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呆蘿蔔

    公元1722年,英明神武的康熙帝終於走完了他的一生,縱觀這六十多年的歲月中,他所立下的功績仍然是那麼的耀眼。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定蒙古。可以說,作為

    一個皇帝,他的確做到了獨一無二。但是,他也不是沒有遺憾的事情,在立儲這個問題上,作為一個君父,他的確犯了糊塗。其實也不能怪康熙帝,他的子嗣眾多,足有二十

    四個阿哥,而且在這些阿哥中,又有九個異常出眾,使康熙帝難以抉擇,最後更導致了那“九子奪嫡”的結局。

    在康熙早期之時,太子之位早已大定。是由皇后所生的二阿哥胤礽,作為嫡出,而且皇后與康熙帝的感情又異常深厚。所以愛屋及烏,康熙帝對太子非常偏愛。在胤礽

    週歲之時,就被康熙帝立為太子。後來在胤礽成長過程中,康熙帝對他精心培養,教他讀書、騎射,立志把他培養成一個優秀的大清繼承人。奈何好景不長,隨著太子的長

    大,開始不滿自己的太子之位,而且在朝中結黨謀私、動搖國政。使得康熙帝異常失

    望。最後,兩廢兩立,可見皇帝心中的無奈與失望。而胤礽也還是沒能回頭,終以幽死

    禁宮收場,

    大兒子胤禔雖是長子,但卻是庶出,母妃的位分不高。所以,也不得康熙帝的寵愛。雖然跟隨著康熙帝南征北戰,立下過不少戰功,但是幾千年傳下來的嫡庶之分,讓

    他根本無緣太子之位。而且隨後發生的一件事更是讓他惹禍上身。太子胤礽首次被廢,這位大阿哥居然以為自己的機會來了,竟然向康熙帝進言賜死胤礽。這讓一向看重親情

    的康熙異常心寒,從此對這個長子心生厭惡。後因魘咒太子胤礽,謀奪儲位,被削爵囚禁。

    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阿哥,就是那位皇八子胤禩,這位皇八子雖然生母出身低賤。但他本人卻是一個文武全才,擅長籠絡人心,在朝中賢名遠揚,人稱“八賢王”。就連

    康熙帝另外兩個兒子老八、老九都被他籠絡至麾下。也還是在第一次廢太子風波時,康熙帝命大臣推舉太子人選,籌劃已久的胤禩命他一黨的大臣紛紛進言推舉他為太子。但

    是此舉卻引起了康熙帝的猜忌,認為他結黨謀私、圖謀不軌。便立刻負了廢太子的太子之位,成功化解了此次的危機。

    當然還有我們未來的雍正帝,當然當時的他應該是雍親王:胤禛。胤禛此人不喜言,較為冷淡,所以有冷麵王之稱。當時在皇位的爭奪中,他一向處事低調,不攀附任

    何黨派,所以讓康熙帝很是放心。卻不知他早已有隆科多、年羹堯這兩顆棋子。而且還有那“拼命十三郎”的胤祥相助,胤祥是康熙帝的十三子,從小在軍中打拼,戰功赫

    赫。但他無心皇位,早就站到了胤禛一邊,在最後的競爭中,幫助胤禛一舉奪得了皇位。而他也榮封怡親王,世襲罔替。

    最後,還有他,那個“傳位十四子”的胤禵,當然了,這個傳位十四子只不是一個軼事罷了,不足為信。但是,這個阿哥的確深受康熙帝的喜愛,他雖然與胤禛一母所

    生,但卻並沒有站到胤禛一邊,而是自成一派。而且在青海出現叛亂之時,被康熙封為“大將軍王”,足見康熙帝的寵愛。但是他雖然彪悍驍勇,但卻不善處理政務,此時

    的大清,更需要一個守成之君,而不是一個開疆之主。所以,也只能無緣於皇位。

    這就是“九子奪嫡”中那幾個有名的皇子了。在那個無儲君之位的真空期,只要有才,只有有野心,誰能對那個位置不動心呢?

  • 2 # 小慶聽歌

    題主既然這麼問,那我就對症下藥,直接說為什麼只有九個。不再過多贅述康熙的個人簡歷,和他們九個人是怎麼奪的嫡。康熙一共有24個成年兒子。這是說,有24個活到成年的。但是對於當時爭皇位的皇子來說,有的皇子還沒斷奶呢。所以,我從十八子往前分析,大家沒意見吧!畢竟十八阿哥以後的皇子都太小了。

    由圖可以看出,六阿哥,十一阿哥,十八阿哥早死。我再來給大家講講其他六位皇子為啥沒有奪嫡。這六位分別是老五,老七,十二,十五,十六,十七阿哥。

    五阿哥胤祺五阿哥胤祺性格淳樸,認為滿漢並沒有區別。清朝之所以會建立,少不了漢人的幫助是絕對不行的。因而他並不與他的兄弟們一樣,反而非常接納漢人。這也是為什麼在眾阿哥爭搶皇位的過程中,胤祺受到的指責算是最多的一個。他的理論並不被其他阿哥所認可,因而總是被對方批判、誹謗。因此也沒有什麼爭奪的必要了。七阿哥胤祐

    聖祖皇七子淳度親王胤祐,其初行次為第十五,康熙十九年庚申七月二十五日子時生,庶妃戴佳氏即成妃出,有殘疾。就這一條就讓他失去了競爭的能力。那麼多阿哥,康熙肯定要挑選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的阿哥。除非他是特別的優秀,但是從歷史上我們也能瞭解到,他並不是這樣一個人。

    十二阿哥胤祹

    十二阿哥胤祹是蘇麻喇姑養大的,蘇麻喇姑看到老十二沒有當皇上的才華,並且從小就教導老十二不要搶皇位,老十二從始至終研究文學,下場是最好的一個。

    十五,十六,十七阿哥的母親都是漢人。母以子貴,所以從他們出生的那一天起,他們就註定了與皇帝無緣。經過這一系列的篩選,只有這九個人具備爭奪皇位的條件。

  • 3 # 翻出歷史那一頁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回答,雖然說康熙一生有35個皇子,成年皇子有24人,但他們不是康熙皇帝一年時間生的,而是在他執政期間陸陸續續生的,這個戰線從康熙成年到他駕崩,算個能生育的保守年份50年,這些皇子老幼分明,年紀長的做年紀小的父親,在年齡上都是夠的。

    九子奪嫡,主要還是年長的皇子們爭相奪位,年紀輕的完全上不了檯面,甚至只要往前走一步,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九子奪嫡,主要分為四阿哥黨和八阿哥黨,他們各自有著幾個扶持自己的兄弟,也不算是孤軍作戰。

    四阿哥胤禛,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他看起來冷漠,但心裡是懷著家國天下的。九子奪嫡不需要能力有多優秀,人品往往更重要。胤禛成功最主要的卻恰恰是能力,這和現在的“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是一個道理。而坐在雲端上的皇帝,最後選定胤禛也是因為看重他的能力。

    八阿哥胤禩,也就是一心想做皇帝的奪嫡第二人才,他很有賢名,靠在他身邊的兄弟也很多。可是,他的皇阿瑪康熙並沒有去世,天子之上竟然還有皇子賢明盛德,這不是間接的打臉嗎?康熙也看不慣胤禩身邊有太多人幫襯,黨爭太明顯了,所以曾在朝堂上指責他是“辛者庫賤奴所生”,言外之意就是皇位永遠也輪不到他來做。

    有人說,皇位真要到了胤禩手裡,或許那些兄弟們就不用死了。其實不然,像胤禩這樣的人一旦繼位,很有可能一改常態,不再那麼聖明。只怕死的兄弟更多,朝堂上的殺戮也會更多。也是因為康熙幼子們年紀小的緣故,沒有直接參與到九子奪嫡,才有了他們日後的平安富貴。

  • 4 # 老陳有話要說

    康熙皇帝是歷史上少有的兒女眾多而且兒子才能出眾的皇帝,可謂是一改以往皇帝缺乏繼承人的局面。不過這也與清朝前期皇位繼承的制度有關係,清朝前期採用八王議政的制度說白了就是滿八旗旗主參與管理政府大小事情。後期因為權勢鬥爭的需要八旗慢慢被嫡系皇族子弟控制,每個旗的旗人也開始出來做官領兵不過還是預設的以旗主為尊。所以才會有九子奪嫡的局面。

    康熙前期奪嫡最厲害的就是大阿哥和太子,因為太子母親是皇后佔據大位身為康熙大兒子的大阿哥在母族勢力的幫助下與太子鬥得旗鼓相當。不過最後落得兩敗俱傷讓八阿哥有可乘之機。

    後期在太子再次被廢以後四阿哥也開始爭奪皇位,不過因為謀士幫助選擇了最正確的奪嫡之路就是幹活顯示自己的治理才能最後得到皇帝親睞。後期差點被勢頭上升很猛的同母兄弟十四阿哥給超過,奈何四阿哥有個好兒子已經被康熙看好才最終取得皇位。

    其他阿哥因為權勢不夠再加上年齡與這九位哥哥差距太大,自己還沒成長起來這九位已經瓜分了最大的權勢有心無力。

  • 5 # 五味社

    雖然康熙兒子眾多,但要想成為太子候選人,也得擁有相應的條件。

    滿清在入關前,是沒有預立太子的制度,康熙即位後,效仿漢文化,一反祖制,建立儲君制,並要求所立儲君為嫡子,並且是嫡子中的長子。胤礽乃皇后赫舍裡所生,康熙對赫舍裡感情之深,胤礽剛滿週歲就被立為太子,但胤礽自己太不爭氣,二立二廢,赫舍裡僅生胤礽一人,所以他每一次被廢,都能勾起其他皇子的帝王之心。

    康熙雖然兒子眾多,但想成為太子候選人,最起碼要成年,並且擁有一定的政治野心和政治支援。成年之人,從皇長子到皇十四子,其中六子夭折,七子殘疾,十一子早亡,外加五子和十二子毫無政治野心,因此剩下九人就圍繞儲君之位展開一番爭奪,史稱“九子奪嫡”。

  • 6 # 不懂看歷史

    不邀自來。首先,糾正一下,康熙皇帝雖然一生子嗣眾多,皇子多達35個,其中11個皇子早折而未序齒,所以序齒的皇子24個,但是這24個皇子並不是全部都活過了成年,其中4人壽命沒超過10歲便去世了,分別是:皇六子胤祚、皇十一子胤禌、皇十八子胤祄、皇十九子胤禝。

    所以,康熙只有20個成年的皇子,其中九個皇子參與了爭奪皇位,那還有11個皇子為什麼沒有參與呢?

    參與奪嫡的九個皇子,最大的是皇長子胤禔(1672年出生),最小的是皇十四子胤禵(1688年出生),也就是說在前十四位年長的皇子中仍有五位皇子沒有參與奪嫡,分別是:皇五子胤祺、皇六子胤祚、皇七子胤祐、皇十一子胤禌、皇十二子胤祹,其中皇六子胤祚、皇十一子胤禌在幾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皇五子胤祺、皇十二子胤祹無心政治,皇七子胤祐身體殘疾。所以,這五位皇子都沒有參與奪嫡。

    康熙1722年去世,此時,最大的皇子皇長子胤禔50歲,皇十四子34歲,皇十五子29歲,所以皇十五子及後面的皇子太年輕了,根本沒有實力面對一群才華卓越又老謀深算的哥哥們。

  • 7 # 老農民嘮三農

    每當說到清朝,我們都會想起爭奪皇位的事情,確實,清朝爭奪皇位是一件特別殘酷的事情,不管是誰奪得了皇位,在繼承皇位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自己的兄弟痛下殺手,比如說雍正等人。但是有有一位卻沒有被殺掉,他也是康熙的一個兒子。

    當時,康熙還在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九子奪嫡,所幸他是最小的兒子,因此才躲過了一劫。他是康熙63歲的時候生下來的小兒子,他的生母是穆嬪,穆嬪原本不得康熙的喜愛,正是因為她生下了這個小兒子,所以康熙才會格外的疼惜穆嬪。在康熙68歲的時候,帶著這個小兒子,還有穆嬪一起去了避暑山莊。

    一般情況下來說,避暑山莊並不是平凡妃子都可以去的,尤其是小皇子,所以,康熙很是疼愛這個小兒子,他的名字叫做胤袐。正是因為年齡小,所以在九子奪嫡的時候,那些哥哥們也沒有把他當作自己的對手。雍正成為了皇帝,對他格外的疼惜,就好像是自己的兒子一樣,雍正儼然是把這位小弟弟當成了自己的孩子。

    不僅把他接到了宮裡,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讀書,還在他年齡稍微大了之後,讓他跟弘曆還有弘晝等人一起封為了親王。那個時候,他可謂是所有皇子裡面活得最好的一個了。後來,雍正去世,乾隆成為了皇帝,對於這位比自己年齡不是很大的叔叔,也是非常的照顧。不僅給他修建了一座府邸,而且還給他找到了一份很不錯的工作。

    這份工作沒有太多的事情,但是每個月拿到的俸祿又是極高的。他曾經擔任過很多的職位,比如說蒙古都統以及滿洲都統,就連御書處以及宗人府等,他都有擔任過很重要的職務,但是他做事是比較小心的,對任何人都起不到威脅,所以不管是雍正還是乾隆,對他都特別的好。

    唯一一次有點不太好的時候,是他這輩子遭受到的最嚴厲的一次訓斥。那個時候乾隆已經成為了皇帝,想要讓弘晝還有他一起吃飯,但沒有想到乾隆還沒有吃完飯的時候,弘晝就和他一起把筷子放在那裡了,乾隆特別的尷尬。因為,只有他一個人在那裡吃東西看起來是特別不好的,因此就訓斥了他。當然,除了那一次之外,他這一輩子過得都很好,不僅沒有成為九子奪嫡的犧牲品,反而是生下了11個孩子,可謂是享盡榮華富貴之後才離去的。

  • 8 # 有得觀史

    水是有源的,樹是有根的,九子奪嫡是有原因的。

    胤礽是嫡長子,排行老二,兩歲就被康熙立為太子,如果沒有變化,他就是未來的皇帝。皇位已經有所屬了,康熙兒子再多,也不會出現奪嫡之事。問題是康熙皇帝當的時間太長了,太子長大了,想當皇帝,一個著急,一個不讓位,這就形成了矛盾。矛盾白熱化,康熙急眼了,廢了太子,九子奪嫡序幕拉開。

    第一個登場的是大阿哥胤禔。他是老大,太子被廢,長子當儲君天經地義,於是他站了出來。然而,康熙說,我可沒有讓你接班的意思,你可別自作多情。

    第二個登場的是三阿哥胤祉。老大沒戲了,二阿哥被廢了,下一個該輪到老三了。胤祉是個文化人,康熙很喜歡。胤祉覺得康熙喜歡自己,有機會還不給自己?不過胤祉有自知之明,當他看康熙沒有讓他接班的意思,也就急流勇退了。

    第四個登場的是四阿哥胤禛。四阿哥城府很深,看到別的阿哥們奪嫡都碰了壁,不急於登場了,他在臺下積極做功課,等待合適的時機登場。我們先把他的事放一放。

    第五個登場的十四阿哥胤禵。從第四一下跳到第十四,這跨度太大了,有點暈。那還是按順序說,把他放在最後。

    下面該五阿哥登場了。五阿哥胤祺性格溫和,從小被太皇太后撫養。太皇太后是什麼人?!她知道五阿哥不適合當皇帝,告訴他不要參與奪嫡,太危險。五阿哥很聽話,當然也就不參與了。

    該說六阿哥了。六阿哥胤祚活了六歲,年齡小參與不了。

    七阿哥胤祐腿有毛病,那麼多沒毛病的人都等著呢,哪有他的份!他也就打消了奪嫡念頭。

    八阿哥已經登場,按順序該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了。胤禟和胤䄉排行靠後,能力趕不上八阿哥,所以機會不多。他們兩個以八阿哥跟班身份出現,為八阿哥搖旗吶喊,將來八阿哥登基,他們也好跟著飛黃騰達。

    十一阿哥胤禌活了十一歲,沒機會奪嫡。

    十二阿哥胤祹是蘇麻喇姑養大的。蘇麻喇姑是一位智慧的女性,她把胤祹培養成了和她一樣的人,默默奉獻,與世無爭的性格。明哲保身使胤祹成為康熙兒子中最長壽的一個。

    十三阿哥胤祥是四阿哥胤禛的跟班,胤禛登上皇位後,他位高權重,為胤禛出了不少力。不過他不是主角,不單獨亮相了。

    再回到第五個登場的十四阿哥胤禵。九子奪嫡開始時胤禵年齡小,沒優勢,本來沒有機會當主角。但康熙非常喜歡胤禵,特意提拔,所以他才成了九子奪嫡的後起之秀。

    九子奪嫡的終極爭奪戰在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之間展開,驚心動魄之後,四阿哥胤禛取勝,奪得皇位。

    十四阿哥以下,還有一幫小阿哥跟著四阿哥胤禛屁股後混的,只是九子奪嫡開始時,他們歲數太小,根本沒能力參與,等他們長大了,先機沒了,參與也沒啥意義。

    所以,九子奪嫡以主角亮相的有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允禩,和十四阿哥胤禵。以配角亮相的有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其他皇子大多因為年齡太小沒能參與或條件不具備不能參與,個別因為不感興趣沒有參與。

  • 9 # 殘夢意難平

    康熙在位61年,生育的兒女眾多。為什麼只有9子來進行皇位的角逐,我認為主要是年紀決定。前面的十四位皇子都是年紀相對較大,也多年在官場中歷練。十五子之後年紀普遍比較小,其中還有一些過繼給宗室,沒有資本與這些哥哥們進行爭奪。

    清朝的皇位繼承傳統與一般漢族政權有很大的區別。漢族政權強調嫡長子繼承製,而清朝尊崇立賢。按照這個繼承傳統,只要是皇子就有機會!但是康熙子嗣眾多,年齡差距太大,前面的這十四位在朝野經營多年,形成了幾大派系!所以年紀小的皇子心裡明白,安安心心做個王爺是福分。

  • 10 # 搬磚老師傅

    其實,所謂九子奪嫡也不完全是準確的,攪和進奪嫡大戲的都那麼多,其實分為好幾個派系,真正有能力一爭的也就是大阿哥,太子,老四雍正,老八以及後期的老十四。這些人前期其實也只是分為太子黨、八爺黨以及大阿哥黨。

    回來分析這幾大派系。首先說太子黨,內有康熙的偏愛(皇孫也備受康熙喜愛)以及嫡長子的優勢,外有赫舍裡家族索尼和索爾圖建立的龐大基礎;大阿哥雖然沒有康熙的偏愛,但是自身戰功赫赫,同時有明珠一系的支援;老八本人能力出眾,雖然老八本人出身低微,但是經過長期經營,同樣根基深厚。另外,八爺黨的老九老十兩人也非泛泛之輩,同樣可以為老八助理不少。再說雍正,前期支援太子。自立派系之後,同樣實力強大。雍正自身能力出眾,政績積累深厚,老十三在軍中威望也很高,至少前期一直遠超老十四。另外,雍正生母雖然出身不高。但是,養母佟佳氏同樣是皇后,佟國維和隆科多同樣是根系強大,所以雍正也是有外戚支援,雖然佟國維明面上並沒有支援自己的‘外孫’。

    所以,想要參與奪嫡,出身、母族家世和年齡一樣都不能少。尤其是年齡,年齡大的才有機會表現自己,才有機會積累政績。

    十五子之後的人,母系出身名位普遍不高,另外外戚勢力都有限,更重要的是年齡太清,根本沒有表現機會,而且也無法建立自己的人脈。另外,有部分還被過繼了。所以,這幫人並非都沒有想法,而是沒辦法參與奪嫡,只能安心當逍遙王爺了。

  • 11 # 清史宴

    康熙不但兒子多,而且成才的也很多,作為皇族的愛新覺羅家族真的是枝繁葉茂,面對如此多的兒子,康熙也是喜憂各半,喜的當然是兒子多,憂的是這多麼兒子,他們為了權利各自建立自己的小山頭,然後明爭暗鬥,全然不念手足之情,或許這也是生在皇家的無奈吧。

    在康熙這麼多的兒子中,前期為爭奪太子大位爭鬥最厲害的是大阿哥胤禔和太子胤礽,他們各有自己的勢力集團,兩方勢力可謂水火不容,不過最後是兩敗俱傷,都未能如願以償。在康熙的中後期,主要以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競爭最為激烈,不過素有賢明的老八最終還是沒有斗的過老四。

    在康熙的最後幾年裡,十四皇子胤禵也加入了太子大位之爭,雖然其是後起之秀,不過勢頭強勁,險些後來者居上,不過還是差了那麼一點點,未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總的來說,在康熙的眾多兒子中,有實力並且有雄心競爭太子大位的有大阿哥,二阿哥,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

    這並不是說康熙的其他皇子就沒有爭奪太子大位的野心,而是心有餘力不足吧了,因為其他的諸多皇子與以上的幾位阿哥相比,個人能力和其他勢力方面遠不如他們而已,所以只能接受現實,做一個逍遙自在的閒散皇子。

  • 12 # 很想去遠航

    11個成年兒子裡除五阿哥、七阿哥沒有參與奪嫡外,其餘9個都參與了。這還少嗎?

    側面也反應了康熙兒子們的成才率還是很高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冰箱頻繁啟動是什麼原因?有什麼辦法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