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顫動的丹田

    那樣曹操就會把自己部下殺的沒人了,另外漢獻帝也沒追究八十萬大軍葬送赤壁的責任。

    勝敗本就乃兵家常事,那個時代重要的是才,而不是一個個小兵小民。

  • 2 # 擇善固執說事

    有沒有被追究責任不好說。我們現在很多情況下說的這事我說了算,出了問題我負責。在真正出問題了,很多情況下也沒有被追究責任。

    責任太小,不值得追究,責任太大,誰敢追究。再說了,敢做的人才可能失敗,什麼都不做的人,談何失敗。

    另外其實也是有追究責任的,深深的自責也算啊!不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了嗎?可以了。

  • 3 # 歷史之君

    交代背景:

    為什麼沒人問責?

    在蜀國說一不二,權傾朝野,手握重兵,試問這樣的角色,有誰敢提出異議?還是有的。是誰呢?李嚴!

    李嚴是誰?是代表劉備入主蜀國後益州本土謀臣,跟諸葛亮同是託孤重臣,行政級別上,跟諸葛亮也是同級的,官居尚書令,中都護,驃騎將軍。劉備生前用來遏制諸葛亮的一枚棋子,死了以後,本想著後主劉嬋也會跟劉備一樣的政治覺悟,卻不想被諸葛亮打趴下了。事實上諸葛亮六出祁山是窮兵黷武,憑藉天險,魏國很難打進去。就像東吳一樣,晉朝滅掉魏國後20年才打下東吳完成統一。李嚴拿住後主軟弱無主見的特點,他也看到了諸葛亮是在拿蜀國幾十年的兵力財力去完成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所以從糧草動手腳,誣陷諸葛亮,誰知諸葛亮技高一籌,壓倒性的實力打趴了李嚴。至此朝中再也沒有人敢說諸葛亮,也沒有人敢去問責。最後落得國庫空虛,民間怨聲載道,終被魏國滅蜀。

  • 4 # 山頂的太陽

    諸葛亮幾次北伐雖然失敗,但都是自己策劃的,後主劉禪昏庸無能,國家大事全靠“相父”,對於軍事上的失利他是不會在乎的,反正有諸葛亮在,我只管吃喝玩樂。

  • 5 # 歷史寶鑑

    諸葛亮北伐屢戰屢敗為什麼沒被追究責任?假如後主劉禪和朝廷大臣來追就責任,斬殺了諸葛亮,那麼蜀國大業誰還能撐的起?沒人撐的起的蜀國離滅亡還有多遠?為人處世都是權衡利弊以後才做出判斷。必然會選擇利大於弊,利國利民的決定。

    如果把你這句話換個順序來講:諸葛亮北伐屢敗屢戰?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永不服輸為國進忠,為光復漢室江山,一大壯舉。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蜀漢的江山社稷日夜操勞,盡心竭力,這樣的人蜀漢有幾人?

    諸葛亮作為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謀略家,天文學家,預測家,運籌帷幄,事事全在掌握之中。神機妙算,手握幾十萬兵馬,追究責任?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逼急了起兵叛亂來攻打蜀國?誰能抵擋的住?會不會滅亡更快。你說後主劉禪怕不怕?天天享福不好?非要擔驚受怕?

    在說諸葛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軍權在手,誰敢問責任?估計你還沒出招就被識破了。結果不是你死就是你亡。名聞天下的臥龍先生,在蜀國擁有非常高的聲望不是一般人能動的了的!

  • 6 # 歷史很有用

    先說諸葛亮為什麼北伐?

    大致有幾點一:先帝劉備的重託,"匡扶漢室,統一中原"。二:蜀國的生存空間,北伐是惟一出路。據險雖然曹魏打不進來,但自己也殺不出去。時間過久,在無兵源、無財力的情況下,最後失民心。三:轉移國內矛盾,北伐如果勝,就可樹立自己旗幟,給劉禪更多資源。打壓其他勢力,鞏固政權。

    諸葛亮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綜合國力不如曹魏,“決定戰爭勝負的是金錢″這是著名軍事家拿破崙的論斷。二:對手實力太強,司馬懿與諸葛亮謀略不相上下,很多時候無法勝出。透過吃飯就測知諸葛亮身體狀況,司馬懿太厲害了。三:糧草供應不足。遠途作戰後勤供應受地形、天氣、人力等諸多因素制約,在與敵作戰中失掉一大優勢。別人只可按兵不動,自己就沒法打持久戰。

    四:諸葛亮指揮部隊臨陣應變,衝鋒陷陣不是他的特長。智謀多決斷少,很多時候優柔寡斷,兵家大忌。

    五:非民心所向。曹魏的江山安定了,人民希望安居樂業,北伐中原破壞他們的幸福生活。與民心相違背,必然上下齊心阻止北伐勝利。

    為什麼沒人敢指責諸葛亮北伐失敗的責任呢?我認為劉禪倚重他、忌憚他,當主子的沒去說什麼,其他人更不能說什麼。諸葛亮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爺,是輔佐先帝的託孤老臣,資歷、忠心、能力早已聞名天下。他都失敗別人更別談成功。

    更主要的是北伐失敗的原因非一人力挽狂瀾。朝中人也都知道蜀國的處境,不戰國家會陷入絕境,戰,勝率極低。在這種情況下,北伐可能帶來一線生機。諸葛亮的忠心,別人無懈可擊。

  • 7 # 濱城老王

    說諸葛亮屢戰屢敗不夠確切,只是沒有達到預期目的而已,成績還是不少的。如,第一次,收姜維,拔西縣,收復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第二次,斬殺魏國猛將王雙。第三次,收武都,陰平二郡為蜀國所有。第四次,斬魏軍甲士3000餘名,射殺魏將張郃。第五次,進兵五丈原,與東吳夾擊魏國,可惜因吳軍失敗,計劃未能實現,病逝五丈原。諸葛亮北伐雖有成績,但沒有達到滅魏統一中原的目的,飲恨五丈原,這是很遺憾的。至於後主劉禪為什麼沒有追究諸葛亮的責任,大概有這樣幾個原因:一,諸葛亮是先主劉備的生前安排的託孤大臣,劉禪尊之為相父,權高位重,不是說處理就能處理的。二,劉禪雖然平庸,但還是能看出來,諸葛亮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公心,都是為了蜀漢劉氏政權,沒有摻雜任何個人私利。三,當時蜀國與魏國的實為相差很大,明眼人都看得清楚,劉禪腦袋沒摔壞,也會清楚蜀國的現狀,兵寡地少,能夠與強大的魏國抗衡到這種程度,已經是個奇蹟了,只有諸葛亮能夠做到這一點。四,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如果劉禪敢追究諸葛亮的責任,那麼真的會出現蜀中無大將的局面,蜀國會滅亡的更早一些。其實,劉禪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追究了諸葛亮的責任。在馬謖失了街亭後,諸葛亮被降了三級。雖然這次降級是諸葛亮主動提出來的,卻也需要劉禪的批准。沒有劉禪的批准,諸葛亮自請處份是辦不到的。這次,劉禪借坡下驢順勢同意了諸葛亮的請求,給諸葛亮來了個降職留用。這個處分恰到好處,既維護了後主劉禪的權威,滿足了諸葛亮的要求,又堵住了朝中某些人的嘴巴。不到一年時間,諸葛亮由於工作業績突出,攻取了武都,陰平二郡,終於官復原職。

  • 8 # 枕籍阿杜

    追責?誰敢追他的責,不過諸葛亮自律性還是比較強的,常常自己罰自己,降官,降俸祿,哈哈,原因,諸葛亮和曹操一樣都是丞相,權利幾乎一樣大,都是開府丞相,也就是說自己有自己的領導班子,朝中大臣不僅在皇權下任職,也在丞相府任職。曹操領冀州牧,諸葛亮領益州牧,大家別忘了蜀國實際控制的州只有益州,從這點上來看比曹操還要牛。曹操沒有老皇帝的授權,漢獻帝時時刻刻都想幹掉他,諸葛亮可是劉備親自授權的能輔佐就輔佐,輔佐不了就取而代之,這在封建社會,可是極其罕見的,對於臣子那是莫大信任,古代綱常倫理非常重要,也就是說你阿斗心裡再鬱悶也得忍著,畢竟這是你爹親自授權的,阿斗也很識相,把諸葛亮當乾爹,稱為相父,哪有兒子處罰爹的道理,如果有就不是處罰的問題了,斬草除根了,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 9 # 歲月秘聞

    諸葛亮成名比較早,二十七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三國時期的風雲人物,縱觀當時的歷史,沒幾人能和諸葛亮抗衡,加上諸葛亮後期的忠心報國,帶領劉備集團一步步走向輝煌,最終使得諸葛亮成為人人稱讚的三國第一軍師。但諸葛亮也有不忍直視的一面,那就是劉備白帝城託孤之後,諸葛亮開始北伐,但是七次北伐,基本上是次次失敗,最終累死在了北伐的路上。

    但是諸葛亮用舉國之力去北伐,雖然耗資耗人,蜀國的經濟和軍事也一直直線下降,可是當時的皇帝劉禪,竟然沒有追究過他的責任,這又是為何呢?

    劉備死後,諸葛亮成為了劉備集團的中心人物,劉禪只是安穩的坐著帝位,根本沒有幫助蜀國輝煌過,而且當時所有的兵權都在諸葛亮手中,加之當時的大將和文武百官,都是追隨劉備的,也就是追隨諸葛亮的,所以諸葛亮無論做了什麼錯事,這些老臣還是念舊的,基本不會說諸葛亮的不好。當然這只是其一原因,任何事情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諸葛亮七次北伐失敗,怎麼可能沒人發牢騷。

    魏延就是當時最能發牢騷的一個,但魏延也只是在諸葛亮死後,才敢明目張膽的說諸葛亮的不是,諸葛亮死前,魏延也是任由諸葛亮敗仗歸來。因為魏延知道,有諸葛亮,就不怕東吳和魏軍來襲,有諸葛亮軍心才會穩,有諸葛亮國家才會安穩,誰也不想看到蜀國一蹶不振。

    再說說諸葛亮本身,他知道北伐很難成功,但還是要一直去,主要原因就是為了報答劉備的信任和完成劉備的夙願,即使自己死在了北伐路上,也算是對得起劉備。這份真心早已感動世人,即使諸葛亮出錯,又有誰捨得怪罪諸葛亮?加之諸葛亮如果一直待在蜀國,或許早就死在了勾心鬥角的內戰中,這樣自己的一輩子英明,也毀的差不多了,所以諸葛亮要堅持去北伐。

    劉禪稱諸葛亮是相父,也就是除了自己的爹,諸葛亮是自己最親的人,也是能輕易把自己殺了的人,既然想要坐穩皇位,只要是諸葛亮不叛變的情況下,就由著諸葛亮去折騰。所以,也就不敢責怪諸葛亮了!

  • 10 # 折緣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就要搞清楚劉備死後的蜀漢權力構架。

    我們首先來看看蜀漢建國前後的歷史背景:首先,兩漢以來,“外戚(后妃)+皇帝”的二元政權結構一直合法存在,但到了漢末又在董卓、曹操的發展下轉變為“權臣+皇帝”的新二元制。

    而我們無法否認的一點,某種程度上而言,劉備死後,住夠了在蜀漢的權力地位達到頂峰,事實上已經成為類似的“權臣”,這可視為漢末以來權臣政治的繼續發展。

    其次,就蜀漢內部存在著多個政治權力集團現實而言,諸葛亮作為劉備故屬派系的代表,以託孤之任輔佐劉禪,是順理成章之舉。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劉備白帝城託孤之時,囑諸葛亮曰:“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番耐人尋味的記載,引發了歷來無數學者的思考。關於劉備“自取”之說,一般認為與孫策類似,都是要激勵重臣,為國家盡忠。

    然而我們翻遍史料,也難以再找出第二例託孤時會說出“自取”這樣話來的皇帝。那麼,我們逆向思維想一想,會不會是劉備的無奈之舉,也就是知道諸葛亮在自己死後於蜀漢集團內部威望最高,於此說出“自取”之言,是一種對諸葛亮的道德約束?

    事實上,劉備在此之前,似乎已經在竭力限制諸葛亮的權力。荊州時期,諸葛亮是劉備的肱股之臣,畢竟蜀漢的戰略規劃、基本國策都是諸葛亮提出來的,而其依靠這一系列的戰略規劃,基本整合了整個蜀漢內部荊州派系,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集團。

    而到了益州時期,諸葛亮在蜀漢發揮的作用就比之益州時期侷限了,劉備反而對龐統、法正等人更加倚重。建安24四年,劉備進位漢中王時,遷法正位尚書令,而諸葛亮仍居原職,就可以看出來,劉備已經在試圖制衡諸葛亮。

    但隨著關羽敗死,法正去世,曹丕篡漢,稱帝成為了劉備的要務之後,劉備就面臨一個很尷尬的局面,昔日功臣大多身故,舊部到了無人可用的境地,唯有諸葛亮以其政治才幹、自理功勳與見信程度,才順理成章成為蜀漢集團臣僚首腦的不二人選。

    但劉備並沒有放棄對諸葛亮的平衡之策,這從夷陵之戰的貿然發動上就可見一斑。夷陵之戰,是劉備的一次驚天豪賭,除了大戰略上奪回荊州要地,或為關羽報仇之外,還有一個潛在的重要原因,那就是透過這次戰爭培養不屬於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臣工。

    有學者考證,這次伐吳的臣僚將領涵蓋了蜀漢內部不同勢力集團,但這批人擁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多為年經後進之士。劉備似乎有這樣一個意圖,利用戰爭取得功勳培養有資歷的新派系少壯派功臣,藉此平衡蜀漢內部,防止權臣政治在蜀漢出現。畢竟前面有董卓、曹操的例子擺在那裡。

    然而遺憾的是,夷陵之戰以失利告終,不僅對劉備打擊巨大,也阻礙了這一政治目的的實現。儘管劉備在託孤時,在制度安排上,試圖以諸葛亮、李嚴互相制衡的“錄尚書事+尚書令”的體系,對新君劉禪構成保護,但或許劉備本人對這種安排也沒有抱有多大希望,李嚴在任何方面都無法制衡諸葛亮,而且似乎李嚴也沒有那麼忠於蜀漢。

    李嚴最終在政治暗戰中失敗,自此諸葛亮牢牢掌握了軍政大權,成為了實際意義上的權臣,蜀漢內部的各個派系,幾乎全部被荊州派打壓了下去,看看諸葛亮時代的用人,清一色的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派。

    所以這一時期的蜀漢,幾乎類似於漢獻帝之於曹操,諸葛亮與曹操唯一的區別,也只是諸葛亮是個忠臣,沒有取阿斗代之的心思。但這並不能說諸葛亮不是個權臣,周公、霍光這樣的人,也一樣是一代權臣,不把控朝居,如何實行自己的政策,主導國家的方向。

    既然諸葛亮是已經類似於曹操那樣的權臣,那麼,他數次北伐有勝或有敗,對他在蜀漢的權力其實是沒有多大打擊的,至多是削弱了一定的威望,卻不至於動搖他主政的根基,這就好像曹操赤壁吃了大敗仗一樣,你見誰敢問責曹老闆?

    諸葛亮其實也一樣,蜀漢朝廷重要職位都是諸葛亮的親信,誰來問他責?阿斗雖然是皇帝,但威望沒有諸葛亮高,也沒有屬於自己的能夠抗衡諸葛亮的政治班底,又怎麼來追究他的責任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一統的漢朝為何對匈奴妥協六十餘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