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史文今

    王陽明心學集大成者,歷經坎坷,無動於衷,天資聰慧勤而好學,龍場悟道,實乃命也運業。實乃我輩之楷模 學習之榜樣。要問為什麼是聖人?勤學之。吾日三省吾身

  • 2 # 靈澈散人

    王陽明正式創立心學,平定寧王作亂,又教導了一大批弟子。

    所以立德立功立言,聖人要做的三件事他都做到了。

  • 3 # 枳也來

    他之所以能夠獲得這麼大的成功,都離不開他知行合一的智慧。只要掌握了知行合一的方法,我們也同樣能在龐雜的工作和學習中做到有條不紊,遊刃有餘,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理想。

    這是後來被儒家士林看做聖人的人物:心學學派的開山宗師,門徒遍天下的大儒,文武雙全的一代奇人王陽明。

    那一年的王陽明,卻是一個出了名的敗家子,外加倒黴蛋。

    王陽明的“敗家”,在當時是出了名的。他本是名門之後,父親王華曾是兩代帝師。可他從小不愛讀書,偏好舞槍弄棒,學習成績從來都是中下游。而且心比天高,成天口出狂言質疑先賢學問,動不動就誇口說自己將來要做聖人,更一年到頭給家裡闖禍。

    可到了正德元年(1506),因為一件倒黴事,他卻躲也躲不下去了。因權閹劉瑾專權,時任兵部武選司主事的王陽明,上書直斥劉瑾奸惡,結果引火燒身,被打得皮開肉綻不說,官職更一擼到底,科場的功名遭革除,發配到貴州龍場做驛丞:在蠻荒之地做個不入流的小官。按照現代的話說,就是政治生命完結了。

    發配的路,恰好要路過南京,王陽明躲了多年的父親王華,此時就住在南京做官,去,還是不去?

    王陽明有一千個理由不去。但有一個原因,卻讓他必須去:他到南京的那天,是八月十四。中秋節要到了。

    王陽明說:夫學、問、思、辨,皆所以為學,未有學而不行者也。

    意思是,學習、詢問、思考、分辨,這些都是為了學習某一件事,而要掌握這件事,光學不做是不可能的。

    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失敗不是因為沒有思考,而是因為猶豫不決,遲遲沒有行動。

    我們通常說,謀定而後動,三思而後行,但是在思考的過程中,我們做事的勇氣卻一點點被消磨掉,人都有惰性,過度的思考只能帶來拖延,而“三思”又是自己拖延下去的絕佳藉口,於是事情就一拖再拖,最終等到拖不下去的時候,才倉促行動。而行動起來的時候才發現,有很多問題是在行動中才呈現出來的,而此時,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解決這些問題,只能草草收場。

    事前的“三思”其實和事實脫節很嚴重。只有先去做了之後,才能知道問題所在,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王陽明從小就立志做聖人,他的父親聽說這件事之後覺得他是狂妄自大,但是王陽明卻從立定志向之後,就一直在行動的路上,他處處尋師訪友,學習做聖人的法門,雖然屢試屢敗,但是他卻一直在不停地嘗試。

    為了驗證“格物致知”的道理,他特地跑去格竹子,雖然沒有格出什麼道理,而且還大病了一場,但是他卻也因此知道了透過外物尋找“理”是行不通的,這對他後來開創心學,不可謂不重要。

    正所謂,吃了梨子才知是酸是甜,穿上鞋子才知那裡夾腳。

    只有先行動起來,才能發現有哪些問題,邊行動邊思考,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前進。

    考慮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猶豫一萬次,不如去實踐一次。做,還有成功的機會,而不做,卻是一點機會也沒有。不要想太多,先行動起來,縱然華麗的跌倒,也勝過無謂的徘徊。

    而更出乎他意外的是,原本等著一通呵斥的他,只聽到父親一聲又一聲激動的問候:“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他實在忍不住了,生活中少有地主動給父親認錯:“是我意氣用事,把功名弄丟了,官也弄沒了,我對不起父親大人。”父親並沒有呵斥他,相反卻是寬慰:“孩子,你是為了斥責權奸才這樣做的。你做得對。”

    然後,就是王陽明自己文集中,那一段少有的其樂融融的時光,王府中秋節的家宴,久別的親人們相聚一堂,把酒言歡。

    父親還特意為王陽明準備了一個小節目:他聘來一位南京城有名的雜技演員,在家宴上表演戴頭盔翻跟頭。這可是個高難度動作,王陽明驚歎地問演員,你怎麼做到的?演員答:我翻跟頭的時候,腳跟要站定,牙齒咬緊,讓太陽穴膨脹,然後頭盔就戴住了,翻跟頭的時候不會掉下來。王陽明明白了:父親,是用這個方式,告訴他一個簡單的信念:立定腳跟做事,咬緊牙關做人。

    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人需要有為自己著想的心,才能剋制約束自己;能夠剋制約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人生啟迪:人活在世上,做什麼不需要克己呢?為人處世的功夫,明白道理只是基礎,能夠做到克己才能實現。但克己不是壓抑自己,因為克己的實質,不是源於外在的壓迫,而是源自內心的不平。人心若平,世間便無不平之事。所以克己的真正指向,是修煉自己的心,修養自己的境界。克己,如同佛家的戒律,只要觀念上不要跑偏成壓抑慾望,而是明白這是為了修煉散亂之心、萃取出本心中真正美好的品質,便正是心靈脩養的功夫。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分?子欲觀花,則以花為善,以草為惡。如欲用草時,復以草為善矣。

    天地化生,如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別?你想賞花,即以花為善,以草為惡。若要利用草時,又以草為善了。這些善惡都是由人心的好惡而產生的,所以從形體上著眼看善惡是錯誤的。

    人生啟迪:是非善惡,只在一念;澄然本心,本是不動。一切功名利祿、悲歡離合都不過是過眼煙雲,得而失之、失而復得等狀況都是經常發生的。能看到這一層,就能把那些繚亂自心的東西,看淡些。

    正德元年(1506)中秋節的這一幕,在王陽明光輝的一生中,只是一個不起眼的節點,卻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之後的王陽明,流放到貴州龍場,期間矢志不移,探究學問真諦,終於在龍場黑漆漆的夜空下,發出了“縱皆陰影,吾心光明”的吶喊,開創了震古爍今的陽明心學,立下赫赫偉業。

    後人在說起前因後果的時候,也會捎帶著說起王父的教子有方,用心良苦。然而在那個特殊的中秋節,真正開啟王陽明黑暗的心扉,為他注入無盡光明的,其實是一個平凡人都知道的真理。

  • 4 # 亂世飄萍

    陽明先生開創的“心學”,是儒學發展的一個分支,在中國眾多的思想家中,他的學說最近似西方哲學,與英國大主教貝克萊的“主觀唯心論”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以我的理解,心學如果是簡單的否定身外客觀世界的存在,萬物只是依賴於我心,那麼我的這顆心又是如何依託、安放?顯然王陽明、貝克萊都不會這麼愚蠢,他們只是發現了我心與身外世界的異體同構,在眼的溝通連線下,從而喚醒體內意識,以此揭示出人的主觀能動性對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性。陽明先生除了心學外,還有他的個人修為以及在世俗世界裡的事功。幾百年來,學問、修為、事功都能達到他的成就,為數不出一隻手。

  • 5 # 新角度看問題

    王陽明能成為一代宗師,成為聖人,這是由許多原因造就的,很多人在拿他與唐伯虎作比較,研究二人的不同,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的完全不同的兩個人生。我的一些粗淺見解如下:首先是家庭教育,王陽明的爺爺王老爺子很注重家庭教育,自己本身是一個讀書人,而且早早的將兒子王華(王陽明的父親)培養成才,王華是進士出身。王華同樣對兒子王陽明教育特別重視,所以良好的教育給王陽明的成長提供了良好條件。其次,獨特的性格,王陽明性格獨特,從小立志,十幾歲即僅與一個自己大小的隨從北遊長城,家人全然不知,要知道北方長城外,時有草原遊牧民族叩邊,足見其膽識與氣魄,早已心懷天下。同樣是十七八歲,王陽明已經立志要成為聖人,所以有了格竹子病倒的故事,也因此其思想轉向心學,終成一代宗師。在我看來,自小立志是他終成一代宗師的最主要原因。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當時的社會背景,自己的講學,良好的性格等等。歡迎大家指正!共勉!

  • 6 # 北方的天空偉

    王陽明心學集大成,致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為一代宗師。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更是聖人。

    日俄海戰首次擊敗俄國的日本海軍元帥東鄉平八郎,隨身攜帶一顆印章,刻著“一生伏首拜陽明”七字。

  • 7 # 子愚之言

    王陽明憑藉心學被後世譽為儒家四大聖人之一,為儒家的最後一個聖人!他除了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之外,還是哲學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放在現代,妥妥的全能人才一枚!他的心學不僅在國內影響深遠,還流傳到日本、南韓等國家,梁啟超說王陽明是“百世之師”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說過“一生低首拜陽明”。

    王陽明成這一代宗師並不是偶然的,是時代需求、家族影響以及其個人志向、自身品性及人生經歷等綜合原因造就了他!

    當時的時代背景需要革新思想:人與思想皆是時代的產物

    王陽明所處的時代是明代中後期,這時的明朝政制積弊很深,中央集權較前朝愈發嚴重,皇帝近宦官佞臣,鎮日裡尋歡作樂、荒淫無度,還曾在奉天殿讓猴子騎狗,在宮中玩“過家家”,朝廷朝綱不振,朝政日趨腐敗;另外土地兼併嚴重,農民收入連交稅都不夠,造成階級矛盾嚴重激化,農民起義頻繁爆發,社會動盪不安。政治經濟環境必然影響人文環境,思想道德體系也受到很大的衝擊,社會風氣敗壞,道德淪喪,人心散漫浮躁。而當時奉行的是程朱理學(二程一朱:程顥、程頤與朱熹),這一套客觀唯心主義學說已經教條化,完全不適用於當時的社會環境。

    例如,程朱理學主張的“存天理、滅人慾” 實際就是封建倫理道德的“三綱五常”。他們將天理看成是至高無上的,是世界的本源,天理構成人的本質, 而“人慾”就是隻要不是維持生命必須的慾望和需求,這些是與天理相對立的,是不能共存的。

    在當時雖然流行這一套學說,但實際並沒有什麼指導意義,天理倫常、道德人倫只是空口白話, 約束不到人心,凝聚不了民心,更難指導人的所作所為。在面臨這樣嚴重的社會危機的情況下,急需要有一種新的革新思想來拯救人心,來給舊的道德體系更換一輪新的血液!

    這個時候,王陽明的心學橫空出世!王陽明心學受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思想的影響極深,博採眾長,結合實際,終成大家。

    為什麼是王陽明,而不是別人呢?

    少年立志並一生不改初心:家族多代積累下來的文化底蘊使他從小立志要學聖賢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眾所周知,王陽明少年立志要學聖賢,他認為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當官而是學聖賢,在眾人都嘲笑其不自量力時,其父大罵他小子狂妄,他依然初心不改。為什麼別人都把當官當做人生最重要的大事,而他要學聖賢?這大概與他的家族及文化底蘊有分不開的關係。

    王陽明的家族基因真是超級強大!

    元祖:王羲之,可謂是無人不知吧(這裡省卻十萬字)。王羲之尊崇佛教,與竺曇猷、支遁等名僧都有往來,他在支遁講學時,還曾“披襟解帶,流連不能已,仍請住靈嘉寺,意存相近”

    六世祖:王綱,“博學,善識鑑,有文武長才”,雖然他“性在丘壑”,但到七十歲還被劉伯溫舉薦到朝廷當官。

    五世祖:王彥達,“以德學為世隱儒”,因為父親王綱徵苗而死,但朝廷對此太過薄情,"痛父以忠死",給兒子王與準留下祖輩傳下來的大量書籍,說:"但勿廢先業而已,不以仕進望爾也。"與準"閉門力學,盡讀所遺書。"

    高祖:王與淮,精通《禮》《易》,以“先人之志,不敢忘也”,“毋廢先業“為由拒絕當官,為了不當官而自傷其腿。

    曾祖:王傑,因父親王與淮為了逃避當官而自傷後,官府逼著次子王傑去當官。後因覺得大考入考場時需要批發袒衣,有傷文雅,故而放棄。可以說是個性十分的灑脫。

    祖父:王倫剛成年就被爭聘為教書先生,聲名遠揚,無不尊敬。他淡泊名利,清雅高尚,雖然生活清苦,但依然時常接濟鄉里。

    父親:王華,也就是王陽明的父親,聰明絕頂,過目不忘,品性高潔,他受當時社會環境影響而熱衷官場,考上狀元。據說曾經有祁陽學士受他才華所傾倒,派小妾向他借種,被他斷然拒絕。

    王陽明的六輩家族元祖王羲之、六祖王綱、高祖王與淮信奉道家思想,曾祖王傑、祖父王倫(竹軒先生),父親王華(龍山先生)信奉儒家思想。

    王家歷代無不是博學多才、品行上乘、頗有風骨的文人雅士,並且非常狂熱的愛讀書,別人讀書是要致仕博前途,王家讀書卻只是讀書,讀經典,讀內涵,讀思想。沒有錢,但書籍是最貴重的遺產一代一代傳下來。那麼,在這一代一代的文化傳承中,王家的文化底蘊就這樣積澱下來,很多思想與觀念深深的在王陽明心裡紮根。不能不說王家多代不求聞達而致力讀書可能也是影響王陽明立志要學聖賢很大一部分原因。並且因他的家學淵源而與儒、釋、道本就有解不開的緣。

    漫長坎坷的人生經驗中悟道:王陽明的人生經歷是對心學“知行合一”的實踐

    因為王陽明先祖多代不願入仕,皆是布衣草民,家境貧寒,很多事情都是親力親為。王陽明父親在他十歲時中了狀元,才漸有好轉。王陽明雖然做了一段時間的熊孩子,但是從小就天資聰穎,十歲就能出口成詩。後醉心於下象棋,被王華將棋子盡數扔進河裡。後來又沉迷於舞槍弄棍、排兵佈陣,精通《武經七書》。直到有一天他寫了《帝國平安策》託王華轉交皇帝。可見王陽明從小就有一顆為國為民的聖賢心。而且為他以後做為進士出身而領兵出征無往不利打下堅實的基礎。而王華趁此機會激勵他致仕。

    從小到大,王陽明無論做得好還是不好,王華從來沒有誇過他,而是不斷以自身為阻力來磨練他,使他不斷努力越過一座又一座的高山。而王陽明也從不使人失望,他堅韌不拔、以身實踐的個性讓他不斷向聖人的方向一步步邁進。他好學求知到了狂熱的地步,例如他新婚之夜失蹤居然是與人談佛,還有有名的王陽明”格竹“七天七夜到吐血暈迷的例子,從他醒來就悟到格物不是物本身,而是在內心,從這時起,王陽明心學開始有了萌芽。

    王華從末誇過王陽明,直到王陽明彈劾弄權宦官劉瑾被貶,還連累到父親一同被貶,這可能是他人生中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大挫折。他跟父親認錯,而王華說,你沒有錯,你做得很對!並鼓勵他去龍場赴任。王陽明在被貶的路上被追殺,九死一生,這過程中的辛酸艱難可想而知。原本龍場環境就十分惡劣,親眼見過蜈蚣坡下三個死人後,他把自己關在山洞裡,不吃不喝,從而有了龍場悟道,天理皆在人心,“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始知聖人之道,悟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守仁早歲業舉,溺志詞章之習,既乃稍知從事正學,而苦於眾說之紛擾疲苶,茫無可入,因求諸老、釋,欣然有會於心,以為聖人之學在此矣!“

    後來劉瑾被誅後,他被兵部尚書王瓊舉薦任擢右僉都御史,從此開啟了在軍隊開掛的人生,平定江西、擒獲寧王,官至兩廣總督。在軍功赫赫的背後,是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不斷實踐,使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而“此心不動,隨機而動”正是他的兵法要訣。

    “正人心,息邪說”、“而後天下可得而治”。王陽明經歷漫長、反覆又艱辛的探索與實踐之後終成一代宗師,少年立志不是說說而已!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0-2到4:2,你認為,東決猛龍為何能夠完成完美逆襲挺進總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