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沒有故事的康同學
-
2 # 冷兵器研究所
在傳統史料上,周武王麾下有300輛戰車,勇士三千,甲士四萬五千人。而商紂王率領商軍主力,並緊急動員了奴隸,組織起了十七萬大軍(《史記》記載為七十萬)。不過,現代的軍事研究者則認為,當時商周雙方的人口與物質水平都不足以支撐起這麼多的兵力。但大家所公認的是,商軍在牧野之戰所擁有的兵力遠超過周軍。
那麼牧野之戰,周軍怎麼打贏殷商軍隊的呢?
很可能在當時戰爭的核心裝備——戰車領域,周軍是遠遠領先於商軍的!
根據出土墓葬與文物顯示,相對於商軍的雙馬戰車,周軍裝備的是由四匹馬所拉動的駟馬戰車!也就是說,周軍的戰車機動性要比商軍的好得多。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詩經》裡要說是周軍突襲或偷襲了商軍。顯然,周軍憑藉機動性更強的新式戰車,擁有超乎商軍想象的行軍速度。
同時,由於牽引力更增加了一倍,周軍的戰車也就可以造得更為堅固。出土文物顯示,周代戰車相比商代戰車增加了很多青銅鑄造件,比如車軸、車輪部位,很大地加強了車體強度。
而且由於是四匹馬拉動戰車,所以平均每匹馬所要分擔的牽引力就小多了。因此,周代的戰馬身上被披上了防護性的皮質乃至是青銅的馬胄和馬甲。相對於裝備銅泡加強皮甲的商軍戰士,西周的戰車武士則開始裝備青銅胸甲。
另外,周軍在武器方面相對於戈,更喜歡長矛,而且是很長的長矛。根據周代的《考工記》記載,西周的長矛分為酋矛和夷矛兩種。其中酋矛長20尺(9850px),為步兵使用;夷矛長24尺(12075px),用於車戰。但由於西周有一種被稱為“毀兵”的喪葬習俗,即先對陪葬兵器進行一定程度的破壞(砸斷或者砸彎),然後才將其放入棺槨或墓穴中。所以大多數出土的西周時期步戰矛的長度一般為165~220cm,車戰矛的長度一般在280cm以上。幸運的是,寶雞出土了西周時期長度超過4米的車戰長矛,驗證了《考工記》中的記載,也證實了周軍車戰超長矛的存在。
顯然,更長的長矛便於周軍的戰車武士攻擊商軍的戰車武士與徒步士兵。而商軍手中那些較短的戈矛卻很難對此做出反擊。
此外,周軍戰車還有一個可怕的秘密武器,即在車軸的兩側軸頭上,周軍裝上了長矛形狀的青銅部件(軎wèi)。這種矛頭形狀的青銅部件隨著車軸快速轉動起來,就會成為一個毀壞商軍車輪的可怕工具,對於商軍的徒步來說更是一個絞肉機般的恐怖兇器。
這種裝置在西方被稱為“輪刀”。波斯帝國的戰車上就出現過這種輪刀,但要比周代戰車最起碼晚了兩三百年。也有觀點認為,波斯戰車的輪刀也是收到周代長矛型車軎的影響而出現的。
總之,周軍戰車無論是在機動力、防護力和攻擊力三方面都對商軍戰車形成了全面的壓制與優勢。商軍戰車面對周軍戰車只能處於打不過也跑不過的窘境;而商軍的徒步士兵也很難抵擋住周軍戰車的衝擊;無馬鐙狀態下的商軍騎兵也無法有效對抗周軍這種新式戰車。
所以,周軍戰車所具有的這些優勢,可能就是《史記》姜尚僅以百人規模的戰車部隊就撕開商軍主力軍陣的最關鍵性原因。
可以說,正是周軍新式戰車的滾滾車輪,毀滅了那個曾經強大又讓人驚歎的商王朝。
-
3 # 書生閒談
具體數字不知,商紂王的奴隸大軍臨陣反戈了,而周武王是聯合天下諸侯,他的人馬是五萬,其他各方諸侯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
4 # 薛定諤的細菌
先簡單陳述一下當時雙方的力量對比。當時的牧野之戰前後,商朝17萬左右的主力軍正在與東夷作戰 ,對外所宣稱的70萬大軍(史記記載)也只是商王的動員兵力,來參戰的估計也就20多來萬並且大部分是奴隸和婦女。而周王朝號召各路諸侯,一共召集了6萬左右的精兵。當然,這只是簡單的人數對比,而影響戰爭勝利的有很多其它的因素。
1.第一點,當然是軍隊素質的差別。上文已經說明,商朝的正規軍隊還在外對東夷作戰(你可能疑惑,為什麼周王打到都城了,他們還在外?其實當時商紂王正在對東夷用兵,而牧野之戰前,正好下雨,周王便冒雨行軍。等到商朝得到訊息,已經來不及讓在外的17萬大軍回防了。)所以,此時所謂的商朝大軍,說得嚴重點,不過土雞瓦狗。
2.第二點,有點四面楚歌的心理戰的味道。當時周王的軍隊與商朝的軍隊對峙時,姜子牙帶著精銳軍隊假作致師突襲紂王所在的中軍並喊著“倒戈不殺!”。而這些素質不高計程車兵面對突然而來的敵人,這幾十萬軍隊在旁邊的人都影響下,瞬間就跨了。
3.第三點,應該就是裝備差異了。紂王當時的軍隊只是動員起來的臨時由奴隸甚至是婦女組成的軍隊,能有多少精良武器。而周王則不同,歷史上他們至少帶了4000輛戰車,還有其它如長矛等的裝備。裝備差異實在太大,不是用人肉能填補的。
所以,牧野之戰能打贏,在某些方面上來說是必然的。我覺得,最精彩的莫過於這個冒雨行軍而打了個商朝措手不及。
另外,你可能想問那在外對夷作戰的17萬強兵去哪了?當然,他們沒有跑,只不過回來救援遲了。並在回來救援的時候,遭到姜子牙的阻擊。姜子牙先用戰車伏擊,然後拿出紂王的人頭,大喊“繳槍不殺”,結果投降之後應該如同南京8萬守軍一樣的下償。但不得不說,周武王留下來禍患。他沒有殺飛廉,結果就是飛廉的後代趙國和秦國滅了周。
-
5 # 每天來點歷史
周武王於是遂率諸侯伐紂。紂亦發兵距之牧野。甲子日,周兵敗。紂走,入登鹿臺,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斬紂頭,縣之大白旗。殺妲己。
——《史記·殷本紀》
周武王的父親是周文王姬昌,姬昌的父親叫作季歷,當然他不是姓季,和兒子一樣也是姓姬,因此他在家中排行老三,按古人“伯仲季叔”這樣的排法,所以才叫季歷。前文中我們提到過,季歷是周先祖后稷的後人,古公亶父的兒子,古公為躲避戎狄部落地侵擾,帶領族人遷徙到了岐山腳下,並在那裡建立了周國。季歷即位後,勵精圖治、厲兵秣馬,對曾經侵略過他們的戎狄部落發動了一系列戰爭,並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竹書紀年》就有“(季歷)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這樣的記載。為表彰季歷的戰功,當時的商王太丁封他為“西伯”,即西方諸侯之長的意思。但西周透過戰爭也實現了其勢力的擴張,這引起了商朝高層的警覺,於是商王太丁以封賞之名將季歷誘騙到殷都,並軟禁起來,但商王兀自不放心,於是最終囚殺了季歷,這也埋下了西周與商朝之間的矛盾。
季歷死後,姬昌繼承西伯侯之位,尊后稷、公劉之業,效古公、公季之法,篤行仁義,敬老慈少,禮賢下士,甚至為了接待賢士,每天日中時分都顧不上吃飯。有一個著名的典故,叫叫“姜子牙釣魚”,說的就是姬昌請呂尚出山之事,從中也可窺姬昌求賢若渴的態度。姬昌求賢若渴,士人亦爭相歸附。伯夷、叔齊原本在孤竹國,聽說姬昌敬養老人,便一起投奔了他。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等人也紛紛前來投效。於是,西周便逐漸壯大起來。
當時商朝的天子已經變成了紂王,紂王有一個臣子叫崇侯虎,他就向紂王進讒言說:“西伯侯姬昌積德行善,諸侯歸心,恐怕將不利於陛下您啊!”紂王也有點擔心西周做大,於是便把姬昌召過來囚禁在了羑里(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北)。小說《封神演義》裡對姬昌的這段遭遇也有演繹,說姬昌被囚後,紂王還派人偷偷把姬昌的長子給殺了,把他的肉做成了肉丸子給姬昌吃,姬昌吃完後就吐了出來,吐出來的肉沫掉到地上還變成了兔子。當然這是演義,但姬昌在被囚禁的那段日子裡也沒閒著,據說《周易》就是在他被囚的日子裡寫成的,《史記》中就有“其囚羑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這樣的記載。
姬昌被囚禁後,那些之前投靠他的人就發揮作用了,閎夭等人蒐集了許多美女、珍寶,比如有莘氏的美女、驪戎的文馬(帶花紋的馬)、有熊國的九駟(四匹馬為一駟)……又賄賂了紂王的寵臣費仲,透過他把美女、珍寶獻給了紂王,並讓他幫忙說好話。紂王自然是很高興,於是便放了姬昌,還賜給她弓箭斧鉞,讓他有徵伐之權,還把是崇侯虎告密的事告訴了姬昌,想來這紂王也是缺心眼。姬昌還向紂王獻上了自己洛水以西的地盤,請求他廢除炮烙之刑,紂王也答應了他。
姬昌回到西周,繼續推行仁政,但這次他學乖了,不再那麼高調,只是偷偷地推行,但諸侯都聽說了他仁義公正的名聲,於是遇到無法裁決之事,就都跑來請他裁奪。當時虞、芮兩國有紛爭,就去西周找姬昌裁決,結果剛進入西周地界,就發現種地的人都互相推讓田地,人民都以謙讓長者為美德,虞、芮兩國的人不禁感慨:“我們所爭執的,正是周人所不齒的,我們還去幹什麼呢?”於是也不再去找姬昌了,而是相互謙讓著離去。諸侯聽說後,就說:“西伯侯當是受天命的君主啊!”按照《詩經》中的有關記載,姬昌也應該是在那一年稱得王,史稱“周文王”,又追稱古公為“太王”,公季為“王季”。
姬昌稱王后的第二年,討伐了大戎;第三年,討伐了密須;第四年,打敗了耆國。商朝的祖伊聽說後,就很擔心,把情況報告給了紂王,然而紂王卻說:“不是有天命助我嗎?他能拿我怎麼樣?”於是就沒當回事。又一年,西周討伐了邘;再一年,文王向崇侯虎發起進攻,以報當年被囚之仇;同年,西周遷都到豐邑;又過一年,文王駕崩,其子姬發即位,史稱“周武王”。
武王即位時,透過文王時期的兼併戰爭,國力已足夠強大,於是他任用太公望(即姜尚)為師,又以周公旦、召公、畢公等人為輔,開始謀劃伐紂大計。
武王九年,在孟津會盟諸侯,以試探天下伐紂之決心,結果據說當時會盟的諸侯有八百之多,可見天下苦商久矣!但當時的商朝還足夠強大,武王覺得還不是時候,於是就班師而還了。而之後發生的兩件事則給了西周機會:第一件是東夷叛亂,紂王雖然最終平定了東夷,但也因此耗空了國力,故《左傳》載:“紂克東夷而損其身。”;而第二件是紂王殺比干,囚箕子,我上回講了,殺比干等“皇親國戚”表面上看是紂王昏亂暴虐,但實質是商朝內部發生了激烈的權力鬥爭。如此內憂外患之下,商朝的統治已是風雨飄搖。於是兩年後,當商朝的太師疵和少師彊抱著他們的樂器棄商來投的時候,武王終於覺得時機成熟了。
不過就在出徵之前,武王命人用龜甲卜了一卦,結果卜兆不吉利,隨之又風雨大作,於是武王又有些猶豫了,好在太公望堅決勸說,武王這才下定了決心。武王十一年,率諸侯與紂王會與牧野,於是便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
這場戰爭雙方的兵力部署大致是這樣的:武王這邊是諸侯盟軍,共計大概有四千輛戰車,具體兵力不可考,只知道武王自己親率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總計五萬人左右的兵力;而紂王這邊據說有七十萬大軍(我個人是比較懷疑的)。儘管在兵力上,紂王這邊看上去遠多於武王,但事實上,紂王的主力部隊早在之前征討東夷等的戰爭中消耗殆盡,而現在的軍隊主要是由大量的奴隸和戰俘組成的,紂王讓親信在後方以兵器威脅,逼迫著這些人在前方作戰。但這些人本來就痛恨紂王,巴不得他早死,怎麼可能會為他賣命,結果就是,當姜尚指揮先鋒部隊向商軍發動進攻時,這些奴隸和戰俘就臨陣倒戈,反而朝著紂王的方向殺去,原本商軍的前隊變作了武王的先鋒。結果武王這邊不費吹灰之力,就殺得紂王大軍潰不成軍。
《詩經·大雅·大明》中有詩云:“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騵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
紂王自知大勢已去,逃回朝歌城中,登上鹿臺,穿上他的寶玉衣,自焚而死。
之後,武王取代商紂,即位天子,分封天下。自此,周取代商,華夏曆史翻開新的篇章。
回覆列表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商朝的滅亡也不是從牧野之戰才決定的。
先來看一下大戰雙方的兵力都是多少
周朝,戰車300輛,銅甲精銳兵3,000人,木甲步兵45,000人。
商朝,武裝奴隸與戰俘,史稱約700,000人,現代估計約50,000-70,000人。
從兵力上就可以看出商朝對於周朝幾乎有著碾壓性的力量。(不排除後世為歌頌功績誇大了雙方的力量對比)
但是商朝卻敗的一敗塗地,搞得最後紂王跑到鹿臺自焚而亡。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殷商統治集團政治腐朽,橫行暴斂,嚴刑酷法,導致喪盡民心,眾叛親離。
1、紂王的庶兄微子多次親諫紂王,見“紂終不可諫”,便謀於太師箕子、少師比干。箕子認為“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微子去之。 喜歡的可以百度瞭解一下)
2、紂王的叔父箕子佐政時,見紂王進餐必用象箸,感紂甚奢,嘆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果然後來商紂王暴虐無道,整天酗酒淫樂而不理政,揮霍無度。紂王的叔父箕子,見紂王這般無道,苦心諫阻,但屢諫紂王都不聽。有人勸箕子離去,箕子曰:“為人臣,諫不聽而去,是彰尹之惡而自悅於民,吾不忍也”。箕子見成湯所創六百年江山即將斷送在紂王手中,心痛如割,索性割發裝癜,披髮佯狂為奴,遂隱而鼓琴以自悲,每日裡只管彈唱“箕子操”曲以發洩心中悲憤。紂見此,以為箕子真瘋,遂將他囚禁起來,貶為奴隸。(箕子為之奴。感興趣的也可以去百度一下,箕子北韓的創始人,也是一位傳奇人物)
3、因為紂王暴虐荒淫,橫徵暴斂,濫用重刑,紂王的叔父比干嘆曰:“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過則諫不用則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樓強諫三日不去。紂問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義所以自恃”。紂怒曰:“吾聞聖人心有七竅信有諸乎?”遂殺比干剖視其心,終年64歲。(也是一位傳奇人物,文曲星)
二、對東方進行長期的掠奪戰爭,削弱了力量,且造成軍事部署的失衡。
1、為平息東夷的反叛,紂王調動部隊傾全力進攻東夷,結果造成西線兵力的極大空虛。
三、殷商統治者對周人的戰略意圖缺乏警惕,放鬆戒備,自食惡果。
1、前期並無意識到周朝對於商朝的徐徐圖之,仍是一味的為轉移視線把兵力放在東南。
2、文王表面上恭順事商,以麻痺紂王。他曾率諸侯朝覲紂王,向其顯示所謂的“忠誠”。同時大興土木,“列侍女,撞鐘擊鼓”,裝出一副貪圖亨樂的樣子,欺騙紂王,誘使其放鬆警惕,確保滅商準備工作能夠在暗中順利地進行。
四、作戰指揮上消極被動,無所作為。加上軍中那些臨時倉促徵發的奴隸陣上起義,反戈一擊。
1、周軍進攻的訊息傳至朝歌,商朝廷上下一片驚恐。商紂王無奈之中只好倉促部署防禦。但此時商軍主力還遠在東南地區,無法立即調回。於是只好武裝大批奴隸,連同守衛國都的商軍共約17萬人,由自己率領,開赴牧野迎戰周師。(消極被動,無所作為)
2、由於商軍主力仍在東線,臨時拼湊起來的軍隊中有許多都是正在被壓迫的奴隸和戰俘,這些人心向武王,便紛紛起義,掉轉戈矛,幫助周帥作戰。武王乘勢以“大卒(主力)衝馳帝紂師”,猛烈衝殺敵軍。於是商軍十幾萬之眾頃刻土崩瓦解。(反戈一擊)
綜上幾個原因所述,我們就可以得出牧野之戰紂王會敗是因為眾叛親離、失盡民心和聽信謠言。武王卻有著詳細的規劃,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所以這一戰商必敗,周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