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唐朝為何不是走向復興而是走向滅亡?說安史之亂是唐朝興亡的轉折點是不是有問題?
2
回覆列表
  • 1 # 小柯談事

    在安史之亂之後,唐朝就處於藩鎮割據的局面,而且藩鎮的將領擁兵自重,在軍事、財政、人事方面都不受唐朝中央政府的控制。很多參加安史之亂的叛軍,在投降唐朝政府之後,都做了藩鎮的將領,根本不受中央政府的調遣,而且唐朝政府幾次派兵鎮壓藩鎮割據勢力,都無功而返,但是卻浪費了、好多人力、財力。使得唐朝政府更加衰弱。我們知道最後唐朝的滅亡,就是由藩鎮將領朱溫一手策劃的。

    唐朝後期宦官專權,農民農民起義不斷,最有名的就是王仙芝、黃巢的起義,起義軍的隊伍逐漸壯大,並且轉戰各省,甚至攻破了唐朝的首都長安,雖然這次起義被唐朝將領李克用等人平定,但是對唐朝的統治又是一次致命的打擊,可以說此時已經是土崩瓦解、名實存亡。

    所以說安史之亂的確是唐朝興亡的轉折點,也是唐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 2 # 釣魚倌

    唐玄宗時期,玄宗整日寵幸楊貴妃,不理朝政,昏庸的外戚楊國忠長期把持朝政,導致朝綱混亂,藩鎮勢力愈發強大,逐漸成為稱霸一方的軍閥,對中央的軍政命令陽奉陰違,這就給了安祿山和史思明這樣手握重兵的軍閥叛亂的機會,從而引發7年零3個月的“安史之亂”。

    中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安史之亂最終雖被朝廷平定,但因此卻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掏空了國庫,使百姓的苛捐雜稅大大增加,因不堪沉重的徭役負擔和連年的戰爭摧殘,百姓紛紛背井離鄉、流離失所,戰爭使經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國力被嚴重削弱,這是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的致命點。

    唐太宗時,太宗不允許宦官參政,而且品級也有嚴格的限制,不得超過四品,而到了唐玄宗時,宦官被玄宗重用,不但參政而且還掌握兵權,逐漸發展至軍政大權獨集宦官於一身,這樣一來,朝堂中地位顯赫的文官和武將雖不服但也拗不過背後支援宦官專政的玄宗,因此朝堂中拉幫結派、結黨營私,官宦權力之爭之風驟起,這就是唐朝歷史上有名的“朋黨之爭”。

    安史之亂被平定後由於皇帝還信任和重用宦官,新崛起的宦官集團取代了在安史之亂中沒落衰敗的宦官集團,因而朋黨之爭更為加劇,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國家的政治生活混亂,上層建築互相傾軋,政令、軍令不一,地方割據勢力趁機不聽命於中央,導致國家政權處於極度的混亂和衰弱期,這也是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由盛轉衰的政治轉折點。

    唐朝的滅亡,是統治者沉迷酒色、昏庸無能、從而造成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因而引發安史之亂以及叛亂被平定之後這些問題不但沒解決反而更為嚴重等因素綜合作用之下的惡果。

  • 3 # 國史春秋

    不要以為戰爭結束就沒事了,持續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給唐朝王朝及老百姓帶去的創傷和破壞是無法估量的,也是無法治癒的。

    戰爭初期,唐玄宗聽信楊國忠的蠱惑,出現了嚴重的戰略失誤,導致唐軍初戰失利。哥舒翰的20萬大軍潼關一戰就全軍覆滅,致使戰期被過分拉長,平叛難度加大。此後,安祿山一路高歌,如入無人之境順利攻入長安。無奈之下大將李光弼、郭子儀放棄收復的河北失地,李光弼退守太原,郭子儀駐守靈武,唐朝軍隊失去了最初的絕對主動優勢。

    而戰爭的慘烈程度遠遠超出了世人想像,以睢陽之戰為例,可見一斑。

    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七月六日,叛軍圍困睢陽。城內守軍裡無糧草,外無授軍,堅守三月。先是以茶紙樹皮為食,茶紙樹皮吃光,便殺戰馬,馬吃光後,又羅雀掘鼠而食。雀鼠食盡,守將張巡忍痛把愛妾殺、許遠殺家奴以供士兵之食。然後殺盡城中婦人食之,繼之以男子老弱……最終守軍全部戰死。

    戰亂平息後,各方面矛盾突顯導致唐朝走向滅亡的主要原因。

    一、藩鎮割據愈演愈烈

    安史之亂後,唐朝轉衰,朝廷權威下降,地方藩鎮勢力強大。父親死了兒子繼承,也不服從中央委派調遣。藩鎮還控制財、政、軍權成為擁兵自重,包藏禍心的分疆大吏。代宗、德宗都施行過削藩政策,以加強中央集權,結果收效甚微。憲宗歷時兩年時間征討,一部分藩鎮蜇伏,一部分被平叛。但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還使得原本瀕臨衰竭的國力更是雪上加霜。

    二、宦官專權,盤剝百姓

    唐德宗寵信宦官,貪得無厭的宦官想盡辦法來壓榨百姓,不擇手段地掠奪財物。起初,太監看到需要的貨物只付百姓十分之一的價錢,強行購買。再後,索性幾百個太監站大街上瞭望,看中了就搶走,叫做“白望”。一些宦官還開設“五坊”,替皇帝調養諸如雕、鶻、鷂、褒鷹、狗等玩物。五坊裡的當差太監號稱五坊小兒,這批奸惡小人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專門向百姓敲詐勒索。

    老百姓對宦官深惡痛絕,對朝廷心灰意冷,風雨飄搖中的唐朝民心盡失,這也是其走向滅亡的原因之一。而文宗時期經甘露之變後,唐朝的皇帝竟然淪為宦官的傀儡,從而唐朝內部日益混亂和分裂,政治更加腐朽黑暗。

    三、朋黨之爭,朝綱混亂

    開始於憲宗時,以牛增孺、李宗閔為首的“牛黨”與李德裕為首的“李黨”,兩黨此起彼伏,相互較量,交替掌權,相互排擠置國家利益於不顧,以權謀私,貪贓枉法。

    朋黨之爭歷經敬宗朝、文宗朝、武宗朝、宣宗朝,開啟了長大半個世紀的政治鬧劇。致使官僚集團陷於嚴重的內耗之中,名相李德裕雖然也做出一些政績,如北破回紇、平定昭義鎮叛亂、抑制宦官權力、裁減冗官、禁斷佛教。但他又不擇手段的維護同黨,陷害敵黨,最終身陷朋黨傾軋中而“功成北闕,骨葬南溟”。

    總結:唐朝開始無可挽回的地走向衰落,罪魁禍首就是安史之亂,而安史之亂也是唐朝命運的轉折點。

  • 4 # 育兒有方影片

    安史之亂平定之後,唐朝也開始發生變化,有人說安史之亂也是唐朝興亡的轉折點,為什麼呢?我們可以從經濟、政治、文化的角度來看。

    一、 人口驟減(經濟)

    在安史之亂之前唐朝是開元盛世,不管是經濟、政治還是文化都很發達,而戰亂最直接的影響則是人口數量,安史之亂前全國耕地面積至少6.6億畝,全國有民戶約1千萬,人口約4500萬,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人口驟減了整整六成(僅剩不到兩千萬人口),而在農耕社會人口驟減則會對農業經濟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對經濟可以說是元氣大傷。

    二、 版圖盡失(政治)

    在安史之亂前唐朝在中亞駐紮著許多與阿拉伯國家對抗的軍隊,維護著唐朝邊疆的穩定與領土的完整性,而安史之亂時在唐朝在中亞與幾大帝國對抗的軍隊全都抽調了回來平亂,所以中亞則是被波斯佔領了,被劃為波斯的勢力範圍內,緊接著新疆那邊的地區也淪陷了,到最後整個西域全部淪陷(唐朝已無力收回),這樣一來唐朝的版圖則大大減少了。

    三、漢人胡化(文化)

    前面說到新疆等西域地區淪陷了,這些地區原本是由西域都護府管理的,在安史之亂後則被吐蕃侵佔了,怎麼回事?因為在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無力控制西域都護府,新疆和河西走廊那邊都被吐蕃給撿漏去了,那裡的漢人怎麼辦?有一首詩是這麼說的: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上百萬漢人被吐蕃人奴役控制,有點類似於日本侵華戰爭時對中國淪陷區採取的同化政策,丟失了自己的民族文化都丟棄可謂是一個民族莫大的悲哀。

    四、 藩鎮割據(關鍵)

    安史之亂雖然被平息了,但是又出現一個新局面——藩鎮割據,也就是節度使(當時掌控著地方軍事、財政、行政權)。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當時叛軍雖然被鎮壓了,但是他們在投降中央政府時仍然手握精英部隊和重要城池(中央政府已經沒有能力收回來了)。

    雖然沒有分裂,但是大部分地方的軍事、財政、行政已被全部壟斷,和春秋戰國時期有點類似。到八世紀末,割據的藩鎮已陸續增加到50個之多,到了九世紀初,幾乎處處都是戰區,處處都有節度使,中央政府也數次出兵討伐,幾乎都是無終而果。

    總結:經濟是國家一切工作運轉的基礎,政治是工作進行的保障,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核心靈魂,而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經濟沒落,政治無力,文化逐漸喪失,走向滅亡是必然的。而為何說是唐朝興亡的轉折,因為這和安史之亂前唐朝開元盛世時經濟發達,中央政府集權,版圖完整形成。

  • 5 # 搜史君

    安史之亂是唐玄宗時期釀下的禍患,就因為安祿山把楊貴妃逗得開心,唐玄宗為博得美人開心就使勁給安祿山封官,安祿山也是為了權利連臉都不要了,認楊貴妃為母親。

    唐玄宗竟然也被騙了,安祿山和史思明起兵造反,安史之亂延續了整整八年才平定下來,但是即使平定了叛亂,大唐王朝也開始由盛轉衰了。這個問題既然提到了安史之亂,那我就來說說我對安史之亂後為何沒有處理藩鎮問題的看法吧!一、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安祿山預謀已久的。安祿山雖說長得五大三粗的,但是心思縝密,俗話說“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所以當臣子一般也就不要太過殷勤,幹好自己本分的就行了。

    這安祿山愣愣的還挺好玩的,就因為感覺安祿山愣愣的不可能造反,當安祿山真的反的時候,唐玄宗還傻傻的以為是別人說安祿山壞話呢!

    知道玄宗喜歡楊貴妃,就來個什麼“胡人只知道誰是媽,不知誰是爸爸”剛還知道皇上,現在就不知道了,而這樣也就極力討好了楊貴妃,再順便認了個媽,這貴妃媽沒事給皇帝爹吹吹枕邊風,這做兒子的安祿山日子能不滋潤嗎?

    這麼會獻殷勤,一定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安祿山在追隨張守珪的時候打了敗仗,安祿山受到牽連張九齡審問安祿山的時候就看出來了安祿山這個人外表憨厚,其實內心很有城府。史料《大唐新語》記載到張九齡在當宰相的時候說:“這安祿山賊眉鼠眼的,一看就不是好東西,殺了他,以絕後患!”張九齡當然不能預兆未來,但是當宰相能沒有一點識人之能,怎麼能做好宰相呢?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就用清君側為名,起兵討伐楊國忠,其實說白了就是找個由頭造反。佔據地盤後的安祿山就建立自己的政權,稱帝改國號為“燕”。

    而安祿山並不是整個安史之亂的必要人物,因為安祿山死後還有他的兒子,史思明死後還有他的兒子史朝義,這場叛亂不是一個安祿山死後就能平定的。

    二、唐朝設立節度使的原因

    唐朝最早只在西陲邊境設立了都護府,以保證國家邊疆安全,防止邊境被侵擾,而到了後來就把節度使。當賞賜物品一樣的設定,看誰順眼給個節度使噹噹,這不安祿山的家底那裡來的,就是被貴妃老媽寵信,讓皇帝老爹給封的。本來一個節度使就夠厲害了,玄宗呢?一下給封了三個節度使,這下安祿山空手可套住了三個大白狼。

    設立節度使把地方的行政權、稅收權、人口管理權都下放給節度使了。唐朝的中央集權就是這樣一步步被瓦解的。而此時節度使的封地已然成了國中國,你看這些節度使手掌軍、政、財大權儼然一個土皇帝啊!

    三、安史之亂的遺禍

    安史之亂是唐朝的劫難大唐的盛世就此終結開始走下坡路,為了平定安史之亂唐朝,設定了不少節度使,朝廷給了他們封地,有財政大權、軍政大權,還有此處封地的管轄權,儼然一個小諸侯。

    安史之亂留下的最大問題就是藩鎮問題,藩鎮為了平叛而建立,唐朝在這時候中央集權已經不是很強了,要請將軍們出兵平叛就要給人家好處,好處就是節度使和節度使的權利。給他們藩鎮,給封地、給稅收。

    而如今安史之亂平定了,你現在說要收回權力,那些節度使能願意嗎?如果執意收回權力,造成的就是,各地節度使全部揭竿而起,而且此時再也沒有人能阻止叛亂了。

    這就是藩鎮沒有被收回大原因。

  • 6 # 秉燭話春秋

    安史之亂,確實是唐王朝興衰的轉折點,也是整個中國歷史興衰的轉折點。

    長達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嚴重破壞了社會政治經濟秩序,致使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安史之亂帶來的弊症,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成為中晚唐的皇帝們走不出的困局,中晚唐也出現了幾位皇帝,努力改變現狀,大唐也一度出現中興的曙光,但卻不能根本改變大唐的命運。

    安史之亂就是藩鎮割據的直接結果

    安史之亂爆發前,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唐玄宗,在在位後期,沒有前期努力勤政,而是把精力放到喜愛的藝術上,並且晚年找到了自己的摯愛楊貴妃。輕歌曼舞中的唐玄宗再也沒有當年的壯志豪情了。

    不僅如此他還重用奸臣楊國忠,李林甫等人,致使朝政鬆懈,對於鎮守邊疆的節度使更是管理鬆懈,節度使掌控地方軍政經濟大權,成為獨立於朝廷的小朝堂。唐玄宗晚年更是出現判斷失誤,對善於阿諛逢迎的安祿山加官進爵,最後封王。權力慾望極強的安祿山沒有中央的管控,直接導致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後不但沒有削弱藩鎮,而是藩鎮割據更加嚴重

    安史之亂後,玄宗被迫逃亡,太子繼位,是為唐肅宗。唐肅宗為了儘快結束安史之亂,最後對參加安史之亂的節度使採取了妥協政策。

    平叛安史之亂的功臣,紛紛邀功請賞,有的封為節度使,使的節度使從邊疆擴充套件到中原地區,這又為晚唐埋下了禍患。

    雖然晚唐兩位皇帝歷經努力削藩,唐德宗武力削藩用力過猛,在加上賞罰失當,導致更大的藩鎮叛亂,德宗逃離長安,幸好有大將李晟堅持平叛,才得以收復長安,迎回德宗。因為戰爭消耗,也因為涇源兵變徹底打擊了消磨了德宗削藩的雄心壯志,不得已對藩鎮採取妥協。

    唐憲宗繼位後,任用賢才,聽從李絳的建議,利用藩鎮間的內部矛盾,武力削藩。唐憲宗削藩開始形式一片大好,平叛了四川節度使劉闢的叛亂,又除李琦,收魏博,各地藩鎮為之震驚。

    後任用名將李晟之子李愬,平叛淮西吳元濟的叛亂,李師道的叛亂,各地藩鎮紛紛歸服朝廷。唐憲宗歷經艱險終於完成了全國的統一,史稱元和中興。本以為唐王朝可以就此走向復興之路,可在完成統一的兩年後,這位奮發有為的唐憲宗去世了。

    安史之亂後,宦官趁機登上唐王朝歷史舞臺,並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最後與唐王朝一起滅亡。

    安史之亂後,玄宗逃亡,李輔國擁立太子繼位,唐肅宗因為是宦官李輔國擁立的,出於信任和感激,唐肅宗把禁軍交給李輔國。唐肅宗沒想到,他的這一舉措間接將唐朝推向覆滅。此後宦官專權一發不可收拾。

    唐代宗繼位後利用另一位宦官除掉了李輔國,了他同樣任總宦官。唐德宗更是建立樞密使制度,由宦官掌管。宦官專權幾乎貫穿了唐朝的中後期,一批批的宦官逼宮弒帝,專權橫行,無惡不作,大臣們人人自危。唐文宗時決心除去宦官宦官專權,不料訊息洩露,大臣被殺有上千人,皇上被宦官控治,從皇帝如同傀儡。這裡是歷史上著名的甘露之變。

    從此,宦官弒君,廢君,立君如同兒戲。

    到唐第十六位皇帝唐宣宗李忱時,他勤於政事,孜孜求治。在位期間,整頓吏治,並限制宗室和宦官,將死於甘露之變中除鄭注、李訓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在對外方面,他擊敗吐蕃、收復河湟,又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以收復河湟之舉,為安史之亂後唐對吐蕃的重大軍事勝利之一。

    李忱為人明察沉斷,從諫如流,恭謹節儉,且惠愛民物。他在位時,國家相對安定繁榮,歷史上把這一時期稱之為“大中之治”,稱李忱為“小太宗”。 但這只是晚唐曙光乍現,並不能阻止晚唐這輪即將沉淪的船。

    晚唐再以後幾位皇帝不是有心無力,就是有力無心,再也無法完成復興大唐的夢想,公元907年大唐與宦官集團一起走向覆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呂后為什麼說項羽是最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