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夕顏陌陌
-
2 # 費曼學習中心
中原大地的風俗,正是“中秋節月兒明,八月十五吃月餅”,月餅餡兒以甜為主,可加入各種果仁芝麻青絲紅絲,那才是記憶中的中秋
-
3 # 樂田圍軍仔
我們是地道的博羅客家人。說到中秋節,每個地方應該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吧。我暫且說說我們本地的主要特色!
主食一般是六、八、九個菜:白切雞、豆䜴鵝、黃燜豬肉、爆炒牛肉、各種海鮮、釀豆腐,芹菜魷魚,炒粉絲,炒青菜還有個湯。
唉,不說了,我對美食過敏————————流口水!
-
4 # 金玲瓏塔
中國人民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肯定少不了最經典的五仁月餅,每年自己都會做一些,孩子特別愛吃,寓意中秋人月兩團圓。
這個季節還有就是肥美大螃蟹,價格也合適。
-
5 # 白胖子6114
我在臺州,在臺州, 中秋佳節, 我們有一款特殊的月餅-蛋黃酥 也可以稱作陷中陷 整個的蛋黃 搭配雪媚娘 一層紅豆沙 一層酥軟肉鬆 一口咬下 酥酥麻麻 下面給大家蛋黃酥的配方 也可以買現成的哦
零失誤的蛋黃酥(18個量)
1⃣️主料
水油皮:高筋麵粉150克、白砂糖30克、固態豬油55克、清水60克
油酥:低筋麵粉120克、固態豬油60克
紅豆沙:450克
鹹蛋黃:18個
輔料
雞蛋兩枚,黑芝麻少許
2⃣️製作方法
水油皮:高筋麵粉150克、白砂糖30克、固態豬油55克、清水60克混合均勻,在揉麵墊上揉出薄膜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
油酥:低筋麵粉120克、固態豬油60克混合均勻後,裝入保鮮袋放入冰箱
水油皮和油酥都是醒發20-30分鐘
準備一個碗,在碗中倒入適量高度白酒,把鹹蛋黃在酒裡滾一圈,放入烤箱中層,150度烤10分鐘取出冷卻
稱取紅豆沙,每份25克,搓圓備用
取一份紅豆沙壓扁,包入鹹蛋黃,搓圓,依次包完
水油皮和油酥依次分成18份(水油皮大概每個16.5克,油酥10克)水油皮包住油酥,然後收口捏緊,全部包完,收口向下蓋上保鮮膜醒發10分鐘
醒發好的麵糰用擀麵杖擀成牛舌狀,捲起來,依次做完蓋上保鮮膜醒發20分鐘
醒發好再次用擀麵杖擀卷,醒發20分鐘
鬆弛好的麵糰,手指按壓中間,兩邊往中間按壓成面片,擀開,放入餡,包好收緊收口,收口向下
分離兩枚蛋黃,打散,蛋液刷在蛋黃酥表面,撒少許黑芝麻
165度預熱烤箱,放入中層165度烤40分鐘✅
-
6 # 武夷山五朝品茗茶葉
對一個吃貨來說,很顯然,在這個世上,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中秋雖然是個團圓節,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回去吃到家鄉的味道,於是小天在此準備了一些省市的中秋特殊美食與大家分享,能回家的對比著看看會長說的對不對,回不去的孩子們先用這些文字與圖片解解饞吧!
北京
老北京的傳統月餅有自來紅、自來白和提漿月餅。提漿月餅是指月餅皮面的一種製作方法,說通俗點“提漿”就是熬糖漿,另外在皮面中還要加入一定比例的大油,以起到酥鬆的作用。有回民購買時,就把大油換成黃油。這種月餅的特點是皮酥、餡香,“老北京”中秋特愛吃。菜式上,八月秋高蟹正肥,中秋正是品嚐螃蟹的時節,北京尤其講究品嚐醉蟹。
天津
天津,在老天津人眼中,中秋節晚宴僅次於除夕晚宴。這時正是秋收時節,小站稻的米、河海兩鮮螃蟹、百果等都在此時上了百姓的餐桌。在喝酒上也很講究,男人喝直沽高粱和五加皮,婦女和老人喝玫瑰露。在中秋節賞月時,兩三歲的娃娃要穿兔鞋、戴兔帽,長輩要送給孩子兔臉人形的泥人玩具泥兔。除此之外,文人墨客會在中秋之夜賞月賦詩。
中秋活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專案。
福建
福建人有中秋吃鴨子的習俗,因此時正是鴨子最肥壯的季節。福建人用福建盛產的檳榔芋和鴨子一起燒,叫檳榔芋燒鴨,味道非常好。
檳榔芋是薯蕷科作物,也叫荔浦芋,主產於廣西、福建等沿海地區,已有上千年曆史。目前的廣西荔浦縣、平樂、恭城和福建的閩南地區為主產區。檳榔芋形似橢圓,該品種外皮粗糙,剖而觀之,內呈檳榔紋,故又名“檳榔芋”。每年驚蟄、春分時節開始種植,霜降時即可收穫,每株有唯一的母芋及大小不等的小芋。檳榔芋是澱粉含量頗高的優質蔬菜,肉質細膩,具有特殊的風味,且營養豐富,含有粗蛋白、澱粉、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等多種成份。具有補氣養腎、健脾胃之功效,既是製作飲食點心、佳餚的上乘原料,又是滋補身體的營養佳品,清朝年間列為大清貢品,因而享有“皇室貢品”之稱。
山東
山東慶雲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穀神,稱「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麥箭乃是即墨中秋節吃的一種應節食品。它先用白麵攤成煎餅,再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後用秫秸捲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
江蘇
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酒後則必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美不待言。“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桂漿,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醃製而成。江南婦女手巧,把詩中的詠物變為桌上佳餚。南京人閤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出遊街市稱“走月”。
廣東
潮汕中秋美食品種頗多,這與潮人過中秋節的文化內涵、潮地氣候、農事生產有很大關係。主要可分為三大類:一是糕餅類,潮汕各地月餅,甜的、鹹的、葷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樣種類繁多。還有面餅、軟糕、雲片糕均為中秋節糕餅,為潮人送親戚之佳品,可說潮人送月餅是睦親的習俗;二是潮地中秋節季,天高氣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時,柚、柿、楊桃、菠蘿、石榴、橄欖、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類美食;三是農產的芋頭、南瓜,潮人用其製作芋泥、瓜漿也是潮人喜歡的。其中,中秋月餅是潮人一年一度的傳統食品,過中秋節,沒有一個潮汕人不品嚐一下月餅的滋味的。雖然月餅可以有各種形制,潮汕各地也有自己的特色,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要求是正圓形。芋頭、餈粑等也是潮人中秋必吃的。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這固然與農事有關,但民間還有一則流傳廣泛的傳說:1279年,蒙古貴族滅了南宋,建立元朝,對漢人進行了殘酷的統治。馬發據守潮州抗元,城破後,百姓慘遭屠殺。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後人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中秋佳節食螺,是廣東獨有的飲食風俗,清末民初有首竹枝詞寫道:“中秋佳節近如何?餅餌家家饋送多。拜罷嫦娥斟月下,芋頭啖遍又香螺。”啜螺與剝芋、吃月餅同為歡慶中秋節的三項食事,正如廣東《順德縣誌》載:中秋“具團圓酒、團圓餅、剝芋啜螺賞月。”民間認為:中秋食田螺,可以明目,據分析,螺肉營養豐富,所含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食田螺可明目,言之成理,但為什麼一定要在中秋節熱衷食之呢?有人認為,中秋前後,正是田螺空懷之時,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食田螺的最佳時節,如今在廣東、廣西等地,月下屹田螺,也是中秋節特有的習俗。
臺灣省
高雄縣飼養水鴨的風氣很盛。中秋節前後正是水鴨公初長最嫩的時候,美濃地區的客家人往往於中秋節宰食水鴨公加菜,成為當地中秋的特色。宜蘭地區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外,還吃一種叫“菜餅”的食物。菜餅以麵粉為材料,中間抹上黑糖烘焙而成。臺南地區則有在中秋節吃麻薯的習俗。近年來,臺灣的中秋節又發展出一種新的活動——烤肉。此外,臺灣一食品公司根據消費層次的不同需求和中秋節期間暑氣未消的特點,推出全新概念的中秋雪月餅。何為雪月餅?雪月餅就是冰淇淋月餅,清涼降溫,口感滑爽,內餡分三種口味——香檳甜心、夏威夷派對、維也納咖啡。此款月餅還全面採用日式精緻包裝、具有保溫作用的保力龍包裝盒,保證雪月餅在一定時間內不融化。
貴州
黔式月餅不同於廣式月餅,它是用烤的方法,用麵粉500克、豬板油、糖稀、清水拌勻揉成水油皮;麵粉250克與豬油拌合擦成“幹油酥”。分別下劑後,將幹油酥包入水油皮中,開暗酥製成40克一個的酥皮坯劑子,再將每個劑子按圓餅皮子備用。芝麻、瓜子肉、核桃烤熟,剁成細粒混合,加入熟火腿末、大棗、瓜蓉、熟粉、冰糖、鹽拌勻成餡料。將適量的餡料包入皮坯劑中,收口朝下,壓成扁圓形,放入刷過油的烤盤中,入烤爐用面火210℃,底火180℃的爐溫烤15~20分鐘至表面金黃、裡面成熟即成。色澤金黃、外殼酥脆,層次分明;餡心甜中帶鹹,香甜爽口,營養豐富。師傅說酥層要開得薄而均勻,月餅坯子入烤盤時要墊上一張白油紙。
陝西
中秋佳節,陝西人不論貧富,必食西瓜,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它作為解暑良品,性寒涼,糖多,能清熱瀉火,具有寬中下氣、利尿、治血痢、解酒毒的功效。在中秋月圓之時,一邊乘涼賞月,一邊吃著解暑的西瓜,涼意宜人,更增一家團聚的天倫之樂。而且,吃月餅之餘吃上塊西瓜,清熱解膩。久而久之,吃西瓜成為了陝西人過中秋的習慣,所以當今陝西人中秋都會吃西瓜。而西瓜切成蓮花狀,只是為了配合中秋的節日氣氛,增加喜慶吉祥。
浙江
杭州的蓴菜鱸魚燴之所以成為中秋家宴上的菜餚,不僅僅是因為這一時節的蓴菜鱸魚好吃,更是因為晉代張翰借思鄉的“蓴菜、鱸魚”,棄官返回故里的史實,這一故事不僅成為千古美談,並使蓴菜成為思鄉的象徵。蓴菜是中秋家宴和八月時令菜羹。蓴菜又稱馬蹄草、水菜,是水生宿根生葉草植物。蓴菜的根、莖、葉不僅碧綠清香,鮮嫩可口,而且營養豐富。蓴菜為春、秋二季皆可摘取,但以秋蓴為多為好。
四川
在川西地區,煙燻鴨子是中秋節必備佳品,最適合秋季製作,因中秋那時鴨子已長大,肥瘦適宜。清理乾淨鴨子,用稻草煙燻至呈茶色,出爐後以滷水調製,加以香料、食鹽、糖色等,即可烹製成色澤金紅、肉質細嫩、煙香濃郁的煙燻鴨。
中秋節四川人除吃煙燻鴨外,還有吃麻餅、蜜餅的習慣。麻餅是歷史悠久的正宗川點。椒鹽麻餅除了麻餅的皮薄心多、馨香味素等特點外,配料中有花椒、食鹽,成為純甜、微麻、略鹹的特殊風味。相傳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時,合肥人張德勝被朱元璋任為先鋒,為了籌辦乾糧特製一種大“金錢餅”,叫麻餅,以餉水軍,士氣大振,擊敗元軍。朱元璋聞訊後,稱之為“得勝餅”。
上海
上海人中秋宴喜歡以桂花蜜酒佐食。因為他們認為桂花是富貴吉祥、子孫昌盛的象徵,中秋喝桂花蜜酒,意為歡慶閤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據史料載,2300多年前戰國時期詩人屈原曾經寫下關於桂花的美句:“奠桂酒兮椒漿”、“沛吾乘兮桂舟”。其實,500年前民間就有釀製桂花美酒的傳統,代表著團圓涵義的桂花酒中秋飲用也成為了傳統。桂花蜜酒呈天然淡黃色、酒質清新醇和、綿甜爽淨,具有獨特純天然香味,為佐食之上品。而且,長期適量飲用,具有滋養、調理、養容、養生作用。
-
7 # 夏天的貓
中秋快到了當然送月餅了,這裡提前祝大家中秋快樂了
趕緊來學習做冰皮月餅送親朋好友吧
材料: 冰皮預拌粉250g 玫瑰餡料500g 85°以上的熱水250g 糯米粉15g 果味粉10g
1.糯米粉用小火炒,鍋裡不用放油放水,大概炒制微微有點黃即可(這個粉又稱熟粉,用來防粘的)
2.冰皮月餅預拌粉過篩,將85°以上的熱水倒入碗裡,和麵
3.表面揉至黃瓜,摸起來有彈性,包上保鮮膜1一個小時備用
4.熱水加果味粉拌勻,再倒入預拌粉,揉成粉色和藍色的麵糰醒1小時
5.玫瑰餡分為若干劑子準備好
6.麵糰也分成相等的劑子,麵皮和餡不要超過50g,(
壓模具是50g)包好
7.包好的劑子裹一遍熟粉,抖掉多餘的麵粉,放入模具裡壓實
8.想要立體花的可以把粉色藍色面壓在花片上,在放白色的劑子即可
9.最後脫模
小貼士送人的話可以在禮盒裡放入拉菲草,放些糖果什麼的裝飾
-
8 # 百諾恩
夏天一到,喝啤酒擼串必須走起來!對了,還有一樣東西絕對不能少,那就是小龍蝦!小龍蝦絕對是所有大牌檔不可缺失的亮點,甚至有些美食街轉賣小龍蝦。這玩意真的那麼好吃麼?小龍蝦怎麼吃?當然是做成麻辣小龍蝦啦!麻辣小龍蝦只能買麼?NO~麻辣小龍蝦可以自己在家做哦~今天就分享最好吃的麻辣小龍蝦的做法給大家。
最好吃的麻辣小龍蝦6種做法 麻辣小龍蝦的做法1: 食材: 小龍蝦200g,胡椒20g,胡椒20g,洋蔥2個,生薑4個,香葉4個,大蒜5個,茴香1個,肉桂1根,生抽45ml,老抽15ml,紅糖8g,鹽5g,高酒30ml。 料理方法: 1、小龍蝦洗淨,洋蔥、姜、蒜切塊,辣椒切塊。 2、在鍋里加入比平時多一點的油,炒到30%熱。加入胡椒粉、胡椒粉、洋蔥、姜和大蒜,以產生香味。 3、將洗淨的小龍蝦翻炒均勻,然後倒入白葡萄酒、生汁和老汁,加糖,翻炒香味。 4、看到小龍蝦捲曲後,放入香葉、茴香、肉桂等調味料,倒入200毫升水,中火蓋烤8分鐘,最後加入適量鹽調味,調整火勢使湯略幹。
回覆列表
中秋節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當中四大重要節日之一。在這一天,奔波勞累在外的遊子們都會趕回家,和家人共度中秋佳節,所以中秋節寓意著闔家團圓的美好生活。
1、陪伴家人。什麼樣的節日形式都比不上親人團聚的幸福,所以即使你粗茶淡飯心裡都是甜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待節日的安排也日新月異。趁著節日的氛圍在秋高氣爽的日子帶家人來一次說走就走的短途旅行。或者是看望一下許久未見的長輩們,嘮嗑嘮嗑家常,老人們最盼望的也只是親人們的陪伴。
2、吃月餅、餃子。年紀越大,對家的依戀越重,對家裡的味道也更懷念了。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但是月餅是必不可少的,那時候的月餅沒有現在的月餅花樣多,月餅用一張紙包裝,它裡面包的餡只有豆沙、冰糖、桔子皮,月餅的皮是鬆散的,咬一口碎渣渣掉一層除了,下面趕緊用包月餅紙接著,害怕浪費了美味食物。餃子一般春節才有,但是中秋節這一天,可以吃到肉餡兒的餃子。記得媽媽在中秋節會把外公外婆接到家裡來,然後切肉拌上韭菜雞蛋,包美味的餃子,煮上一大鍋。長大後吃再多餃子都吃不到小時候的味道了。
3、吃湯圓、糯米飯、炸翻角、炸油果子。後來家裡條件慢慢好起來以後,中秋節的食物也豐富多樣了。我們這些孩子已經不滿足只有餃子了,媽媽給我們包湯圓、蒸糯米飯、炸翻角、炸油果子,吃的花樣越來越多了,媽媽的年紀也越來越大了。希望每一箇中秋節都有媽媽以及家人們的陪伴,也希望網友們團團圓圓、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