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提筆再畫西遊
-
2 # 魅影醉凡塵
朱標有何過人之處深受朱元璋的青睞
朱元璋在成就事業之後殺功臣,搞的滿朝文武噤若寒蟬,如此嚴厲的皇帝為何獨愛朱標,個人覺的有以下幾點可能。
嫡長子的光環
朱標是朱元璋的大兒子,也被稱為嫡長子。出生與元至正15年(1355年),當時的朱元璋27左右。在古代那是比較晚的,加上朱標出生時,朱元璋正在攻打集慶(如今南京),得知朱標的出生,在當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無嗣"。由此看出朱標的降生對朱元璋來說有多麼的欣喜。後來也是有意不留餘力的培養朱標當做自己的接班人,即使在行軍打仗的艱苦條件下也沒有放下對朱標的教導。
後來朱元璋自從朱標的出生,事業一帆風順,驅逐了元氏成就了帝業,就立嫡長子朱標為太子,起因其品信據有馬皇后的宅心仁厚。
朱標宅心仁厚
為師求情
洪武十三年,朱標的老師,被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的宋濂,因其長孫宋慎涉及胡惟庸案中,導致宋濂也受到牽連,其子孫都被朱元璋誅殺,向來趕淨殺絕的朱元璋沒打算放過宋濂的,滿朝文武人人自危,噤若寒蟬,沒人敢為宋濂求情,這時的朱標站了出來,冒著極大的風險向的時處在暴走狀態下的朱元璋求情,宋濂最終才免於一死,被流放四川茂州。
為兄弟求情晉王朱掆是朱元璋的三子,是朱標的三弟,朱掆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四月被封為晉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到太原就藩上任,在上任期間無法無天,無惡不作,幹了很多壞事,也得罪了不少權貴,就此有人誣陷朱掆,到朱元璋面前說晉王要謀反,這可激怒了朱元璋,決定好好懲戒一下他,朱掆得知朱元璋要懲戒自己,想來想去決定去找老大朱標為他當說客,他知道此事也只有朱標才能辦得到,最後還是朱標力保朱掆只是心性不成熟,鬧點小事,覺不敢搞謀反的事情,朱元璋看在朱標為其求情,才沒有太追究此事,之後也就不了了之了。此後的朱掆也算真氣,一改一晚的惡習,待人恭敬有禮,在也沒擺過晉王的架子,文武百官對他的口碑也有此改觀了,朱元璋也漸漸的重視起來,讓他領兵學習軍事。還有同年就藩的秦王朱樉也一樣招人誣陷,朱標一樣以自身擔保,才讓朱元璋於第二年放了朱樉回到藩地。
臣子的擁護
朱元璋的心狠手辣,但朱標去宅心仁厚,與其截然不同,朱元璋打下了江山靠心狠手辣,對自己的老部下痛下殺手,絲毫不留情面,朱標在群臣的心中是比較好的,起碼他做皇帝大家不在擔驚受怕,朝不保夕了,所以群臣都很支援朱標,群臣支援帝王權勢才能夠穩固,朱元璋才會歡喜。
個人認為朱元璋之所以喜愛朱標其因有三,其一嫡長子光環加身,其二宅心仁厚的一面,其三群臣的擁護,以上三點是朱元璋喜愛朱標的原因,其真正愛的是他的仁德
-
3 # 尋根拜祖
相對於歷史上眾多的悲催太子來自說,朱標就是一個“幸福死了”的太子。皇帝對太子的猜忌、打壓、甚至廢黜,這些在朱元璋身上統統沒有,非但如此,朱元璋對朱標的培養和關愛,不亞於歷史上任何一位慈父。其實,要說綜合能力,朱棣恐怕不在朱標之下,其他被歷史淹沒的朱家兄弟們,恐怕也未必都是酒囊飯袋,那麼朱標為什麼會受到朱元璋特別的喜愛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封建禮法觀點決定了朱標的獨特地位看待古人的問題,不能脫離當時環境。按照古代封建禮法,嫡長子具有別的兄弟沒有的崇高地位,皇家更是如此。
朱元璋作為皇帝,後宮佳人無數,兒子二十六個,兒女十六個。朱標出生於至正十五年,那一年朱元璋二十五歲,當時朱元璋正在領兵攻打金陵。朱元璋聽說自己的第一個兒子出生了,高興地在山上刻字留念。
九年後,朱元璋自立為吳王,朱標被冊立為世子。也在這一年,朱元璋的第六子和第七子出生。不過,無論朱元璋有多少兒子,都不能改變朱標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相反,兒子越多,嫡長子的地位越重要。
二、朱標的為人深得朱元璋歡心朱標本身也是個值得父親疼愛的好孩子,史書說,他自幼好讀詩書,為人謙恭謹慎,既孝且悌,是一個仁德君子。
因為朱元璋對朱標的過於寬仁,曾經表達過不滿,後世對此過度解讀,認為朱元璋認為“子不類父”,對朱標很不滿意。其實這是個誤解,朱元璋曾經明確說過,對太子的三點希望:仁、明、勤。第一個要求就是“仁”,只是在這個“仁”的分寸把握上,父子倆有一些分歧,本質上,朱標的“仁”是符合朱元璋的要求的。
按照歷朝一般規律,開國皇帝以武功立國,二世之君以仁德承之,這樣的組合是王朝永續的基本前提。朱元璋不可能不明白這麼道理,所以,他給朱標請的老師都是當世大儒,朱標的為人,基本是按照朱元璋的期望塑造的。
三、朱元璋在朱標身上的付出最多朱標十三歲被朱元璋冊立為太子,為了培養太子,朱元璋幾乎將朝中有名望有才能的人,一股腦都推到太子身邊,給他組建了一支豪華而又龐大的講師團隊、伴讀團隊。歷史上恐怕除了李世民對李承乾的教育外,沒有第二例可與之一比。
朱標二十二歲開始,朱元璋下令將所有政務,先呈交太子處置,而後再稟報於他,“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以練習國政”。
毫無疑問,朱標身上,承載的不光是朱元璋父親對兒子的期望,更是皇帝對萬世基業的殷殷期許,可以說,朱元璋在朱標身上,耗盡一個父親所能做的一切。
這也不難理解,朱標英年早逝,朱元璋會痛哭不已,越禮節給朱標舉辦喪禮。
四、馬皇后對朱元璋的影響朱元璋雖然妻妾眾多,但他一生最鍾愛的就是馬皇后這位患難之妻,以至於馬皇后去世後,朱元璋不再立皇后。
朱元璋對馬皇后的感情,沒有哪個皇帝可以與他一比,自然作為馬皇后的親兒子朱標,也會多受到一點朱元璋的疼愛。
民間傳說,曾經有一次,朱元璋對朱標發怒,想要責打朱標,朱標就舉起馬皇后的遺像,做擋箭牌。朱元璋一見立刻心就軟了,對太子的怒火瞬間就釋放了。
總之,朱標是中國封建王朝罕見的幸福太子,朱元璋雖殘忍好殺,但對朱標,也是幾千年封建王朝難得一見的好父皇。大概過於圓滿了,所以註定會留下遺憾,朱元璋所承受的遺憾,竟然是兒子的英年早逝,實在是痛心!
-
4 # 方圓讀書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皇位繼承製度中,一般來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傳賢不傳長”,另外一種則是“傳長不傳賢”。
前面一種,誰的能力大,那麼皇位就是誰的,可是這種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危險,因為它常常能讓皇子們為了爭奪皇位而不惜兄弟相殘,所以從中國周朝起,就確定了“傳長不傳賢”的制度,也就是所謂的“嫡長子繼承製”。
不過這也有例外,那就是唐高祖李淵的次子李世民,也就是後來的太宗皇帝,還有李旦的三兒子李隆基,都不是以嫡長子的地位登上皇位的。
到了清朝的時候,實際上又恢復到了“傳賢不傳長”的方式上來了。但是清朝的皇帝就要相對精明一些了,他們只是在心中將繼承人選定好,等到自己臨終前才將其說出來,這在很大程度就能避免皇子們之間的為了皇位而發生的爭鬥。也能很大程度上激勵皇子們要勤勉,說不定自己就是日後老皇帝心中的最佳人選呢!
說完歷史上的繼承製度,我們就看一下明朝時候的繼承製度,具體點來說,就是朱元璋為何要將朱標立為太子。
當然了,朱標之所以能成為太子實際上他既滿足了“嫡長子”的身份,也同時滿足“賢”的標準。所以,這才是朱元璋將朱標立為太子的最佳理由,同時這也是朱元璋喜愛朱標的理由。
我們在這裡可以先將朱標嫡長子的身份拋開不談,我們就來看一下朱元璋為何會喜愛了,為何朱標就能稱為“賢”。
請注意,我們這兒所說的“賢”,並單單是指善良,除了善良之外,是要有德行和一定才能的。
朱標生於至正十五年,也就是1355年,此時還是元朝統治的時期。後來朱元璋稱王的時候就將朱標立為世子,並隨著明朝當時有名的大儒“宋濂”學習經傳。
可以說,朱標自幼便受到了朱元璋悉心的教導,這是朱元璋有意要將其培育成接班人的表現。俗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朱元璋對朱標正是如此。
洪武元年,即1368年,朱標便被朱元璋立為太子,正式確立他為自己的接班人。
但是話說回來了,朱元璋也並非只有一個兒子,卻為何偏偏要“多愛”朱標一點呢?筆者總結一共有三個原因。
第一,性格好我們說了,朱標自幼便跟著宋濂學習,那麼對儒家經典自然有著一定的造詣,其性格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朱標的性格總體偏向為仁慈寬厚,不僅對自己的弟弟們十分友愛,就連那些因犯錯要被朱元璋殺頭的大臣,他都會去勸自己父親饒過他們。
朱標的威信在諸王中也最高。
第二,有主見我們都知道,朱元璋對功臣的態度基本上就是一個字“殺”,他所造成的很多案件殘害了很多人,不管是該不該殺的,但凡是和主謀有一丁點關係的,基本上也都會受到牽連。像我們熟悉的“藍玉案”,就有一萬多人遇難。
朱標是十分反對父親這些嚴厲且殘酷的做法的,他還勸說朱元璋不要殺太多人,這不好,不利於國家發展。此外,他還力保下了朱元璋刀下的宋濂等人。在他看來,治理國家就應該要寬刑省法,而不是動不動就殺人。
但是他哪裡知道,朱元璋這樣做的目的,實際上就是為了能夠讓自己性情溫和的兒子成功當上皇帝罷了。
但是朱元璋對他的行為還是贊同的,因為自己現在的殘暴,日後兒子的寬仁,就勢必能將大明治理得很好,自己寧願犧牲自己來成就日後兒子的輝煌。
朱元璋也知道,如果他殘暴,兒子朱標日後當了皇帝也像自己一樣殘暴,那這國家還不得被咱爺倆玩壞嗎?
但是也不得不說,朱元璋的做法也的確有些過了。
第三,形勢使然這一點其實沒有什麼疑問,因為本身朱元璋在朱標出生後就有一栽培他,其原因主要還是他嫡長子的身份。再者來說,朱元璋還只是吳王的時候,更需要這樣一個世子來充裕自己的統治。
後來對朱標的一系列培養,實際上這已經沒有任何疑問了。
當然了,如果朱標日後不成器的話,只知道玩樂或者就是一個愚鈍之人的話,朱元璋也勢必不會將其大位交到他手中。朱標要在朱元璋的心目中保持一定的位置,最核心的原因,還是要從他的德行和能力上來看。
不過,顯然,朱標在幫助朱元璋處理事務和在外工作的時候已經顯現出了他的才能。比如在建都一事中,朱標從秦中視察回京後便患病了,但即便如此他還上書給朱元璋說關於建都的事情。可見其勤勉敬業。
只可惜,朱標只當了二十五年的皇太子就去世了。
朱標去世以後,對朱元璋打擊很大,後來沒有將其他兒子立為太子,而是將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太子,繼承皇位。可見朱標在朱元璋心目中地位有多高。
-
5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一 馬皇后的buff加持
朱元璋和馬皇后的感情非常好,二人不離不棄了一輩子。愛屋及烏,朱標作為馬皇后的親兒子,朱元璋不偏愛我不信。
二 宗法制的影響
自西周完善宗法制以來,就很少有皇帝跳出這個圈子,除了五代十國那種混亂的年代,一般當皇帝的都是嫡長子。就連司馬衷那樣的人都當了皇帝了。(司馬衷是嫡次子,但是他哥死的早)
朱元璋也不例外,所以朱標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朱元璋就把他當接班人培養了。
朱標幼年時就有大儒宋濂當老師,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又把李善長、徐達、馮勝、常遇春等開國功臣全部發給朱標當老師。老朱對小朱是傾盡全力的培養。
第三 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朱標自己很爭氣。
歷史上出生即巔峰但是自己活活把自己搞死的人太多了。但是朱標則不然,老師教的認真,朱標學的更認真,處理起政務來也是得心應手。雖然在施政方面老朱和小朱多有分歧,但是老朱對小朱的表現是非常滿意的。
-
6 # 月明如昔
我是日月千年依舊。讀史可以知興替,明得失。所以背下來是沒有用的,要去提煉,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個問題很簡單,之所以朱標受到朱元璋喜歡,只因為他是馬皇后嫡子,愛屋及烏而已。
且朱元璋起於布衣,對於長子尤其看重。
加上朱標年長後仁孝,朱元璋認為有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所以種種原因導致朱元璋非常喜愛朱標,以至於朱標死後,朱元璋大拗。
並且朱標死後,立他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馬上為朱允炆開路,屢興大獄,株連數以萬人計。
孤家寡人,高處不勝寒,平常人或許可以把情感寄託多人,但是帝王少能寄託,愛一個人更是不計後果。
-
7 # 獨秀文苑
朱元璋更喜歡朱標這件事情實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朱棣當時早就去南京就藩了,就算是朱棣一年往北京跑的三趟,加起來他也見不了朱元璋幾次,更何況當時藩王還不能隨便進京,見朱元璋這種事情就更是難上加了。
說實話,朱元璋喜歡朱標這個大兒子,是在事件很正常的事情,別說人家朱元璋偏心怎麼怎麼樣,誰的心不是偏的?朱元璋偏心朱標這種事情放誰身上,誰都會更心疼朱標一點。畢竟朱標是唯一一個跟著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孩子,當時明朝剛建立的時候朱標只有13歲,當時老二朱樉、老三朱棡、老四朱棣估計都才到那種剛會自己吃飯的年紀。也就是說,朱元璋的那些孩子裡面除了朱標其他的孩子都沒有跟朱元璋共患難過,也可以說,當時每次朱元璋到了生死關頭的時候,就只有朱標一個人可以託付,每次遇見危急關頭,朱元璋只會對朱標說,你躲遠點,看見不對就趕緊跑,將來在給你爹報仇。
明朝剛建立起來的那十年,元朝的勢力還不小,當時元朝還有大軍在中原,在加上當時王保保(也就是擴廓帖木兒)還霸佔著山西是不是團滅幾次明朝的軍隊,當時朱元璋被外患弄的焦頭爛額,當時明朝的內政還是朱標幫著處理的,朱元璋之所以能放心的去親征,還不是因為他最信任的兒子在中央給他看著他那攤子東西。
其實很明顯的就能看出來,朱元璋和其他皇帝最大的區別就是,在那些皇帝的創業期間和創業期初期裡,只有朱元璋有一個已經稍微長大了懂事的孩子,他們之間的父子性命相依的感情,是其他孩子無法代替的,朱元璋的眾多子嗣裡面只有朱標一個人是真的互相托付性命的父子。至於朱棣,在朱棣打仗的時候當時已經是洪武十年以後了,那是天下已經穩定了,在那時不管你在立多少戰功,朱元璋都能給的起你等值的賞賜,也不會覺得對那個孩子有所虧欠。
回覆列表
用歷史的眼光來看,朱元璋當初的選擇是個錯誤。如果選朱棣當皇帝,就不會出現後來歷時4年的內戰。但歷史不相通道德,也不相信眼淚,它只相信實力。朱棣發動戰爭,將朱允炆趕下臺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