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時珍學堂
-
2 # 看淡生死88
高尿酸,是繼"3高"後的第4高,是一種代謝類疾病
一提起高尿酸,許多人會想到痛風,但,臨床上僅有10%的高尿酸患者會發生痛風。
王先生今年42歲,深夜睡覺時,突然出現腰痛,無法正常的排尿,於是在愛人的排版下來到醫院檢查。
經過檢查,發現王先生的尿酸值為720μmol / L,尿蛋白也出現了異常。另外,血肌酐356μmoI/L,已經出現了腎衰竭。
好在經過及時的救治,脫離了生命危險,但,還需要進一步檢查。
為何王先生尿酸如此之高?
原來,王先生1年前體檢時,查出了高尿酸,並且當時腎已經受到影響。
醫生建議,平時多喝水,注意飲食,定期進行復查。
後來的一段時間,王先生開始注意飲食,但一直在意醫生說的"腎"有問題。
於是,妻子經常給王先生買豬腰子煲湯喝,俗話說"以形補形",畢竟腎還是很重要的。
這不僅滿足了醫生說的多喝水,也因此補了腎。但,除此之外,王先生還比較喜歡喝飲料,經常不離手。
醫生聽完搖搖頭,說道"這2種"水"害了王先生"
第一種:腰子湯
現代醫學,並沒有"以形補形"這一說。
因此,勸誡大家一定不要迷信。
因豬腰子等動物腎臟中含有較多的重金屬,經常吃並不利於身體健康。
並且,動物內臟屬於高嘌呤的食物,經常吃,會導致體內尿酸飆升,還會誘發一系列併發症。
第二種:飲料
尿酸高的人,平時可以多喝水,以增加尿酸的排洩。
但,千萬不能喝飲料,因為一般的飲料中含有果糖,果糖會在人體內直接代謝為尿酸,並且還會抑制尿酸的排洩。
在雙重作用下,十分傷腎,極易誘發腎功能衰竭,甚至是尿毒症。
為何高尿酸會誘發腎衰竭?
因尿酸的排洩需要經過腎臟,隨著尿液排出體內。
若體內尿酸堆積,達到一定濃度後析出結晶,沉積於腎臟,就會誘發腎結石,出現腎絞痛、血尿等等。
腎臟一旦受損,就會影響到尿酸的排洩,從而進入到惡性迴圈當中,久而久之,便更加容易誘發腎衰竭。
此外,尿酸超標,形成微小的結晶,會沉積在腎組織,並阻塞腎小管,引起尿酸性腎病。
高尿酸者,早起有這3種異常,是腎撐不住了,及時檢查,莫拖延
1、身體水腫
腎臟是代謝身體內水的重要器官。
一旦尿酸超標,腎臟的排洩就會受到損害,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結晶,堵塞腎小球,導致水分排洩不出去。
此時,水分就會滯留在體內,導致腳、眼瞼、小腿等部位出現水腫。
2、晨尿異常
若晨起撒尿,尿液的顏色如濃茶水,可能是腎功能受到損害的結果。
若尿酸得不到控制,還有可能因此形成尿酸結晶,一些細小的泥沙樣結石就容易隨著尿液排洩出現。
而一些較大的結石排洩時,會誘發腎絞痛,並非尿路感染,從而導致排尿困難。
3、腰背疼痛
腎臟衰竭最為明顯的訊號,就是腰部出現異常的疼痛感。
腰膝痠軟,虛弱無力,或尿酸持續升高,誘發腎炎,腎結石等。
若到了晚期,很有可能導致腎小球濾過功能下降,出現腎功能不全。
降尿酸,防腎病,做好3件事,助力健康
1、補充黃酮類化合物
缺少黃酮類化合物是尿酸鹽形成的重要因素。
體內黃銅類物質含量過少,會加速嘌呤代謝尿酸的程序。
而一旦尿酸值過高,就會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骨、軟組織和腎臟中,導致關節腫大,引發痛風,甚至是腎病的出現。
補充黃酮類化合物,說白了就是補充抑制尿酸鹽形成的物質。
黃酮類化合物豐富的食物有:豆類、柑橘類水果、椰菜等深色蔬菜、番茄等。
除了吃以外,還有一些富含黃酮類化合物的食材,我們可以泡水喝,像薄荷茶、烏龍茶、元-芙菊-菊等,堅持飲用,也能抑制尿酸合成。
其中,元-芙-菊中的黃酮類化合物作為抗氧化劑,還可幫助人體抵抗自由基、減輕關節負擔。尿酸高的人,泡水多喝,有利於降低痛風發病率。
2、少喝酒
酒精也是尿酸的催化劑,攝入體內過多酒精,會導致體內的尿酸水平升高,此外還可以阻礙到尿酸的排洩。
因此,只要是含有酒精的飲品,一定要少喝,無論是白酒,還是啤酒、紅酒等,都不利於尿酸的控制。
因此,尿酸高的人,一定要注意,遠離酒精飲品,切莫貪杯。
3、控體重
尿酸高一定要控制體重,切莫超重。
當超重,或者過於肥胖,會大大的增加痛風的風險。
若已經出現了痛風,再伴有肥胖的話,還有可能因此影響到藥物的效果,降低藥物的敏感性。
因此,對於高尿酸者來說,一定要控制體重。
但是,需要注意的時,控制體重切莫節食減肥,否則危害會巨大。
-
3 # 營養醫師聊養生
今年47歲的胡先生,偏愛吃烤腰子,喝羊肉湯,6年前,胡先生被查出尿酸偏高,因為沒有任何不適,醫生建議飲食調理。
剛開始,胡先生謹遵醫囑,但是時間一長,胡先生就有些鬆懈了,在一次檢測中,胡先生的尿酸值已經接近正常範圍了。
胡先生就想著,尿酸也差不多正常了,應該不用那麼忌口了,於是立馬重新回到烤腰子、羊肉湯等的"懷抱"中去了。
剛開始一直都相安無事,直到今年,胡先生突然發現自己總是腰疼,剛開始沒在意,直到胡先生出現了血尿,小腿發生了水腫,胡先生才下定決心到醫院檢查。
檢查一出來,竟查出了腎衰竭,隨後胡先生便住院開始接受治療。
醫生了解情況後,警示:2種家常菜是"禍根"
1、烤腰子
腰子是動物內臟,屬於中嘌呤食物。
其嘌呤含量為132.6mg/100g,並且在經過燒烤之後,嘌呤的含量是燒烤前的好幾倍,經常吃會使尿酸水平更高,增加痛風及腎衰竭等併發症的風險。
2、羊肉湯
尿酸高的人,是不能喝濃湯的。
羊肉的嘌呤含量比較高,為111.5mg/100g。而嘌呤易溶於水,熬製成的羊肉湯中,嘌呤含量比羊肉的含量更高。
尤其是乳白色的湯,油脂含量也很高,不利於尿酸的控制。
提醒:尿酸高的人,身體出現這4處異常,要小心腎臟病變
異常1、腰疼
"腰為腎之府"。
當腎臟出現疾病時,會有腰痠背疼、虛弱乏力的表現,這是尿酸持續升高引起腎炎、腎結石感染導致的。
若讓病情繼續發展,會出現腎小球過濾功能下降,引起腎功能不全。
異常2、尿黃、血尿
尿酸高的人,腎臟受到損傷時,會出現這一現象。
尿酸長期居高不下,會在腎間質堆積,引起慢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使尿液的顏色、形態、頻率發生改變。
出現尿液顏色加深,尿泡多,甚至出現血尿、尿路感染等。
異常3、早起尿少、無尿
早起排尿,是很多人早起時要做的第一件事。
但是如果出現早起時尿少、無尿,要警惕尿酸高導致的尿路阻塞或者腎衰竭。
當腎臟發生病變時,尿液無法正常代謝,尿液中的尿酸鹽就會在腎小管或者輸尿管形成結晶,發生堵塞,從而出現尿少、無尿的現象。
異常4、身體腫脹
代謝不完全時,身體會發生腫脹。
尿酸水平長期居高不下,會影響腎臟的正常代謝,使尿酸代謝不及時並形成結晶堵塞腎小球,引起水分鈉滯留。
從而引起雙腳、小腿、臉、眼瞼等輕微水腫,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全身浮腫。
尿酸高的人,做好3件事,控制尿酸,預防腎衰竭
第1件、多喝茶水、促進尿酸排出
腎臟能透過尿液排出尿酸。如果飲水不足,就會導致尿酸積蓄在體內,所以只要是心、腎功能正常的高尿酸患者,一定要多喝水,促進尿酸排洩。
但是,已經出現腎功能不全者、尤其是合併有水腫的患者,水不能多喝,會加重腎臟負擔和水腫。
有條件的患者,還可多喝可輔助降尿酸的花草茶,補充菊甙、類黃酮等物質,抑制嘌呤代謝,促進尿酸排洩,如玲瓏菊。
經常泡服元-芙-菊,即可滿足菊甙、類黃酮的攝入。
此外,元-芙-菊還含有豐富的三萜類化合物,可以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加速尿酸排出,緩解疼痛。
元-芙-菊產自四大懷藥的發源地雲臺,去那裡旅遊的,應該可以見到。
第2件、適當運動
堅持一項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速走。
有助於促進尿酸排出,降低體內尿酸水平,建議,每週運動3~5次,每次40分鐘左右。
注意:在不損傷身體、不感到疲勞的前提下,使身體微微出汗。
若是伴有痛風,在痛風急性發作期要保持靜養,避免損傷關節,加重病情。
第3件、注意定期體檢
建議,每3個月左右檢查一次尿酸水平。
定期檢查對控制尿酸水平有積極作用,可以從根源上預防高尿酸血癥的發生,更有助於降低痛風及腎衰竭的發生率。
檢查尿酸小貼士:
1、在檢查尿酸水平之前,要注意這3點:
檢查的前3天,注意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入;
做到絕對禁酒;注意避免劇烈運動;
檢查尿酸值時需要空腹,所以建議大家上午檢查。
2、尿酸正常值:
男性149~416umol/L,女性89~357umol/L;
一旦超出範圍,就可稱為高尿酸;如果尿酸值超出420umol/L,要儘快降低尿酸水平。
回覆列表
高尿酸是目前新興起的"第四高"。
臨床上,成年男性的血尿酸值在149~416μmol/L,女性在89~357μmol/L之間,為正常水平。
一旦數值長期高於420μmol/L,就會引發大的風險。
很多人認為高尿酸只會引發痛風,其實不然,高尿酸會引起多種併發症,尤其是動脈硬化、腎衰竭等疾病,更不能小覷。
42歲的老王被救護車拉到醫院,面目猙獰,已經疼得不行了。
醫生初步確認為他是痛風發作,抽血化驗顯示血尿酸值已高達780μmol/L,且有嚴重的腎衰竭傾向。
老王被轉進了重症監護室,可不幸的是,經過一週左右,老王還是沒有挺過來,因為腎衰竭而離世。
那麼,老王到底是怎麼患上的呢?
原來,老王是一家海鮮店的老闆,平時就喜歡吃海鮮。
前幾年,老王因為尿酸過高而入院治療過,腎功能因為高尿酸而有一些下降。
醫生囑咐他一定要多喝水,多運動,定期到醫院複查,
老王從醫院出來後,對尿酸高並不在意,反而更關心腎的健康,為了補腎,他決定多吃些豬腰子"以形補形",還經常燉一些內臟湯汁來喝。
有時候湯汁無味,就多放點調味料,這樣也滿足了醫生說多喝水的條件。
但是這樣過了好久,老王的尿酸不僅沒有明顯的改善,還經常關節疼,即便吃了止疼藥也不好使,這樣他才被送往醫院。
可不曾想最後竟惡化成了腎衰竭,而離世。
醫生聽後也嘆氣道:都怪這兩個做菜習慣,害了自己啊!
習慣一、吃動物內臟
中國有一種獨特的飲食文化,就是"吃啥補啥",所以老梁以為吃腰子能補腎。
其實,動物內臟是典型的高嘌呤食物,大量攝入,會導致嘌呤代謝尿酸增加,誘發痛風上身。
按照100g來計算的話,鴨肝中含嘌呤301.5毫克,雞肝含嘌呤293.5毫克,豬小腸含嘌呤262.2毫克。
因此,高尿酸患者對於這類食物一定要少吃,甚至是忌口。
習慣二、喝濃湯
很多人都習慣喝湯來補身體,甚至還放過多的調味料,其實這樣,會很升高尿酸。
首先湯汁是濃縮的形式,過多的嘌呤會溶解於水中,其次就像蠔油、蝦醬、鮑魚汁等調味品,也會升高尿酸。
蠔油是用生蠔熬製而成的調味料,即便是加一小勺進入菜中,也相當於一小盤海鮮的嘌呤攝入量,還是少碰為好。
除此之外,還有3種食物也是誘發尿酸高的"禍根",少吃
食物1:醃製食物
醃製食物包括很多,如鹹菜、鹹魚、泡菜等,裡面富含大量的鹽分。
在醃製過程中可產生的大量的亞硝酸鹽,不僅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還會阻礙尿酸的排洩,增加腎臟的代謝負擔。
食物2:海鮮
海鮮大多嘌呤含量較高,長期食用,會加速尿酸的代謝,誘發痛風。
如白帶魚、沙丁魚、多春魚、海參、生蠔、鯖魚、魷魚、墨魚、小魚乾等等,不要為了滿足嘴巴,而苦了自己。
食物3:果汁、飲料、部分水果
這些食物裡面大多富含果糖,而果糖對於痛風患者就沒有那麼友好了,果糖對尿酸的影響很大。
這是因為果糖會在人體內轉化成嘌呤的底物,促進嘌呤合成,使得尿酸含量增高,增加痛風發作機率。
預防痛風,控制尿酸值是關鍵,堅持"一查、一喝、一檢"。
一查:尿酸高症狀自查
1、尿少或無尿:尿酸高時,形成的尿酸鹽結晶會在腎盂、腎小管或輸尿管裡面沉著,所以會出現尿路阻塞,引發尿少或無尿;
2、尿深:尿液顏色如濃茶,或許還有一點發紅的情況,表明腎臟出現了損傷;
3、尿痛:尿酸在人體沉積到一定程度後,會產生尿酸結晶,較大的尿酸結石則會堆積在腎臟,引起腎絞痛,併發尿路感染。
一喝:多喝玲瓏菊
腎臟能透過尿液排出尿酸。如果飲水不足,就會導致尿酸積蓄在體內,所以只要是心、腎功能正常的高尿酸患者,一定要多喝水,促進尿酸排洩。
但是,已經出現腎功能不全者、尤其是合併有水腫的患者,水不能多喝,會加重腎臟負擔和水腫。
有條件的患者,還可多喝可輔助降尿酸的花草茶,補充菊甙、類黃酮等物質,抑制嘌呤代謝,促進尿酸排洩。
經常泡服——玲瓏菊,即可滿足菊甙、類黃酮的攝入量。有利於促進尿酸溶解、排出,降低血尿酸含量,從根本上改善痛風。
此外,玲瓏菊還含有豐富的三萜類化合物,可以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加速尿酸排出,緩解疼痛。
一檢:堅持體檢
建議,每次檢查可以間隔3個月。體檢能及時控制體內的尿酸水平,從根源上預防高尿酸發生,降低痛風及併發症患有率。
檢查尿酸水平前的注意事項:
1、 檢查前3天,要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入;
2、 絕對禁酒;避免劇烈運動;
3、 檢查尿酸值當天,需要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