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煙雨如墨m

    我們都知道,在封建社會當中,女性的地位是很低下的,就算你成為了第一皇后,但是還是要聽皇上的旨意,你的榮華富貴,喜怒哀樂,全都憑藉著這個男人的喜好。所以武則天能夠成為一代女皇上,在那個時代當中是十分稀罕的,不過在她要死的時候,曾經留下了一道遺詔,要把王室重新傳回給李家,這就讓很多人都不理解了!至少他們家的人肯定都十分的反對!一直到200多年後,大家才知道她為什麼這樣做。

    我們都知道她死的時候,曾經立下了一塊沒有任何字的墓碑,因為她的所作所為已經遠遠超出了當時人們所期許的。所以她具有很超前的智慧,讓後人們去評說對和錯,免得讓大臣們七嘴八舌的。而且她的陵墓直到現在,大家都找不到入口,所以說她定是一個很厲害的女人,不然的話怎麼會得到如此高的成就!

    而且她最為出色的地方是她的遺囑,竟然是以皇后的口吻寫的,要知道當時她已經是個皇帝了。她清楚的知道,如果自己仍然以皇帝自居,那麼當她死之後,李氏的子孫們肯定會把她拉入黑名單當中。自己生前那麼輝煌,自然不希望死後被別人詬病,於是她就恢復了自己皇后的名號跟丈夫合葬在了一起。

    在繼承的問題上,她更是特別明智,可以說他從頭到尾從出生到死亡,一直都很聰明,並沒有像現在的老人們經常患老年痴呆一樣。她知道自己回到皇后的座位上,就沒有人在去說什麼閒話,而且能夠讓她和自己的丈夫合葬,也能夠讓後人來祭拜她,更是把自己的功績留在了歷史當中,於是她就立下了遺囑,並且在自己生前為自己建了一塊無字碑。

    本來她可以把皇位光明正大地傳給自己的武家,但是還是給了李氏。因為她知道當時的大臣們都十分向著李家的氏族,而且她的遺詔也是用皇后的身份來寫的,顯然是已經向當時的社會妥協了,為了保證自己不被後世的人們詬病,也為了保住自己的偉大,自然是要承認自己仍是一個李家的媳婦。

    就是因為她這樣一個明智的舉動,讓唐朝的社會,自此之後又延續了200多年。可見她的智慧是十分超前的,如果當時沒有這麼做,可能很快整個朝代就翻天地覆了。

    不得不說,她是個很善於分析的女人,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怎麼樣取捨!

  • 2 # 大白話說金融

    這主要是狄仁傑勸誡的,狄仁傑雖順從武則天,但一直勸誡武則天把皇位還給李氏,武則天原本是想傳位給侄子武三思,狄仁傑說:姑侄和母子哪個更親近,您把皇位傳給兒子,死了可以配享太廟,如果傳給侄子,沒聽過姑姑可以配享太廟的。後來武則天也慢慢醒悟,把李顯(唐中宗)接回傳位於他。

  • 3 # 騎青牛的武當小師叔

    詳情請看: 神龍政變

    中文名稱:神龍政變

    時間:神龍元年,公元705年

    主要人物:武則天,李顯,張易之,張昌宗

    結果:李顯復位

    事件:政變

  • 4 # 思維館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在年老之時面臨著一個重大的決定,那就是皇位的繼承人。由於之前沒有過女性做皇帝的先例,所以武則天一度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侄子武承嗣,讓大周的政權得以延續。但是經過了一番考慮之後,武則天還是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李顯、還政於李家。

    一心想要開創自己的千秋偉業的武則天為何放棄了成為“開國皇帝”的機會,而把江山還給李家呢?

    誠然如果把皇位傳給武承嗣,那麼武氏大周將有可能取代大唐成為又一個偉大的封建王朝,而武則天也將成為大周的開國皇帝。但是最終因為狄仁傑的一句話,武則天打消了自己傳位於武承嗣的念頭。

    據《資治通鑑》載:“狄仁傑每從容言於太后曰:‘文皇帝櫛風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傳之子孫。太帝以二子託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無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祔姑於廟者也’。”在武則天搖擺不定的情況下,狄仁傑先是跟武則天敘說高宗皇帝與她的夫妻之情,緊接著說出了那句“侄子與兒子誰更親,誰會給自己供奉於太廟祭拜”。正是這句話最終打動了武則天,讓他決定召回自己被貶在外的兒子李顯。

    李顯回京之後,並沒有當即被立為太子。後來武則天做了一個夢,夢見了大鸚鵡兩翼都斷了。狄仁傑趁機給武則天解夢說:“武者,陛下之姓,兩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則兩翼振矣”。聽了這句話之後,武則天便沒有了把太子之位傳給武家子嗣的想法,而是將太子之位給了李顯。

    當然除了狄仁傑的話讓武則天觸動之外,更重要的還是武則天晚年感到滿朝大臣恢復李唐的決心。在武則天大權獨攬的時候,滿朝大臣對於她的稱帝、改國號都無能為力,讓這群忠於李唐的大臣們在朝為官的唯一信念就是他們知道武則天百年之後,皇位還會回到她的兒子(也是李唐子嗣)手中。

    等到了武則天年老體衰後,對朝局已經逐漸失控,特別是當她提出要把皇位傳給武氏子嗣之後,滿朝文武都義憤填膺,私底下暗流湧動。如果此時硬是把皇位傳給了武氏子嗣,難保這群滿朝文武會像當年西漢皇室、文武百官對待呂雉的呂氏宗親那樣對付自己的武氏宗親。想到了這點之後,武則天就更不敢把皇位傳給武氏子嗣了。

    事實上,後來的張柬之聯合李顯發動的神龍政變恰恰印證了武則天的這一推測。在張柬之等人的兵諫之下,一代女皇武則天黯然退位。

  • 5 # 使用者58435540336陽城

    原是準備給武家的,但狄仁傑臨死前告訴她。武家跟你是隔著肚皮的,李家人才是你肚子裡爬出來的。孰親孰疏,還不明瞭嗎?

  • 6 # 古今通史

    不得不傳,神龍政變。

    武則天一生經歷無數,到了神龍元年,年歲已過九九之數的她,無論是面對宮廷政變還是面首被殺,甚至對自己的壽數都已經看得非常淡然,她最後一年的日子便如她的心態一般,毫無波瀾。當然,她的內心所想我們是“聽”不到的,所以只能透過她的行為種種來分析。

    她最後一年是怎麼過的?神龍政變後就是軟禁,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做些固定的事情,不必想象軟禁中的她,還能過的多麼跌宕起伏,多姿多彩,我們只講講臨終前的所作所為。

    神龍革命......還是稱為神龍政變或者五王政變吧。所謂神龍是武則天“圖吉利”新換的年號,在這一年發生的政變所以稱之為神龍政變。

    五王政變這個別稱我想多寫幾句,五王就是發起者中堅力量張柬之、桓彥範、敬暉、崔玄暐、袁恕己,他們在發動五王政變後,張柬之率五百羽林兵刺殺了張氏兄弟(張易之、張昌宗是武則天面首),包圍武皇的長生殿,逼迫她退位給李顯。隨後張氏兄弟的黨羽全部被逮捕或者誅殺殆盡,最終,他們受到了李顯“嘉獎”,都封為郡王(為了架空實權),所以也稱五王政變。他們再造李唐居功至偉,同時也讓人人自危的滿朝文武結束了擔驚受怕的日子。最終還是被武三思(武則天的侄子)所構陷,結局慘了些:

    除了張柬之早死在貶所以外,其餘四人全部受盡折磨而死。

    還有幾點影響其心境的條件,我來描述一下:

    生存條件

    從生存角度看,雖然武則天被限制了人身自由,但性命無虞,李顯也不想落個弒母的名頭。

    居住條件來看,上陽宮總面積8平方公里,對於一個80多歲的老嫗來說,足夠溜達啦,至於“裝修”,後世的玄宗李隆基經常特地在這裡舉行宴會,想來豪華至極。

    衣食用度方面,完全依照武則天退位前的標準供應,唯一不同就是“衣”,還穿龍袍那是別想了。

    影響心情

    再怎麼說皇帝也是親子,李顯不但每隔10天就來探望,恭敬至極。

    孃家人很安全,“武氏三代諱,奏事者皆不可犯!”,李顯與武三思是莫逆之交,本來二人就是姑表親,又是兒女親家,還那麼談的來,怎麼會動武家呢?

    另外,即便想動武家,李顯也沒有這個能力,真正把持朝政的是韋后,而韋后&上官婉兒與武三思的關係全大唐都知道了,唯除李顯。

    在這種條件下,想來,武則天也沒有什麼可抱怨的了,再看看她臨終的行為:

    《遺制》條件有二

    一、袝廟、歸陵,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

    進太廟,歸葬乾陵,以皇后名義與高宗李治合葬。

    二、其王、蕭二族及褚遂良、韓瑗、柳奭子孫親屬當時緣累者,鹹令復業。

    被她坑害過的,逝者已矣,無法彌補,情敵也好,政敵也罷,他們的家屬和當初受牽連的人,既往不咎,還復從來。

    如上種種,我們不難推斷:

    武則天已經放下了一切,連後事都安排好了,當然已經知道自己的壽元將盡,最後賦閒上陽宮的一年,他已經真正的審視了自己這不平凡的一生,放下一切,還歸本位。

    無字碑:生平任人評說。臨終的心態已經調整的相當不錯了。

  • 7 # 花木童說史

    武則天是中國古代唯一的女皇帝,雖然她超越了古人,創造了歷史,但同時給她帶來了世紀難題:選誰當太子。

    選李顯等於把辛苦建立的大周天下還給了李唐,選武三思做太子,歷史上就沒有選侄子做太子的。那最終又是什麼原因促使武則天下決心把天下還給李唐呢?我覺得原因有三。

    一、武三思曾多次找人勸說武則天:“自古天子沒有以異姓當做繼承人的。”,武則天很猶豫,於是找她最信任的大臣狄仁傑徵求意見。

    狄仁傑回道:“先帝將二子託付於陛下,陛下現在卻要把天下移交給外姓嗎?況且,姑侄與母子哪個關係更親近?陛下立兒子為太子,千秋萬歲後可以配享太廟。若立侄子,從沒聽說有將姑姑配享宗廟的?”武則天聽了這話確實有道理,就動搖了她立武三思為太子的念頭。

    二、朝中重臣都力薦立李顯為太子,相王李旦等皇室紛紛響應,連她的寵信的張易之、張昌宗都支援立李顯為儲君, 武則天認識到這種情況下再立武三思為太子阻力太大,還政於李唐是人心所向。

    三、最終使她下定決心的是一次徵兵事件。據史料記載:“初募兵,無有應者,聞太子(李顯)行,北郊山頭皆兵滿,無容人處。” 意思簡單的說,就是她招募士兵已經沒有號召力了,以李顯的名義招,天下人紛紛響應。她再逆勢而為可能會危及她的帝位了。

    所以立李顯為太子,還政於李唐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 8 # 路上讀書APP

    讓我們一起回到武則天的時代,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任何統治者都是要立接班人的,除非他永遠不死,武則天也不能例外。問題是,武則天的兒子都姓李,跟她一樣姓武的人呢,都是她的侄子。

    那麼,到底是該立武家的人,還是李家的人呢?如果傳給兒子吧,她好不容易建立的武周王朝就一代而亡了,如果傳給武家的侄子吧,武周王朝肯定是能傳下去的,可侄子跟自己的血緣關係又不是嫡親的。

    到底選誰好?武則天為這個事煩得睡不著,就去找狄仁傑商量。

    狄仁傑回答道,雖然現在天下是你武家的,但卻是李家打下來的,還給李家名正言順,給你武家就太不像話了。一個是兒子,一個是侄子,你說是母子親還是姑侄親?我狄仁傑活這麼大,還真沒聽說過哪個侄子當了皇帝,會在太廟裡祭祀姑姑的。

    武則天聽了之後很生氣,直接把狄仁傑給打發走了。狄仁傑走後,武則天更煩了,也就更睡不好了。

    不管狄仁傑說得多有理,自古以來,枕邊風都是最好使的。恰恰在這時候,有高人對武則天的男寵二張說,“兄弟啊,別看你們現在榮華富貴,可是陛下死後,你們還會享福嗎?如果你們勸陛下立了廬陵王當太子,就是立了大功,等到廬陵王上臺,他也不會忘記你們的大恩大德的。”

    二張一聽,這話確實不假,趕忙謝過,然後跑去勸武則天立廬陵王為太子。武則天本來還在猶豫呢,結果被枕邊人二張這麼一說,就也下了決心,立了廬陵王李哲當太子。

    在外地飽受折磨、整日提心吊膽的廬陵王李哲,終於回到了闊別已久的長安,還改回他出生時的名字李顯,長期活在恐懼之中,他的外貌變得憔悴不堪,性格也非常軟弱,整個人都變了。

    改立了李家的子孫當太子,明眼人都知道,武則天是要放棄武周天下了,而這個武周還能堅持多久,就看武則天能活到多少歲了。

  • 9 # 一罐番茄醬

    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她的一生,極富爭議。有贊她的,也有罵她的,但這一切,都無法抹殺她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很多人會好奇,武則天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終於登上了皇帝位。為什麼臨死前,卻把江山又還給了李唐。時隔已過千年了,我們今天再來看看當年武則天的這件事情,你會發現,她其實真的很聰明。

    要知道,在最初登基為皇的時候,武則天就沒有打算把這個江山社稷還給李家。不然最開始時候她也不會費心費力的改國號,並且還重點扶持自己的侄子。那時候武則天想把江山給侄子的想法可以說是眾人皆知。也因此,他在位時期,武家是何等的輝煌啊!就連祭天大典的時候她都是讓侄子來完成的。所以說啊,早就已經把這個天下給武家的想法了,那麼最終武則天卻還是把這個皇位傳給了李顯,這是為何緣由呢?據悉,這理由啊,有以下四點。

    第一點就是因為武則天是何等聰慧的人啊。江山社稷在她手中打理的如此井然有序,她必定是想要千古流傳下去。交給兩個侄子,這兩個侄子雖然享盡榮華富貴。但是無奈個個不成氣候。若是真的把這個皇位傳了下去早晚會不毀在這兩個人的手中,所以為了不讓自己的江山轉手給他人,也不讓自己百年後留的罵名。所以並沒有這樣做。

    第二點非常明顯了。雖然自己是武家人,但是侄子終究只是侄子,和自己最親的最有血緣關係的還是自己的親兒子。而且從自古以來就沒有侄子來祭祀姑姑的,所以這個也行不通啊。再說了真要是臨終之後還不知道這侄子會怎麼安葬自己呢。所以權衡之下,還是把位置傳給了兒子。

    第三點就非常清楚了。雖然現在的文武百官都是和跟隨自己的,但是那些老臣們還是有話語權的。他們的內心還是向著李家的。說句不好聽的終究還是覺得武家這個天下名不正言不順。再加上在位時候已經把很多的大臣殺掉了,若想這千秋大業能穩定,還是要看民心啊!所以自然而然把這個江山社稷還給了李家。

    還有第四點就是雖然武則天做了皇帝后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但是對李治內心深處還是有情愛的。所以最終還是以一個皇后一個妻子的身份下葬的。

    所以,聰明如武則天,所以她最後留下了遺詔,把江山還給了李家。更留下一個無字碑,讓後人來評說她的功過。不管怎麼樣,後來武則天還位給李家後,最起碼再給天下百姓帶來了幾十年的盛世,這個功績是永遠無法抹殺的歷史。

  • 10 # 電視劇裡看歷史

    這個問題很簡單,畢竟在自己的兒子和侄子之間選一個人作為繼承,多數人都會和武則天一樣。

    話說武則天也是個狠人,中國歷史幾千年,皇帝不下300多個,而其中只有武則天一人是女兒身,雖然武則天是憑藉李治的喜歡,取巧的獲得了權利。但是在儒學盛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中,武則天能夠壓得住朝堂之上那些老狐狸也是實在難得了。

    武則天繼位已經很老了,十年後,武皇開始考慮繼承人的問題

    當時武則天為了保證權威,穩固統治。將帝國國號改為周,將國都改成了洛陽。所以一開始她是偏向武家的,後來狄仁傑一語驚醒夢中人,指出只有將皇位給兒子,武皇后世才能名正言順,於是皇位就又回到了李家手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交車司機頻繁被打,折射了什麼樣的社會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