等。家園聯絡欄應設在家長接送孩子必經之處,內容要經常更新,字跡不可太小。

      ⒋ 園報園刊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舉辦向家長的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園報、園刊。比如遼寧省軍區幼兒園自辦園刊《連心橋》,北京長辛店教工幼兒園自辦《幼苗》小報,這些園報園刊內容豐富,文章精短,生動活潑,語言樸實親切,既有老師的話,又有家長的話,緊緊圍繞著對孩子的教育。如《幼苗》小報中設了“在家在園一個樣”欄目,專門刊出實驗班近期需家園合作的教育目標、內容。《連心橋》園刊專門開闢“家教園地”供家長交流家教經驗、體會,都深受家長的歡迎。

      ⒌ 家長開放日

      家長開放日是指幼兒園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向家長開放,屆時邀請家長來園觀摩和參觀幼兒園的活動,這也是家長工作的一種好形式。家長觀摩或參加幼兒園的活動,可以從中具體瞭解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內容、方法;可親眼看到自己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現,得知孩子的發展水平及與夥伴交往的狀況,特別是可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與同齡幼兒相比較中顯示出的優勢與不足,從而有助於家長深入瞭解孩子,與教師合作有針對性地教育孩子。同時,家長在觀摩與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還可以觀察到教師教養態度、教養方法、技能。由於幼兒園教師是受過專門訓練的,一般對幼兒的教育能遵循正確的教育原則,比較注意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採用相適應的方法,這對家長來說也是一種實地學習,會有助於改善家長的教養行為。

      除上述形式之外,少數有條件的幼兒園還專門開闢家長閱覽室,室內陳列了家教書刊,還有家教講座、家教經驗報告的錄音、錄影帶,可供家長使用。閱覽室牆上張貼了有關幼兒營養、保健知識宣傳材料,各年齡幼兒適用玩具與玩法介紹、幼兒優秀讀物介紹等。家長閱覽室有專人管理,定時向家長開放,還有影印等服務專案,為家長提供所需的資料,這對於幫助家長提高家教水平無疑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任何家長工作方式,都是幼兒園園長和老師在實踐中創造的,採取哪種方式來密切家園聯絡,幫助家長提高科學育兒水平,促進家園合作教育孩子,應根據情況,從實際出發,講求實效。

      總之,中國幼兒園在與家庭合作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活動內容、活動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果。不過,從一般情況來看,有兩個問題是比較普遍的,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一是家園合作尚不夠深入,較多地停留在表面上。表現在家長雖然進入了幼兒園,但參觀的多、參與的少;間接參與多、直接參與不夠,特別是很少深入到幼兒園教育過程深層次的環節中緊密配合課程。二是家園合作兩方面的內容脫節,表現在家長來園參與活動常常不過是和幼兒一起玩玩,如運動會參加比賽和生日會分享蛋糕等,而很少將之與家庭教育聯絡起來。與之相對,家長教育時,又常常是看不到幼兒活動的情況下進行,難以產生有針對性的效果。故幼兒園應當進一步開拓合作的廣度和深度,讓家園合作在幼兒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年輕人,尤其是80後正在被慢性病折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