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姒莞萱
-
2 # 愛吃糰子的貓咪醬
為什麼不把譽王身世告訴夏江和秦般弱。首先我們來看璇璣公主身份,滑族公主,玲瓏公主的姐妹。後夏江因為她拋棄了自己的髮妻和孩子,說她和夏江之間不一定就沒有真正的感情,但再多的感情在國仇家恨中也顯得微不足道,所以璇璣公主對夏江並不是百分之百信任,譽王對於他們已經被滅族的滑族來說是最後的武器,是他們復族的希望,但是夏江是大梁人,是大梁最高機構的首尊,如果他知道了譽王的真實身份誰知道他會為了自己的權利做些什麼?夏江連自己的親兒子都能拋棄,更何況譽王呢?哪怕對譽王有一丁點的不利,璇璣公主也不會讓它發生,所以她連自己最信任的徒弟都沒有告訴,其實我覺得她並不是不信任秦般弱這個人,只是不太信任秦般弱的能力,所以不想發生意外。所以選擇了留下了手書。
-
3 # 天蓬菟
譽王被貶喪失了爭權逐利之心,秦般弱眼看著復興滑族的大計變得遙遙無期,只好找夏江商議對策。
在夏江的提醒下秦般弱這才想起其師傅璇璣公主曾留下過一個重要錦囊,並叮囑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方可開啟。
雖是錦囊藏得卻不是什麼妙計,而是一封寫給譽王的手書。記錄的是連夏江和秦般弱都不知曉的關於譽王的身世之謎。
將這麼重要的秘密藏於密信中而不是直接將秘密告知夏江和秦般弱,我認為璇璣公主之所以會這麼做是不想過早暴露譽王的身世之謎。
直接告訴夏江、秦般弱,譽王極有可能早早就知悉自己的身世,並因隱藏不住自身情緒的改變,引來梁王的猜忌。無論是偉人還是平民百姓,身世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事。內心世界的改變亦會反應在身體上,即便是極為剋制的人也在所難免,更何況是譽王— 一個鋒芒畢露的人。
譽王的身世除了璇璣公主其實還有兩個人也是知曉的。一個是高湛另一個就是梁王。梁王本身很排斥譽王身體裡的滑族血脈,以前對譽王的種種栽培也是建立在譽王對身世一無所知的前提下,依著梁王的性格,一旦知悉絕不會再讓譽王成為皇位繼承人。
因此,過早讓譽王知道身世只會百害而無一利。
留到最後用的才是底牌,過早使用就變成了催命符。我在觀看《琅琊榜》的時候對秦般弱和夏江最深的感觸就是聰明有之,但做事過於急功近利,二人都不是那種很沉穩的人,他們的才華絕對撐不起他們的野心。
假如直接將秘密告訴其二人,我認為他們不會選擇走正常奪嫡的路線,如同譽王最後走的路一樣,他們會以造反的形式逼宮。當然,結局也會和現在一樣。
手書比口頭更有說服力時至今日口頭的效力實在微弱的很,誰要是口頭告訴我給我300元,我絕對當玩笑一般拋諸腦後。
自古就有成語“口說無憑”,因此即便是在那個年代,手書也比口頭傳達更有說服力。
基於上述三點原因,我認為璇璣公主只因不想過早暴露譽王身世以免壞了復仇的大事,所以才設定前提以信函儲存這個秘密。
-
4 # 靖歌閣娛記
自梅長蘇進金陵後,朝局就在不知不覺中發生逆轉,拔六部,除謝玉,廢太子,最後譽王也走上謀逆這一步,靖王如一顆新星冉冉升起。而激化譽王謀反的關鍵是秦般若給了他一封璇璣公主留下的信,信裡的內容徹底壓倒譽王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這裡就有了一個疑惑:當年璇璣公主為何不直接將譽王的身世告訴她的死忠秦般若和夏江呢?為什麼要選擇留下一封密信這樣的方式告知真相呢?
初看《琅琊榜》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這方面,也不會想那麼仔細。不過現在結合這幾位的身份與人生走向,仔細一想璇璣公主不直接將譽王的身份告訴秦般若和夏江,其實是正確的而且非常明智的決定。
先以觀眾的上帝視角回憶一下,這幾位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先以觀眾的上帝視角回憶一下,這幾位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璇璣公主是何人?
滑族的公主,玲瓏公主的妹妹,也是秦般若的師傅,與夏江是紅顏知己的關係。
譽王的身份到底是如何呢?
蕭景桓,譽王,三十二歲,梁帝之子,太子的最大對手。譽王的親生母親是滑族的玲瓏公主,舉族來降後委身於梁帝,但梁帝對她的身份秘而不宣,只冊封祥嬪,居於行宮,生下譽王,其他后妃對她知之甚少(嬪位份較低,靜妃之前也是靜嬪。沒有特別留意的價值)。
後滑族叛變,玲瓏公主隻身逃離梁國迴歸部族,不久死於赤焰軍平叛。她與梁帝的孩子即譽王被不知真相的言皇后收為養子,後用於制衡權力的棋子。
璇璣公主與夏江雖是紅顏知己,卻並不盲目信任夏江
璇璣公主與夏江雖是紅顏知己,卻並不盲目信任夏江
璇璣公主因滑族滅國,而被髮配於掖幽庭,隨後迎來了生命中的轉折點,遇到了夏江夫婦。被夏江夫人所救,並待璇璣如姐妹一般,璇璣卻和夏江做出苟且之事,兩人也並非情誼之合,而是利益之合。璇璣公主看中了夏江懸鏡司利用價值,夏江看到了璇璣公主過人的智謀和滑族遺留勢力組成的紅袖招情報間諜機構,故而狼狽為奸。
祁王蕭景禹奏請裁掉懸鏡司,遣散懸鏡司特務人員,讓夏江和懸鏡司全體感到了生存的威脅。赤焰軍主帥林燮與蕭景禹同氣連枝,除掉林燮與赤焰軍等於去掉祁王左臂右膀,使祁王不再顧及懸鏡司,也使懸鏡司得以存活。而且當初平叛滑族亂軍的就是赤焰軍,而一同與玲瓏公主輔佐梁帝上位的也是赤焰軍,所以夏江與璇璣公主有著共同目標,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因而對於夏江這種人來說,若是知道了譽王的身世,必定會利用譽王身份做出更多對自己有利之事。
再者劇中雖然夏江不知譽王身世,可是他與秦般若相識,也知道秦般若輔佐譽王卻未曾幫助過這兩人,只是一味地避開黨爭,只維護自己懸鏡司的利益。最後得知譽王身份時,也只是想要讓譽王逼宮成功為了讓自己能死裡逃生。
可見夏江狡猾,並不值得信任,璇璣公主早就看出來了,所以未告知夏江譽王身世是必然。
秦般若立志於滑族復國,卻沒有治世之才,容易好心辦壞事
秦般若立志於滑族復國,卻沒有治世之才,容易好心辦壞事
秦般若雖然不是璇璣公主徒弟中最有才華計謀的,但是秦般若一直對滑族復國之事極其努力,忠於滑族。在璇璣公主離世多年之後,秦般若仍然在為滑族效力。雖然她知道滑族復國無望,她卻固執地想要透過擾亂大梁黨爭來完成這一個不可能的願望。
起初梅長蘇沒來之前,譽王也在秦般若的輔助之下,只是勉強與太子黨一爭上下,並沒有能力去撕開扳倒太子一脈的口子。在梅長蘇到來之後,太子一脈才不斷被重擊。
而且在最後她告訴譽王身世的時候,譽王說早已經知道了秦般若幫助自己爭奪儲君一位,是為了能夠想辦法去為滑族復國。但是譽王一直都掩飾得很好,秦般若都沒有發現。
之後在對付謝玉時,宮羽姑娘假裝行刺失敗,然後藉助此事來透過秦般若勸說譽王解決掉謝玉,然而梅長蘇的這個計謀秦般若卻一直都沒有看出來,白白被梅長蘇利用了。
從這兩件事都是可以看出來秦般若能力有限,很多時候其實有心無力,空有一腔復國熱情。
反之,假如告知秦般若譽王的真實身份,那她一定想著幫助譽王直接奪帝位,而不是透過輔助譽王奪嫡來實現復國。譽王既然能發現她是滑族之人以及所謀之事,一定也會有更多人能夠發現。
目的不純,能力有限,加之梁帝一定會拼命隱瞞譽王真實身份的事,直接除去梁帝扶譽王登上帝位是不可能成功的,反而會害死譽王,還不如讓她迂迴戰術。
基於上面對兩個人的分析,璇璣公主就想到了留一封密信的方法,並且交代要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開啟,也就是劇中譽王覺得該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時候。
果然在他奪嫡受阻,舉步維艱時開啟信看到所有真相,揭露梁帝當年醜惡的嘴臉,決定徹底與梁帝翻臉,採用與梁帝一樣兵變的方法奪位。璇璣公主果然智謀超群,不是秦般若能比的,單憑她在世時的這一番思慮就能知曉。
-
5 # Tongzai
大家好我是 “tongzai老司機分享”喜歡分析影視劇中人物的的刻畫,研究劇情的發展,以下是我的分享和觀點,希望你們能喜歡。
在夏江的提醒下秦般弱這才想起其師傅璇璣公主曾留下過一個重要錦囊,並叮囑只有在萬不得已的時候方可開啟。
雖是錦囊藏得卻不是什麼妙計,而是一封寫給譽王的手書。記錄的是連夏江和秦般弱都不知曉的關於譽王的身世之謎。
將這麼重要的秘密藏於密信中而不是直接將秘密告知夏江和秦般弱,我認為璇璣公主之所以會這麼做是不想過早暴露譽王的身世之謎。
直接告訴夏江、秦般弱,譽王極有可能早早就知悉自己的身世,並因隱藏不住自身情緒的改變,引來梁王的猜忌。
無論是偉人還是平民百姓,身世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事。內心世界的改變亦會反應在身體上,即便是極為剋制的人也在所難免,更何況是譽王— 一個鋒芒畢露的人。
祝福大家能開開心心看劇情,快快樂樂看影視。
-
6 # 靜靜劇院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從電視劇第四十二集秦般若片段中我們不難知道,譽王是滑族玲瓏公主的兒子,而璇璣公主是玲瓏公主的妹妹。當初梁帝上位藉助了滑族力量,可是之後梁帝卻把滑族滅了,而玲瓏公主也在大戰中戰死。只有璇璣公主逃出來了。當初玲瓏公主留下了一個錦囊,也就是那封密信,把譽王的身世都寫裡面了。可能自知自己命不久矣,便交給了自己的妹妹璇璣公主,並再三囑託不到萬不得已不得開啟錦囊。璇璣公主目睹了所有事,所以她知道譽王的身世,但是她不能跟任何人提起。包括自己的徒弟和故交。有一部分原因是信不過夏江吧。因為一旦訊息洩露,就可能給譽王帶來殺生之禍。梁帝如果知道譽王骨子裡流的是滑族的血,肯定會把他殺了,當時都把整個滑族滅了,還差一個譽王嘛?這個就是不告知譽王身世的原因。而留一封密信其實也是為了幫助譽王擺脫困境,復興滑族。同時也讓譽王知道自己的身世,就算復興失敗,譽王可以憑藉著梁帝當初剿滅滑族的愧疚之心來自保一命。這就是問題的答案,謝謝大家!
回覆列表
自梅長蘇進金陵後,朝局就在不知不覺中發生逆轉,拔六部,除謝玉,廢太子,最後譽王也走上謀逆這一步,靖王如一顆新星冉冉升起。而激化譽王謀反的關鍵是秦般若給了他一封璇璣公主留下的信,信裡的內容徹底壓倒譽忘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這裡就有了一個疑惑:當年璇璣公主為何不直接將譽王的身世告訴她的死忠秦般若和夏江呢?為什麼要選擇留下一封密信這樣的方式告知真相呢?
初看《琅琊榜》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這方面,也不會想那麼仔細。不過現在結合這幾位的身份與人生走向,仔細一想璇璣公主不直接將譽王的身份告訴秦般若和夏江,其實是正確的而且非常明智的決定。
先以觀眾的上帝視角回憶一下,這幾位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璇璣公主是何人?
滑族的公主,玲瓏公主的妹妹,也是秦般若的師傅,與夏江是紅顏知己的關係。
譽王的身份到底是如何呢?
蕭景桓,譽王,三十二歲,梁帝之子,太子的最大對手。譽王的親生母親是滑族的玲瓏公主,舉族來降後委身於梁帝,但梁帝對她的身份秘而不宣,只冊封祥嬪,居於行宮,生下譽王,其他后妃對她知之甚少(嬪位份較低,靜妃之前也是靜嬪。沒有特別留意的價值)。
後滑族叛變,玲瓏公主隻身逃離梁國迴歸部族,不久死於赤焰軍平叛。她與梁帝的孩子即譽王被不知真相的言皇后收為養子,後用於制衡權力的棋子。
璇璣公主與夏江雖是紅顏知己,卻並不盲目信任夏江璇璣公主因滑族滅國,而被髮配於掖幽庭,隨後迎來了生命中的轉折點,遇到了夏江夫婦。被夏江夫人所救,並待璇璣如姐妹一般,璇璣卻和夏江做出苟且之事,兩人也並非情誼之合,而是利益之合。璇璣公主看中了夏江懸鏡司利用價值,夏江看到了璇璣公主過人的智謀和滑族遺留勢力組成的紅袖招情報間諜機構,故而狼狽為奸。
祁王蕭景禹奏請裁掉懸鏡司,遣散懸鏡司特務人員,讓夏江和懸鏡司全體感到了生存的威脅。赤焰軍主帥林燮與蕭景禹同氣連枝,除掉林燮與赤焰軍等於去掉祁王左臂右膀,使祁王不再顧及懸鏡司,也使懸鏡司得以存活。而且當初平叛滑族亂軍的就是赤焰軍,而一同與玲瓏公主輔佐梁帝上位的也是赤焰軍,所以夏江與璇璣公主有著共同目標,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因而對於夏江這種人來說,若是知道了譽王的身世,必定會利用譽王身份做出更多對自己有利之事。
再者劇中雖然夏江不知譽王身世,可是他與秦般若相識,也知道秦般若輔佐譽王卻未曾幫助過這兩人,只是一味地避開黨爭,只維護自己懸鏡司的利益。最後得知譽王身份時,也只是想要讓譽王逼宮成功為了讓自己能死裡逃生。
可見夏江狡猾,並不值得信任,璇璣公主早就看出來了,所以未告知夏江譽王身世是必然。
秦般若立志於滑族復國,卻沒有治世之才,容易好心辦壞事秦般若雖然不是璇璣公主徒弟中最有才華計謀的,但是秦般若一直對滑族復國之事極其努力,忠於滑族。在璇璣公主離世多年之後,秦般若仍然在為滑族效力。雖然她知道滑族復國無望,她卻固執地想要透過擾亂大梁黨爭來完成這一個不可能的願望。
起初梅長蘇沒來之前,譽王也在秦般若的輔助之下,只是勉強與太子黨一爭上下,並沒有能力去撕開扳倒太子一脈的口子。在梅長蘇到來之後,太子一脈才不斷被重擊。
而且在最後她告訴譽王身世的時候,譽王說早已經知道了秦般若幫助自己爭奪儲君一位,是為了能夠想辦法去為滑族復國。但是譽王一直都掩飾得很好,秦般若都沒有發現。
之後在對付謝玉時,宮羽姑娘假裝行刺失敗,然後藉助此事來透過秦般若勸說譽王解決掉謝玉,然而梅長蘇的這個計謀秦般若卻一直都沒有看出來,白白被梅長蘇利用了。
從這兩件事都是可以看出來秦般若能力有限,很多時候其實有心無力,空有一腔復國熱情。
反之,假如告知秦般若譽王的真實身份,那她一定想著幫助譽王直接奪帝位,而不是透過輔助譽王奪嫡來實現復國。譽王既然能發現她是滑族之人以及所謀之事,一定也會有更多人能夠發現。
目的不純,能力有限,加之梁帝一定會拼命隱瞞譽王真實身份的事,直接除去梁帝扶譽王登上帝位是不可能成功的,反而會害死譽王,還不如讓她迂迴戰術。
基於上面對兩個人的分析,璇璣公主就想到了留一封密信的方法,並且交代要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開啟,也就是劇中譽王覺得該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時候。
果然在他奪嫡受阻,舉步維艱時開啟信看到所有真相,揭露梁帝當年醜惡的嘴臉,決定徹底與梁帝翻臉,採用與梁帝一樣兵變的方法奪位。璇璣公主果然智謀超群,不是秦般若能比的,單憑她在世時的這一番思慮就能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