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這個年代不一樣

    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現存的全天候夥伴,是俄羅斯的支持者,並且敘利亞也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海外基地,敘利亞對於俄羅斯是一個戰略要地,透過介入敘利亞戰爭,俄羅斯逐漸掌控了中東的話語權,結束了美國在中東獨子為大的局面

  • 2 # 鬼影問道化真身

    俄羅斯之所以願意下血本,支援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是因為俄羅斯需要在中東有一個戰略支撐點,來拓展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①變相的釘住了以色列,使國際猶太財團不敢過於反俄。

    ②讓土耳其面臨腹背受敵的危險,所以俄羅斯對土耳其表現出善意後,土耳其馬上對俄羅斯熱乎了起來。

    ④,讓俄羅斯在中東有了話語權。使得俄羅斯有機會參與中東政治、經濟格局的構建。

    ⑤對北約有極大的牽制作用,拉長了北約圍堵俄羅斯的戰線,減輕了北約對俄羅斯南緣的戰略壓力。

    伊朗之所以願意下血本,支援敘利亞巴沙爾政權,主要原因是:

    1,使伊朗軍直接陳兵以色列邊境,直接對以色列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以色列雖然經常空襲駐敘利亞伊朗軍的目標,但是卻不敢空襲伊朗,不敢在海上阻劫伊朗船隻。

    2,迫使國際猶太財團,不敢明日張膽的反對伊朗。

    3,加強了與俄羅斯、土耳其的利益關聯,增強了伊朗的國際活動空間。

    4,建立丶鞏固了與伊朗以外的什葉派穆斯林的關係,使什葉派同盟隱約呈現。這就變相的給了沙特很大的威壓,鞏固了伊朗,中東第一強國的地位。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伊朗丶俄羅斯下血本,力挺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是值得的,而且回報十分可觀。

  • 3 # 韓江漫步

    一是因為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是親俄羅斯,親伊朗的,俄羅斯在敘利亞有海軍基地,使俄羅斯軍隊可以前進到地中海,地理優勢可想而知。伊朗與沙特等的宗教派別世仇那是幾百年的,拉攏敘利亞就能多一個盟友,相反可能多一個敵人。

    二是俄羅斯透過敘利亞戰爭爭取了與西方國家在中東地緣博奕上主動,四兩撥千斤,也展示了肌肉,順便替自家武器代言,一舉多得。

  • 4 # 縱橫觀智庫

    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的存續對於俄羅斯與伊朗至關重要。從俄羅斯的角度,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是其在中東最後一個鐵桿盟友,也是唯一海外海軍軍事基地塔爾圖斯海軍基地所在地;從伊朗的角度,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是其什葉派盟友,出兵敘利亞還能夠威脅到以色列。所以,俄羅斯與伊朗都不遺餘力的支援巴沙爾政權。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巴沙爾政權面臨著有美國、歐盟、沙特、以色列、土耳其等支援的反對派武裝。在敘利亞內戰之初,巴沙爾領導的敘利亞政府軍節節敗退。不過,伊朗迅速在阿富汗、巴基斯坦招募大量什葉派青年,再加上革命衛隊的軍官,組成什葉派志願軍開赴敘利亞。此外,黎巴嫩真主黨與伊拉克什葉派民兵也響應伊朗的號召,出兵進入敘利亞幫助巴沙爾政權。、

    2015年9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宣佈俄軍進行敘利亞打擊恐怖主義,實際上就是幫助巴沙爾政權打擊反對派武裝。敘利亞內戰爆發至今,巴沙爾政權所需要的石油絕大部分由伊朗援助,而俄羅斯則負責幫助巴沙爾的政府軍取得制空權。保守估計,伊朗與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投入都在幾十億美元的規模。

    巴沙爾

    從俄羅斯的角度,必須不惜一切代價保住巴沙爾政權。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國力衰落,在中東的影響力逐步減弱,這就導致美國大肆在中東擴張。等到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運動興起之後,俄羅斯在中東僅剩下敘利亞一個鐵桿盟友。敘利亞巴沙爾政權與俄羅斯的關係非常緊密,早在老阿薩德掌權的時候,敘利亞就與蘇聯簽訂過《蘇敘友好合作條約》。

    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唯一的海外海軍基地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就在敘利亞。如果巴沙爾政權被推翻,敘利亞建立起親美的遜尼派爭政權,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將不復存在!透過介入敘利亞內戰,俄羅斯重建了塔爾圖斯海軍基地、興建了赫邁米姆空軍基地,在中東與地中海的影響力劇增。此外,俄羅斯還取得了在敘利亞的永久駐軍權。可以說,俄羅斯是敘利亞內戰的最大獲益者。

    巴沙爾與俄羅斯總統普京

    從伊朗的角度,巴沙爾政權是什葉派盟友,必須要保住。伊朗是什葉派掌權的政教合一國家,對於什葉派的宗教認同度甚至高於民族與國家的認同度。巴沙爾所在的阿薩德家族屬於什葉派的分支阿拉維派,一直與伊朗的關係不錯。此外,伊朗已經成為中東反以色列先鋒,而敘利亞與以色列是鄰國。一旦伊朗軍事存在長期進駐敘利亞,以色列將寢食不安。所以,出於拯救什葉派盟友與對付以色列的戰略考量,伊朗不惜一切代價援助巴沙爾政權。

    巴沙爾與伊朗總統魯哈尼

  • 5 # 大霖論歷史

    敘利亞對於俄羅斯國家利益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傳統地緣戰略的需要。

    經略中東這是俄羅斯國家自300多年前沙皇彼得大帝時期就確定的一項基本國策,一直延續至今。當時由於西方殖民帝國佔據著海洋優勢,如果俄羅斯能夠控制中東,不僅可以保護自己領海的安全,還可以憑藉陸權挑戰西方的海權。從彼得大帝開始直到蘇聯中後期,俄羅斯先後與英國、美國在中東地區展開爭奪戰。當初沙皇俄國和蘇聯的戰略目標是透過控制中東,就可以斬斷西方國家特別是西歐的資源來源,如果能再以此在印度洋沿岸獲得港口的話,那麼就可以控制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海上交通線,這對於以海權來制衡整個世界的美國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中東的利益喪失殆盡,就只剩下敘利亞一處。不過此時普京時代的俄羅斯對於中東的戰略訴求不再像蘇聯時期那樣抽象化,而是相對具體了。普京的目的是透過藉助地緣優勢來影響石油。

    眾所周知,中東地區是全球石油儲量最豐富、開採成本最低的地區。但是由於石油同美元掛鉤,因此國際石油的定價權操在美華人手裡,俄羅斯沒有石油定價權的話語權,所以在經濟、外交甚至是國家戰略上處處被動。因此,擴大在中東的影響力,進而獲得石油定價權,將是俄羅斯一個長期的戰略。

    而要實現這一戰略,敘利亞就是俄羅斯唯一的介入點!因為這裡是中東石油出口西歐的最佳點,這也就是為什麼西方國家為什麼謀求顛覆巴沙爾政權的原因所在。西方國家要顛覆,俄羅斯就只能力保。

    第二、全球能源戰略佈局的需要

    作為能源出口大國,俄羅斯的做法遠不是倒賣能源賺錢那麼簡單,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則——東西平衡。往開了說就是永遠都不能讓能源出口單獨依賴任何一個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能源進口市場——東亞和西歐,俄羅斯在兩者之間必須要保持一個平衡狀態。同樣,歐亞各國間也要保持圍觀平衡。

    如果說中東石油經過敘利亞進入歐洲,俄羅斯不僅僅會損失貿易份額同時也將打破其東西平衡這個戰略,從而影響到俄羅斯的地緣環境。因此,俄羅斯必須下大力氣保住敘利亞這個重要的也是唯一的戰略支撐點、保住巴沙爾政權。

    對於伊朗來說,同樣也有地緣上的訴求。作為中東的石油出口大國,也是綜合實力最強國之一,沙特、以色列這些中東國家無一不將其視為異類。現在沙特要謀求顛覆巴沙爾政權,出於敵人的敵人是自己的朋友這個原則考慮,伊朗當然要力保巴沙爾政權。

    同時,俄羅斯與伊朗也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實際上,一開始俄羅斯想介入中東也打過伊朗的主意,普京上任之初就曾向伊朗輸出過核技術。但是兩國的戰略互信基礎畢竟沒有俄敘那麼堅實,不過透過敘利亞戰爭,俄伊關係應該更緊密,俄敘伊在中東的鐵三角關係也足以對抗美沙以。俄羅斯為在中東立足有敘利亞和伊朗這兩個地中海出海口和印度洋出海口,對抗美國石油霸權更有底氣。敘利亞和伊朗有俄羅斯這個全球軍事強國做後盾,更有實力對抗美沙以。這次美伊對抗,俄羅斯正是全力支援伊朗。

  • 6 # 李建秋的世界

    血本?您知道俄羅斯花了多少錢嗎?

    俄羅斯官方公佈的資料是一天270萬美元,一年10億,不包括戰損。

    三年下來包括戰損大概50億美元

    50億多嗎?

    這要看你怎麼算了,印度買一套S400要12億,賣給土耳其的S400需要8億。

    光軍火費俄羅斯就賺了一大筆。

    反觀美帝

    這個事情當年在美國鬧得特別大,參議院專門進行了聽證會,說訓練四五個人就花了好幾億,這錢到底是花出去了,還是被某些人揣兜裡了?

    自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蘇聯在世界的遺產,在北約步步進逼的情況下,俄羅斯不斷你的後退,美華人的導彈都架到俄羅斯脖子上來了。

    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的僅有的一個點,俄羅斯能丟?

    非常湊巧的是,歐盟由於難民問題,非常頭大,希望敘利亞局勢儘快穩定下來。

    而西方支援的反對派,相當多的武器和人員直接投奔了極端組織,尤其是ISIS。

    俄羅斯本來已經被逐出中東了,天賜良機,打擊ISIS師出有名,扶持巴沙爾等於俄羅斯在中東又獲得立足點。

    俄羅斯豈會放棄天賜良機?普京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的時候就說了,說俄羅斯這步棋有風險,但是值得。

    再說敘利亞

    當年美華人找藉口弄死了卡扎菲,卡扎菲的屍體被拿出去遊街。

    卡扎菲其實不算什麼反美,早在90年代,卡扎菲就向美國認慫,當年和法國總統薩科齊關係也相當不錯

    不但如此卡扎菲還因為洛比克空難,卡扎菲給美國賠了27個億。

    實際上洛比克空難到現在還沒有結論。

    卡扎菲向美國認慫,卡扎菲後果怎麼樣?就是被打死後屍體拿出去遊街。

    卡扎菲死後,整個利比亞大亂,現在軍閥混戰,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恢復平靜。

    巴沙爾又不是傻子,看到卡扎菲都認慫的認慫,賠錢的賠錢,最後搞成這個結果。

    巴沙爾還不和美華人鬥到底?

    這道理就跟伊拉克一樣,伊拉克是因為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所以才被攻擊的嗎?

    不是,正是因為伊拉克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才敢去打。

    巴沙爾拉來俄羅斯做盟友,俄羅斯也有介入敘利亞的企圖,一拍即和。

    後來美國不就承認不以推翻巴沙爾為目標麼?

    至於某些人天真的把這個看成什麼獨裁民主,我只有一句話:卡扎菲都死了,利比亞一個獨裁者都沒有,利比亞人民現在是不是已經特別幸福呢?

    到處都是槍殺,搶劫。

    卡扎菲2011年死的,2010年利比亞人均GDP為12100美元。

    到2018年,利比亞人均GDP變成了7235美元。

  • 7 # 使用者老茶客

    敘利亞已是俄羅斯與伊朗為數不多的橋頭堡,俄羅斯在中東僅剩下敘利亞這個據點,而伊朗則把敘利亞作為和以色列爭鬥的緩衝區或者攻擊的橋頭堡。

    俄羅斯與伊朗均是產油國因此為石油的可能性不大,餘下的就是軍事利益上的所求。因此竭盡所能援助敘利亞。

    而美國在中東穩穩地站住腳,諸如沙特,阿聯酋攏於麾下,又利用伊拉克進攻科威特進而滅了伊拉克薩達姆,將兩國收於囊中。其餘如巴勒斯坦的哈馬斯,葉門的胡塞武裝,黎巴嫩的真主黨均是反政府武裝,不成氣侯,所剩下的是敘利亞和伊朗。

    美國原打祘收拾敘利亞,找了種種藉口,比如:化學武器等拿下巴沙爾,但有俄羅斯的支援不能如願,又支援反政府武裝,拿下敘利亞的半壁江山。

    實然出現個伊斯蘭國這下幫助了敘利亞,俄羅斯和伊朗找到了充足的理由反恐,出兵的出兵,出武器的出武器,紛紛進入敘利亞境內。

    美國無奈只有先反恐,但反恐勝利,敘利亞政府軍在俄伊兩國的幫助下大舉收穫失地。美國非常無奈只得託一把反政府軍,再就用利庫得人鬧鬧,大局已去,無可奈何。

    足見敘利亞戰爭背後就是俄羅斯,伊朗和美國之爭。

    伊朗與敘利亞示好目的是對付以色列,俄羅斯是要在中東有發言權,同時保住一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國搞掉敘利亞除了征服中東外,關鍵的在於為以色列掃清障礙。表面看起來以色列是美國的小弟但須知美國的金融都掌握在猶太人手中,經濟命脈由猶太人控制,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以色列反倒是美國的大哥,隱形而已。因此,敘利亞失祘便直接找伊朗祘帳。伊朗早在美國的計劃中,僅不過這次制裁與武力或脅來得早點兒了。

    可以看出敘利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美國決不會放棄,而俄羅斯和伊朗也不會手軟。不知什麼時候又會搞出什麼動靜來。

  • 8 # 科技之重

    敘利亞對俄羅斯和伊朗的安全和利益來說極為重要,才導致這兩國盡心竭力的支援。

    敘利亞對俄羅斯來的國防安全

    眾所周知,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塔爾圖斯軍事基地,是俄羅斯海軍在地中海打下的一個釘子,進而可以與北約海軍對峙。如果俄羅斯與土耳其交惡時,俄羅斯黑海艦隊進入地中海的唯一交通要道就會被土耳其掐斷。俄黑海艦隊也將成為內湖海軍,如此一來,北約海軍可以在地中海完成對俄羅斯的包圍。也就是有了塔爾圖斯軍事基地的存在,俄羅斯可以與北約海軍在地中海周旋,不至於被堵死。

    另外,敘利亞是中東地區僅剩的為數不多的親俄國家。敘利亞可以作為俄羅斯對抗北約合圍的前進基地,從北約構建的包圍圈中,開啟一個缺口,不至於被完全包圍。目前來看,在東歐地區,隨著北約東擴的加劇,俄羅斯幾乎被北約團團包圍了,其生存空間被大幅度的壓縮。如果敘利亞在失守,那北約構建的包圍圈真的就完成了。緊接著,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和戰略核武器都將前移部署,對俄羅斯的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敘利亞對俄羅斯的利益

    眾所周知,俄羅斯是一個能源大國,其經濟來源大多靠出口能源。其中歐洲對俄羅斯的天然氣極為依賴,這也正成為了俄羅斯威脅歐洲國家的籌碼。近年來,歐洲在尋找可以替代俄羅斯天然氣的國家。而,卡達向敘利亞提出了修建一條經過敘利亞到達土耳其的管道,以供應歐洲。這不正是在挖俄羅斯的牆角麼?所以俄羅斯就讓巴沙爾拒絕了卡達的建議。從而保證了歐洲繼續進口俄羅斯的天然氣,俄羅斯也從此獲得了較大的經濟利益。

    敘利亞對伊朗的安全

    伊朗與敘利亞極近,是唯一一個親俄厭美的國家。如果巴沙爾被推翻,那美國就可以在敘利亞部署大規模的軍力,以威懾伊朗。如今,美國在伊朗周邊部署了大量的軍事基地,中東地區,就剩下敘利亞了,對伊朗來說,敘利亞不容有失。

    敘利亞對伊朗的利益

    伊朗是石油出口大國,其聯合伊拉克,敘利亞準備修建一條通往歐洲的石油管道。可以讓伊朗和伊拉克的石油不經過海運,直接到達歐洲。而美國挑起敘利亞內戰的原因之一,就是掐斷伊朗的陸地石油管道,以達到徹底封鎖伊朗的目的。

  • 9 # 若林吖VLOG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惺惺相惜。什麼樣的人交什麼樣的朋友,同樣國家間的關係也是一樣。相同相近的制度,及相同的價值觀,就容易相親相近,直至成為盟國。俄羅斯,伊朗與敘利亞的制度雖有區別,但大體一致,都是一檔獨大,且都有終身制的領袖,都是威權政府。在美國及其盟友等西方自由社會的制裁圍堵之下,不遺餘力支援敘利亞乃是抱團取暖之舉,否則,就會唇亡齒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緒會影響懷孕嗎?準媽媽該如何調整自身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