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都有哪些口服降糖藥?
10
回覆列表
  • 1 # 問上醫

    目前,中國市場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藥主要有5種。分別是: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磺脲類、格列奈類、α-糖苷酶抑制劑。不同口服降糖藥適用於不同階段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可粗略分為胰島素抵抗、胰島β細胞功能衰退、胰島β細胞完全喪失功能這3個階段。不同階段的治療方法不同:

    在胰島素抵抗階段,β細胞能根據血糖變化分泌足量胰島素,但身體組織對胰島素不那麼敏感,無法及時在胰島素的指揮下,快速處理葡萄糖。於是,β細胞就會分泌更多胰島素,來完成降血糖任務,患者常會出現高胰島素血癥。此階段常需要服用胰島素增敏劑,讓體內的細胞更“聽胰島素的話”;

    在胰島β細胞功能衰退階段,β細胞需要長期分泌大劑量胰島素,負荷過重,分泌功能逐漸下降。此階段常需要服用胰島素促分泌劑,讓β細胞恢復部分分泌功能;

    到一定程度後,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功能會完全喪失,再怎麼服用促分泌劑,都不管用。好比累死的馬兒再怎麼揮鞭都沒用一樣。需要體外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

    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為胰島素增敏劑,常用於處於胰島素抵抗階段的糖尿病患者。磺脲類、格列奈類為胰島素促分泌劑,常用於胰島β細胞功能衰退階段的患者。此外,任何階段均可服用α-糖苷酶抑制劑,減少腸道吸收碳水化合物的量。

    雙胍類

    (1)作用機制

    雙胍類藥物主要指二甲雙胍。它的作用機理是抑制食慾和身體對葡萄糖的吸收,減少肝臟輸出葡萄糖的能力,增強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二甲雙胍並不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因而有賴於體內有一定水平的胰島素分泌。

    (2)適用物件

    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適用於食慾旺盛和體重較重者。

    (3)不良反應

    二甲雙胍最大的副作用就是胃腸道反應,很多患者用藥後會感到胃不舒服,部分患者還可能腹瀉。

    最嚴重的副作用是乳酸酸中毒,對於嚴重貧血、肝功能不好、腎功能不好、或者合併嚴重的肺部疾病或心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儘量不要用二甲雙胍。

    噻唑烷二酮類

    (1)作用機制

    噻唑烷二酮類又被稱為“胰島素增敏劑”,如文迪雅、瑞彤等。它主要是透過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胰島素充分利用來降低血糖。

    (2)適用物件

    主要適用於II型糖尿病、高胰島素症、高血糖、中性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3)不良反應

    噻唑烷二酮類最大的副作用是肝損害以及增加血容量,從而加重心臟負擔。長期服用此類藥物會增加體內的水分瀦留,導致體重增加。

    磺脲類

    (1)作用機制

    磺脲類主要是透過促進胰島素的分泌以達到降糖作用,如達美康、糖適平、瑞易寧等。

    (2)適用物件

    磺脲藥對體重較輕或正常、體型偏瘦的糖尿病患者更為合適。

    (3)不良反應

    磺脲類藥物刺激胰島素分泌後,患者的食慾可能增強,糖分利用可能改善,因而可能使其體重增加。

    磺脲類藥物易引起低血糖,使用時應注意。糖尿病患者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急慢性併發症或者處於妊娠期、哺乳期時,應嚴禁服用磺脲類藥物。

    格列奈類

    (1)作用機制

    格列奈類屬於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其作用機理與磺脲類藥物相似。透過促進胰島素分泌達到降血糖的目的。

    (2)適用物件

    主要適用物件為不胖、胰島素有一定分泌能力、對磺脲類失效的糖尿病患者。

    (3)不良反應

    格列奈類藥物容易造成肝臟損傷,肝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最好不用。此外,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和哺乳婦女及兒童、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慎用。

    α-糖苷酶抑制劑

    (1)作用機制

    α糖苷酶抑制劑是透過延緩或抑制葡萄糖的吸收,從而達到降血糖的目的。由於自身不吸收,對全身的副作用相對小一些。

    (2)適用物件

    適用於各型糖尿病,特別是餐後血糖較高者。

    (3)不良反應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最主要的副作用是容易引起胃腸道反應,患者服藥後會有腹脹、腹痛、腹瀉和腸排氣過多等現象。

    這麼多種口服降糖藥,該如何選擇?

    醫生在給患者開藥時會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體型、糖尿病型別、心肝腎等器官功能綜合考慮

    一般而言,病程較早、體型較胖的糖尿病患者,醫生會建議在飲食控制和適量運動的基礎上,服用雙胍類藥物。

    若病程有一段時間,體型較瘦,醫生則通常會建議在服用二甲雙胍的基礎上,加服其他型別降糖藥。

  • 2 # 糖尿病之友

    親,關於口服降糖藥物都有哪幾類,我們一般是這樣分類的,一類是以促進胰島素分泌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簡稱胰島素促分泌劑),一類是透過其他機制降低血糖的藥物(簡稱非胰島素促分泌劑)。

    胰島素促分泌劑

    磺脲類:格列本脲、格列奇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

    格列奈類: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DPP-4抑制劑

    非胰島素促分泌劑

    二甲雙胍

    噻唑烷二酮:羅格列酮、吡格列酮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SGLT-2抑制劑

    這些藥物是怎麼降糖的

    二甲雙胍

    •減少肝臟葡萄糖的輸出

    •改善外周胰島素抵抗

    噻唑烷二酮

    •透過增加靶細胞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透過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腸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後血糖

    SGLT-2抑制劑

    抑制腎臟對葡萄糖的重吸收,使過量的葡萄糖從尿液中排出,降低血糖

    磺脲類

    •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

    格列奈類

    •透過刺激胰島素的早期分泌而降低餐後血糖

    DPP-4

    •透過抑制DPP-4而減少GLP-1在體內的失活,增加GLP-1在體內的水平。GLP-1以葡萄糖濃度依賴的方式增強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 3 # 藥事健康

    口服降糖藥在過去只有磺脲類和雙胍類兩種,到目前擁有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劑、鈉-葡萄糖共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等不良反應較少的新型口服降糖藥物。目前常用的口服降糖藥有:磺脲類、雙胍類、格列奈類、DPP-4抑制劑、TZDs、α-糖苷酶抑制劑和SGLT2抑制劑等。下面介紹它們的分類和作用特點。

    1. 雙胍類

    雙胍類包括二甲雙胍、苯乙雙胍、丁二胍等。作用機制 (1)增加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島素介導的葡萄糖利用。(2)增加非胰島素依賴的組織(如腦、血細胞、腎髓質、腸道、面板等)對葡萄糖的利用。(3)抑制肝糖原異生,降低肝糖輸出。(4) 抑制或延緩葡萄糖在胃腸道吸收。(5)抑制膽固醇的生物合成和貯存,降低血三醯甘油、總膽固醇水平。無刺激胰島素分泌作用,對正常人無明顯降血糖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單用雙胍類藥時一般不引起低血糖。與磺脲類聯合使用可以增強降血糖作用。二甲雙胍能使患者體重減輕,尤其適用於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作為一線用藥,也是2型糖尿病藥物單藥治療的首選藥和藥物聯合中的基本用藥。也可和胰島素聯合用於1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長期服用二甲雙胍者應預防維生素B12缺乏。腎功能不全禁用。二甲雙胍普通片劑應餐後即刻服用或隨餐服用,以減少胃腸道反應,而腸溶片應餐前半小時服用。

    2. 磺脲類

    磺脲類有第一代(甲苯磺丁脲)、第二代(格列苯脲、格列齊特、格列喹酮)和第三代磺脲類藥物(格列美脲)。磺脲類屬於胰島素促泌劑,主要藥理作用是透過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增加體內的胰島素水平而降低血糖。透過與胰島B細胞膜上的磺醯脲受體特異性結合,使K+通道關閉,引起膜電位改變,進而使Ca2+通道開放、細胞液內Ca2+濃度升高,從而促使胰島素分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有低血糖和體重增加不良反應。有腎功能輕度不全的患者,宜選擇格列喹酮,因其排洩不受腎功能影響,為糖尿病腎病首選。格列齊特對合並血管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尤為適用,因為該藥除降糖外,還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粘附,增強纖維蛋白溶解,防治血栓形成,有改善血液迴圈的作用、不易發生低血糖。用於胰島功能尚未完全喪失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能用於1型糖尿病。二代磺脲類藥物應該在餐前半小時服用,而格列美脲可以餐前即刻服用。

    3. 噻唑烷二酮類TZDs

    為非磺脲類胰島素促泌劑(也稱胰島素增敏劑),目前在中國上市的TZDs主要有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主要透過增加靶細胞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提高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而降低血糖。體重增加和水腫是TZDs的常見不良反應,有心力衰竭、活動性肝病或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上限2.5倍及嚴重骨質疏鬆和有骨折病史的患者應禁用本類藥物。禁用於1型糖尿病。該藥不受食物影響,餐前餐後均可服用。

    4. 格列奈類

    格列奈類藥物為非磺醯脲類促胰島素分泌的餐時血糖調節藥,具有起效快、作用時間短的特點。中國上市的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可直接作用於胰島β細胞,使細胞膜ATP敏感性K+通道關閉,引起膜電位改變,進而使Ca2+通道開放、細胞內Ca2+濃度升高,從而刺激胰島素分泌,發揮降低血糖的作用。常見不良反應是低血糖和體重增加,但低血糖的風險和程度較磺脲類藥物輕。格列奈類藥物可以在輕度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中謹慎使用。此類藥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不進餐不服藥。禁用於1型糖尿病。

    5. α-糖苷酶抑制劑

    國內上市的α-糖苷酶抑制劑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透過選擇性抑制小腸壁細胞α-葡萄糖苷酶而抑制碳水化合物分解為單糖,從而阻礙、延緩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及降解,降低餐後高血糖,達到治療糖尿病的目的。α-糖苷酶抑制劑可與雙胍類、磺脲類、TZDs或胰島素聯合使用。常見不良反應為胃腸道反應如腹脹、排氣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可減少不良反應。單獨服用本類藥物通常不會發生低血糖。用α-糖苷酶抑制劑的患者如果出現低血糖,治療時需使用葡萄糖或蜂蜜,而食用蔗糖或澱粉類食物糾正低血糖的效果差,因該類藥物作用的是食物中的多糖和雙糖。也可用於1型糖尿病的治療。在吃第一口飯時一起服用。

    6. DPP-4抑制劑

    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目前在國內上市的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透過抑制DPP-4而減少GLP-1在體內的失活,使內源性GLP-1和GIP的水平升高。GLP-1以葡萄糖濃度依賴的方式增強胰島素分泌,同時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從而降低血糖。DPP-4抑制劑口服有較高的生物利用度,且不受進食與否影響,吸收快。作用時間長,使用方便、依從性好,除維格列汀一日2次給藥外,其餘列汀類藥物均1次給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不易誘發低血糖。

    7. SGLT2抑制劑

    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透過抑制腎臟腎小管中負責從尿液中重吸收葡萄糖的SGLT2降低腎糖閾,促進尿葡萄糖排洩,從而達到降低血液迴圈中葡萄糖水平的作用。目前在中國被批准臨床使用的SGLT2抑制劑為達格列淨、恩格列淨和卡格列淨。具有獨特的不依賴於胰島素分泌的降糖途徑,胰島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仍可受益。具降糖外效應(減輕體重、降壓、降尿酸、腎臟保護等),不易發生低血糖。SGLT2抑制劑的常見不良反應為生殖泌尿道感染,在重度腎功能不全患者中因降糖效果顯著下降不建議使用。

  • 4 # 段醫生答疑線上

    段醫生講科普☞帶你一起漲知識!根據用法,降糖藥分兩類:口服藥和注射針劑。多數糖尿病患者是從口服藥開始,逐漸過渡到胰島素;而且胰島素需要和口服藥聯合使用。因此,瞭解一下口服降糖藥是十分有必要的。一、刺激胰島素分泌的藥——磺脲類、格列奈類、DPP-4抑制劑

    三者都是透過直接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使身體內的胰島素升高而降低血糖。

    (1)磺脲類有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本脲、格列齊特等被稱為“格列某某”的藥。消渴丸是含有格列本脲和中藥成分的複方製劑。

    (2)格列奈類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被稱為“某格列奈”的藥。

    (3)DPP-4抑制劑,包括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維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

    二、雙胍類

    最常用二甲雙胍,二甲雙胍是糖尿病的基礎用藥,意思就是從開始一直到最後,如果病情允許可以一直服用。雙胍類藥物透過減少腸道吸收葡萄糖、減少肝臟生成葡萄糖、改善外周胰島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三、噻唑烷二酮類TZDs

    主要有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透過增加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四、α-糖苷酶抑制劑

    主要有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酮。 透過抑制葡萄糖在小腸的吸收而降低餐後血糖。

    五、SGLT2抑制劑

    包括達格列淨、恩格列淨和卡格列淨。透過抑制腎臟重吸收葡萄糖,促進尿葡萄糖排洩,從 而達到降低葡萄糖的作用。

    另外,降糖藥物還包括注射劑胰島素、GLP-1受體激動劑,均需要皮下注射。胰島素就是補充體內缺乏的胰島素。GLP-1透過某種機制增強胰島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食慾抑制減少進食量等降低血糖,主要有艾塞那肽、利拉魯肽、利司那肽和貝那魯肽。

    降糖藥的種類很多,作用特點也不一樣,不是隨便吃哪一種都可以,需要血糖、以及患者的特點來選擇。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熱血街區五大首領戰力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