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宵夜帶你看世界
-
2 # 四野後人論歷史
蜀漢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八月,吳軍在夷陵大敗蜀漢皇帝劉備親統的蜀軍。一生百折不撓,征戰幾十年的劉備在此之後不久在白帝城差憤而亡。這場戰役算是古時夏天發生的比較著名的戰爭
-
3 # 阿覺生活日常
所謂大型戰爭一般持續半年以上。
具體戰役的話:
赤壁、猇亭(火燒連營)、隋末東都戰役、明末瀋陽攻堅戰、盧溝橋(能叫戰役的話)、渡江戰役。
不過在盛夏打仗是兵家大忌
-
4 # 染塵一書童
當然是代號“巴巴羅薩”,發生在1 941年6月22的德國入侵蘇聯的戰爭。“巴巴羅薩”的意思是紅鬍子。“紅鬍子”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腓特烈一世是個崇尚武力,窮兵黷武的貨,他曾率部六次入侵亞平寧半島(義大利),並指揮十字軍東征。
-
5 # 血色黃昏的黃昏
這個提問真有點令人躊躇。這個歷史是指中國歷史上還是世界歷史上夏天發生的著名戰爭?
按照題面來看只能理解為人類歷史上了。這個範圍就太廣泛了,資訊量大。因此只能選擇如下:
一,中國“楚漢之戰”
“楚漢之戰”從公元前206年8月開始(按照農曆來講應該算是夏季)到公元前202年12月結束,最終以項羽敗亡,劉邦建立西漢王朝而結束。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8月,漢高祖劉邦用韓信計,偷度陳倉定三秦,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暗度陳倉”。《史記·高祖本紀》:“八月,漢王用韓信 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還走;止戰好畤,又覆敗,走廢丘。漢王遂定雍地。東至咸陽,引兵圍雍王廢丘,而遣諸將略定隴西、北地、上郡。”
至此,三秦除章邯困守的廢丘之外全部歸漢。
二,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公元前260年)發生在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地點在今山西晉城高平市。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此戰進行得相當慘烈,趙軍傷亡約45萬,秦軍傷亡近30萬,雙方傷亡人數超過七十萬。
結果是趙國幾乎全軍覆滅,秦國也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此役為秦國完成統一大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加快了秦國統一中國的歷史程序。
三,卡爾海戰役(也稱“卡萊戰役”)
公元前53年5月6日,羅馬共和國和安息帝國(帕提亞)在卡萊(今土耳其古鎮哈蘭)附近進行的一場重要戰役。由羅馬統帥Marcus Licinius Crassus(馬庫斯李錫尼克拉蘇)對陣安息帝國名將Surena(蘇萊那)。
安息帝國以一萬騎兵(1000重鎧甲騎兵和9000弓騎兵)大破羅馬7個軍團將近四萬多大軍。卡爾海戰役通常被認為是羅馬和帕提亞帝國之間最早和最重要的戰役之一,也是羅馬歷史上最慘烈的一次失敗。結果克拉蘇在戰鬥中喪生,最終導致羅馬共和國的結束和羅馬帝國的崛起。
【帕提亞弓騎兵雕像,先藏於都靈馬達瑪宮】
四,薩拉米斯戰役
薩拉米斯戰役是發生在公元前480年夏季的薩拉米斯海峽,希臘城邦與阿契美尼德帝國(也被稱為第一波斯帝國)之間的海戰。
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10萬大軍、戰艦800艘,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分水陸兩路遠征希臘城邦。希臘聯軍只有步兵數萬,戰艦400艘,且被封在薩拉米斯海灣內。希臘艦隊成兩線隊形突然發起攻擊,發揮其船小靈活、在狹窄海灣運轉自如的優勢。而波斯的大型艦船此時反而變成了負擔,戰艦難以在狹窄的海灣操控。希臘人擊沉或俘虜了至少200艘波斯船隻,最終波斯艦隊遭到重創,被迫撤退。
許多西方歷史學家認為,波斯如果勝利會阻礙古希臘的發展,進而阻礙“西方文明”自身的發展,他們聲稱,薩拉米斯之戰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戰役之一?此說實在有待考證!
五,梅陶羅河戰役(Battle of the Metaurus)
梅陶羅河戰役是公元前207年6月22日發生在迦太基和羅馬共和國之間的戰爭,也是“第二次布匿戰爭”中最重要的戰役之一。地點在今義大利馬爾凱Metaurus河。
最終迦太基人損失了15,400人包括漢尼拔的兄弟Hasdrubal Barca(哈斯朱拔巴薩)。這場戰爭鞏固了羅馬對義大利的霸權地位。在羅馬人的壓力下,尼拔不得不撤離義大利南部大部分地區的迦太基城鎮。
【漢尼拔大理石半身像,最初發現於義大利古城卡普阿。】
六,加低斯之戰(Battle of Kadesh)
加低斯之戰(卡迪什之戰或卡迭石戰役)是公元前1274年5月下旬,發生在拉姆西二世統治下的新埃及王國和穆瓦塔裡二世統治下的赫梯帝國之間的戰爭。地點在奧倫提斯河上的卡迪什城,就在胡姆斯湖上游,靠近現在的黎巴嫩-敘利亞邊界。
這場戰爭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74年的埃及紀年,是歷史上已知最早的、有詳細記載的運用戰術陣型的一次大型戰役。據悉,這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戰車戰,共有5000到6000輛戰車參加。
最終結果是雙方簽訂了“埃及-赫梯和平條約”。
由於發現了許多“加低斯銘文”和“埃及-赫梯和平條約”,這算是古代歷史上記載比較完整的一次戰爭。“埃及-赫梯和平條約”被歷史學家認為是最早的國際和平條約,其大型複製品掛在聯合國總部的一堵牆上。
【伊斯坦布林考古博物館的“埃及-赫梯和約”部分】
七、加泰羅尼亞平原之戰
加泰羅尼亞平原之戰(Battle of the Catalaunian Plains)或稱“沙隆之戰”是公元451年6月20日年,匈奴軍隊與西羅馬帝國軍隊在馬恩河畔沙隆附近卡太隆尼平原進行的一次戰爭。地點大約在今天法國東北部的香檳-阿登地區。
結果是西羅馬帝國取得了戰略勝利,匈奴退出高盧。然而,匈奴人成功搶劫並掠奪了高盧的大部分地區,並削弱了羅馬人和西哥特人的軍事能力。此戰在戰術上存在爭議,戰略重要性也存在爭議。
八, 希達斯皮斯河戰役(Hydaspes之戰)
希達斯皮斯河戰役(Battle of the Hydaspes)是公元前326年5月,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在希達斯皮斯河附近與印度波羅斯之間的一場戰役,地點在今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區,而波羅斯的王國疆域就包含旁遮普一部分。
希達斯皮斯河戰役是亞歷山大大帝的最後一場戰役,也是代價相當昂貴的一場大型會戰。波羅斯和他的大軍在這場戰役中英勇抵抗入侵的馬其頓軍,儘管最後失敗,但贏得了亞歷山大的讚賞和尊敬。亞歷山大把波羅斯的領土歸還他,並允許波羅斯以自己的名義繼續統治希達斯皮斯河附近地區。
結果是馬其頓帝國吞併旁遮普邦的大部分地區。
九,撫順之戰
撫順之戰是明朝和後金之間一系列戰爭中的首次大戰。大戰發生在明萬曆四十六年(後金天命三年,1618年)四月十三日。清太祖努爾哈赤經過縝密佈置,親自率領兩萬八旗勁旅,以所謂“七大恨”誓師徵明。分兵兩路,左四旗攻取東州、馬根單;努爾哈赤與滿族諸王率右四旗精銳部隊取撫順。四月二十一日,雙方激戰於撫順關東邊外,明軍大敗。
撫順之戰,後金大勝,連下東州、馬根單、撫順三城,俘獲人畜三十餘萬。明朝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同時,這次戰役對後金來說意義十分重大,使明朝逐漸走向滅亡,也是努爾哈赤開創一代偉業的里程碑。
十,普拉提亞戰役
普拉提亞戰役(Battle of Plataea)是在公元前479年夏天,由薛西斯大帝率領一支龐大的波斯軍隊入侵希臘後發生的一場戰爭。
希臘人也集結了一支龐大的(按照古代標準)軍隊,從伯羅奔尼撒出發。波斯人撤退到波伊奧蒂亞,在普拉提亞附近建立了一個堅固的營地。然而,希臘人沒有進入波斯軍營周圍的主要騎兵地帶,導致了持續11天的僵局。當希臘人的補給線被打亂後,他們試圖撤退時,戰線四分五裂。波斯將軍馬多尼烏斯認為希臘人已經全面撤退,於是命令他的部隊追擊,但希臘人(尤其是斯巴達人、特吉安人和雅典人)停止了撤退並加入戰鬥,並擊潰了輕裝上陣的波斯步兵,殺死了馬多尼烏斯。接著,波斯軍隊大部分被困在軍營裡慘遭屠殺。
結果是希臘人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波斯人則失去了對阿提卡和Boeotia的控制權。現代西方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波斯人傷亡約50,000-90,000人。
-
6 # 卷舒風雲潤天地
要說歷史上發生在夏天的戰爭,我首先想到的是日本的“大阪夏之陣”,不是因為它最有名,而是日本人的命名方法讓這場戰爭的時間地點都很清楚。再有就是二戰時的“諾曼底登陸”,這場著名的戰鬥發生在1944年6月6日……其實,不論哪個季節都發生過戰爭,而有些戰爭擴日持久,不是一個季節能完事的。
對夏天的認知相比外國的,中國的戰爭我們更熟悉。古人認為農曆四、五、六月是夏天,現代人認為公曆的六、七、八月是夏天。前幾天剛做過兩個影片,一個是關於三國時吳蜀之間的夷陵之戰,這一戰正好就是那種擴日持久的,相持半年以上,在夏天結束。另一個是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戰爭的起因在夏季,383年五月,桓衝領十萬荊州兵伐秦,牽制秦軍,希望減輕長江下游的壓力,引得苻堅大舉南下。
每個人知識架構不同,認知也會不同,看待“哪個最有名?”這類問題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除以上提到的,這裡再列舉兩個我知道的,正好發生在夏天的著名戰爭。
一、城濮之戰城濮之戰是春秋時的大戰,發生在公元前632年四月初六,初夏。對陣雙方是經過十九年流亡回國即位的傳奇君王晉文公重耳和曾經有恩於重耳的楚成王,因為楚成王在重耳流亡期間對他的禮遇,晉軍主動後撤九十里的行為成就了一個成語“退避三舍”。
這場戰爭起初是楚攻宋,宋向晉求救。同樣禮遇重耳的宋求救,晉文公不能不救,又不想和楚正面衝突,就在大戰前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晉先進攻和楚國有婚姻關係的衛國,再進攻曹國,打算把打下來的衛、曹土地分一部分給宋。而攻衛、曹,楚必然去救,這就解了宋的危機。
楚將子玉要求放了衛、曹兩位國君,放了就撤了宋的圍困,晉卻策反兩國君叛楚,子玉大怒,城濮之戰正式開戰。開戰後,晉軍一面給戰馬披上虎皮攻擊楚的附屬國,一面誘楚軍深入。楚軍大敗,主將子玉自殺。晉文公因這一戰的勝利開始稱霸。
二、怛羅斯之戰怛羅斯之戰發生在公元751年的七到八月,仲夏。對陣雙方是以“山地之王”高仙芝為主將的唐安西都護府軍隊與阿拉伯帝國的穆斯林加上中亞各國聯軍。
公元六到八世紀,唐帝國與阿拉伯帝國都在擴張領土。當時,唐已經擊敗突厥,滅了許多西域國家,建立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統治西域。同時,阿拉伯帝國迅速壯大,地跨歐亞非三個大洲,控制了西亞和部分中亞。兩個帝國不可避免的相遇了。
唐軍將領高仙芝攻擊昭武九國之一的石國,俘虜石國國王,石國王子向阿拉伯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求援。高仙芝先發制人,率軍兩萬越過克什米爾高原,深入七百里,在怛羅斯和黑衣大食軍遭遇。阿拉伯人得到高仙芝的訊息,組織了十幾萬大軍趕到怛羅斯,在怛邏斯河兩岸展開決戰。唐軍驍勇,雙方相持不下,五天後因原來的幫手葛邏祿倒戈,唐軍腹背受敵,只有幾千人退了回來。
這一戰黑衣大食慘勝,止住了東進的步伐,兩大帝國的疆域沒有變化。這一戰,唐軍大批工匠被俘,不少華夏工藝因此傳到阿拉伯,以戰爭的方式加深了交流。
細查之下還有別的發生在夏天的戰爭,就不一一列舉了。
回覆列表
夏天曆史上發生最慘烈的最浩壯的戰役莫過於1953年的夏季戰役,這場屬於北韓戰爭最後階段的戰役奠定了華人民解放軍聞名於世的戰鬥精神和意志,也足以載入歷史經典一戰,中國在戰場上第一次擊敗了不可一世的美軍。
1. 戰役背景
上甘嶺戰役後,北韓停戰談判仍陷於停頓。美國前五星上將艾森豪威爾當選為新任總統。華人民志願軍根據多種跡象,判斷“聯合國軍”有利用其海空優勢在中朝軍隊側後實施大規模登陸作戰的企圖,在1952年冬至1953年春,進行緊急的抗登陸戰役準備,加強東西海岸特別是西海岸的防禦。“聯合國軍”並未實施登陸作戰,雙方仍在正面戰線保持接觸,互有較小的戰術性攻防作戰.到1953年4月底,“聯合國軍”在戰場上總兵力巳達120萬人,中朝軍隊總兵力達180萬人,其中志願軍20個軍135萬人,經過反登陸作戰準備後陣地更為堅固,火力大大增強,作戰物資充足,徹底解除了後顧之憂,完全掌握戰場主動權,戰場形勢對中朝軍隊愈來愈有利。這時,停戰談判又已恢復,戰爭託延下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中朝軍隊為促進停戰談判順利進行,改善陣地和鍛鍊部隊,決定發起夏季進攻戰役。
2. 戰役過程
在作戰指導上採取“穩紮狠打,由小到大”的方針,並根據談判需要,利用矛盾選擇作戰目標,確定打擊重點.5月13日至26日發動第一次進攻。志願軍第60、第67、第23、第24軍等,先後向各自預先選定的南北韓軍第2、第9、首都、第6、第8、第5、第20師及美軍第3師等20個連排支撐點,攻擊29次。共擊退南北韓軍兩個班至兩個營兵力的反衝擊113次,斃傷俘4100餘人。志願軍傷亡1608人。5月27日至6月23日發動第二次進攻。這時停戰談判有明顯進展,唯南北韓當局仍繼續阻撓,設定障礙。中朝軍隊為促進停戰早日實現,確定堅決打擊南北韓軍,進攻規模擴大到營團陣地。在金城以東北漢江兩岸,第60、第67軍對南鮮軍第5、第8兩師陣地進行重點打擊。其他各軍各自選擇攻擊重點,進行配合。5月27日第60、第67軍發起進攻,各攻佔南北韓軍約1個營陣地,並分別擊退1個排至兩個營兵力的反衝擊數十次,共斃傷俘南北韓軍4000餘人;6月10日至15日,該兩軍又先後對南北韓軍第5、第8兩師防守的北漢江東西陣地發動進攻,共攻佔3個團陣地,殲其1.1萬餘人。第23、第24、第46、第1軍等四個軍和人民軍第3、第7兩軍團,亦對預定目標發起攻擊。此次進攻,中朝軍隊對“聯合國軍”和南北韓軍團以下兵力防守的51個陣地,發動65次進攻作戰,予南北韓軍第5、第8兩師以殲滅性打擊,共斃傷俘4.1萬餘人,在北漢江兩側擴大陣地面積58平方公里.志願軍傷亡19354人。6月24日至7月27日發動第三次進攻。志願軍為堅決打擊南北韓當局阻撓停戰談判的行為,以第20兵團和第9兵團第24軍共6個軍進行了金城戰役。志願軍第1、第46、第23、第16等4個軍及人民軍第3、第7軍團為配合金城正面作戰,也分別選擇當面守軍陣地發動攻擊。
3. 戰役結果
此戰,中朝軍隊共斃傷俘“聯合國軍”和南北韓軍7.8萬餘人,擴大陣地178平方公里,予南北韓軍以沉重打擊。整個戰役歷時85天,發動3次進攻,共斃傷俘“聯合國軍”和南北韓罕12.3萬餘人,擴大陣地240餘平方公里,有力地促進了停戰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