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創意廣告君
-
2 # 糊塗研究院
魯國是周王朝的同姓之國,而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周公就是魯國的開國諸侯,他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兄弟,在伐商大戰中輔佐武王,居功甚偉,被封於魯國。
後來周公去世,他的兒子伯禽先前本來已經受封在魯國,就是魯公。魯公伯禽在最初受封到魯國,三年以後才向周公報告執政情情況。周公說:“為什麼這樣遲呢?”伯禽說:“改變那裡的習俗,變革那裡的禮儀。服喪三年然後才能除服,所以遲了。”太公也被封於齊國,五個月就向周公報告執政情況。周公說:“為什麼這樣快呢?”他回答說:“我簡化了君臣間的禮節,遵從那裡的習俗辦事情。”
等到後來聽到伯禽報告政事遲緩,就嘆息說: “唉!日後魯國的後代一定要面臣服於齊國了!政事不簡化,就不容易實行,人民就不會親近;政務簡便易行並親近人民,人民必然歸附他。”(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伯禽即位以後,出現管叔、蔡叔等人的反叛,淮夷、徐戎也一同起來反叛。當時伯禽率領軍隊在肸邑征討他們,寫了《肸誓》,說:“準備好你們的護甲和頭盔,不要馬馬虎虎。不要損傷畜圈。牛馬走失,奴隸逃跑,你們不許離開軍營崗位去追捕,如果得到走失的牛馬和逃跑的奴隸,都要恭敬地送還。不要搶劫人家的東西.不準翻越人家的牆垣。居住在魯國京城的南、西、北三方的人們,準備好你們的草料、乾糧和築牆用的工具,不準供用不及。我定於甲戌日修築工事,征討徐戎,不準屆時不到,如有違反命令的,要處以死刑。”
-
3 # 只愛潘多拉
周公旦與太公尚都是武王時代的厲害人物,兩人說實話,論能力不相上下,但是兩人的封國的實力卻差別很大,魯國一直不如齊國,因為周公雖然被封到魯國,但周公並沒有去魯國的封地,第一代魯國國君是周公的兒子伯禽。可以說,魯國是輸在了起跑線上的!
伯禽的起手式就不如姜太公,周公活著的時候就預言了魯國將來必然被齊國按在地上摩擦!《史記》記載,周公因為要留在京城輔佐成王,走不開,所以魯國的封地是交給兒子伯禽打理的,伯禽到了魯國後,用了三年的時間才到京城來向主政中央政務的周公彙報工作,周公說:”你小子怎麼搞了這麼久才來?“伯禽說:“我到魯國,變革當地的振頓風氣,移風易俗,事情多,忙不過來啊,所以來晚了!”而當時的姜太公到齊國,只用了五個月就來京城向周公彙報工作,周公驚訝地說:“怎麼來得這麼快!”姜太公說:“我不喜歡搞事情,能簡就簡,一切以方便老百姓為主,只需要按照當地人的習慣做事就行了。”
所以當伯禽用了三年才來彙報工作時,周公跟身邊的人感嘆說,”伯禽這麼喜歡折騰,跟老百姓離得太遠,沒人願意跟著他幹,姜太公做事簡單明瞭,跟老百姓打成一片,老百姓都願意跟著他幹!魯國將來恐怕要被齊國欺負得還不了手啊!“
齊國以工商業立國,積累起雄厚的經濟實力,魯國就是個普通的農業國,經濟實力不行。《史記》記載,姜太公到了齊國後,就確立起了齊國的基本方針:“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而且這一政策一直被齊國堅持,齊桓公當政後,也是“設輕重漁業之利”,大力開發工商業,比老老實實種田來錢快,有了錢就可以召募人才,所以齊華人才濟濟。而且工商業可以吸收更多的勞動力,可以成為人口淨流入地區,這就是《史記》說的,這一政策執行後,“人民多歸齊”,大家都跑到齊國打工去了,人口一下子就爆發式增長起來。
要知道,古代最重要的戰爭資源就是人口,沒有人,一切都是假的。魯國老老實實種田,然後生孩子,生完孩子後大家都往齊國打工去了!所以魯國要錢沒錢,要人沒人。魯國後來窮到什麼程度,魯桓公曾經接受宋國的賄賂,宋國送了一尊大鼎給魯桓公,他很高興,他把鼎放到太廟裡面供起來,搞得天下人都嘲笑他。
-
4 # 張生史話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魯國是周公的封地應該強大卻一直被齊國欺負。事實上的確如此。細思這個問題我們不禁感嘆命運的神奇國祚的奇妙,風水輪流,舜帝聖明卻生不肖之兒,瞽叟愚頓卻生大孝之子,老子英雄兒不一定好漢,因而周公雖然非常了得,然而他的繼任者,他的子孫卻並非優秀,如此想來這個問題就不解自通了!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他曾兩次輔佐周武王伐紂,後來因伐紂有功,被賜爵上公,又因其采邑在周,因而被尊稱為周公,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成王,他曾為周王朝立下不朽功勞,周武王去世過,周公以託孤大臣的身份扶佐成王,執掌朝政,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但也不免落下閒言流語,管叔和祭叔在此其間趁機作亂,並四處造謠,周公頂著非議毅然領兵東征,終於平定叛亂,七年後周成王長大成人,周公遂將大權悉數交於周成王。
周王朝實行的是分封制,因而周公以戰功著卓被封在魯地,即後來魯國,他在位時為西周王朝創立了禮樂,及各種典章制度,他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文聖孔子的學說主要就是在他的基礎上發揚廣大的,可見他的確是儒家之祖,先驅,他被封為魯地之時,曾和被封為齊地姜太公有短對白直接說明了他的執政方針和政治主張,他曾問姜太公道:“你準備怎樣治齊”,答曰:“舉賢尚功”,周公聽後不無憂慮道,齊國後必有劫殺君,姜太公反問周公道:你準備怎樣治齊,周公答日:“靠人和人之間的倫理關係”,姜太公也不無憂慮嘆道:“此魯必弱”,周公和姜太公都一言中的,看來當事者迷,旁觀者清,人最可貴的是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他們都沒認識到自己治國理政的不足和短板,齊國後來果然發生宮廷政變,姜呂之後代被田氏所殺並取代,成為田齊,而魯國自周公建國後一直沒有強大過,還一直被齊國欺負,由此可見魯國的衰弱是數久寒天並非一日之寒,是他的創始人奠基人周公從開始就播下了災難的種子,埋下了不能做大做強的安全隱患!也就是說魯國並非因是周公的封地而應該強大,反而愈來愈弱一直最終早早亡國,成為歷史笑柄。周公一是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他既有偉大的實踐經驗又有強有力的理論基礎載體,按理他的施政方針治國理念完全可以使魯國強大,並亨國祚很久,然而冷酷的現實卻截然相反,那麼使什麼讓周公的理論沒有用武之地,發揮巨大作用呢?難道他的治國理念不行嗎?那麼為何周公在西周時能扶佐周武王伐紂完勝,幾十年後卻不能治理一個小小魯國,並使其迅速強大的,難道是異地栽花,水土不服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周公扶佐周武王時的那一套理念方針和以後周公及其後代治魯的理念完全不一樣。武王伐紂時能人義士,文臣武將眾星雲集,周公旦只是其中一員,雖然他建功立業,但他的執政理念並未主導周武王的決策,這是其一,其二呢那時更多的是靠軍事,政治,和平年代的那套治國方針基本用不上。也就是說周公在扶佐周武王伐紂時要的那套並不是他以後創立的那套儒家思想即周禮。周公的那套治國安邦的儒家思想只是在他以後,在伐紂成功,建立周朝,確且的說是在他扶佐周成王執政時代形成的,也就是說周公所制訂的禮樂思想,是形
形成於太平盛世和平年間,是為太平盛世量身打造的
以和平年代的禮樂思想去治理安居樂業,一派昇平祥和的魯地看是沒有毛病,完全正確,然而還是敗給了現實,什麼原因呢?原因就是周朝制訂的這套分封制。在武王伐紂,統一天下之後。武王將所轄地的國土分給八百多個諸侯,他的本意是好的,因為諸侯國的執政治者都是伐紂的軍功獲得者,周王室的子弟們,大家是好兄弟,好哥們。起初時因為戰鬥情誼,血脈親情大家和睦相處,但時間長了,難免產生矛盾,何況親一代,疏一代,隨著時間的推移矛盾激化,親情淡薄,終於反目為仇,以至發展到,軍閥割劇,刀兵相向,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各諸侯國相繼座大,別說互相不服,互相殘殺,連頻漸衰弱的周王室也不放在眼裡,更何況諸侯之間,在這種環境,大背景下你還用仁義道理的儒家思想,也即周公的禮樂來治理國家能行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別說周公的治國理念行不通,就是後來被尊為萬聖之師的孔子,儒家思想的權威也沒行通,孔子不但以儒學治理魯國沒有成功,就是千辛萬苦周遊列國去傳教播學,也是無疾而終,成為那個時代的笑柄,由此所鑑正是因為周正封地在魯,而使魯國在春秋戰國時代一直被齊國欺負。在春秋戰國時代別說有名的齊國,楚國,晉國等大國都稱過霸,就是連弱小的越國,鄭國也都曾過霸,這難道不能說明這個問題嗎?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在那個戰亂紛爭,諸侯相殘的時代周公及其子孫們的那套治國理念本身就是錯誤的,行不通的,魯國的病因就是周王室後期的縮影,魯國自建國始,一直傳承周禮,直接導致內部四分五裂,王室權力弱小。這就是魯國一直被齊國欺負的原因,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在戰國時代,各國都生於憂患,頗感生存危機,因而各國都在變法,最著名的有秦國的商鞅變法,魏國的李俚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齊國的管仲變法等等,許多國家也都因變法走向強國之路,魯國的執政者也不乏英明開拓者,但他們想變法,卻艱步維艱,難以行通,因為魯國的政權長期為三個卿大夫所罷持,魯國的國君只能望法興嘆,只能眼望著國力日逐衰退。
另外除了以上原因,還有以下兩個的因,導致國家被齊國一直欺負。
一,魯國的國君們大都渾庸無能,而且魯國國內一直勾心鬥角,時局混亂,偶爾出現一位明君,也會被人殺死,或者逃亡別國。魯隱公是一位有作為的君王,他在位時為了以血前恥,徹底拔除齊國的隱患,危險,曾力精圖致,發展經濟,富國強兵,他曾組織了多國聯盟,共同討齊,然而好景不長,不久他被自己的弟弟所害,以致前功盡棄。
其二,由於魯國緊鄰齊國,而齊國是老牌的富裕大國,魯國無論是從人口,經濟,軍事,國土面積上都不能和齊國相齊比注,因而受到齊國欺負也不足為奇。為了弱魯以致將其擊垮。為了擊潰魯國的反齊聯盟,齊國一度將齊王的女王嫁給周公,明意上是聯姻,實則是疲魯之計,果然此女公然參政,致使反齊聯盟破滅,散夥,致使魯國君臣相疑,更增衰弱。
-
5 # Maskim
魯國和齊國是婚姻之國,一起構築周王朝東南軍區,防範的就是東夷殘部,比如徐夷 淮夷 還有東方大國殘留的異性諸侯宋,魯國周邊有衛,都是世代友好兄弟國家。魯國和齊國都是春秋大國,真正衰落從魯桓公開始,他三個兒子的孫子基本富於公室,也是奴隸社會開始瓦解的開始。但是魯國軍事上曾經也吊打齊國,即使齊桓公時代,魯國 齊國還是盟國。總之,魯國以儒家文明治理國家,典型農業經濟,齊國是海洋商業文明,和後來的吳越一起,成為中國商業文明的典範。
-
6 # 大秦鐵鷹劍士
西周兩大開國勳曾有一段著名的對話,這段對話決定了齊國、魯國的治國方略與國運。《淮南子·齊俗訓》記載: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見,太公問周公曰:‘何以治魯?’周公曰:‘尊尊親親’,太公曰:‘魯從此弱矣。’周公問太公曰:‘何以治齊?’太公曰:‘舉賢而尚功。’周公曰:‘後世必有劫殺之君。’周公旦說他要用禮治治魯國,姜太公就說魯國必定日漸衰弱;姜太公說他要用法治治齊國,周公旦就說齊國必定會改朝換代。
齊魯兩國皆在山東境內,一度互約為兄弟之國,兩國立國之初都只有百里之地,但兩國同心協力,吞併了不少東夷部落的土地,最終都變成了強國。齊國變強後繼續擴張,不僅從東夷手中奪地,還從王室分封的諸侯手中奪地;魯國則恪守禮制,不旦不侵佔諸侯國的土地,還分封公室子弟,將魯國一分為三。時間久了,齊國越來越強,最終由侯國變成公國,又由公國變成王國;魯國則在王室保護下成長,王室衰弱後不得不依附於齊國。
周武王取得天下後,分封姜太公於齊國,分封周公旦於魯國,姜太公赴齊國治國,周公旦則留朝中輔政,魯國由周公旦長子治理。齊國有一個學問大儒名為華士,華士義不臣天子,不友諸侯,人稱其賢。姜太公三次召華士入國輔政,華士都傲慢的拒絕了,姜太公大怒,命士兵前去將華士斬首示眾。周公旦聽聞後說華士是名人,豈可誅殺?姜太公說:華士不臣天子,不友諸侯,我無法使用他,他就是棄民、逆民、不殺他以威懾民眾,我統治誰去?
齊國重用賢能之人,國力發展十分迅速,周邊的法外之地皆被佔領,第五代齊君齊哀公開始攻佔姬姓諸侯的領地。齊國的強大威脅到了王室,最終周夷王將齊哀公召到京城,以不尊王道為由將其烹殺。齊國最終成為一個強大的諸侯,還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代天子行征伐大權,不可謂不威風,即便田氏代齊後,齊國也是一個赫赫大國,實力十分強勁。
魯桓公有四個兒子,除了嫡長子繼承國君之位外,其他三個兒子都獲得分封,形成了三桓勢力,史載“三桓勝,魯如小侯,卑於三桓之家”。到孔子時代三桓欺凌國君,魯國式微,孔子發起過隳三都之戰,不過最終失敗了。在周代的眾多邦國中,魯國是姬姓"宗邦",諸侯"望國",故"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魯國成為典型周禮的儲存者和實施者,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公元前256年,弱小的魯國被楚國攻滅。
回覆列表
周武王滅了商紂王之後,姜太公被封到齊國,周公被封到魯國。一天,兩位元老閒著沒事,在一起聊起天來。
姜太公問周公:你準備怎麼治理魯國?周公說:尊尊親親(尊崇值得尊崇的人,親近值得親近的人)。大致意思就是,治理魯國,要靠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係。姜太公搖頭說:如此魯國必弱!
周公反問姜太公:你準備怎麼治理齊國?姜太公說:舉賢尚功(提拔有能力的人,以功勞來決定地位。)周公也搖頭說:齊國後世必有劫殺之君!
魯國於前256年為楚國所滅,傳國790年,國力始終如姜太公所言,比較弱小。齊國則一直都是強國,直到前221年最後一個被秦征服,傳國823年。但此時的齊國已不是“姜齊”,而是“田齊”。前386年,大夫田和奪了齊國王位,這就是周公說的 “劫殺之君”。兩位先賢的預言都變成了現實。雖然只是的傳言故事,不可當真,但也體現了兩國不同的治國之道,吳起這樣的名將在魯國一戰成名,卻最終被迫逃到魏國。
魯國為何常備齊國欺負,在我們眼裡就成為弱國?
首先,我們要改正一個印象,其實魯國並非弱國,真正的弱國也堅持不到春秋,實際上魯國也就是在齊國楚國面前算是一個弱國,在諸多小國前,也是一個強國。
其次:魯國的衰弱也是因為國內紛爭所致,其實不管齊國晉國楚國,他們也一度衰弱過,而衰弱的原因無一例外就是內部紛爭,魯國也不例外,甚至周天子還一度拉過偏架,廢長立幼,倒是魯國內亂,而後又是各卿大夫分家,分化了魯國的實力。也就是孔子所討厭的三桓,為了掌控權力使得魯侯權力盡喪。
再次:地理環境不好,國內紛爭其實各國都有,但是為何其他國家堅持下來,而魯國沒堅持下來呢?和地理環境有關,魯國的地理環境一開始很不錯,算是中原比較肥沃的土地,可是呢?偏偏有個強大的鄰居,齊國,雖然魯國也抗爭過幾次,但是總體實力就是比不過齊國,被壓制的死死的,東邊發展不了,西邊也有一堆人看著,而且自周王室東遷之後,做事總是束手束腳,像王室東遷之後,西邊的秦晉都快速的發展起來,為何,沒有上頭盯著,還能拼命打異族發家,魯國當年也是這樣的,可是東遷之後,魯國就沒那麼自由的,尤其旁邊一堆諸侯國而不是異族,發展困難,更不用說還有齊國擋著。
內因加外因,才是魯國衰亡的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