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程式碼Y01

    創作背景:

    《出塞》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作,《出塞》是樂府舊題。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值盛唐,這一時期,唐在對外戰爭中屢屢取勝,全民族的自信心極強,邊塞詩人的作品中,多能體現一種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敵制勝的強烈自信。

    同時,頻繁的邊塞戰爭,也使人民不堪重負,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這種和平願望。

    擴充套件資料

    1.《出塞二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組邊塞詩。第一首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

    2. 詩人以雄勁的筆觸,對當時的邊塞戰爭生活作了高度的藝術概括,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在詩裡熔鑄了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3.《出塞》的評價歷來很高。明代詩人李攀龍甚至推獎它是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楊慎編選唐人絕句,也列它為第一。

    4.第二首詩描寫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剛剛結束時的情景,寥寥數筆,生動地描繪了將士們的英雄氣概,勝利者的驕傲神態。全詩意境雄渾,格調昂揚,語言凝鍊明快。

  • 2 # 拙誠化起

    這是一首慨嘆邊戰不斷,國無良將的邊塞。

    詩從寫景入手。首句「秦時明月漢時關」七個字,即展現出一幅壯闊的圖畫:一輪明月,照耀著邊疆關塞。詩人衹用大筆勾勒,不作細緻描繪,卻恰好顯示了邊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蕭條,渲染出孤寂、蒼涼的氣氛。尤為奇妙的是,詩人在「月」和「關」的前面,用「秦漢時」三字加以修飾,使這幅月臨關塞圖,變成了時間中的圖畫,給萬里邊關賦予了悠久的歷史感。這是詩人對長期的邊塞戰爭作了深刻思考而產生的「神來之筆」。

    面對這樣的景象,邊人觸景生情,自然聯想起秦漢以來無數獻身邊疆、至死未歸的人們。「萬里長征人未還」,又從空間角度點明邊塞的遙遠。這裡的「人」,既是指已經戰死計程車卒,也指還在戍守不能迴歸計程車卒。「人未還」,一是說明邊防不鞏固,二是對士卒表示同情。這本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前者是因,後者是果。這是從秦到漢乃至於唐代,都沒有解決的大問題。於是在第三、四兩句,詩人給出了回答。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兩句,融抒情與議論為一體,直接抒發戍邊戰士鞏固邊防的願望和保衛國家的壯志,洋溢著愛國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寫得氣勢豪邁,鏗鏘有力。同時,這兩句又語帶諷刺,表現了詩人對朝廷用人不當和將帥腐敗無能的不滿。有弦外之音,使人尋味無窮。

    這首詩雖然衹有短短四行,但是透過對邊疆景物和徵人心理的描繪,表現的內容是複雜的。既有對久戍士卒的濃厚同情和結束這種邊防不顧局面的願望;又流露了對朝廷不能選賢任能的不滿,同時又以大局為重,認識到戰爭的正義性,因而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安全的需要,發出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誓言,洋溢著愛國激情。

    詩人並沒有對邊塞風光進行細緻的描繪,他衹是選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個典型畫面來揭示士卒的內心世界。景物描寫衹是用來刻劃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種手段,漢關秦月,無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複雜的內容熔鑄在四行詩裡,深沉含蓄,耐人尋味。

  • 3 # 心經濟

    在這個寒冷的冬季,天氣逐漸變涼,首先非常感激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其次讓我帶領著大家一起走進這個問題,就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王昌齡寫出塞時,當時唐朝的北方邊境已是危機四伏。早在武則天時期,契丹李盡忠反叛唐朝,攻佔了營州。安西地區突厥猖狂,唐朝的安北都護府被迫南遷。開元年間,唐玄宗聽取張說的建議,改革“府兵制”及土地政策,經過數年的戰爭,逐漸奪回營州,安定北方邊境,並使安北都護府回遷。

    《出塞二首》是唐代詩人王昌齡的一組邊塞詩。第一首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第二首詩描寫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剛剛結束時的情景,寥寥數筆,生動地描繪了將士們的英雄氣概,勝利者的驕傲神態。全詩意境雄渾,格調昂揚,語言凝鍊明快。

  • 4 # 弄笛聽雪

    王昌齡的《出塞》是一首經典邊塞詩,在邊塞詩乃至唐詩七絕中歷來評價甚高。王昌齡在開元年間到長安謀求發展未得到好的成效後,出塞而去投筆從戎,當時他還還未登進士第,王昌齡所作著名的邊塞詩基本都在出塞之時所作。

    這首《邊塞詩》不僅是王昌齡個人心懷家國抱負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在盛世大唐時期,詩人對邊塞戰爭心有深刻的思想認識的表達。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城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整首詩蒼茫中帶著雄渾的氣勢,這首詩之所以在邊塞詩中地位超然,是因為它不同於多數邊塞詩中或驅逐外敵的決心亦或厭倦戰爭的內心怨愁。作為邊塞詩,這首《出塞》蘊含著歷史的厚重感,以及詩人對戰爭的深刻思考。

    詩人以秦漢以來的戰爭為參考,在那個盛世統一的時代,有邊塞將士們自邊塞而去萬里的奮勇作戰,才有了太平盛世。詩人嚮往著強國時期的飛將,同情著離邊塞而去遙遠之地的將士,同時歌頌著當時盛唐氣象,他滿懷著報國熱情,同時又對朝廷已不能任用賢才卻要好大喜功的舉措而心懷擔憂。

    要提到的是在這首詩中尤其要注意“萬里長城人未還”中的“萬里”是從邊塞再去萬里,而不是離故鄉萬里。從邊塞而去萬里是強國走向世界,邊塞離家萬里則是帝國之末時戍守外敵而不能還家。理解了這一點便能更深刻體會詩人在盛唐時,對於戰爭引發的一系列思考和複雜感情了。

    王昌齡也正是在對戰爭做出了深刻的思考,和對當時國勢做出理性分析後,有感於內心的愛國情懷寫下了這首《出塞》。王昌齡晚年之時,“安史之亂”爆發,盛唐從此傾覆,青年時的王昌齡在寫下這首《出塞》時所指出的朝廷用人不當、以及戰爭時機不佳的問題,莫不是盛唐已將至尾聲時的一個問題縮影。

  • 5 # 青春的那點事

    王昌齡,宇少伯,盛唐著名詩人,約生於武則天聖曆元年(698年),約卒於玄宗天寶十五年(756年)。

    王昌齡的籍貫,有多種說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寧、京兆兩說。《新唐書》本傳與《唐詩紀事》說他為江寧人,但並無直接材料,大概是因為王昌齡被時人稱作“王江寧”而致誤。

    王昌齡曾任江寧丞,李肇《國史補》與裴敬《翰林學士李公墓碑》均稱他為王江寧,與宋考功、韋蘇州、王右丞等同列,而宋、韋、王諸人都是以官職稱,所以玉江寧也是以官職稱,而不是以籍裡稱。

    《舊唐書》本傳雲王昌齡為京兆(即唐西京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為他在《別李浦之京》詩中說:“故園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閒居》之作。

    唐代許多山西詩人因為洛陽、長安為當時文化中心,多遊洛陽、長安,有的甚至多年住於京城,不能因為居住在京城便說他們為京城人。《河嶽英靈集》為唐人殷番所編著的唐人詩集,載王昌齡為太原人,當可信,所以《唐才子傳》從《河嶽英靈集》,認為王昌齡為太原人,現在一般人也認為他為太原人。

    兩《唐書》本傳都未載王昌齡登進士第的時間,徐松《登科記考》也未載。《唐才子傳》說他為開元十五年的(727年)進士。又唐詩人顧況《監察御史儲公集序》說開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龍標昌齡,此數人皆當時之秀。”顧況之序所記當確。

    王昌齡進土及第後,補秘書省校書郎。校書郎自古由文學之士充任,為當世所重,所以學者稱校書之所為志氏之藏室、道家之蓬萊山。開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齡選博學宏詞科,超絕群倫,於是改任汜水縣尉。

    詹(釒英)先生據王昌齡詩文,考證他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被貶嶺南,這是未見於史籍記載的一個新發現,詳《李白詩文系年》。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王昌齡即北歸,遊襄陽,訪著名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癒了,兩人見面後非常高興,由於喝酒過多而病復發,竟因此而死,在這時期,王昌齡又結識了大詩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詩。與孟浩然、李白這樣當時第一流的詩人相見,對王昌齡來說,自是一大樂事,可惜與孟浩然一見,竟成永訣,與李白相見,又都在貶途。

    當時李白正流放夜郎。

    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齡離京赴江寧丞任,此時已與名詩人岑參相識,岑參有《送王大昌齡赴江寧》詩,王昌齡也有詩留別。途經洛陽時,又與綦毋潛、李頎等詩人交遊,也都有詩。

    王昌齡作為一代詩傑,流傳下來的資料卻很少。

    除了上文所說貶嶺南外,還曾遭過貶,具體時間和原因也不太清楚。《詹才子傳》說他“晚途不謹小節,謗議沸騰,兩竄遐荒”。《河嶽英靈集》說他“再歷遐荒”,《舊唐書》本傳也說他“不護細行,屢見貶斥”。看來這位詩人屢次遭貶斥,仕途極不順利。

    更為可悲可嘆的是,王昌齡後來連龍標尉這樣一小小的職務也沒能保住,離任而去,迂迴至毫州,竟為刺史閭丘曉所殺。

    《唐才子傳》載:王昌齡“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後張鎬按軍河南,曉衍期,將戮之,辭以親老,乞恕,鎬曰:‘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乎?’曉大漸沮。”一向同情詩人的張鎬終替王昌齡報了仇。

    王昌齡是盛唐詩壇一著名詩人,當時即名重一時,被稱為“詩家夫子王江寧”。

    因為詩名早著,所以與當時名詩人交遊頗多,交誼很深,除上文談到與李白、孟浩然的交遊外,還同高適、綦毋潛、李頎、岑參、王之渙、王維、儲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誼。他因數次被貶,在荒僻的嶺南和湘西生活過,也曾來往於經濟較為發達的中原和東南地區,並曾遠赴西北邊地,甚至可能去過碎葉(在今吉爾吉斯)一帶。

    因他有豐富的生活經歷和廣泛的交遊,對他的詩歌創作大有好處。王昌齡擅長七言絕句,被後世稱為七絕聖手。如《出塞》詩:“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慨嘆守將無能,意境開闊,感情深沉,有縱橫古今的氣魄,確實為古代詩歌中的珍品,被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

    又如《從軍行》等,也都為膾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宮女們不幸遭遇的《長信秋詞》、《西宮春怨》等,格調哀怨,意境超群,抒寫思婦情懷和少女天真的《閨怨》、《採蓮曲》等,文筆細膩生動,清新優美。送別之作《芙蓉樓送辛漸》同樣為千古名作。沈德潛《唐詩別裁》說:“龍標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

    閻丘曉因忌才而殺害了王昌齡,實在是對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大破壞,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據叫《舊唐書》本傳和《新唐書·藝文志》,知王昌齡有集五卷,唐時傳世之本,今已難覓,《全唐詩》收王昌齡詩四卷,《全唐文》收其文六篇。

    目前能看到的王昌齡詩文便只這些了

  • 6 # 莽原大語文

    盛唐詩人王昌齡的一首《出塞》被譽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為人千古傳誦。若問王昌齡為什麼寫這首詩,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因為出塞是一次難得的精神之旅,讓王昌齡激情勃發,有了一種非寫不可的衝動。

    出塞,是盛唐時代每個詩人都向往的事情。出行邊塞,絕非易事,那是一場漫長的充滿艱險、充滿刺激的精神之旅,那裡有在長安、在中原看不到也想象不到的奇特畫面,有在官場學府體驗不到的精神風貌,那裡召喚著王昌齡前往觀察、體驗、品味和創作,提供給他無窮的創作動力和熱情。邊塞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景象,有“胡天八月即飛雪”的惡劣環境,有綿亙戈壁陰山的萬里長城,有旖旎多彩的西域風光,更有在前線浴血奮戰、報效國家的大唐將士……走入邊塞,深入生活,感受邊塞風情,使王昌齡被眼前的一切感動了,他發現自己太愛大唐的邊塞了,太愛太敬仰大唐的邊塞將士了。這些都是盛唐詩人最好的創作題材,激勵著王昌齡為時代代言,為大唐代言,為將士們代言,於是產生了一種創作衝動,脫口而出一首七絕:“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二、因為王昌齡感受到一種馳騁沙場、建功立業的時代精神,使他深感有義務將其表現出來。

    大唐建立之後,它就開創了一個開放的時代、進取的時代、充滿活力的時代,感染激勵了像王昌齡這樣的詩人。然而,大唐的強盛不是一蹴而就的,當初,它的北方和西部邊疆曾屢受遊牧民族嚴重的侵擾,來犯者有來自突厥的騎兵,有來自回鶻的馬隊,有來自吐蕃的犛牛陣,每次都給大唐邊境甚至腹地長安帶來嚴重的災難。因為新的朝代剛剛建立,百廢待興,舉步維艱,所以唐朝無暇也無力化解邊塞危機,每每忍辱負重,妥協退讓。大唐君臣勵精圖治,發展農耕,恢復經濟,從而造就了中國歷史又一次盛世——貞觀之治,而富國強兵是此次盛世的成果和標誌。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唐朝採取了積極的邊塞政策,舉國動員,發動了幾次收復失地、維護邊境安全的戰事,並且大獲全勝,徹底扭轉了中原王朝幾百年來的邊塞頹勢。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大唐人民,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愛國熱情,提高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到邊塞去建功立業成了青年人的熱烈追求。知識分子尤其是詩人們不僅是這種時代精神的體驗者,而且是傳播者,初唐四傑中的楊炯就寫過“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詩句,表達了詩人們共同的心聲。王昌齡寫《出塞》時,正值大唐開元盛世,他要用“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展現雄渾壯闊的大唐邊塞,表達盛唐人特有的豪邁與自信,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三、因為王昌齡要表達對國防前線形勢的關心,對邊塞將士們的美好祝願,展現一種強烈的憂患意識。

    然而,王昌齡的這首《出塞》最終的著力點是在表現一種憂患意識,一種對時局對未來的關注與擔心。“萬里長征人未還”,弦外之音是出征人應當歸來卻沒有歸來,詩句裡飽含著一種抱怨之情,傳遞了邊塞人的心事:戰事曠日持久,將士超期服役,疲敝不堪,思念家鄉與親人,可是山高水長,不知歸期。而最後兩句中一個“但使”使用了一種虛擬語氣,表達了一種美好的期待:如果能有一位像西漢名將李廣一樣的將軍鎮守邊關,大唐的防線將固若金湯,萬事無憂。但這畢竟是懸想出來的願景,言外之意是,正是由於主將不關心體恤士兵,缺乏指揮才能,沒有必勝的勇氣和力量,造成了北方要塞屢屢被敵軍突破,將士們陷入苦戰而難以抽身,更何談回到中原,回到家鄉了。從上述分析看,這首詩又是王昌齡的盛世危言,諷喻統治者關注邊關,不僅要關注戰果,而且要關心邊塞將士的疾苦。當務之急在選將用將,選拔愛兵如子驍勇善戰的猛將,只有官兵勠力同心,才能防患於未然,求得邊境的長治久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儒家的天道和人道的區別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