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今天和母親爭吵了一下,說實話我也不該這樣,但是有個問題一直困擾我很久。首先肯定是母親做的不對,我給他指正了一下,但是她說我這樣不孝順,她是我媽,還輪不到我挑她的錯,說我要順著她才對,我給他挑錯就是不孝順。我很煩惱,難道父母不對真的就不能說出來嗎?我想讓她改一下變得更好,難道這個就真的不對嗎?
30
回覆列表
  • 1 # 紅裙有愛

    其實孝順的定義有很多!譬如和顏悅色的對待父母啦,譬如父母生氣的時候不話趕話跟她嗆嗆啦,還譬如對待父母要有寬容心要有耐心啦等等等等……話說回來,大家都是凡人父母有些時候也有做錯事情的時候!他們處理事情的不正確的確不用你來指出,否則她會“惱羞成怒”的,給父母指正錯誤也是要有技巧的,譬如用半開玩笑半認真的態度來讓她意識到自身處理事情的不妥當,她生氣的時候就趕緊笑笑儘快開脫自己說是“開玩笑”,用這樣“曲線救國”方法從而達到你想要的效果而不是讓她感覺你的沒大沒小不懂得尊重長輩,因而發難於你。以前的人都是講究“孝道”的!“孝”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吧?以前的“孝”讓我們感覺“匪夷所思”的怪異,譬如他們“唯父母命是從”啦,譬如“綵衣娛親”啦,譬如“人之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有損”啦,還譬如“父母的名字在寫文章的時候要避開用別的字義來替代”啦等等等等……現代好了再也沒有了以前的那些“條條框框”了!但這並不代表著你可以對父母“疾言厲色”的與父母頂嘴與父母吵;都說現代的孩子是沒有底線的,他們不懂得尊重父母敬重長輩,他們活得隨意活得瀟灑,在當今展現“個性”的年代,孩子們的“為所欲為”讓父母們費盡了腦筋操碎了心,孩子們總是“玻璃心”,平時說不得更罵不得,你得隨時哄著說著那些表揚他們的話,雖然他們做得並不優秀也不出色,但如果你不哄著他們,很可能會打擊了他們的自尊心而讓他們頹廢消沉,這樣一來就“得不償失”了。父母孩子要相互成長!孩子要懂得感恩父母,父母也要理解孩子學業上的不容易與長大後工作上的巨大壓力;父母撫養孩子受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盼著孩子長大了熬出了頭卻沒想到孩子會對他們挑剔與詰難,做父母的遇到這樣的不懂事的孩子不傷心不發火才怪呢。

  • 2 # 人生如夢158817396

    首先感謝你的邀請。孝順不代表就是百依百順,但是你和母親吵架肯定是不對的,因為子女和父母生長不同的年代,思想也肯定不一樣,一般情況下是父母不對時候多一點,但是做子女的不能在這方面較勁。有的子女可能會說父母不講理,這就對了,他們就給你不講理了,怎麼了。我們想一想,父母如果和別人不講理別人願意吧。正因為他們是你父母才這樣做。其實父母和子女之間沒什麼理不理的。如果你不同意父母的觀點就少和父母說句話。儘量別和父母吵架,要學會在父母面前忍。我們也同樣有做父母的一天,三思一下就明白了。一個人光知道孝是不行的,還有知道 順 。這樣才算是真正孝順的子女。你認為是這樣嗎?

  • 3 # 千秋魚人

    孝順父母肯定不是百依百順。

    “孝順”,是封建社會用來捆綁人意志,讓人順從於專制權威的一種洗腦思想。所以,今天更多的講“孝敬”。

    孝敬,所強調的不是“順”,而是“敬”。就是尊敬的意思。孝敬父母,就是尊敬父母,讓父母快樂,有尊嚴。

    孝敬父母雖然強調了對父母的尊敬,但也包括順從父母。這種順從,不是一種盲從。而是以對父母尊敬為基礎,在社會普遍倫理道德觀裡,對父母的一種順從。

    父母也有錯誤,那麼,父母錯誤的教訓或命令,作為子女的當然要拒絕遵從。但即使如此,也當尊敬父母,不能讓父母難堪或難過。

    因此,遇到父母錯誤時,一方面拒絕服從,另一方面找個合適的時間,和顏悅色地向父母解釋你不服從的原因。或許一次不能改變父母的改變,那就多次的向父母解釋,甚至父母認同社會普遍倫理道德觀,那麼,你的不服從,就成為了服從。

    在孝敬父母裡,除了尊敬父母,也包括了贍養父母,讓父母快樂,以及維護父母的聲譽。這是一個為人子女當盡的責任與義務。

  • 4 # 溪谷幽蘭71016950

    謝邀答:關於孝順這一詞不是簡單的一個詞,他代表愛心、責任、忍耐、甚至委屈。有時的孝順往往會辦了錯事,遇到明理的父母還好,遇到糊塗的父母真能將你折騰死最後還會使你失去了自己的生活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家庭幸福,最後會使你落得個費力不討好什麼都不是,甚至是你對他們做哪個決定都是錯誤的,總之你會里外不是人,但是無奈畢竟此生有緣成為一家人,小輩就要對老一輩盡孝必須的,再苦再難再委屈也要堅持完成這個使命。

  • 5 # 成雲社初心

    “孝”這個概念是儒家推崇的行為規範之一,那麼什麼是孝呢?

    《論語》這樣說: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有人管時看志向,沒人管時看行為,三年不改的習慣是本質。(這裡的孝是說繼承上輩優秀思想行為。)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孝是“不違背禮法”。 (對父母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禮”)

    待尊崇禮法高於遵從父母指令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孝就是不讓父母擔心自己除了疾病以外的任何事。)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孝不只是給吃給喝,如果那樣,養犬馬不也是孝了?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孝,首先是精神供養,幫做事,給吃喝不是孝。

    從《論語》裡看,“孝”沒有“百依百順”的意思,而更多是“敬”的意思。

    總拿“孝順”說事,是一種誤解。

    回到題主的問題,題主給母親提意見,這讓母親感覺到自尊受損,為了維持自尊,就會拿“孝順”來反擊,壓制題主。

    題主母親下意識的反擊是重點,“孝”在這裡只是用來反擊題主的武器。

    所以在這裡辯駁“孝”的意義不大,破解和母親對立情緒的意義很大。

    心靈扶助者〔成雲社〕~初心√

  • 6 # 向日葵145806173

    無論是誰,直接的批評都會傷自我,自尊,有錯誤,缺點,是人“自我”的一部分,需刻意,毅力才能克服時時刻刻已經養成習慣的本能。如果發現錯誤,缺點就能輕輕鬆鬆,隨隨便便就改正的話,世上就全是“完人”了。孝,順只是一種傳統的保護長輩尊嚴,自我的特權。

    和諧,快樂的人際關係通常只能是平等的,各自獨立,守住邊界,用“體貼地給人最大的感情支援”,知彼知己的“給7A真正需要的幫助”提高修養,情商,達成默契去交換來達到。即使是“為你好”的付出,如果“不是問過我,我願意接受和想要的幫助”,仍然是令人厭煩和反感,想要逃離,遠離的。

    保持合適距離的合適滿足,可能是可持續的雙贏的孝順。

    一方面我們要自立,也要幫助父母自立,獨立,甚至讓社會風氣,輿論對孝順有新定義,大家各守其界,人際關係才能真正變好。孝順也應從各個角度,每個人多贏才能讓特權分化成各人應扛,可扛的責任,使所有人分擔。我們要享受的優惠,特權總要有人買單,不是家人就是社會,國家,“天上掉餡餅”是不可能的。

    我們所有人也要學會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有話好好說”,給家人,別人造成傷害。養成“我說了算”的習慣,外人,家人終將成受氣的,不敢,不能自主,壓抑的受害者。

    “我”有能力“做自己的主”叫強大,“做別人的主”叫強勢。強勢是所有紛爭,甚至戰爭的源泉。

    為公益,和諧,公平,合理社會盡力,發聲,營造,維持和諧社會,我們的生活才可能更好。

  • 7 # 快樂庭院

    對於孝,不同人有不同的見解。

    我先說個父母對子女的例子:

    四年級的小明放學回家不寫作業,先看電視,再吃飯,吃完飯又去和爸爸去散步,回來洗個澡,消磨一會兒快改睡覺了,可家庭作業一點兒沒寫呢!媽媽著急了,罵他:你這事那事,咋就不說學習的事兒!快點兒去寫作業,寫不完作業不許睡覺!

    “我不會兒寫,我困了,想睡覺!”小明耍賴皮。

    媽媽逼著,小明就是不寫,媽媽氣急,噼裡啪啦把小明揍一頓。

    小明給爺爺奶奶告狀:“媽媽不愛我,她打我······”

    媽媽真不愛自己的孩子嗎?

    明眼人都知道答案,只是更明白的人知道問題不是出在愛不愛。那是什麼問題呢?

    這個問題和題主說的問題是一樣的。

    孝和順是兩碼事。孝是本質,順是形式,是表達孝的方式方法。

    父母不是絕對的正確,天下真有不是的父母。只不過中國的父母多年的家長觀念已經深入骨髓,他們對兒女的直面指出的錯誤很難接受,就是心裡承認,面子上也很難接受。這麼說明白了嗎?

    和母親爭吵了,指出她的不對,但是她說這樣不孝順,她是我媽,還輪不到我挑她的錯,說我要順著她才對,我給他挑錯就是不孝順。

    母親已經把問題轉移了,明出說孝,實際上是說你和母親爭吵、指出母親錯誤的方式不對,讓母親接受不了,她有錯,你要想辦法順著她讓她知道自己錯了,這樣才是既孝又順。

    生活不是教科書那麼呆板,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生活需要感情,生活中的原則、是是非非要有溫情的表達方式,做兒女的和父母相處,有時候也需要把父母做小孩子一般給足他們面子的。

  • 8 # LaLa隨語

    對父母百依百順,那是“愚孝”,並不是真心的孝順,是違心的孝順。

    你能對違心的孝順承受多長時間?一年?五年?還是十幾年?當你承受不了,也不願承受的時候,再來反對父母的意見,那帶給父母的傷害將會比現在更深。

    所以當父母做的不對,或者你有更好的辦法的時候,及時提出來。當然,首先你要想個父母能接受的方式和語氣,免得產生不必要的麻煩,那後續你會省心很多。

    老公是長子,婆婆在家也是說一不二的性格。從小到大,他沒有對婆婆的行為說過一句反對的話,儘管他自己也知道婆婆存在很多的問題。

    15年年底生完二胎,坐完月子後就是大寶開學的時間了,在月子裡我就同老公商量好了,帶著倆孩子回孃家去住,因為婆婆明確表示不會幫我們帶二寶。

    我是準備過完元宵再來說這個事情,因為我知道如果早點對婆婆她們說,那這個節我們都別想過好了。

    但公公一直追問,我們就提前說了,果然,婆婆發了雷霆大火,一直在那裡唸叨,很生氣的來了句“狗不嫌家貧,子不嫌母醜”。居然把一件在我眼裡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上升到這個階段。

    那晚爆發了最大的一次爭吵,婆婆居然說,讓我一個人帶著剛出了月子的二寶和九歲的大寶在鎮上我姐家住(離學校近,我沒房子,姐不在鎮上住,老公要外出打工)。開玩笑,這個提意她都說得出來。

    就不讓我回孃家住,說我回孃家了給她丟臉。

    所以既然早知道父母的性格和意見存在問題,真的要早早的說出來,一味的順從,並不是最好的選擇,也不是真的孝順。

    為人父母,不要一味的要求子女無條件的服從;

    為人子女,不要一味的無條件順從父母!

    要孝順,但不要“愚孝”!!

  • 9 # 貴緣聊聊家裡的事

    所謂的孝順個人一般情況下認為,並不是對父母的百依百順、言聽計從。

    隨著社會的需求不斷增高,孩子漸漸長大成人,父母的體力漸漸不支,可父母仍然牽掛著子女,為一些事嘮嘮叨叨。

    子女對父母孝順,以及百依百順也沒有什麼錯。但父母真心想要的、並不全是百依百順,而是子女自強、自立。希望子女不要繼續做“啃老族”,因為,父母不再年輕,殷切希望子女從各方面能儘快獨立起來,藉以減輕父母的壓力和負擔,這要比百依百順更為現實。

  • 10 # 三本五十六103386306

    誠然我們要搞清楚,一個問題父母的開心與不開心,當你讓父母不開心時那是不孝嗎當你讓父母開心時那是孝嗎這個問題很難講如果你是為了幫助損害自己的利益的時候你父母不開心還是說你傷害他人利益而讓你自己的父母開心呢不管開心不開心都是損害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為代價的對父母百依百順是孝,但那是愚孝,你會為此付出代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單挑全聯盟05-06賽季科比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