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稼軒何必長貧

    我們先看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宣揚國威,向海外各國展示強大的大明王朝;尋找建文帝;進行海外貿易等等,都是出於和平交流為主。船隊的護衛也是自衛性質,不會主動尋求侵略。

    其次,明朝自認為當時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對海外蠻夷根本看不上。骨子裡沒有殖民的想法和慾望。而且天高皇帝遠,高度中央集權的明王朝不希望有不好管理的海外諸侯屬國等。

    再次,中國是農業國家,自給自足,重農輕商,沒有這種殖民的客觀需求。

    最後,鄭和每次下西洋都耗資巨大,而所得的很少,基本都是虧本買賣。難以長期維持下去。

  • 2 # 歷史領域創作觀察員

    我來談一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中國從建立封建社會制度受各種思想文化影響,到秦始皇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幾千年的儒家思想文化已經深入人心,儒家中心思想:禮,義,仁,智,信又把仁做為核心,古代帝王一直遵循就是這個思想。《司馬法》上說:“國家即使再大,愛好戰爭必然滅亡,天下即使安定,忘記戰爭必然危險。” 《易經》說:“君子(道德高尚的人)要去掉武器,但是不能忘記防備。” “兵者,不詳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老子·道經》在封建社會,所有的愛國大臣、愛國將領都有兩面性,既反人民,又反侵略,這是時代的倒影。

    回到正題:鄭和下西洋的目的:⒈宣揚明朝國威(政治目的);⒉擴充套件朝貢貿易(經濟目的);⒊尋找失蹤的建文帝。⒋出海目的是為迎佛牙。⒌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絡。鄭和的出使更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明成祖為何要發動此種行動,以後又為何突然結束?是否誠如柯翰所云:“明朝的遠征,根據陸上擴張的中國傳統來說,一開始就是一種反常現象,其開端比結局更不可思議。” 據明史,成祖的動機為“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假使真是如此,則未免小題大做。所以,照理說應有更深入的戰略考慮,否則似不必如此勞師動眾。

    鄭和下西洋一開始的目的就是帶著善意的,所以就沒想殖民這一說了。

  • 3 # 史文書苑

    鄭和七次下西洋,前六次都是是奉了永樂大帝朱棣之命。對於朱棣來說,鄭和和他的艦隊揹負著兩大使命。

    一、揚中國威。

    朱棣是個很傑出的帝王。在位期間,他勵精圖治,使得大明王朝進入空前繁榮強盛的時代。古代的歷代帝王都很嚮往“萬國敬仰,紛紛來朝”的景象,朱棣也不例外。

    二、尋找建文帝朱允炆。

    朱棣依靠發動“靖難之役”,如願以償的登上了皇帝寶座。朱允炆一把火燒燬了皇宮,人卻下落不明,這始終是朱棣無法釋懷的心病。是生是死,朱棣需要一個答案。在他派出許多人尋找無果後,這個難度級數最高的任務,就交給了遠下西洋的鄭和。

    第七次下西洋的時候,朱棣已經去世。皇帝變成了明宣宗朱瞻基,他命令年老體衰的鄭和再次進行海外遠航。新科皇帝的目的只有一個,昭告天下,新皇登基,各國速來朝貢!

    不過對於一個虔誠的穆斯林來說,能到伊斯蘭教的第一聖地麥加去朝聖,是鄭和一生最大的夢想。這次遠航鄭和終於得償所願,踏上了麥加那片土地。返航途中,鄭和病逝。

    征服海外小國,建立殖民地,強盛的大明帝國不屑為之。鄭和的麾下有精銳將士兩萬餘人,還有著最先進的武器和無敵的艦隊。但鄭和奉行大明和平外交的政策,既揚威海外,還將天朝上國的寬廣胸懷與友善和平帶到了諸國。

    強而不欺,威而不霸,這才是一個偉大國家和民族的氣度和底蘊。—《明朝那些事兒》

  • 4 # 朕驚歷史

    對比歐洲的殖民,明朝不在海外建立殖民地是不缺錢,不缺地,國家強大了才能有資本支撐龐大的船隊供應去西洋。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也不是尋求殖民地,當時也沒有殖民這種觀念,我們以強盛的國威顯示先進的文明,融入中華文化圈就臣服明朝,像北韓等國家那樣,沒必要去統治它們,也不像外國殖民者那樣掠取人口,資源等。中國地大物博,同時歷來也比較鄙夷中國之外的蠻荒之地,對統治那些地方沒多大興趣。

    歐洲人的航海可以說是開始於對財富的追求,為了前往那可·波羅口中遍地黃金的中國,還有香料富裕的印度,歐洲人不斷嘗試前往東方的航線。歐洲人的航海探尋得到王室的支援,達·迦馬得到葡萄牙國王的贊助探尋前往印度的航線,他從印度回去的時候滿載香料,純利高達60倍,國王讓他做了印度總督。這刺激了西班牙的航海熱情,哥倫布在西班牙國王的支援下向西航行,意圖尋找中國和印度,但他卻到達了美洲,並在那裡向印第安人收人頭稅,擄掠販賣當地人,建立早期殖民地。隨著而來的是西葡等國對殖民地的爭奪,同時販賣人口,攫取殖民地黃金白銀農作物等資源,對財富的貪婪和追求,這一切都充斥腐朽的資本主義的味道。

    而由中國朝廷領導的鄭和船隊沒有對財富的追求,也沒有想要中國以外的土地。財富朝廷有,土地兩京一十三省不像歐洲的國家那麼小。不僅不需要從別的地方拿人家的黃金白銀等資源,還帶著幾十船的東西送給人家,只帶回中國沒有像長頸鹿之類的。

    鄭和下西洋有的人說是為了尋找失蹤的建文帝,而主要的還是認為揚大明國威,但都有別於歐洲殖民者的野蠻殖民,帶去的是和平和文明,要的就是大國面子。

  • 5 # 70後大叔講歷史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是1405年,比哥倫布首航美洲早了87年;比達·伽馬開闢東方航線早了93年;比麥哲倫從美洲到亞洲的航行早了116年。是世界歷史上記載最早的大規模船隊的遠洋航行,鄭和下西洋有兩個目的:

    1、尋找廢帝朱允炆。

    2、彰顯國威,讓四夷來賀。

    大明朝的海上遠航,目的和之後歐洲的大航海目的完全不同,也可以說意識上並無掠奪財富和建立殖民地的想法。

    明廷下西洋的原因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明成祖朱棣的旨意有兩重深意:因懷疑惠帝朱允炆沒死,已經逃亡海外,所以命鄭和遠行海外,尋找廢帝,以絕後患。

    同時“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擴大明朝在海外各國的政治影響力,顯示天朝大國的富庶與強大。

    鄭和的船隊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支史無前例的海上特混編隊,由200餘艘大小不一、不同用途的海船組成,人員包括:船員和其他輔助人員,以及隨船出征的萬餘精銳戰士,規模之宏大創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新紀錄。

    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最遠到達非洲的好望角。

    四夷率土歸王命,都來朝大明。萬邦千國皆歸正,現帝廷,朝仁聖。天陛班列眾公卿,齊聲歌太平。

    在永樂十八年,明成祖宴請各國使者,宴會上響起了這樣得意洋洋的頌歌,經過多年的努力,下西洋的兩個目的,已經完成了一個,“四夷來賀”的結果,使得明廷上下歡欣鼓舞。

    隨著時間的推移,尋找廢帝朱允炆的初衷,已經變得可有可無。

    西方大航海目的

    當時的中國,按照航海實力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超級大國,發現新大陸的應該是中國,而不應該是之後的歐洲人,這是後世東西方學者幾乎一致的想法。

    西方的大航海習慣稱為“地理大發現”,開闢新航路的同時也意味著隨之而來的海外殖民,掠奪巨大的財富,給當地的人民帶來戰亂和奴役。

    鄭和七下西洋,沒有徵服和佔領一寸海外殖民地,也沒有依靠武力掠奪別國的財富,相反明朝給予了各國大量的饋贈。這種做法,是之後的殖民統治者所不能理解的。

    當中國實力和技術領先世界且擁有一支無敵的強大艦隊時,它勇敢地走出了邁向海洋的第一步,有機會先於歐洲列強成為世界最早的殖民強國,可惜中國沒有意識到此機遇多麼難得輕易地放棄了,這值得當今每一個華人思考。

  • 6 # 建設明天4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中央帝國思維

    中國在明朝清時期,是一個內向的帝國,統治者滿足於四方來朝,認為中華地大物博,不需要與四夷的貿易,且中國傳統文化也認為父母在,不遠行、落葉歸根等思維,不到生活所迫過不下去,是不會輕易離開老家的!而歐洲人早在古希臘時期就開始廣泛在地中海建立殖民地!明清統治者也視海外華人為中華棄兒!

    二、統治者不允許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鄭和船隊儘管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船隊,但明成祖決不會讓其令其獨立!從為什麼領隊是心腹太監就能看出一個一二!況且下西洋諸將家人等俱留在國內已作人質!

    三、使命定位不一樣

    鄭和下西洋一方面是宣揚大明國威,還有一個任務是尋找失蹤的建文帝。而歐洲人大航海卻是要避開奧斯曼帝國的阻礙,建立貿易黃金路線和殖民地。

  • 7 # 狼君歷史

    鄭和下西洋,那時候的中國艦隊可謂世界第一,幾十艘鉅艦加之百餘艘各類船舶,搭載數萬人七下西洋,是當時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做到的。而近百年之後的地理大發現時代,哥布倫和麥哲倫的艦隊相比則小得可憐,僅僅是個位數的帆船和寥寥幾百人的船員。

    比如哥布倫的第一次美洲之行,僅有帆船三艘,水手87人,其最大的旗艦噸位不足鄭和艦隊寶船的十分之一。而完成環球航行的麥哲倫船隊,只有一百多噸的小帆船兩艘,不足百噸的小帆船3艘,船員只有265人,就這一整支艦隊都抵不過鄭和艦隊一艘寶船的五分之一。

    但與這些西方探險家淘金的目的不同,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多於經濟目的,完成政治目標就算完成了航行目標。而西方的探險家,航行探險只是過程,最終的目的在於在發現的土地上淘金賺錢,那麼建立永久的貿易點是必須的。最開始的殖民地,大都以貿易點為主,逐漸發展為城市,又進一步擴充套件為殖民地的。

    而鄭和七下西洋,其前三次下西洋,主要是出於鞏固帝位,宣揚國威的政治目的。為的就是“耀兵示富”,宣揚國威,促使諸國來朝。而從實際情況也可以看出來,鄭和每次返航,都載滿各國使臣和奇珍異寶(奇珍異寶與建立貿易無關,是貢品,普通的貨物才是貿易貨物)。而對於是否真的去海外尋找失蹤的建文帝就不得而知了。

    而其後的四次下西洋,才演變為政治目的和經濟目的並重,發展與各國的友好關係,建立貿易通道。但以當時中國的封建經濟而言,沒有對海外商品和市場的需要。也就是說,建立貿易通道的用處不大,就當是的中國而言用不到,所以就更沒有建立殖民地的需要了。

  • 8 # 穿越時空感受歷史

    以和平交流為主,以德服人,除個別不服的,大明水師很少動武。

    鄭和下西洋和同一時期歐洲的殖民擴張完全不同。鄭和下西洋是中國處於封建統治下,為了宣揚國威而開展的舉動。而歐洲殖民擴張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下為了尋找更大的原料產地、勞動力市場、商品銷售市場而進行的資本主義擴張。本質不同,目的自然不同。

    據《明史·鄭和傳》中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擴大明朝在海外各國的政治影響力,顯示天朝大國的富庶與強大。

    明朝初期就比較重視和鼓勵海上貿易,鄭和七下西洋就是明朝初期中國的海運比較發達的體現,沒有海外擴張的戰略意圖,僅僅是昭告天下,展示華夏民族的富強而已。

    鄭和的船隊有大小不同約200餘艘組成,從南京出發,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最遠到達非洲的好望角。創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新紀錄。

    總結,那麼鄭和下西洋為什麼沒有建立海外殖民地呢?

    一是破交,為了打破親蒙古勢力敵視中國的外交困境;

    二是貿易,透過和沿途各國和平貿易將海外貨物運到國內獲取鉅額的壟斷利潤;

    三是宣揚國威,向海外各國展示大明王朝的強大;

    四是尋找建文帝朱允炆。

    無論如何,中國曆朝歷代只有本國領土和周圍臣服的藩屬國,天下之大,盡在中國的版圖之內,由於民族國家意識的缺失導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禁錮。

  • 9 # 碼字的蝸牛

    文化不同,說法不一!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以下大理國,在教科書中南詔國就一直在漢民族的勢力外圍之內,可是哪怕是唐朝時期,一直都是羈縻狀態(哪怕是盛唐時期都出現過征伐南詔出現過全軍覆沒的情況)。可是到了明朝後,哪怕是後來的晚晴時期,雲南都沒像其他邊疆區域那樣鬧獨立的現象。以下是轉載一些明朝時期的記載

    傅友德斥段氏使節:【大明龍飛淮甸,混一區宇,陋漢唐之小智,卑宋元之淺圖,天兵所至,神龍助陣,天地應符!】【自傅(友德)、藍(玉)、沐(英)三將軍臨之以武,胥元之遺黎而盪滌之,不以為光復舊物,而以為手破天荒,在官之典籍,在野之簡編,全付之一燼,既奏遷富民以實滇。】

    “毀其書、滅其文化、遷富民以實滇”,這就是明朝朱元璋時期對雲南的征伐時的政策!也致使了迄今研究僰文(“老白文”南詔國文字)困難的主要因素。

    在上世紀末,因受當時歷史侷限性,要考慮與鄰國的睦鄰外交等因素,對歷史上中國王朝曾經佔據或羈縻統治的領土,做了明顯雙重標準的劃分:凡不在今天中國領土範圍內的領土,許多都故意沒有劃入中原王朝歷史勢力版圖之內;凡是已經是中國版圖的,則將其列入中原王朝歷史勢力範圍之內;這樣的結果也就造成了許多人認為,明朝強盛時期的勢力範圍比較小。可是在國外,尤其是歐美的歷史研究中,並不是這樣認為的,以下是中外兩種版圖的對比:圖一是中方的,圖二是歐美

    在歐美的明朝強盛時期的版圖中,較為淺色的地區,則是明朝著名的宣慰司,也就是俗稱的土司羈縻政策。其中我們也能注意到一點,就是交趾(越南區域),是較為深色的。這主要是明成祖朱棣當時的政策而致使,也就是說,當時的朱棣在征伐交趾時,施行了如同朱元璋征伐雲南境內殘元勢力所施行的政策一樣。

    從新世紀開始,國內的歷史界開啟出現一種聲音,即較為公正、公平探究明朝。因此朱棣時期在三佛齊國舊港宣慰司的研究也在進行著;所以現今也就有了新的論點,在論述朱棣時期交趾與舊港宣慰司之間的相互形成的犄角形態。

    事實上,文化的差異性,致使了中原王朝極少有“殖民地”的說法,而是以羈縻政策為基礎的吞併行為,通俗直白的說法就是遠交近攻。不斷地進行文化、人口等同化,使當地的土著真正融入漢文化之中。

    但是這種行為,尤其是朱棣所施行的政策,與國外大航海時代時出現的公有制與私有制之間的紛爭較為相似。朱棣進行的下西洋運動中,所帶給明朝的獲利,並沒有納入國庫之中,而是比較獨地將獲利全部納入了皇室內庫,致使明王朝內部,尤其是文官集團的抗爭,即公有制反對朱棣的“私有制”(和西班牙剛好類似、也剛好相反,西班牙是眾人為私有制,而王室是“公有制”)。

    因此在朱棣死後,文官集團的“公有制”就發動了反擊,在明宣宗時期,撤銷了下西洋及對奴兒干都司的直接控制行為,轉為較為輕鬆的羈縻政策。因此在明皇室以及國庫缺乏資金的時期,明朝撤回了舊港宣慰司,將其交給了當地的王室。

    下圖是歐美對明朝早期的擴張示意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學習音標拼音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