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二相偶
-
2 # 劉一千五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漢朝的七國之亂,自漢高祖廣封同姓王時就埋下了禍根。
他把國家的土地封給自己的子侄,齊王治下七十餘城,楚王治下四十餘城,吳王治下五十餘城。幾乎佔去了國家一半的地方。這還是剛開始,國力民眾尚且未得到足夠休養生息。何況另外還有功臣封地,公主湯沐邑……這樣一算,中央直接管轄的區域就更少了。
齊襄王在呂后死了,帶兵西進,名為滅諸呂安朝廷,實是想引兵入京於中取事,這隻須上書請奏的事,一個諸侯王居然帶兵而來,手中沒兵沒糧敢這麼橫麼?不是輕中央政府又是什麼?
淮南王劉長進京,公然在天子腳下殺了闢陽侯審食其,讓皇寶貴戚深為震動,薄太后,皇太子"心驚"。這侯爺也太不把皇上的法令制度當回事了。
為此,漢朝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站出來,明確提出讓漢文帝"削諸侯地"以控制諸侯國發展壯大而成為"枝大於幹"的不可控制局面。但是,皇上置之不理。
漢文帝的"懷桑"政策,促使諸侯國勢力迅速發展,終至於對漢廷有輕視之意,吳太子劉賢之死很能說明這個問題。梁孝王愈制不歸,長久不回封國,是視法制於無。
翅膀不硬不可以言飛,他們的翅膀硬了,要不了。
漢文帝時的賈誼也痛心疾首提出這種"縱容"而引發的可怕結果,卻被外調任長沙王太傅,結果英年早夭。
漢景帝時的晁錯。看到天下大勢,有諸侯為亂的兆頭,向漢景帝提出"削藩""削地",從基礎的土地入手,逐漸消解地方對中央政府的抗拒力。這詔令一發出去,諸侯沸騰,怨言四起。諸侯認為皇上身邊有奸佞,在幹疏離骨肉宗親的壞事,而這人就是御史大夫晁錯。
晁錯這時還沒有多大危險。袁盎和竇嬰的出現,晁錯就必死無疑了。
袁盎與晁錯有仇隙。兩個人奉一君,本該齊心協力地出謀畫策為皇上為國家分憂。但是,晁錯在,袁盎必走;袁盎留,晁錯必去。鬧到這份上必有原因,原來,袁盎擔任過吳王劉濞的丞相,幹了幾年,相安無事,卸任時,吳王送了許多金銀財物給他。晁錯在漢景帝一上臺就調查這件事,坐實後,袁盎被貶,財富罰沒充公。
漢景帝就開始削地。楚王被削東海郡,吳王被削豫章郡和會稽郡,趙王被削河間都,膠西王被削六個縣……詔布明告天下,引發全國震動,吳國由來己久的蓄謀,登時爆發,派出門客糾集了趙,楚,膠西,膠東,濟南,淄川,然後合上吳。七國之亂於漢景帝三年正月甲子在廣陵開始叛亂。吳王引兵向西而來。氣焰張天,又可一世。
漢景帝一慌,一方面派周亞夫率三十六將軍往擊吳楚,竇嬰為大將軍屯兵滎陽,酈寄平叛趙地。欒布地攻擊齊地。吳楚反書到,漢軍還未出營。袁盎竇嬰說漢景帝。漢景帝就騙了晁錯,讓他穿戴整齊入宮論事。而車到東市刑場,隨路的侍從取詔書宣讀如此如此,晁錯竟被腰斬於市。漢景帝派袁盎和宗去吳國。曉諭吳王劉濞接詔,吳王大笑:我己為東帝,尚何誰拜?可見,誅晁錯為名,其實是要奪天下當皇帝!
漢景帝心知錯斬了御史大夫晁錯,這才下定決心開始平叛。而叛軍己經攻到粱孝王的梁國內了,把粱王,韓安國等團團圍住,日夜攻打……
-
3 # 君山話史
七國之亂的爆發,與晁錯鼓吹的激進的削藩政策有著直接的關係。
當初劉邦消滅異姓諸侯王后,又廣封同姓諸侯王,以作為拱衛中央的力量。然而,才經兩代,這些諸侯王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反而威脅到皇帝的權力。在此背景下,兩位鼓吹削藩的政治家粉墨登場,一個是賈誼,一個是晁錯。
賈誼在《治安策》中,強調“欲天下之治,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其著眼點,就是把大諸侯國分割成數個小諸侯國,以弱其力,這樣中央政府才能牢牢控制住這些封國。這個後來成為漢武帝“推恩令”的理論基礎。
與賈誼相比,晁錯更是鋒芒畢露。晁錯為人峭直刻深,他是太子家令,由於博學多才,能言善辯,人送外號“智囊”。公元前155年,漢景帝劉啟繼位,作為劉啟的親信,晁錯被提拔為御史大夫,不遺餘力地鼓吹削藩論。
當時實力最強的諸侯是劉濞的吳國,而劉濞與漢景帝之間積怨甚深。漢景帝劉啟還是小孩子時,劉濞的兒子,也是吳國太子進京朝見,陪皇太子劉啟喝酒、玩遊戲。結果玩出人命,皇太子劉啟一言不合,操起遊戲用的檯盤,往吳太子的腦袋扔過去,吳太子當場被砸死。兒子被砸死,吳王劉濞大怒,從此稱病,躲在吳國,拒絕上京城朝見皇帝。
作為漢景帝的親信,晁錯對這件事知道得很清楚。他估摸漢景帝與吳王之間的矛盾不可調解,便大肆鼓吹吳王必反,他對漢景帝說:“吳王因為太子事件,稱病不朝,開礦山鑄錢,煮海水為鹽,收羅天下亡命之徒,陰謀作亂。他遲早要反的,削地也是反,不削地也是反;削地,他反得快,禍小;不削地,他反得遲,禍大。”
說實話,我對晁錯沒有好感。同樣是鼓吹削藩,賈誼考慮的國家大局,而晁錯是以此博取更多的權力與更高的地位。
吳王劉濞是否真有謀反的想法,這個可能性還是比較小的。如果漢景帝能夠像漢文帝那樣,寬容一點,示以恩惠,估計吳王是很難反的。吳王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如果他真想謀反,早就反了,還要等到行將就木嗎?倘若漢景帝能耐心地等到他去世,吳國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然而,晁錯天天說劉濞必反,漢景帝能不擔心嗎?
在晁錯的慫恿下,漢景帝開始迫不急待地大力削藩。
吳王劉濞被揪出歷史問題:在文帝時假裝生病不朝。漢景帝清算曆史問題,削去其國豫章、會稽兩郡。這個決定太要命了。吳國總共就三個郡,削去兩個,而且這兩個郡,一個是產銅,一個是產鹽。富饒的吳國,一下子被削掉三分之二的地盤,豈不變成一個又小又窮的小國?
這個決定,能不把劉濞逼反嗎?
新仇加舊恨,劉濞跟漢景帝也有一筆老賬:殺子之仇要怎麼算,你是皇帝,我得罪不得,我躲都不行嗎?我蝸居在東南,不問朝廷事,朝廷還要苦苦相逼,老子也有是有臉有面的人,斯可忍,孰不可忍呢?
不僅僅是吳國,在晁錯激進的削藩政策下,楚國被削一個郡,趙國被削一個郡,膠西國被削六個縣城。這些被削地的諸侯,最後都反了。
晁錯狂飆突進的削藩手段,說到底,是討好皇帝,為皇帝獨裁而衝鋒陷陣。比起賈誼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我覺得晁錯並不高明,他的激進手段最終導致了七國之亂的爆發。
七國之亂爆發後,晁錯就被當作替罪羊給殺了。
晁錯之死,冤不冤呢?他當然是冤大頭,但其悲劇又有自身的原因。
其實晁錯在鼓吹削藩時,就預料到這種措施必定會引起諸侯王的強烈反彈。他對諸侯的叛亂是有心理準備的,因而事變發生時,他是很鎮定的。可是漢景帝沒有料到後果這麼嚴重,手足無措。
晁錯胸有成竹,他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而自己留守長安城。長期以來,漢景帝的無限信任,讓晁錯腦袋過水了,你讓皇帝去打仗,自己在後方享樂!你把自己當什麼人呢?皇帝用你,不過是當你是條忠心的狗罷了,狗不去捕獵,反而命令起主人了?
晁錯有兩個毛病:第一,自視過高。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以為皇帝離開他玩不轉了。第二,為人“峭直刻深”,器量小,愛打擊報復,給人小鞋穿。這兩個毛病,最後得罪了皇帝,也得罪同僚。
他的政敵袁盎乘機跳出來,密告漢景帝:“諸侯反叛的原因,就在於晁錯削奪其地。只要陛下能殺晁錯,赦免吳楚等七國,恢復其領土,那麼可兵不血刃結束戰爭了。”
於是歷史上最悲劇的一幕出現了:皇帝派人召晁錯上朝,懵然無知的晁錯穿著上朝的衣服,卻被帶到東市,突然一群人將他拉下車,綁赴刑臺,宣佈其罪狀,處於腰斬酷刑。這個自以為深得皇帝信任的人,現在才明白,他是多麼微不足道,他為專制者擁有更大的權力而奔走,最後卻被無情拋棄了。皇帝送的最後禮物,是讓他死得痛苦不堪;同時還額外送了一份禮物,只是晁錯沒有看到,他的妻兒老母兄弟,無論老幼,全部砍頭了。
要知道漢景帝可是“文景之治”的主角,歷史上明君之一。好吧,看到晁錯之死,我看到明君也不過如此。晁錯的激進政策是逼反諸侯,但人家還是為了讓你這個皇帝有更大的獨裁權力而奮鬥。就算要殺,好歹弄個痛苦輕點的死法,縊死飲鴆都可以,非得搞腰斬,還把三族給滅了。這是什麼仇什麼恨!
晁錯的事警告我們,最好的獨裁者,也還是獨裁者。只要觸到其核心利益,不要相信皇帝的善良與仁慈。
-
4 # 蘑菇頭
中國古代的那些皇帝他們都認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城”。那些帝王都是站在某一個時代權力的最高點,這是很多人渴望而不可即的位置。
在那些古代皇帝的統治之下他們所採取的管理的措施大致都是相同的。他們都會任用一些比較有才幹的能人來輔佐自己,他們為了整個國家的長治久安而努力!
但是,從古至今每一個和平年代當中的皇帝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大多都是皇權和相權、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問題。
所以漢景帝在重用晁錯針對時政進行一系列改革的時候,他們必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削藩令”的釋出則是“二七王之亂”就是中央和地方(封國)矛盾進一步激化的導火索。因為劉邦剛開始建立漢朝的時候,他採取的是“舉國並存制”,也就是說他也學著周天子的統治制度一樣採用了分封諸侯的辦法來幫助他維護自己的統治,而後來劉邦在消滅了其他的異姓諸侯王之後,只保留了同姓的諸侯王。
但是,我們也知道分封制的主要弊端就是隨著血緣關係的疏遠,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關係遲早會被推上歷史的舞臺。
到了漢景帝時期隨著地方諸侯王權力的不斷擴大,他們之間的矛盾也就越來越明顯,為了維護中央的權力漢景帝和晁錯就不得不再三思量,怎麼去打擊同姓諸侯王這個問題。
但是,每一個諸侯王都不願意看到自己的權利被中央給收回,所以他們千方百計找了一個誅殺晁錯的藉口。他們的這個旗號大挺不錯的,因為如果他們真的能夠打到中央,被殺的不僅僅是晁錯一人,而且當今的統治者漢景帝這一漢室血脈。
“清君側”誅殺晁錯只是同姓諸侯我們起兵造反時為自己編造的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罷了。但是,漢景帝剛開始在各個部署上也是略顯疲憊,最終在七國之亂“清君側”的強勢旗號下,為了保證國家總體大局就不得不將此事又抄錯一人來扛。
伴君如伴虎帝王有時候也是逼不得已的,至於晁錯這個人後人對他的評價也是眾說紛紜,朋友們,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
5 #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漢朝建立之初劉邦為了安撫各部將,採用了封分諸侯制,而沒有采用秦朝的郡縣制,這和他的軍隊組成成份有關(有很大一部分原來就是諸侯級別),這樣的弊端顯而易見,剛誕生沒多久的新王朝就發生了九江王黥布、燕王臧荼、韓王信的反叛,這些人大多對漢沒有什麼歸屬感,又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反叛的。為此劉邦大封劉氏子弟為王,並殺白馬盟誓,異性不得稱王,如有天下共誅之。呂氏家族的滅亡也印證了劉氏在世人心目中的分量。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
文帝在位期間,以仁義治天下。鼓勵發展耕種,增加人民土地,減輕人民賦稅,他在位二十三年間對內搞經濟,對外撫南越安匈奴,在這樣安定平和的大環境下逐漸使得民富國強,百姓生活愈加富庶。同樣的各個諸侯國更是日益強大,諸侯王的權利愈加穩固,生活更是奢靡。使他們野心膨脹,妄想與皇帝平起平坐,淮南王劉長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文帝削去王位,死於發配蜀地的路途中。更有吳王劉濞企圖以年老路遠為由被皇帝不朝拜不進貢,文帝以他兒子的死給予了寬容諒解,並賜予几案權杖。為了使全國經濟得以快速發展,文帝開放了制錢制度,民間普通人都可以制錢。吳國以地利之便,境內不僅有銅山還臨近大海,錢幣鑄造和製鹽業相當發達,並快速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同時吳王減免了封國內的稅收,收攏了人心,還大肆招納一些亡命之徒和窮俠遊盜,置辦兵甲大力發展地方武裝。吳王劉濞因此不可一世,目無朝庭。對於各諸侯王的狀況袁盎、賈誼、晁錯都曾先後向文帝進言要適當的減少分化諸侯王的封地,降低可能出現的隱患。文帝為了保障國內安定的局面並沒有採納他們的建議,最後只是聽從賈誼的上書把淮陽王劉武改掉到梁國,並增加其封地,用於制掣將來可能會發生叛亂軍隊阻止降低其西進的步伐,給朝廷得以反應佈置的時間。後來發生的七國之亂恰好證明了賈誼的遠見。
晁錯以學習刑名之法著稱,為人剛直嚴酷。他為了保證劉氏政權得以穩固長存,不顧老父的勸阻和大臣們的反對,堅持向景帝納言採取削藩政策對各諸侯國進行分化控制,這一建議得到了景帝的許可。建議是好的也是必要的,但是有些過激,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機遇,一上來就要削藩。就像做手術前,總要先輸幾天液吧,總的給病人一個生理心裡的適應過程。晁錯沒有這樣想,他只是認為再拖下去損害的是朝廷利益,豈不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於歷史遺留問題應該循序漸進。這下可嚴重影響了諸侯王的利益,好不容易得到的東西哪能拱手與人。這下好吳王劉濞正愁找不到理由呢,前仇舊怨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名義聯合楚王劉戊和其餘五國開始了他們不切實際的人生大冒險,並自稱東帝。叛亂能在三個月內被很快鎮壓下來的原因有三:1.叛軍是聯合行動,內部意見有分歧,吳王自身的軍隊大多是烏合之眾。不聽取部下的意見。2.天下安定,人心向劉。3.朝廷布局得力,依靠梁王劉武的奮力阻擊和周亞夫的嚴謹佈陣。
那麼為什麼景帝還是把晁錯殺了呢?應該是他並沒有做好迎接削藩帶來嚴重後果的心理準備,對形勢判斷估計有誤,還有就是袁盎晁錯之間的矛盾,但我並不認為袁盎是借事公報私仇。晁錯的死是因為他政見的不合時宜,但能借他的死能消除國家的潛在大患加強了皇帝的絕對權利,也算是死的其所了。
回覆列表
西漢初期分封的諸侯經過惠帝,文帝兩任皇帝的時間,到景帝的時候,實力已經得到極大提高。諸侯王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經濟上都開始對以皇帝為中心的朝廷造成威脅。漢景帝早就有削弱諸侯權力的願望,但是苦於沒有這樣的人才。晁錯的出現為他實現宏願,宣洩心中理想找了個知己。只是這對君臣畢竟不知道諸侯勢力到底強大到什麼程度,當探討的東西太過激進,在政策還沒有成熟的又被天下廣而告之時,諸侯為保命而不擇手段也是合理的。
晁錯被冤殺,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七王突然發難起因就是削藩太急,如果他建議漢景帝慢慢來,就不會逼得諸王立刻就反,讓朝廷非常被動。但是晁錯終究只是引爆這個火藥桶的引線,而不是這場變亂的主導者。因為他只是一個小小的臣子,軍國大政的主導權都在皇帝和諸侯手裡,他的作用就是提提建議。如果說單憑他一個小人物,就能讓大漢朝幾個封疆裂土的王爺背棄主君,那就太高看他的能力了。他能做的,就是在局勢控制不住的情況下為漢景帝背鍋。
而且,吳楚七國在起事之初打出了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要挾朝廷處死這個忠心於皇帝的大臣才能換回和平。但是,當漢景帝迫於壓力誅殺晁錯以後發現自己被耍了,吳楚七國根本沒有罷兵的意思。他們並非真心忠於朝廷,只是藉著晁錯這個名號來造反而已。而且透過這件事,諸侯們更加看到了朝廷的軟弱,變得更加肆無忌憚。罷兵,言和,向朝廷請罪都是假的,晁錯被殺以後,什麼都沒有實現。
究其根本,漢景帝時期的吳楚七國之亂是中央朝廷和地方藩國的一場權力爭端而已。晁錯很不幸成為這場遊戲的一顆棋子,而且還是一顆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