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民工的歷史觀

    一直是有跡象的,也一直有大臣報告,說他沒有懷疑過,那是不可能的,有記載表明他曾經專門派人調查過安,也有記錄安接待過此人,但他在心裡始終是不願意相信的,因為在他有所發掘時,安的勢力已經不是他所能輕易控制的了,他寧願像鴕鳥一樣把自己的頭埋起來,繼續享受他的大唐盛世,直到安真的造反的那一刻,他都還不肯讓自己相信。

  • 2 # 瀚海說史

    不可能沒有發現的,本來是有李林甫制衡的,只是沒想到李林甫死的太突然,以至於在朝野之上再也沒有能夠鎮服安祿山的人了!

    (安祿山)

    李林甫死去後,年老昏庸的唐玄宗甚至為了求穩,順應安祿山的心意,在李林甫剛死還未下葬時,給李林甫扣了謀反罪名!只可惜,安祿山羽翼已硬,又擔心新宰相楊國忠對自己不利,最終還是在李林甫死後的第三年舉兵造反了!

    唐玄宗是史上少有的明君昏君混合體,在位前期和後期判如兩人!在位前期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在位後期卻逐漸怠慢朝政、沉迷楊貴妃,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聽信讒言致使塞外民族做大,如安祿山完全是自己親手使其做大,結果引發了安史之亂,導致百姓生靈塗炭,也讓自己的唐王朝走上了衰落的道路。

    (唐玄宗與楊貴妃)

    無語的是,晚年的唐玄宗還在為自己前期的功績沾沾自喜,朝上有李林甫的口腹蜜劍把自己每天哄的開開心心,後宮有楊貴妃酒林肉熱相伴,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對於安祿山這個乾兒子,他基本是放心的,畢竟邊塞需要其去鎮守!

    但是朝野之上還是有賢臣之士的,一次次的上報安祿山暗自壯大的事情,唐玄宗還是會有所知曉的,也就幾次召見安祿山,不過卻被安祿山巧妙的化解!再加上看到安祿山對李林甫的懼怕勁,也就沒有太放在心上!(唐玄宗)

    安祿山最後的舉兵造反,只能說是唐玄宗的自作自受,把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盛世再親手毀掉,妙哉妙哉。正如聽聞楊貴妃給安祿山洗澡時,唐玄宗荒唐的“妙哉”評價!

  • 3 # 青鉉key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說到安史之亂,肯定要先談談天寶十四年之前的歷史背景,個人觀點認為任何歷史事件都必須結合時代背景才能真正去了解。

    自隋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唐國公李淵於晉陽起兵,次年立國,到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開啟貞觀之志,其後武后代周,復歸神龍革命,玄宗李隆基於先天元年(712年)登基後,誅殺姑姑太平公主,收攏大權,任用姚崇、宋璟、張九齡等賢臣能吏,到達盛世之峰的天寶年間時,大唐已享國一百三十餘年,國祚綿長,海晏河清,可謂“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盛世風流,不過如此,不過繁華之下也有難以掩飾的紕漏和危機,主要在下面幾點上。

    天寶十四年前唐朝疆域

    重外輕內,邊將坐大

    節度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而得名。初始節度使雖然有了其轄區的兵權,但卻沒有行政權和財政權,朝廷會派出黜陟使、巡察使、按撫使、存撫使、採訪處置使等到各道巡察或駐紮,既為分工辦事,更是監督制約。但自天寶中開始,玄宗將一道置“節度使與採訪使”各“一人”的體制,改為由藩鎮節度使“一人兼領之”的體制,節度使開始掌握一鎮軍政大權。

    至玄宗開元、天寶間,北方逐漸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8個節度使區,加上南方的劍南、嶺南共為十鎮,設九個節度使一個經略使。

    (一)安西節度使--職務是管理西域。治所在龜茲城(新疆維爾自治區庫車縣)。統龜茲、焉耆、于闐、疏勒四鎮,統兵二萬四千。

    (二)北庭節度使--職務是防禦遊牧在北方的突騎施和堅昆。治所在北庭都護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縣東南)。屯伊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縣)、西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縣東南)二州境上,統兵二萬。

    以上兩鎮內外相連,專對西域天山南北兩路的諸國。

    (三)河西節度使--職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兩國間的交通。治所在涼州(甘肅武威縣)。統兵七萬三千。

    以上一鎮兼顧西方和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

    (四)朔方節度使--職務是防禦突厥。治所在靈州(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統兵六萬四千七百。

    (五)河東節度使--職務是防禦突厥。治所在太原府(山西太原市),統兵五萬五千。

    以上兩鎮互相應援,專對突厥。

    (六)范陽節度使--職務是壓制奚、契丹。治所在幽州(北京市)。統兵九萬一千四百。(七)平盧節度使--職務是招撫室韋、靺鞨(音末合 mòhé)。治所在營州(遼寧錦州市西)。統兵三萬七千五百。以上兩鎮專對東北諸部,主要是對奚、契丹。(八)隴右節度使--職務是防禦吐蕃。治所在鄯州(青海樂都縣)。統兵七萬五千。(九)劍南節度使--職務是西抗吐蕃,南撫國境內各少數族。治所在益州(四川成都市)。統兵三萬九百。以上兩鎮專對吐蕃。

    (十)嶺南五府經略使(七五六年--唐肅宗至德元年,升經略使為節度使)--職務是綏靖境內各少數族。治所在廣州(廣東廣州市)。統兵一萬五千四百。

    唐初,全國實行府兵制共置634個折衝府,其中有261個位於保衛京師長安的關中,故軍力是外輕內重,保證唐室有足夠的兵力保衛京師及其政權。唐玄宗開元十年設定節度使,許其率兵鎮守邊地,軍力日漸強大,漸有凌駕中央之勢,其後邊軍不斷擴充之下十鎮兵力已達全國總兵力十之七八,而身兼范陽,河東,平盧三鎮節度於一身的安祿山彼時已是最大的軍閥。

    奸臣當道,內外相鬥

    開元之治晚期,承平日久,國家無事,唐玄宗逐漸喪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張九齡罷相後,既位的李林甫是典型的政客權臣,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

    前後兩任權相對於胡人出身的邊關降臨安祿山態度既相似也相異, 李林甫一方面迎合玄宗的喜好對安祿山提攜讚譽有加, 另一方面又防止安祿山入朝同自己爭權而言加提防, 這種情況下安祿山雖然一直被拘泥於一隅, 卻也有了默默壯大的機會; 而楊國忠雖然礙於安祿山勢大不得不和他笑臉相迎, 卻又做不到像李林甫那樣將其拿捏得死死的, 只得透過打壓排擠的方式阻礙和削減安祿山, 這就導致在初期邊權和相權的蜜月瞬間進入破碎, 甚至兩者勢如水火.

    在以上兩點基礎上我們在來回答這個問題就很容易了, 唐玄宗知不知道安祿山有野心呢? 肯定知道; 唐玄宗認不認為安祿山會反呢? 不認為.因此我們拋開民族矛盾, 個人恩怨等其他問題不說, 安史之亂更多的是某位年逾七十, 御宇近半世紀一手締造開元盛世的老皇帝在好大喜功的同時又想玩弄制衡權術的失敗案例, 既高估了自己的魅力和威信, 也高估了龐大王朝的統治力, 更低估了對手的實力和野心, 可謂是老年人的一次陰溝裡翻船.

  • 4 # 草堂夜語

    唐玄宗肯定是沒有發現,如果他發現了安祿山造反的苗頭,一定是會採取果斷措施,將安祿山治罪逮捕,要了他的人頭。要知道,在封建社會里,無論哪個朝代都是皇帝家的天下,有很多忠臣良將都是按上謀反的罪名致死抄家。

    雖然唐玄宗沒有發現,但是不等於別人沒有發現,也有人提醒過唐玄宗,說安祿山權利太大,恐有不測,讓皇帝提妨,這個提妨雖然不是說的太明白,但是估計是讓唐玄宗削弱他的兵權,以防萬一,但是由於當時一是唐玄宗對安祿山極度信任,據說安祿山還認唐玄宗的愛妃楊玉環做乾孃,本來安祿山比楊玉環大很多,真是荒唐。有這樣一層關係。即使有人提醒唐玄宗,他也會和楊玉環去說,那麼楊玉環肯定是要為安祿山說好話的,她肯定是一百個不信,那麼唐玄宗當然也就不信了。再就是安祿山當時已經羽翼豐滿,估計也是怕真的削弱他的兵權,會激起他的不滿,發生不測。

  • 5 # 張睢陽齒

    先說答案。英明如唐玄宗定然已經發現了安祿山的造反苗頭。為什麼沒有處置呢,原因如下:

    一、公元754年,也就是安史之亂爆發前一年,當時安祿山反狀已經頗為顯露。宰相楊國忠說安祿山必反,建議唐玄宗下詔召安祿山入京,以此測試安祿山忠誠與否。沒想到安祿山旨到即行,立即到長安見君,此舉極大麻痺了唐玄宗。

    二、安祿山身兼河東、范陽、平盧三鎮節度使,麾下驕兵悍將18萬。當時全國藩鎮軍隊總數才50萬,並且分別駐守在天下各地。此時恰逢唐朝府兵制剛剛崩潰,中央衛戍部隊虛弱不堪;精兵良將盡聚於邊疆藩鎮,內虛外實之勢已成。此時如果突然殺了安祿山,更可能會導致安史之亂提前爆發。所以唐玄宗不能著急除掉安祿山,只能緩緩分化,但安祿山沒給他分而治之的機會。

    三、公元755年2月,河西、隴右兩鎮節度使哥舒翰因病在長安修養。哥舒翰一直和安祿山平起平坐、分庭抗禮;他麾下有十萬大軍,戰力強勁。他的病退,使得安祿山再無顧慮。

    公元755年七月,安祿山上表皇帝,表示願意獻給朝廷良馬三千匹;每匹馬配備兩名騎士護送。此舉大為犯忌,終於引起了唐玄宗的警覺。但此時安祿山羽翼已成,皇帝也無可奈何,只能好言安撫。三個月後,安祿山揮兵南下,安史之亂爆發。

  • 6 # 威廉一懶眾衫小

    安祿山本是胡人,按理來說是不可能成為一方節度使的,卻因為朝中政爭為其打開了上升通道。而之後,他更是極盡裝傻充愣、邀功獻媚之事,並重金收買朝廷官員,最終成功矇蔽了朝廷的耳目,取得了唐玄宗的信任,甚至更加重用。這種情況下,唐玄宗自然不會對他再有所懷疑。

    本為胡將,卻因朝中政爭獲取上升通道

    安祿山本姓康,名軋犖山,其父為康姓胡人,母親阿史德氏則是突厥族,由於父親去世的早,因此從小隨母親在突厥部族生活,後來逃離突厥,這才改姓安。

    安祿山由於從小精通多種少數民族語言,因此最初在幽州做通譯,後因偷盜事發差點被殺,卻陰差陽錯的投到了范陽節度使張守珪手下,並因功升任張守珪的副手。

    張守珪

    俗話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以唐朝最初在軍事領域的政策是,“其四夷之將,雖才略如阿史那杜爾、契苾何力,猶不專大將之任,皆以大臣為使以制之”,也就是說胡人將領即使再有能力,也不可令其獨自掌兵,而必須以漢人為主進行牽制。然而,事情到了安祿山這裡卻發生了變故。

    當時,李林甫雖然已經大權在握,但由於唐玄宗志在削平四夷,邊鎮將領權力日益膨脹,甚至已經威脅到了丞相的程度,而且邊境將領“功名著者往往入為宰相”,郭元振、張嘉貞、張說、蕭嵩、李適之等人都是以邊將身份直接躋身宰相之列,而李林浦又甘岡與李適之結束了一場血腥的權力鬥爭。

    於是乎,李林甫上書唐玄宗,認為如果要削平四夷,就應該使邊將不受文官約束,原因是“文吏為將而怯懦不勝武也”。明面上是在為唐玄宗的大業著想,實際上卻是在暗中廢黜漢族將領的軍權,使得邊將入相不再成為他的勁敵,從而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

    正因為朝中這種政策的轉變,使得安祿山的壯大成為了可能。

    裝傻充楞,以野蠻人形象迷惑皇帝

    為了迷惑唐玄宗,安祿山對朝廷經常展現出一個未經開化的野蠻人形象,使得唐玄宗對其的印象總停留在淳樸、憨厚、簡單上。

    在上書朝廷訴說自己忠誠時,並沒有士大夫的華麗辭藻與磅礴氣勢,而通常以可笑、直白的方式進行,例如去年院子裡面有蟲子吃禾苗,臣焚香禱告,要是臣事主不忠,就讓蟲子吃臣的心;要是臣事主竭誠,那就讓蟲子去死吧。後來果然有神鳥來叼蟲。

    安祿山作為一個“每行以肩膊左右抬挽其身,方能移步”,一度達到330斤重的大胖子,在行動都不便的情況下,卻經常在皇帝面前來一個“作胡旋舞,疾如風焉”,討皇帝的歡心。

    在皇帝帶其參拜太子時,他又裝作故意不知道“太子”是什麼,於是站著不動,滿腹疑惑的說道“臣蕃人,不識朝儀,不知太子是何官?”唐玄宗解釋說:“是儲君。朕百歲之後,傳位於太子。”安祿山才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只知陛下,不知太子,臣今當萬死”。

    安祿山就這樣,在面對朝廷時,將自己“野蠻人”的淳樸、愚昧、憨厚表演得淋漓盡致,這些方式在我們看來似乎有些過於直白,甚至有些可笑,但在中原人對蠻夷的固有印象下,反而讓皇帝感覺到安祿山這個人尚未開化、心思簡單,不像受過文明薰陶的漢人士大夫已學會了偽裝和說謊,他這種做法反而取得了“玄宗尤嘉其純誠”的效果。

    邀功獻媚,無所不用其極

    俗話說“大丈夫能屈能伸”,安祿山是真把這句話展現的淋漓盡致,甚至已經到了“不要臉”的地步。

    當時,楊貴妃獨寵後宮,安祿山知道枕頭風的威力,於是請求皇帝允許自己當楊貴妃的養兒,李隆基欣然同意。此後,安祿山但凡入朝覲見必然先妃后帝,李隆基感到很奇怪,安祿山的解釋再次以淳樸打動帝心,“蕃人先母后父”,李隆基聽後龍顏大悅。

    楊貴妃在一次過生日時,用繡繃子綁住安祿山,歡呼動地。唐玄宗派人詢問,報雲“貴妃與祿山作三曰洗兒,洗了又繃祿山,是以歡笑。”這也勾起了唐玄宗的童心,於是欣然前往,極樂而罷。從此宮中都稱呼安祿山為“祿兒”,出入來去儘自由。一個300斤的大胖子,被人稱作“祿兒”,想想都讓人打寒顫。

    而在戰功方面,安祿山更是深得報喜不報憂的真傳,從而給朝廷留下了一個能征善戰的影響。為了戰功,他甚至利用熟人關係,對契丹酋長大擺鴻門宴,“大置酒,毒焉,既酣,悉斬其首,先後殺數千人”,然後用向朝廷謊報戰績。

    收買官員,獲取朝廷好感,打消朝廷朝廷疑慮

    安祿山非常懂得利用朝廷與地方訊息不通的優勢,在朝廷派遣官員到地方瞭解情形時,安祿山不惜重金予以收買,使其回朝之後說自己好話,從而使得朝廷獲取的資訊失真,獲取朝廷好感。

    早年間,在御史中丞張利貞作為河北採訪史來到平盧,安祿山就極盡諂媚,“多出金諧結左右為私恩”,使得張利貞回朝之後“盛稱祿山之美”,朝廷在收到錯誤的回覆之後,於是也做出了錯誤的決定,安祿山因此被提拔為代理御史中丞、平盧節度使。

    後來,在安祿山實力已經壯大之後,傳言四起之際,時任宰相的楊國忠說安祿山將反,並上書認為應該任命安祿山為宰相,明升暗降,削去其兵權。唐玄宗決定還是先派使者前去觀察,於是“使中官輔璆琳賜大柑,因察非常”,名為頒發賞賜,實為刺探實情。然而安祿山又故技重施,重金賄賂之,結果使者回朝,就對皇帝盛言邊境無恙。

    在安祿山的重金賄賂下,使得朝廷獲取的資訊嚴重失真,自然對安祿山的所作所為無法做出正確判斷。

    不得不說,安祿山的確非常聰明,他太過善於揣摩人心,又太過能屈能伸。就在安祿山謀反的前夜,在漫天飛舞的傳言之下,唐玄宗仍然不相信安祿山會反,於是再度試探安祿山,令人召其入朝,如果他來則是忠心耿耿,弱勢推諉則必然是心懷二志。然而,安祿山幾乎毫不猶豫的就入朝來了,結果“帝意遂安”。

    這種情況下,不論朝中大臣甚至太子如何進諫,唐玄宗都不會相信安祿山會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可口哨音樂的演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