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某魚姑蘇斷水流
-
2 # 宋安之
二戰以後的世界格局是美國與蘇聯兩強相爭。
而德國的位置就有點敏感了,處於當時美國代表的西方陣營與蘇聯為代表的東方社會主義陣營中間,將德國一分為二,雙方一家一半是個不錯選擇,而德國在二戰中表現的太耀眼了,這個擁有巨大威脅的國家分裂狀態是最好的。
日本本來有可能分裂的,二戰勝利後,原計劃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四個國家共同佔領日本,結果因為種種原因其他三國退出佔領日本,美國一家獨大,日本成為其忠實小弟,加之日本就是一個小島國的獨特地理位置,就沒有分裂了。
義大利二戰就是打醬油的,沒有巨大威脅,二戰結束後其地理位置於當時環境也不重要,也就沒有必要被分裂了…
-
3 # 三國深度談
德國的分裂實際上就是意識形態的對立。二戰之後,德國戰敗,同盟國經過協議將德國一分為四,由英法美蘇四國分別佔領管理。這就為之後的分裂埋下禍根。
1947年,隨著美國杜魯門主義的出臺,冷戰正式拉開了序幕,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開始了長期對峙,而德國也成為了雙方的戰場。1949年,蘇聯佔領區包括東柏林在內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首都定在東柏林,而美英法佔領區則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首都設在波昂。
而義大利由於投降早,沒有遭遇分割槽佔領的下場,而日本整個被美國統管,也就不存在分裂了。
-
4 # 鬼谷子識人術
德國和其它兩個國家還是有所不一樣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被當時國際兩大陣營的老大——美國和前蘇聯接管,從中修起一面柏林牆,把德國分成了東德和西德,美國控制的是西德。不過90年以後柏林牆被推倒,東德西德又合併,於是成為現在的德國。 雖然合併,但是東西德經濟差距還是不小,每年前西德要補助給前東德500億歐元左右的資金。德國的分裂是因為2大當時的巨頭的權益分配。
當時日本將領是和希特勒一個思想:反抗到底,直到“全國玉碎”。但天皇很聰明,他深鑑德國的悲劇,審時度勢,明白如果抗爭到底只有全國覆滅,並被美、蘇徹底瓜分,由於他在日本人民心中是神,所以他的指令無人抗拒,趕緊宣佈投降,美國佔領日本。並且美將麥克阿瑟也很精明,他知道戰後無疑是社、資大對抗,他站在美國立場上,不希望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過於強大,他上書總統闡述自己的想法,違背英、蘇、中等國的意志對日本招降,並實行單獨佔領——蘇聯還沒來得及進攻日本,天皇就宣佈投降,美軍佔領日本。直到現在,日本還有很多美軍基地,日本作為美國一個忠實的小兄弟始終受美國庇護。
二戰後的紐倫堡審判和在東京審判是對德日法西斯侵略戰爭所犯罪行的正義的審判。但同屬發動二戰的德意日三個軸心國,義大利為何能逃脫正義的審判?其實義大利早在1935年就侵略了衣索比亞,在非洲點燃了戰火,比二戰正式爆發還要早4年(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二戰正式爆發),甚至比東方的中國全面抗日還要早2年。但到了1943年,因投機戰爭的巨大消耗和屢次失敗,義大利發生了政變,墨索里尼獨裁統治結束。同年9月新政府向盟軍投降並加入了同盟國陣營。
然而難道早在二戰結束前投降就能抹煞它在戰爭中的罪行嗎?人們總在控訴德軍屠殺猶太人,日本製造南京大屠殺等罪行,事實上義大利侵略軍的罪行也罄竹難書。他們殺害了成千上萬的平民,還違反國際慣例轟炸紅十字組織,在衣索比亞投放毒氣,把集中營裡的嬰兒活活餓死,真可謂是無惡不作!多年來世界正義力量一直抨擊德日的戰爭暴行,但卻很少有人指責義大利在二戰前和戰中犯下的暴行。這是為什麼?這和義大利政府有意掩蓋戰爭罪行,包庇戰犯有關。設在羅馬的美洲大學歷史學家詹姆士?瓦爾森指出:“與法國對維希政權的反思相比,義大利人像沒發生什麼事似的。他們直面歷史的態度,甚至不如日本人。”
-
5 # 左手槍炮右手玫瑰
首先,看一下二戰末期的國際背景。以下按照時間結點分別簡單介紹當時各國的情況。1945年4月16日蘇軍開始進攻柏林, 4月28日墨索里尼被處死,荷蘭德軍投降 。4月29日德軍在北義大利投降。 4月30日希特勒自殺,蘇聯佔領國會大廈。 5月8日簽署德軍無條件投降書。5月9日蘇軍突入布拉格。 5月11日捷克斯洛伐克解放。 5月15日南斯拉夫解放。 6月5日 蘇、美、英、法宣告德國戰敗,由四大盟國掌握德國最高政權。 6月10日挪威德軍投降 。6月26日簽署聯合國憲章。 6月30日美軍佔領沖繩島。 7月17日—8月2日波茨坦會議(敦促日本儘快投降) 。8月6日美國原子彈炸燬廣島 。8月8日蘇軍對日宣戰,蘇軍進攻北韓半島東北部以及出兵中國東北。 8月9日原子彈轟炸長崎, 8月14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義大利早已投降,而且開始支援盟國。所以不會被分裂。
按照美國計劃日本原本是要被分裂的。當時美國為了加緊敦促日本投降,對日本本土實施戰略轟炸,還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因為如果日本不投降,首先美軍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才能攻佔日本本土。其次蘇聯在遠東虎視眈眈,佔領了日本的北方四島(蘇聯稱南千島群島),不排除蘇聯進攻日本本土的可能。那樣日本就會被肢解,而這樣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為戰後美國需要日本作為對抗蘇聯的前沿。所以美國希望日本儘快投降。那時候中國也有駐軍日本的計劃,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不了了之。日本雖然頑固(本土作戰計劃),但是權衡利弊,最終接受無條件投降,美軍開始駐軍日本,直到現在。
至於德國,上面也提到了,當時蘇聯已經攻克柏林。而西線的盟軍也已經兵臨城下,按兵不動,一是勸德軍投降,減少自己的傷亡,二是防止蘇軍擴大戰果,如果蘇軍攻佔德國全境,那麼當時就不會有聯邦德國了。可以看出,蘇軍所到之處,分分建立了親蘇政權,也就是後來的華約組織的東歐各國,包括民主德國。蘇聯既然佔領了柏林那肯定不會讓步,而盟國也不想失去這塊橋頭堡,所以德國最後解體為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也就是西德和東德,柏林也一分為二,後來由於冷戰升級,還修建了柏林牆。
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德國統一,冷戰結束。
-
6 # 聯合防務
德國分裂為東德和西德的根本原因是戰後的分割槽佔領政策,由於德國在二戰中造成的破壞太大,為了避免戰後死灰復燃,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力主分割德國。1945年6月5日,四國駐德佔領軍總司令在柏林正式宣告把德國分成4個部分,東區歸蘇、西北區歸英、西南區歸美、西區歸法。“大柏林”區由四國共同佔領。等到了冷戰開始,東西方對立局面展開,蘇聯和美英法自然就分別在自己的佔領區扶持傾向於自己的政權,也就造成了德國的分裂。在亞洲類似的情況是北韓,蘇聯和美國分割槽受降、分割槽佔領的結果就是南北兩個國家的產生。
而日本和義大利沒有分裂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被分割槽佔領,但兩國沒有被分割槽佔領的原因也各不相同。義大利沒有被分割槽佔領一來是由於義大利在戰爭中的表現不算亮眼,造成的破壞相對較少。而且戰爭期間義大利內部一直有著對墨索里尼不同的聲音,不像德國那麼一體化,盟軍對於義大利的擔心和顧慮也相對較小,不像德國那樣擔心其死灰復燃,也就為放其一馬打下了基礎。二來是因為義大利投降得早。早在1943年7月,盟軍在西西里島登陸後,墨索里尼政府就垮臺了。新成立的巴多格里奧政府於9月3日簽署停戰協定,10月13日,巴多格利奧政府正式退出軸心同盟,向德國宣戰。同時,英、美、蘇三國政府發表宣言,承認義大利為共同作戰一方。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候開始,義大利就已經不是對手,而是隊友。對於隊友,自然沒有必要搞什麼分割槽佔領。
日本的情況則比較特殊。首先是太平洋戰爭中對日作戰的主力是美國和中國,英法都不過是打醬油,蘇聯更是隻打了最後一星期。戰爭結束時,日本本土還沒有盟軍士兵,這就不像德國那樣已經形成了大家各佔一塊的既成事實,而大有迴旋空間。其次則要考慮到日本是一個島國,如果分割槽佔領,那麼佔領軍的運輸和維持需要依靠海上力量來保證。蘇聯本來就是海上弱國,太平洋方向的海軍力量更是可以忽略不計,即使搞分割槽佔領,如何保障佔領軍;萬一打起仗來如何維持這支軍隊都是蘇聯必須考慮的問題。再次,德國的分割槽佔領是羅斯福擔任總統時的既定政策,歐洲勝利時杜魯門才上臺不久,不可能變動。但到了日本投降時,杜魯門已經坐穩了位置,就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調整了。而眾所周知,杜魯門是一個非常反蘇的人物……
因此,儘管一度有過對日分割槽佔領的方案,但英國對於上萬公里以外的佔領不感興趣,中國忙著內戰無暇顧及。蘇聯一來不好保障,二來杜魯門也不想讓他們參加進來,於是最後就變成了美國一家的獨佔,自然也就不會分裂了。T
-
7 # hording
這和盟國對德國、日本和義大利三國的處理方式的不同造成。
義大利戰局1943年7月,盟軍在義大利西西里島的登陸成為導致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府倒臺的最後稻草。由巴多格里奧組建的新政府於1943年9月3日同盟軍簽訂停戰協定,但並未通知義大利軍隊停戰訊息。因此,當盟軍在義大利本土登陸,而德國迅速控制包括羅馬在內的南至那不勒斯的義大利本土時,巴多格里奧和王室出逃到盟軍佔領區,而義大利軍隊由於沒有接到命令而崩潰,德軍沒有遇到抵抗。1943年9月23日墨索里尼在希特勒的扶持下在義大利北部成立了“義大利社會共和國”傀儡政府,與巴多格利奧政府對抗。在這種情況下,1943年10月13日,巴多格利奧政府正式退出軸心同盟,向德國宣戰。同時,英、美、蘇三國政府也發表宣言,承認義大利為共同作戰一方。從這個角度來說,義大利是“協同參戰國”。而在對意和約的談判上,主導了對意和談的美國為了使得義大利儘快實現獨立,穩定義大利政治局勢,防止義大利倒向蘇聯,實際上主張對義大利實現所謂非懲罰性和平,這體現在1947年盟國在巴黎簽署的對義大利、羅馬尼亞、匈牙利、保加利亞、芬蘭的和約中。根據這一和約,義大利基本失去了所有海外領地和特權,領土也做了調整;義大利解散法西斯組織並審判戰犯(注意是由義大利自己來做這些);軍事上的限制以及賠款。因此,義大利總體來說能夠保證領土完整。
對日分割槽佔領計劃二戰盟國針對日本本來也要效仿對德國的分割槽佔領,由美、蘇、中、英四國分割槽佔領,但由於當時中國處於內戰,無力派兵;英國正在為戰後重建和印度獨立所苦,也無力派兵;而蘇聯一方面缺乏登陸力量,再加上杜魯門態度強硬,不惜以原子彈威脅,所以蘇聯只是佔領了千島群島和庫頁島南部。最終四國分割槽佔領變成美國單獨對日本實行佔領和管制。而美國的對日政策,不論是在1947年底以前,還是在1947年冷戰開始後,都不是肢解日本,因此日本雖然是戰敗國,但是卻沒有被肢解。
四國分割槽佔領德國在對德國的處理過程中,為了防止德國軍國主義再起,美國力主分割德國。羅斯福就曾經設想將德國分割成五個國家,斯大林和丘吉爾表示同意。1944年諾曼底登陸後德國戰敗已經只是時間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提出分割槽佔領德國的建議,即按1937年德國疆界分成 3個佔領區,蘇佔東部、英佔西北部(包括魯爾)、美佔西南部和薩爾,柏林由三國共同佔領。美蘇接受了英國這一方案(當時分割槽佔領只是為了分割德國的權宜之計)。1945年雅爾塔會議上,這一權益方案最終變成了正式方案。在這種情況下,英美又從各自佔領區劃出一部分組成法國佔領區。1945年6月5日,四國駐德佔領軍總司令在柏林正式宣告把德國分成 4個部分,東區歸蘇、西北區歸英、西南區歸美、西區歸法。大柏林區由四國共同佔領。1945年7月的波茨坦會議上又確定了對德管制的經濟原則,這樣美蘇英法四國分割槽佔領德國局面正式形成。當然分割槽佔領並不意味著德國一定就會被分割,但隨著美蘇從合作走向對抗,冷戰爆發,德國的分裂在這種情況下也就不可避免了。
美蘇冷戰隨著1947年美國杜魯門主義出臺,冷戰正式開始。而杜魯門主義中一個關鍵之處就是從控制德國到扶持德國。扶持德國就要建立獨立的德國政府,因此1948年6月,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併,進行幣制改革;蘇聯隨即在蘇佔區也實行幣制改革,德國在經濟上開始分裂。隨後蘇聯開始封鎖柏林,第一次柏林危機爆發。1949年5月23日美英法三國控制區的制憲會議透過《基本法》,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聯邦德國,西德)成立。1945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在蘇佔區成立,德國正式分裂。德國的分裂是美蘇冷戰的產物,也是冷戰的標誌之一,因此兩個德國一直到冷戰即將結束的1990年才重新統一。
德國的分裂(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 -
8 # 青年史學家
二戰結束後,德國被一分為二,原來的德國西部建立了德意志聯邦,東部則建立了民主德國,德國一分為二。不過同樣曾經屬於軸心國集團的日本和義大利卻沒有出現分裂的狀況。
德國之所以分裂與美英和蘇聯對德國的分割槽佔領有很大關係,戰爭結束時,蘇聯的軍隊已經佔領了德國東部的大部地區,而美英法軍隊則控制了德國的西部地區,因而雙方在佔領事實的基礎上對德國進行了分割。
義大利之所以沒有被分割槽佔領,是因為義大利在1943年已經退出了軸心國集團,加入到了同盟國的行列中,所以盟軍自然沒有理由對義大利進行分割槽佔領。
日本雖然一直堅持頑抗到底,但是日本在戰後並沒有按照各方的約定進行分割槽佔領,二戰結束前,美國曾經邀請中國和蘇聯一切佔領日本,以徹底解除日本的武裝。不過戰後中國忙於內戰,而蘇聯與美國的矛盾已經凸顯,美國不再想讓蘇聯參與對日本的接收,所以最終的多國分割槽佔領變成了美國獨自佔領。因而日本沒有出現像德國一樣的分裂狀況。
-
9 # 戰壕
日本和義大利之所以沒有像德國那樣分成兩個部分,都是有當時客觀的現實原因的。
義大利雖然最初是軸心國,並隨納粹德國參加了蘇德戰爭,以及在北非戰場和盟軍作戰。但是隨著局勢的變化,北非戰場上軸心國徹底失敗,盟軍也開始在西西里島登陸。而義大利南部也在後來建立了新政權,並在隨後宣佈義大利退出軸心國,參加同盟國陣營,參與盟軍的作戰併為其提供支援。
因此,在二戰結束後,義大利其實是作為戰勝國的,而美國蘇聯等自然不能要求駐軍,因此義大利保持了自己的獨立。
而日本,當時已經遭到了嚴重的打擊,美軍已經直接進攻了其本土,而蘇軍也佔據了其北方四島。實際上,停戰條約簽訂後,同盟國已經制訂了由美、中、英、蘇四國分割槽佔領的方案,但是後來,中英蘇陸續退出,也就造成了只有美國佔領軍的情況,於是最終形成了如今的情況,日本成為了美國在亞太地區極為重要的盟友。
而像德國和北韓半島,已經在戰爭結束前,形成了美軍和蘇軍各自佔領一部分地區的情況,也就最終形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政權。
回覆列表
補藥自來。先回答題主問題,二戰結束後,德國被美帝和北極熊分別佔領。前蘇聯和美國分屬不同陣營的大boss,德國就被分為了東西兩德。而日本及義大利。基本被美帝控制,沒有像德國那種不得已的原因。美帝資本主義,前蘇聯社會主義,兩種不同的社會形態,意識在分割世界資源時,在當時的情況下注定會分道揚鑣,德國分為東西兩德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