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茗史館
-
2 # 西坡李氏
這也得分兩種情況:1、削藩成功。為了避免地方勢力做大,資源將向中央、首都傾斜,邊境會出問題,領土也許會被不斷蠶食。2、削藩不成功,藩王和中央取得某種程度上的妥協。弱幹強支的局面將長久存在,但領土會逐漸擴大。中央為了生存,會放鬆對商業和海外貿易的管控。為中國的未來是好事。
-
3 # 史是古代的史
如果沒有靖難之役,朱允炆坐穩了天下,我們可能將看到一個和現有明朝完全不一樣的朝代。
不再遷都北京明成祖朱棣將都城由南京遷往北京,一方面是因為他常年駐守北京,北京是他的老巢,住著自在,另一方面就是他意識到北方的韃靼和蒙元的殘餘勢力將是明朝最大的威脅,並且決定延續他老爹的主動攻擊政策。如果從南京向北征討,行軍路程過於遙遠,經費大大增加,相反,遷都北京將有利於調兵遣將。
明成祖朱棣的北伐思想可以說和他老爹如出一轍——不徹底消滅,誓不罷休。可惜的是雖多次北伐,北方勢力確實遭到毀滅性打擊,但並未完全殲滅,還在後期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朱允炆並未繼承他爺爺的這一思想,我想他不會遷都,他會在削藩完成之後派遣將領駐守北京,進而延伸出第二個問題。
北方勢力將成為明朝最大隱患但凡勝利的戰爭,離不開三樣東西:中央的支援、將領的高瞻遠矚和英勇決策、足夠的經費。但我看,除了經費外,這三樣中前兩樣朱允炆都不見得有。
首先,朱允炆一上臺就著手削藩,並未考慮到北伐的重要性,或許是覺得北伐次重要吧,一旦給了時間,北方勢力必定捲土重來,畢竟他們真的像野草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
其次,上文說到朱允炆在削藩後必定會派遣將領駐守北京抵抗北方勢力的入侵。但至於這個“將領”能力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朱允炆時代,重文輕武,而且朱允炆特別信任三個紙上談兵的儒家師傅,我實在不敢相信他們能推薦什麼優秀的將領出來。
所以說,北方勢力一旦變得強大,明朝將持續受到困擾,恐怕明朝從不和親的策略都要改一改嘍。
錦衣衛不復存在,東西廠不會出現明太祖朱元璋逝世前已著意削減錦衣衛的勢力,且朱允炆一上臺就大力打擊宦官,結合朱允炆性格來講,錦衣衛後期可能被徹底撤銷,而宦官不會再專權,更不會有東西廠的出現。
鄭和下西洋不會存在朱允炆當政,自然就不會出現鄭和下西洋這一舉動,也就不會出現萬邦來朝的盛況了。
由於朱允炆時期史料或毀或禁,我們只能根據現在史料進行推測,因此不再寫更多了,畢竟一切都是推測,一切都是假的。至於觀點是否正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其實歷史根本沒有“如果”一說,歷史之所以叫“歷史”,那就意味著是鐵板釘釘的事,沒有轉圜之地。與其想“如果、怎樣”,不如以史為鑑吧。
-
4 # 文軒春秋
朱允炆是個好人,但是沒有做好皇帝的位置,顯然朱棣的大局觀和決策更加成熟。朱允炆做上了皇帝,但又被歷史上唯一一次以下犯上的藩王造反成功。這隻能說明他的能力低於一般的皇帝。
一個法統正確,名正言順的皇帝,一個辦事猶豫卻喜歡瞎指揮的皇帝,一個性格仁厚優柔寡斷的皇帝,要是沒有藩王朱棣造反,安穩的當下去,等待大明的可不可能有一個興起的盛世明朝?畢竟地處江南,江南稅收容易些。
既然假設沒有了靖難之役了,燕王也沒做皇帝,那麼就不會有遷都這回事情了。南京將成為明朝的政治經濟中心存在,明朝的軍事中心也不會北移。
北方遊牧民族興起,騷擾大明邊境。朱棣的天子守國門戰略意義高於其他。如果沒有靖難之役,就不會有遷都,從經濟上來講,江南稅收就不會那麼的難收,畢竟這是在皇帝的眼皮底下。如果不遷都,兩百多年的歷史走向,不僅僅是蝴蝶效應的影響了。歡迎大家參與討論,喜歡的點右上角關注或點贊。
-
5 # 若非610
這個假設如果成立,明朝會早亡。
建文帝當政的話:
有一些好處,如方孝孺的影響會更大,異族的壓迫統治是變統的思想也會深入人心。思想學術的繁榮也會加快。
但也出現更糟的情況,斷不會出現下西洋這樣的壯舉,皇權萎縮會更快,江南官地大規模私有化也會提前。朝廷中央財政的力量會被進一步削弱,可能連成化初年的危機都撐不過去。
明朝覆亡本來沒什麼,關鍵是看代明而立的是什麼樣的政權,若是還如滿清這類倒行逆施的,那結果就更壞,但若是其他進步或保守一些,倒也不算壞事。
-
6 # 一縷風塵854
李蟄《續藏書》曾這樣評價過明成祖朱棣”中國二百餘年以來,休養生息,遂至於今,土安於保暖,人忘其戰爭,皆我明成祖文皇帝與姚少師之力也”。
由此可知,朱棣在位期間深得民心,並且做出了很多的貢獻。
那麼如果沒有靖難之役,朱允文做了天下,社會又會怎麼樣呢?
我們可以從手段和謀略方面去分析。朱棣雄才偉略,在他執政期間做了很多大事,明朝在他手上蒸蒸日上,為日後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麼現在我們來簡單看一下,他做了那些大事呢?
第一: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22,937卷(目錄佔60卷),11095冊,約3.7億字,這一古代文化寶庫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而這一件事足夠讓後人受益幾千年。
第二:五徵漠北
元朝滅亡後,蒙古族卻沒有滅亡,他們逃到了草原之上,並且,時時對中原進行騷擾,而朱棣為了解決北方問題,穩定邊疆,五次出兵漠北,極大的打擊了北元的實力,雖然沒有徹底滅絕北元,但為北方的穩定起到了根本的影響。
第三:遷都北京
為了解決北蒙古的騷擾,朱棣遷都北京,坐鎮北京城,這一行為為日後明清首都和新中國的首都打下了堅實 的基礎。
第四:修繕長城
現在的長城又叫明長城,朱棣在位期間大量修繕長城來防禦外敵,正是因為朱棣這一行為這才有了萬里長城。
第五:疏通京杭大運河
朱棣在位期間,下令疏通京杭大運河,為遷都北京做準備,這一行為也為百姓的經濟,運輸帶來了重大的改善。
第六:鄭和下西洋
朱棣在位期間,非常重視與外的交流和聯絡,因此於1405年,命令鄭和去西洋,這一行為促進海外貿易擴大,帶動了中外經濟交流與發展。開拓了海上絲綢之路,對中國經濟帶來了深遠影響。
而反觀朱允炆在位期間,重用齊泰黃子澄激化矛盾,齊泰黃子澄這兩人是讀書人,沒有實戰經驗,因此在改革中太現實主義,這也是導致朱允炆最後失敗的主要原因。
還有就是朱允炆太過仁義,為君王者,要殺伐果斷,不要有婦人之仁,而朱允炆卻從來不知道這一道理,這也是他失敗的原因。
因此,如果朱允炆坐了天下,那麼就沒有了永樂大典,沒有了下西洋,甚至大明的江山都會被他所丟掉。
或許朱棣的這句話形容朱允炆再好不過了“人須立志,志立則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無志而建功。”
朱允炆不適合皇帝,或許平淡才是他最想要的選擇。或許這才是他失敗的根本原因。
-
7 # 歷史風雲天下
建文帝削藩成功亦或是朱棣的靖難之役都表明著明朝太祖所分封的子孫鎮守邊疆這個國策將不復存在。無論是誰的成功,王爺們註定不能夠再重掌兵權,威脅皇帝,而朝廷也將迅速的加快中央集權的步伐。歷史證明,朱棣是一位很優秀的帝王,而朱允炆如果一直當政,從其性格特點來看,幾乎是不可能會超越明成祖給歷史帶來的影響。
沒有靖難之役,朱允炆成功坐了天下,那麼我們可以分析下建文帝的性格為人,他溫和且懦弱,沒有主見,做事有些優柔寡斷,對齊泰、黃子澄和方孝孺這樣一個文臣集團信賴有加,一個只會處於理論和臆想而缺乏實踐的核心集團,如何來規劃天下,這當真是前景令人堪憂啊。
太祖年間,為了給朱允炆掃清道路,朱元璋殺了不少文臣武將,而今之世,能夠堪稱大用的也就駐守邊境的朱元璋幾位皇子而已,如燕王朱棣、遼王朱植和寧王朱權,可是削藩成功了,那這幾位王爺將不再啟用,英雄無勇武之地。眾所周知,朱棣在當政之後,還五次征伐漠北,為了就是明朝的安穩,如此強勢的帝王,也未能真正達成作戰目的,更何況是一個靖難之役佔據著天時地利人和的朱允炆集團呢?
毫無疑問,如果建文帝主政,那麼明朝的邊境問題將會更加的突出和頻繁,雖然蒙元被明朝趕到 了漠北草原,又接著被打成了韃靼和瓦剌等部落,可是蒙古的威脅卻一直都存在,而且隨時有可能傾覆此時初建的明王朝,面對強敵扣邊,明朝又無名將和謀略的文臣,那很可能北方之地將會成為重災之地。
還有如果是建文帝主政,那就不會遷都北京,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將會在南方,又因為北方蒙古部落擾邊,什麼時候北方淪陷成為江南半壁也是未可知的事情。
如此明朝在初期就落入了下風,進入了危局,頹勢一現,明朝的國祚很難維持到276年長久,要想成為歷史上的那個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王朝可能就難了。
-
8 # 四季如春79715
如果明朝沒有靖難之役朱允炆坐了天下,建文帝依然失敗,朱棣依然成功。明朝該興盛時興盛,該滅亡時滅亡。縱觀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是由發生,發展,強盛,衰弱,滅亡……過程而來的的。
先研究一下建文帝,建文帝自幼熟讀儒家經書。他性情溫和 ,淳厚善良,自然優柔寡斷,沒有堅強自信的魄力,缺乏強有力的手腕。重用儒家學派黃子澄,齊泰,方孝孺。他們都是書呆子,缺乏實踐和處理公共事務的經驗,紙上談兵,理想主義,智囊團裡缺少“理工男”儒家思想的確是統治階級治國的錦囊妙計,可在朱允炆當政初期,並不適合,一切百廢待興。缺少實際操作,當政初期的幾項得民心的改革舉措,並未真正付諸實現,就是現在所說的光說空話。他太仁慈了,不適合做君王。古代的皇帝大都心狠手辣。
在分析一下朱棣,朱棣在安徽鳳陽長大,深知民間疾苦,體察民情,文武全才,足智多謀,用兵如神;同時心狠手辣,多疑好殺。他的勢力早已強大了,他知人善任,他篡反之心早已根深蒂固,只是早一天,晚一天而已。
淳厚善良的朱允炆,無力阻擋來勢洶洶的朱棣。歷史也證明了朱棣雄才大略,創造了明初的盛世,成就了歷史上有名的皇帝。他在世營建的故宮,天壇,太廟等規模宏大的建築,為後人留下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現在僅故宮每年接待人數超過700萬,收入高達六億五千萬,這在歷代封建王朝皇帝,無人超越。
朱允炆失敗,朱棣成功,絕非偶然。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歷史總是前進的,一個統治者的治國勤政,不僅主宰國家民族的命運,改變歷史,還推動歷史的發展。
朱允炆歷史事件警惕後世治國首腦,要忠於人民,恪盡職守,懲治腐敗,理論聯絡實際,要有精良的智囊團,遠小人,近君子。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9 # 楓水流沙
如果明朝沒有靖難之役,朱棣等各地藩王被順利的削掉。
按照朱允炆的性格,不會將都城遷到北京,因為朱棣遷都主要還是為了照顧隨自己打天下的班底,社會也會平平淡淡的發展下去,也許後來的清軍入關,闖王起義都不會出現,現在我們誰知道呢?
歷史上的假設太多太多,然而這就是歷史。
-
10 # 小格格爸比
謝邀,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題目,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三藏試著從朱允炆早期的施政綱領和個人品行來回答:
首先,削藩一定會成功。當初為了抗擊蒙元入侵和鎮壓地方叛亂,明太祖陸續分封了幾個兒子,這些藩王權力很大,雖不能與漢初諸侯王相比,但也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動用國家暴力機關,六親不認,繼續厚黑到底的朱允炆,在一幫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擁躉下采取“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削藩策略,此處省略一萬字,最終和朱棣一樣建立一箇中央集權的國家。
其次,會出現西漢版的文景之治。朱允炆性格溫和,受過正統的儒家教育,建文朝的“三駕馬車”--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信奉儒家理論治理天下,採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重視農桑、以德化民的政策,經過幾十年的治理,社會安定,百姓富裕,下一任皇帝若是還能蕭規曹隨,想必百姓一定會擼起袖子跟著老朱家幹,一起奔小康,復興大明夢。次之,更早出現內閣輔政。雖然明初太祖廢除了丞相制度,他的初衷是後世皇帝跟他一樣勤奮,事必躬親,身兼君主與內閣總理的職務,但朱允炆多半會依賴他的三位人生導師,國家大事、施政方針必事事垂詢,形成事實上的大學士秘書制度,也就是後世的內閣制度。再次,錦衣衛徹底消失在歷史舞臺。朱元璋利用錦衣衛拱衛統治,令人聞之色變,群臣戰慄,後來為太子朱標繼位鋪路,將這頭朝廷鷹犬歸山,廢除了錦衣衛。朱允炆繼位後,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再次啟用錦衣衛。最後,出現聖天子垂拱而治的局面。這是中國儒家最理想的政治局面,聖天子親近君子,平常沒事早朝露個臉,大臣有事遞個摺子,皇帝照批,有什麼事交給內閣和各部院大臣處理即可,朱允炆崇尚儒家治國思想,也許就會出現這種理想的時代。喜歡就關注我,三藏說史,與你一起做有趣的事。
回覆列表
這個假設如果成立,我認為明朝將是很危險的。
如果沒有靖難之役,或者說靖難之役中朱棣敗了,明朝將繼續由朱允炆統治。我們不妨根據朱允炆初期的執政方式來分析一下,明朝將會走向何方。(朱棣鎮樓)
削藩肯定會成功其實從明朝初期的藩王來看,最有實力的有三個,分別是燕王朱棣、寧王朱權、遼王朱植三人,由於明初經常與北方蒙古餘孽交戰,此三人經常帶兵出征,手中是有兵的。但從削藩過程來看,遼王、寧王雖然不滿,但表現不夠激烈,沒有反叛跡象。如果燕王失敗,那麼削藩肯定會成功,將不再會有藩王存在。
削藩成功後,皇權將進一步集中和加強。
遷都不復存在既然沒了燕王,自然也就沒了遷都這回事,南京將一直作為明朝的首都存在。那麼明朝軍事、政治中心將不會北移。
而這造成的結果將是南方更加富饒,倭寇的問題或許可以得到解決,但同樣,北方韃靼和瓦剌對明朝邊境的威脅將進一步增大。
朝政將更加混亂朱允炆如果繼續執政,那麼黃子澄(上圖)、齊泰、方孝孺三人必將繼續獲重用。那麼我們來看看這三人會對朝政產生什麼影響:黃子澄和齊泰兩人主要傾向於以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論,他們的目的在於改組帝國的行政和加強皇帝的權威。而方孝孺則是抱著一本《周禮》不放手,這位方學士完全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建議皇帝應該恢復周禮,甚至已經採取了部分改革。
這三位完全就是書呆子和理想主義者,缺少根本的實踐意識和處理事務的能力,根本就是紙上談兵。用這樣的人治國,明朝將會變成什麼樣子,難以想象。
因此,我認為如果沒有靖難之役,或者朱棣戰敗,那麼明朝根本不會變好,甚至不會延續那麼長時間,而是很快就會被朱允炆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