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和Auto
-
2 # 楊教授說球
百公里加速很重要啊,必須要考慮的。
動力要有保證,就像存款,需要的時候必須拿得出來,比如在走高速或者走山路的時候,遇到大車,就要找機會加速超過去,跟著大車跑是不安全的。
百公里加速用時更短,說明車子提速越快,動力儲備更加的充足。
-
3 # 明說汽車那些事
我們在看汽車的一些引數的時候,在有些汽車的引數表上可以看到一個數據,那就是汽車的百公里加速時間,一般來說,普通的家用車百公里加速的時間在8秒~15秒左右,百公里加速的時間和兩個方面的資料有關係,一個方面是汽車的動力大小,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汽車的車重。
一般來說,汽車的百公里加速的資料和汽車的動力呈正比的關係,而和汽車的車重呈反比的關係,動力越大,百公里加速的時間就越快;而當車重越重的時候,汽車的百公里加速就會越慢。
要說在選車和買車的時候需不需要考慮這個方面的資料,我覺得可以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但是作為家用車的話百公里加速並不是起到決定的作用,所以對於一輛車的百公里加速的時間,我們只需要用理性的態度來看待就好。
一般來說,百公里加速時間在5秒內的汽車,一般是屬於效能車還有大排量轎車的範疇了,推背感可以很強,而且在加速的初段會有一些眩暈感,可以隨便秒掉路面上的很多車;
而百公里加速在10秒左右的,已經是涵蓋了很多家用車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範圍,在10秒這個資料上,感官上不會有很強的提速感受,即便是油門踩到底也沒有太大感覺,超車的話就需要有比較長的路程,並且需要預留更多的空間和位置。
而百公里加速大於10秒的車,基本上就是佛系駕駛了,很多時候油門踩下去的感覺就是一種“光吼不跑”的感覺,只聽見發動機的咆哮聲,但是車子還在原地杵,沒有太快的加速感受。
百公里加速時間的意義對於百公里加速的資料,除了可以之間反映出車輛的動力水品以外,還可以從側面來反映車輛的車輛燃油經濟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句話那就是一輛車的油耗和排量並不是呈直接的關係,也就是說並不一定排量大的車油耗就大,因為排量大的車在駕駛的是隻需要比較小的油門開度,就可以有比較大的動力輸出,所以很多時候只是帶一點油門就可以應對大部分的道路情況。
而小排量的車如果想要比較快的加速度,那就要使勁的踩油門,這樣算下來的話,其實小排量堵車就不一定會省油。對應到百公里加速時間上來看也有類似的道理,百公里加速比較快的車,在很多情況下只需要輕踩油門就可以有比較大的動力輸出,而如果是百公里加速比較慢的車,需要超車的時候就需要踩很深的油門,在一定的程度上來說百公里加速比較快的車油耗上面可能還會更加有優勢。
此外,汽車的百公里加速時間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款車的機械素質,可以說在相同的排量下,百公里加速時間越快,說明一款車對於發動機技術的開發越深入,就像同樣是2.0T的排量賓士的A45百公里加速時間為4.2秒,但是同樣搭載2.0T渦輪增壓的大眾GTI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就要接近5秒,雖然說這兩款車的價格相差比較大,但是如果只是從技術層面上來看的話,同樣的排量加速較快的車在發動機的研發上面就更加深入了。
總而言之,對於汽車的百公里加速這樣一個引數,不需要太複雜的進行研究,這個只是反映汽車提速速度快慢的一個數據,一般來說不是效能車的話只需要在試駕的時候自己感覺到不肉的話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如果比較注重效能的話,那就需要特別關注這個方面的資料一些。
-
4 # 試駕時間
百公里加速成績雖然未必代表整車的起步與爬坡時的動態結果,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車型的相對動力水平,比如中段提速與超車的能力表現,對於追求駕駛樂趣的買家,加速度成績一定是一項重要的參考依據。
但是,對於多數普通消費者而言,動力水平的高低並不是最重要的購車標準,購車最重要最基礎的考慮因素是整車的品質。有品質的車如同身心健康的人,能夠確保我們在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順暢與從容。
每個人的性格和工作生活的環境各有不同,對動力的要求自然也會千差萬別,但有一點需要強調,隨著實際駕齡的增長或駕駛車型數量的增加,大部分人換車時都會選擇動力更強的車型,而不會原地踏步。簡單講,個人的成長會對購車的標準提出更高要求。
但是,現在國內有一種比較嚴重的錯誤輿論導向,許多車企為了一己私利極力渲染旗下部分車型的百公里加速成績,對整車品質、售後維修服務成本卻閉口不談;而許多圍著車企轉圈吃飯的媒體也不肯講一句實話。
比如那些採用傳動效率高但可靠性極差的雙離合變速箱車型,那些可以全時全功率推進但售價虛高、續航里程短、電池更換成本昂貴、二手車不值錢的電動車。相對這些車的加速度比同級別的AT、CVT變速箱車型要快,但它們的品質與速度遠不成正比。
我們買車,在品質保證的基礎上選擇動力高的車型,有助於延長所購汽車的使用時長,不容易產生開半年就想換車的衝動,這不僅有利於節約本錢,給自己長效的心理安慰,同時也是對自己勞動成果的充分尊重。
另外,不要相信一些車企和無知媒體所言的小排量發動機車型省油,如果真是這樣,只能說明發動機技術不過硬。同一款車,只有在怠速的情況下小排量發動機車型才會略微省一點兒油,正常行駛尤其高速就真不省了。
當然,如果我們主要在繁華擁堵的市區代步,遠遊的機會不多,沒有條件加速快跑,或對動力要求真的不高,講究的是一種安逸的生活態度,也或預算實在有限,百公里加速度就不是什麼重要的事了。
時間倉促,或有表述不周,敬請諒解。
-
5 # 愛車大家說
很多人買車時對動力有硬性要求,人們往往以0-100加速的時間來判斷車輛動力性。所謂0-100加速指的是車輛從靜止狀態開始全力加速到時速100公里/小時所用的時間。那麼買車時有必要要求百公里加速時間嗎?我認為這完全取決於錢包。
為什麼說取決於錢包呢?因為百公里加速越快說明動力性越好。而絕大部分車的價格和動力性是成正比的。比如你買一輛十萬級別的車,百公里加速時間基本在12-15秒。想要提升一個檔次基本上要多花5萬,差不多能進入10秒以內。想要進入8秒以內的話落地價基本上奔二十萬去了。想要進入7秒以內基本上落地價接近30萬了。想要進入6秒,至少要再加十萬。所以說想要百公里加速快的車就要有充足的預算。
百公里加速快有什麼好處我覺得百公里加速快主要的好處就是好玩!沒事兒找個車少路況好的路段體驗一下推背感、紅綠燈路口起步時一腳油門把其他車甩在後面、甚至路上遇到和你較勁兒的車一腳油門教對方做人。雖然贏了沒人給你頒獎,但是那種感覺確實挺刺激。我覺得這就是最大的好處了。
另外一個好處就是開車更輕鬆,收放自如。馬力大了你會發現你的路更多了。比如你開一輛1.2的買菜車著急回家,但前面的車就不讓,這時候你乾著急沒辦法,因為實力不允許啊,動力不夠,超不過去。但是你開一輛百公里加速6秒的車就不用考慮那麼多了,打方向然後右腳直接踩下去,秒超,對方几乎沒有反抗的機會。
百公里加速快了更安全嗎?一直有人認為百公里加速快一些反而更安全。單從字面意思並不難理解,比如超車時間更短、遇到危險別人得踩剎車,你有可能一腳油門下去就避開了。但我想說的是“這更多的是理論知識,並不能完全反應真實情況”。換句話說就是“車輛的效能可能超出了駕駛員的駕馭能力”。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比如上圖這種情況,假設這臺紅色SUV加速性特別好,從圖中可以看出來它剛好躲過了事故。如果換一臺加速性更差的車那肯定撞上了。從這一點不難得出結論:加速性好有時候確實很重要。但是,這輛車給你開,你敢來一次這樣的超車嗎?
現實中當你借道超車,而對向車道前方100米外有一輛對頭車開了過來,我想這時候就是給你一輛百公里加速6秒以內的車很多人也不見得敢一腳油門踩下去超車。因為對頭車給駕駛員的壓力太大了。沒有十足把握的情況下沒人願意冒險嘗試,哪怕你開的是一輛動力猛獸。
而且我們還要考慮加速性太強帶來的隱患,比如溼滑路面急加速時輪胎可能會打滑,完成超車後併線時的穩定性。甚至一些膽大的司機仗著動力好鋌而走險強行超車。這都是更容易引起意外的因素。相反那些動力性不好的車司機壓根就沒這念頭,安安穩穩地開反而更安全。畢竟實際駕駛中很少遇到需要你用地板油去躲避的危險。
低速行駛中沒有肉車時速40公里/小時以下,在這個速度範圍內只要不是黑作坊生產的車動力都足夠用。因為這個速度範圍內變速箱處於較低擋位,只要敢拉高轉速那麼加速性絕對滿足絕大多數日常駕駛需求。不是有人經常說自己在紅綠燈路口被五菱榮光秒掉麼,就是這麼個道理。而榮光百公里加速時間基本上在15秒以外了。
中高速超車動力影響更明顯因為中高速行駛中變速箱位於高檔位,高檔位加速性本來就差,不過應付個日常行駛加速、正常超車還是毫無壓力的。怕就怕快速超車。有一次開1.2的寶駿310,雙向兩車道的坡道上時速60左右想超前面的Qashqai,用的4擋,結果Qashqai的司機不地道,見我超車他也加速。我倆就這麼並排行駛。這就很尷尬了,人家畢竟150匹馬力,而我的寶駿只有80匹,自然是幹不過了。無奈只能鬆開油門折回去了。不過沒多久前面有一輛後八輪在啃坡,目測車速40以內,Qashqai司機膽小被迫減速。這時候抓住機會2擋踩到紅線直接秒了它。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預算充足的話買一輛加速性好的車確實是一件挺爽的事,開起來更好玩而且可操作餘地更大。如果預算不夠的話買一輛普普通通的買菜車也不會讓你很憋屈,畢竟我們用車的大部分時間內都不需要甩開膀子去加速,安安穩穩開好車,幾十萬公里不出事故這也是能耐。
回覆列表
百公里加速能力強弱能為用車人帶來什麼?
駕駛樂趣-毋庸置疑
駕駛安全-沒有爭議
降低油耗-可以理解嗎?
【0-100km/h加速測試】這項測試成績的重要性僅在小範圍內被關注,大多數選擇家用汽車的消費者往往會對此成績嗤之以鼻,認為家用代步車又不要拿去賽車,要這麼快的加速能力有什麼用呢?用這種想法的汽車消費者可以這樣定論:絕大部分是選擇第一臺家用汽車,也就是說在此之前沒有汽車駕駛經歷,對於汽車的效能強弱是沒有概念的,那麼本篇就來普及一下這項測試成績的重要意義。
第一節:效能與駕駛樂趣曾經單獨開篇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過關於效能與性格形成的關係,簡而言之高效能汽車能解決的問題包括拖延症、無時間觀念、工作或其他領域的低效率等,以及提升自信心。因為高效能汽車的充足動力儲備首先提升了通勤效率,每一次在需要加速超車時只要想則能夠辦得到,這種高效率的駕駛狀態等於不再拖延,長時間的駕駛經歷則能夠潛移默化的“治癒”拖延症;在高效完成行程規劃之後則形成了準確而嚴謹的時間觀念,效率自然也就提升了。重點是想要做則能夠做得到,這種駕駛狀態顯而易見會令人更自信,或者說同樣能夠潛移默化的改變性格。
反之羸弱的動力儲備則會形成或加重這些問題,比如在複雜的路況中想要加速超車,但是在常識超車後卻發現則預計的時間內無法完成超車動作,結果則是退回車道尋找下一個機會或者穩穩的跟車隨行。這種無法超越的無奈等同於生活遇到的挫折,想要克服而無法克服則只能默默的接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在決定性格養成,駕駛汽車自然也不會例外。同時形成規劃無法有效的完成,駕駛通行效率的降低則會拖慢這個生活節奏。效能與性格的關係其實很有更深層,本篇不在贅述,重點看技術分析。
第二節:效能與駕駛安全有足夠長里程駕駛經驗,以及有各種道路駕駛經歷的老司機,這些司機對於道路的瞬息萬變應該是深有體會的。比如在高速公路正常駕駛,遇到與汽車列車並行時總會感受到壓迫感,並且總會擔心旁邊的“鋼鐵巨獸”失控或爆胎;在這種潛意識的憂慮中最好的辦法是加速超車避免與其長時間並行,車輛的動力充沛則能夠快速超越,而車輛的加速能力過差則要緩慢的超越,兩種車完成相同動作的心理狀態完全不同;且潛在安全隱患也確實有差異,因為大型車輛爆胎失控擠碎小車的案例時有發生。
其次如在國道省道超車併線時,對方車道迎面駛來一臺重卡,對向車輛因右側有障礙物無法讓行,而己方車輛無法在交會的短距離內完成超車動作(動力太差),結果則是兩車同時急剎並碰撞,甚至會引發多車的連環碰撞。類似的情況也是是有發生,原因多在於車主對車輛的效能沒有概念,盲目的超車必然會導致嚴重的後果;而有充沛的動力儲備的話,即使是沒有經驗的司機如能選擇直接超越則可以避免事故的發生,這就是效能對於安全的重要影響。
第三節:百公里加速成績等於說明了油耗(綜合T/L分析)汽車加速需要發動機輸出馬力,常用單位為米制馬力,1馬力的概念為驅動75公斤物體以一米一秒的速度行駛。在重量不變的前提下馬力越大則移動速度越快,汽車的重量不會變所以同樣符合這一標準。百公里加速成績越快則說明輸出的馬力越大,但是大馬力輸出必然等於高油耗,因為馬力的計算公式為[(N·m×rpm÷9549)×1.36],簡單分析一下這一公式。
N·m為扭矩單位
rpm為轉速單位
剩下兩組為常數與倍率
由公式得出的結論為提升馬力有兩種方式:大扭矩與低轉速,小扭矩與高轉速。因為兩者相乘能計算出馬力,則兩個引數為此消彼長的關係。提升扭矩的方式有增加排量或使用渦輪增壓技術,前者會略微提升油耗,後者不會提升油耗,也就是說大扭矩不一定等於高油耗。
日常代步駕駛的中低車速不需要很高的馬力,那麼以大扭矩低轉速狀態則能實現,比如某1.5T發動機有280N·m,在2000轉時可以輸出80PS的馬力,這就可以理想的駕駛了。而某2.0L的發動機只有200N·m的扭矩,在2000轉時只能輸出45PS的馬力,在同樣的發動機轉速下這臺車的加速感更差且速度會慢很多,那麼想要獲得與【1.5T-2000rpm/80PS】相同的車速,其轉速則需要提升至3000轉以上,大排量加上高轉速顯然油耗會更高。
總結:目前主流的高效能車都在使用渦輪增壓小排量發動機,這些發動機能實現低轉速大馬力輸出,所以油耗會很低。而扭矩與轉速同步增長的同時馬力也會提升,扭矩持續有領先優勢則提升轉速效能也會提升,0-100的加速成績也自然而然會比較理想。這類車是既能實現低油耗,又能實現高效能帶來的駕駛樂趣與安全,這些車還不值得選擇嗎?剩下的一些非主流動力羸弱的自然吸氣動力汽車,這些車實際是既沒有效能又無法實現低油耗,這些車還值得考慮嗎?效能的重要性已經毋庸置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