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論縱橫

    秦始皇陵和乾陵都是中國先祖留下的珍貴寶藏,其深遠意義是相同的,所以本文僅以秦始皇陵為代表展開觀點,以免贅述。

    曾經有主張發掘秦始皇陵墓的人士算過一筆賬:如果秦始皇陵被開放,每年僅門票收入就可以達到25億元,而且這只是基數還有增長點。而秦始皇陵墓不發掘,那麼它只是一堆黃土,毫無價值。發掘秦始皇陵可以受世界矚目,有利於弘揚中華文化,激發國民的愛國熱情。

    也有人士擔心皇陵中的文物可能正在腐爛,聲稱唯有發掘才能更好地保護文物。

    既然發掘有如此多的好處,至今秦始皇陵和乾陵仍未開啟呢?

    首先,不完備的挖掘技術就是陵墓毀滅的開始,盲目開採導致文物被毀的教訓歷歷在目。

    1956年,郭沫若等人帶頭挖掘明定陵,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但在地宮開啟時大量奇珍異寶在接觸空氣的瞬間便化為灰燼。就是因為發掘技術不完善,使得大量文物被毀,損失慘重,從此在考古界有一種痛叫做“明定陵考古發掘”。

    馬王堆漢墓裡辛追夫人在開棺時發現被放在了無色液體裡,屍體儲存完好,像活著一樣。

    而在接觸空氣後慢慢變成了土黃色,難辨昔日容貌。

    秦陵兵馬俑出土時都是色彩豔麗栩栩如生的彩色陶俑,而接觸空氣只是幾分鐘便完全風化變成土色。

    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依舊無法拿出萬全的對策,保證完好無損的開發秦始皇陵。簡單舉例來說,秦朝的文字都是記載在竹簡上,對於考古界乃至全中國都意義非凡,而在保護手段不成熟的情況下開啟地宮,竹簡一旦脫水馬上變成碎竹子,這段文字記錄的歷史我們便無緣得知了。

    其次,秦始皇陵由李斯設計,徵集了80萬餘人修建,相當於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數的8倍,可見工程之浩瀚,佔地之廣,陵墓在地下數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地方。如果挖掘陵墓,勢必會對地上景觀造成影響,陵墓面積甚廣,一旦發掘陵墓造成的地上建築損失也是難以預計的,本身開採的費用就會很高昂,再加上地面建築的損失,若是古代陵墓都是這樣發掘,那國家能否負擔的起?這項工程是否會勞民傷財呢?

    秦始皇陵與乾陵這些古代文明在歷經盜墓團伙的洗禮後還能完好的儲存下來,就是我們後人的幸事。在沒有萬全的挖掘方法之前就讓他們繼續安靜的沉睡,把寶貴財富留給後人,才是當代人最明智的選擇。

  • 2 # 直指見性

    為什麼要開啟?開啟就是在搞破壞,推薦閱讀《開啟萬曆皇帝的陵墓》的文章,幾十萬件文物,毀了一多半。就連萬曆皇帝的金絲楠木棺材,也被當時的人當垃圾扔了。萬曆皇帝的屍骨被一把火燒了。開啟陵墓的人都成了歷史的罪人。

  • 3 # 奕天讀歷史

    秦始皇陵大家都清楚知道是秦始皇的陵墓,而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

    這兩座陵墓的主墓到現在都沒有開啟,並不是沒有手段把他開啟,或者真的如某些說法,開挖土方量太大、成本太高。中國現在作為世界級的工程強國這些都是小意思,架橋、鋪路、挖隧道沒什麼能難得住的。

    之所以到現在都不挖,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國家政策,對於帝王陵墓,保護為主

    國家從20世紀60年初,就確定了對古代帝王陵墓,以保護為主的大方針。

    目前對大型皇帝陵墓的發掘工作,一般都是探查清理陪葬坑,或者離主墓室較遠的墓道口和部分墓道,做一些考古調研。

    二、只進行搶救性發掘

    目前的考古,主要以這類為主。

    這類墓葬,一般是在建設施工過程中發現的墓葬,需要探查清理,確定是搬離或者原地保護。

    還有就是被發現的,盜挖嚴重的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避免文物的流失,和墓葬的進一步損壞。

    其他的考古發掘,國家相關部門一般是要求保護,不批准發掘。

    三、文物儲存手段有限

    現在進行古代墓葬考古性發掘,都會有專門的攝像人員,全程跟蹤拍攝,可以記錄下來文物出土一瞬間的狀態。

    但是,很多出土文物,如何進行出土後的保護,並沒有十分完善的解決方案。

    這些挖掘出來之後,損壞的文物比比皆是,比如本來儲存完好的屍體、絲綢、乾陵象牙白塔、馬王堆出土的古代藕片、帛書、素紗禪衣等等,要不毀損嚴重,要不就完全消失了。

    上圖是馬王堆出土僅存的一件素紗禪衣,另外七件或被焚燬或被丟馬桶沖走了

    據說秦始皇陵內除了有仿造的山川河流之外,還有大量的珍寶;而乾陵據說陪葬的金銀珠寶更是達數十噸之多。

    但是,為了更有效的保護這些地下遺產,國家的政策目前來看是正確的,在技術條件沒有達到時,還是暫時不要開挖的好。

  • 4 # 歷史鐵老師

    他們的陵墓為什麼但現在都沒有開啟呢?我想有幾點原因。

    第一,那就是郭沫若在上個世紀主持的考古工作出現了大批文物損毀的現象,所以曾明令禁止挖掘帝王陵墓。

    第二,那就是這些陵墓從未被盜墓賊光顧,說明是有一定原因的,因此不敢擅自挖掘,比如說傳說秦始皇的陵墓中就有汞河。

    第三,現在的科學技術還不足以支撐挖掘,因為這兩個大的陵墓裡面肯定有大量文物,怎樣妥善處置這些文物,是一大問題。

    還有人主張文物就應該儲存在地下是最好的。

  • 5 # 我是越關

    兩個陵墓主人都是傳奇,一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另一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因為這兩個皇帝所以秦始皇陵和乾陵也就成為了人們熱議的物件。那麼為什麼時至今日都沒有開啟呢?

    一方面是因為技術條件達不到,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國家文化和政策的不允許。還有就是工程量的巨大,破壞了原有的文化產業。

    技術條件達不到

    現在大家看到的秦始皇兵馬俑都是土色的,但是剛剛出土的兵馬俑卻是顏色豐富多彩的,栩栩如生,彷彿如活著的一般,然而,秦俑一出土就氧化了,表面顏色瞬間就脫落了,這些附著在表面的顏料幾分鐘也就消失不見了。

    像是這種例子舉不勝舉,盲目開採而導致文物被毀的事情觸目驚心。 尤是其1956年,郭沫若等人帶頭挖掘明定陵,當開啟地宮時,大量奇珍異寶在接觸空氣的瞬間便化為灰燼。此事之後,令國家文物局人員痛心疾首。周總理得知之後,立即通令全國,禁止挖掘任何帝陵。

    然而在1958年,一個工程隊在乾陵附近採礦時,無意間炸開了乾陵的墓道口,郭沫若當連夜寫下了《乾陵發掘計劃》。向國家提出開採乾陵的計劃。但是被周總理嚴詞拒絕了。

    國家文化和政策不允許

    1956年明定陵事件之後,國家便明令禁止了挖掘帝王陵墓,而且這個也屬於中華文化的傳承,應該予以保護。挖掘古代陵墓等於是變相的盜墓,文化傳統上是不允許的。

    考古發掘應該建立在搶救性發掘上面,不應該去破壞性發掘。

    挖掘工程量巨大,而且會破壞文化衍生業

    以秦始皇陵墓為例,秦皇陵墓作為巨大的文化遺產,每年吸引著數以百萬計的人到這裡旅遊。僅以2015年為例,就達到了接近600萬人遊覽。直接的門票收入就高達近10億元。還有其它以秦始皇陵墓衍生的文化收入更是超過了上百億元。

    倘若強行開啟陵墓,不僅這一文化收入消失,而且所需要的陵墓開採工程巨大,很大程度上得不償失。

    挖掘這兩座歷史地位最重要的陵墓,決策者慎之又慎,沒有可能僅僅因為一時的好奇而動工,所有的一切都必須考慮到位,畢竟這是中國文明幾千年來重中之重的文化遺產。

  • 6 # 思考者J

    我知道的主要是基於以下二個原因。

    一是國家基本不搞主動發掘,側重搶救性發掘的政策。自從周總理就郭沫若乾陵發掘計劃作出“我們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留給後人去完成”的批示後,文物發掘基本按照這個政策辦,對沒有因為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自然環境影響、地質災害破壞等等需要搶救的一般不再主動去發掘,以更好的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乾陵位於梁山上,岩石山體結構,地下水難以行成,雨水也難以滲透岩石山體,天上地下水的破壞可以不計;關中地區曾發生過8級以上的大地震,損失慘重,但是乾陵沒有什麼影響;乾陵這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不會觸及到(從附圖就能看到)。所以按照國家政策是難主動去發掘的,地方政府多次給國家主管部門打報告申請發掘,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沒有獲批,估計短時期發掘的可能性不大。

    乾陵——墓道口在山腰偏上方

    秦始皇陵自從發現俑坑並且發掘建了“秦俑館”後,事實上已經屬於發掘了,現在是地宮部分沒有發掘,也不知道有沒有發掘計劃。秦始皇陵在驪山腳下,地勢平坦,地下水位高,地宮應該在地下水淹沒範圍之內,但是二千年來就是這樣的,沒有特別需要“搶救”的理由。

    秦始皇陵——驪山腳下

    二是出於文物保護的考慮。大局上古陵墓就那麼多,發掘一座就少一座,總得給子孫留下些,這可能是周總理批示的意思吧!另外現在文物保護的技術手段還是不過關,乾陵周圍的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中的壁畫出土後色彩損失嚴重,秦始皇陵中的兵馬俑也是一樣。這二個陵墓中估計有大量的金銀珠寶,這些倒問題不大;應該還有大量的絲綢、書畫等有機文物,對這些東西如何儲存?我想與其沒有把握,還不如先放著,等條件成熟了再考慮發掘,這或許就是國家的考慮。

    秦兵馬俑——彩繪基本褪色

    另外有關陵墓中有暗道機關一類的說法古今一直存在,我覺得這不會是阻礙發掘的原因。現今解決這些問題應該不太困難吧!發掘的事也就是國家一個“通行證”的事,原因還是在上面說的。

  • 7 # 春日的華爾茲

    一是。技術還沒有達到。二是。周總理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就是,不要什麼墓都挖,也要留一些墓給後代挖。首先說技術問題。秦始皇的陵墓。是技術最難挖,因為據史料記載。秦始皇的陵墓有水銀。還有很多機關。一旦技術成熟的話。會破壞整個陵墓。而武則天的乾陵。則是由風水大師。袁天罡和李淳風找的穴位。當年的軍閥。動用了火藥十幾萬人都沒有找到,墓口,而且在挖墓的時候。上天竟然打雷。下住了軍閥。墓裡面還有很多機關。所以這兩座墓沒有被開啟。

  • 8 # 使用者56985139966

    這兩陵的主陵沒開發挖掘。其因有二,第一是始皇帝的規摸大,地位高,從兵俑開發中推斷,其氣勢宏偉,且建了多年。而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的乾陵,也是世界罕見的兩帝,夫婦合墓。它們裡面的寶物,除金屬寶石外,多是紙,綢絲絹等織物,見外後,極易腐壞,不易儲存,特別是繪彩畫幅上的顏料等,都是過兩千多年或千多年,推斷可朽的程度己高,現有科技,仍無法保證完好儲存。第二,開發的科技手段,裝置,規摸,保管場地建築,都需大量資金,還有嚴格保安人力,設施,均難以長期投入,故因上述原因,目前不宜開發兩陵。

  • 9 # 哈哈95128931

    開發嘛?笑的我肚子疼!現在開發成風,一個歷史名人,很多地方搶,甚至對簿公堂。為什麼?不是對名人有多麼崇拜,而是利益作祟,一個字,都是錢惹的禍。秦始皇陵與唐乾陵都在陝西境內,得天獨厚的光是帝陵就有好幾個朝代的,但是都不準發掘,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國務院明令禁止挖掘,以便更好的保護中國帝王陵。不準發掘不是不開發,秦始皇兵馬俑讓全世界震驚,中國在二千多年前的兵陣栩栩如生,可惜的是現在的兵馬俑都是灰頭土臉的,當初可是面色紅潤,衣服鮮亮,盔甲生輝。為什麼?現在還沒有更好的保護措施,見了天,立馬就氧化了,如同北京定陵的龍袍,鳳衣霞帔,一陣風吹過立馬變色成灰。歷史學家郭沫若可是沒少到帝王陵一探究竟。想當初五十年代,打報告要挖掘十三陵中的長陵,就是永樂皇帝陵,坊間盛傳還有那個叫吳晗的明史專家,認準了這寶城中有世界上第一部大百科全書~永樂大典。真的這萬卷鉅著,現在全世界就那幾百本,而且多是後來的抄本,軼失的太多,要是在長陵裡挖出來,那又是轟動世界。陰差陽錯,幾個月沒找到地宮的門。該著那個瘸子後輩朱熠鈞為他祖宗頂了鍋,長陵進不去,一場大雨,定陵露出了金剛牆。這六十年代初,陝西老農開山炸石,愣是把黃巢40萬大軍都沒挖開的乾陵炸開了墓道。郭老又去了,確認直接可以挖通地宮,回來向國務院報告,周總理三個字,不準動。這人要問為什麼是專家,那他必有過人之處。郭老可是個全才,二三十年代,有幾個能夠翻譯甲骨文,銅鼎文的,郭老翻譯出來了。這唐乾陵可是盛世之作,奇珍異寶無數,以今天的考古成果看,一個法門寺佛塔地宮就出土了幾百件珍寶,何況那是武則天的陵墓。無奈,國家不準動了。好訊息來啦,這一次又是深挖洞的時代,解放軍在河北滿城修築工程時,又挖出了中山靖王劉勝墓,二千多年前的黃楊提湊和金縷玉衣,錯金博山爐,長信宮燈出土了。郭老又去了。要是郭老活到現在,曹操墓,海閽候墓一定要去的。要說這乾陵開發的不錯,光是那1300多年前的兩座巨碑~無字碑,述聖記碑和六十座番人石像就值這100塊門票錢,何況還有那陪葬的太子墓,公主墳,都已經開發了。只要您喜歡,中國古墓考古和文物古蹟鑑定都在進行中.....

  • 10 # 跳舞的土豆

    中國有兩個帝王的陵墓是備受世人關注的,一個是秦始皇陵,一個是乾陵,後者是武則天和她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陵寢。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嬴政的陵寢,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秦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秦始皇陵尚未發掘的主原因有兩個,第一,經過多方專家論證,陵墓裡面含有大量的水銀。而到現在為止,尚未有一個專家敢保證發掘墳墓時不會發生毒氣洩漏。裡面的毒氣一旦洩露,附近40公里的植物生物都會難逃一劫----全部死亡!所以在科技尚未達到能防止毒氣洩漏的情況下,專家們不敢輕易發掘該古墓。

    第二,技術保護難度太大。陵墓一旦被髮掘重見天日,會迅速氧化,某些文物可能在地下完好如新,發掘出來十幾分鍾就達到一碰就碎的地步。包括彩繪兵馬俑出土後色彩盡失,造成了巨大的文物損失。目前的技術實在無法達到發掘秦始皇陵的程度。

    乾陵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也是唯一一座女皇陵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位於陝西省幹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長安西北方向,即八卦的幹位,故稱乾陵。

    總得來說,國家沒有對這兩個陵墓進行挖掘,是因為依現在的技術手段,是不能沒有損傷的開挖的,完全是出於對文物的保護。

  • 11 # 清涼吐妙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秦始皇陵築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都城的皇城和宮城。

    毫無疑問,如果不是1974年被發現,這座考古遺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將依舊沉睡於地下。秦始皇,這個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歿於公元前210年,葬於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圍環繞著那些著名的陶俑。結構複雜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陽的格局而設計建造的。那些略小於人形的陶俑形態各異,連同他們的戰馬、戰車和武器,成為現實主義的完美傑作,同時也保留了極高的歷史價值。 

        一、能不能建造一個跨度500米以上的大棚?   先看第一個不能挖的前提,即秦始皇陵的封土也就是民間說的墳有多大規模?《漢書·楚元王列傳·附劉向傳》上說:“其高五十丈,週迴五里有餘。”秦時一尺約為現代23釐米,五十丈即約115米。秦時一里為414米,五里約為2070米,這大概就是秦始皇陵當初的規模。可是經過兩千多的自然的侵蝕和人為的剝削,現存的封土比原來的封土縮小了。前幾年秦俑考古隊為了瞭解原來封土堆積的實際大小,進行過鑽探。發現原來的封土基礎部分,近似方形。周長與《漢書》說的“週迴五里有餘”的資料相近,為2000米,南北長515米,東西寬485米。這樣的話,我們在發掘前首先應當建造一個跨度不能小於500米的保護大棚,如果不能建造500米跨徑的大棚,挖掘秦陵簡直就是不可能的。   眾所周知,秦陵的結構是由地表下面的地宮和地表上面的墳構成的,人們最關注的首先是隨葬寶物的地宮。可挖出地宮,那總得先得挖掉地面上的墳。如果挖掉墳,既不能用炸藥炸,還不能用推土機推,更不能用挖掘機掏。也就是不能快挖,只能慢慢挖,否則挖壞了文物算誰的?一點點挖,就需要漫長的時間,就要歷經春夏秋冬,就要避風遮雨,就要像挖兵馬俑坑那樣,先搭個大棚,既有利發掘,又可以保護出土物。否則,即便人能夠在露天作業,可挖出的地宮怎麼辦?難道要它冬天被一場場大雪掩埋?夏天被一次次大雨灌成水泡子?   那大棚搭建得小點行不行?可不可以在封土上立幾根柱子支架,縮小技術上無法解決的跨經難題呢?回答是否定的。柱子立在墳上,怎麼去掉全部的封土?即便退一萬步可以立柱,那地宮挖出來後到處都豎著大柱子,地宮完整的平面如何保證?何況現有墳下面的土質狀況又是不是存在符合立柱子的條件呢?所以,這就一定要建造一個跨徑500米以上的大棚子了。目前世界上有沒有500米跨經的房屋?我不太清楚。但單跨超過500米的橋樑,卻已不在少數,如上海盧浦大橋就有550米,重慶朝天門大橋也有552米等。這都表明,現代技術已經具備建造大跨徑樑架的能力。問題是如果真能建造這樣的大棚,即便實現了把整個墳都建到大棚裡去的目標,那封土是挖掉還是不挖掉呢?  

     二、挖掉了墳會使秦陵地面景觀消失   挖掉了秦陵地面以上的墳,最直接的問題就是秦始皇陵的地面景觀就會消失。秦始皇陵沒有了墳堆,如何能讓人感受秦陵恢弘的全景?如何讓人感受建造如此工程的艱辛與偉大?如果不挖掉墳,而用大棚把秦陵“包”起來,那這個新建的大棚又如何與陵園景觀以及周圍山巒協調起來呢?有人說,既然在封土上面搭建大棚有難度,那就在陵上找到墓門,往下挖一個洞,一直接挖到地宮不就得了?那麼,地宮在哪?又有多深呢?前兩年考古探測發現:規模宏大的地宮位於墳堆頂臺下,距地面約35米深,地宮約相當於一個準足球場那麼大。   先不說這個探測是否就是秦陵地宮的實際情況?就算是實際如此,地宮的位置是不是就位於已經探測出來的地方?如果錯位了怎麼辦?史料《漢舊儀》一書中有一段關於秦始皇陵地宮深度的介紹,大意是說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報告,稱其帶了72萬人修築驪山陵墓,已經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樣。秦始皇聽後,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拋開“旁行三百丈”這史料的真假或換算尺度的準確率不說,我們的心理準備是否能夠承受萬一挖下去的結果與探測不一樣怎麼辦?因為地宮位置的撲朔迷離程度,絲毫不亞於秦始皇在我們心中的模糊影象。  

     三、地宮深深 如何上下?   如果地宮距離現在的地表35米深,那就相當於15層左右的高樓,這樣的立壁,如果是石或哪怕是土石結合的還算牢固,如果像兵馬俑坑那樣只是板壁和土壁,會不會導致塌方?退一步說如果加固,那不是改變了立壁本身的原生形態,變成了現代人工製品?還有,兵馬俑坑離地表3到5米左右,在旁邊圍上圍欄,不用下去也能看個清楚,可地宮深了十倍以上,在上面圍個圍欄不讓下去,難道要遊客用望遠鏡看不成?如果構建下去的通道,橫七豎八地建成樓梯、鋪上滾梯、豎起電梯,豈不是破壞了地宮的內部結構景觀?   

    四、多長時間能挖完秦陵?   如果我們用幾乎可以說是笑話的最機械的演算法,既不計算時間成本,也不考慮實際埋藏狀況,更不考慮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只算髮掘面積的話,可以看到如下的換算過程和結果:   換算一:陝西鳳翔秦景公一號大墓是中國目前已發掘的最大先秦墓葬,總面積5334平方米,深24米。秦陵面積25萬平方米,比它大約50倍。秦公大墓1976年發現,到1986年清理完成,整整挖了10年。那麼,秦陵是不是就要挖400—500年? 換算二:兵馬俑坑總面積約20780平方米,秦陵面積約是兵馬俑坑總面積13倍弱,深度是6—7倍。兵馬俑坑經過陸續30年的發掘,合計發掘面積佔整個約21000平方米遺址總面積的約1/5,一共挖了約4500多平方米。按兵馬俑坑的實際挖法,那麼秦陵面積就是兵馬俑坑已經挖掘的總面積的50倍,那要挖多少年呢?   再換一個也可笑至極卻可能有點靠譜的演算法。如果不管墳的立方面積,不計深度,只算秦陵的地宮面積:南北170米×南北145米≈25000平方米,那麼就是秦公大墓面積的4倍多,要挖40年;是兵馬俑坑實際挖掘面積的5倍多,也要挖150年。前兩年經濟學家張五常說一挖開秦始皇陵,馬上就能出幾十個億的經濟效益。他可能只算了經濟賬,壓根兒沒想到要挖這麼多年的吧?!   別看這些枯燥的資料,如果遙遠未來的哪一天條件真成熟了,如果我們子孫後代真要開啟秦始皇陵,這些資料絕對有重要參考價值。儘管有關這些資料的說法很多,目前還沒有一個權威可信的統計結論,但卻非常清楚地傳達出這樣的資訊——秦兵馬俑坑的考古發掘還有大量需要進行的工作,大量的遺物和遺蹟都還埋藏在地下,這將也給我們無數的判斷、猜測、爭議、推論帶來比照的論據。何況兵馬俑坑的規模、體量等遠遠不足以與秦始皇陵的相比。   兵馬俑坑經過30年僅發掘了三分之一。秦始皇陵園的面積大56.25平方公里,已進行過詳細鑽探的部分僅佔總面積的十分之一。陵園中心部分面積約2平方公里,對其地下埋藏情況比較清楚的部分,也只佔中心區的三分之一。在陵園內現已發現的五百多座各種各樣的陪葬坑和各種墓葬,以及數百萬平方米的宮殿建築基址,基本上都還沒有進行正式的發掘。秦俑考古隊自組建以來已經歷了兩代人,老考古隊員多已經退休,有的已經不在人世。對此,已經退休的考古隊首任隊長袁仲一說:“兵馬俑和秦始皇陵園的考古工作仍任重道遠,考古任務十分艱鉅,需要幾代人,幾百年堅持不懈地努力。”他這話靠譜,說的是實情。  

     五、保護技術不行   這是現在不少官方和專家談的最多但也是最忽悠人的理由,已經老生常談了十幾二三十年,成了八股調和防彈衣。一有什麼人提出挖帝王陵墓,就搬出保護技術不過硬、絲織品可能硬結、器物會變色等幾個技術保護難的說辭來抵擋一陣。這在老高我看來,貌似專業,看似科學,其實並無新意,更無深意。要命的還在於這個說辭的誤導性很強,其潛臺詞就是一旦保護條件成熟了,技術難題攻克了,就萬事具備,只欠我們甩開膀子大挖快挖拼命挖了。   其實,挖秦始皇陵這類大陵墓哪有這麼簡單?假使地宮中的文物沒有被盜掘或破壞,肯定極為豐富。但彩繪、帛畫、壁畫、漆器、竹簡、陶器、木器的保護將隨之成為令人頭痛的問題,地宮本身的維護也馬上會變成巨大的無底洞般的難題。2006年《中國文物報》曾報道說,即便不是絲織品等有機物,就是兵馬俑這樣的無機物,天長日久,暴露在外,還生出了幾十種病菌。為了攻克保護技術難關,科技人員連續攻堅,費盡了心力,才暫時解決了眼前的麻煩。可見,即便不說拙文上篇前面講到的四個難挖的理由,就是看下面的原因,隨便動用哪一條,也都是挖與不挖兩說的。  

     六、發掘能力夠不夠與研究能力行不行?   挖秦始皇陵不僅存在發掘之後能不能保護的難題,其實還有發掘本身會不會有重大失誤的風險?更有我們現在具不具備研究能力的困惑和擔憂?   地宮的發掘涉及一系列勘測、鑽探、發掘、修復技術,我們沒有科學揭露土木建築陵寢的先例,缺乏直接發掘的經驗,誰能保證考古學家的發掘不發生工作上的失誤?!從考古學角度看,推動考古學進步的是發現本身和發現的方法——錯失了發現可以把機會留給技術能力肯定更強的後人,但由於我們現今所用方法或研究能力的失誤和侷限,卻是歷史性的罪過和遺憾。面對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和不可逆的歷史文化遺產,誰敢輕描淡寫地說句“付學費”了事?誰來埋單?向誰問責?納稅人能答應麼?公民能幹麼?  

     七、投資多大?   華人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也不差錢了,但投資立項發掘秦始皇陵這樣大規模的陵墓,所需人力、物力和財力都將是巨大的。假如沒有充足的經費支援,缺口太大,後續不足,發掘工作根本無法啟動,更難以維繫。當今,國內平地起建一個省級博物館,不包括土地和搬遷,按現行的館舍造價至少也得上億元,這還是被人笑話的低廉價格,造價3億的現在早已不再稀奇。前兩年的一個例項是蘇州博物館,請貝聿銘先生設計,建築面積只相當於秦陵地宮的1/10左右,總投資高達3.39億元。前不久甚至還有媒體的報道說,四川汶川地震博物館光計劃預算就要23億人民幣左右,舉國譁然。那挖秦陵要多少投資?挖好了後建造秦陵博物館又要投資多少?造好了博物館日常的維護和保護又要多少投資?這恐怕不是拙文能預算的了。   再說人力和物力,就更難以預料。記得三峽工程文物搶救最緊張的關頭,曾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支考古隊同時作業,那還幹了十多年,只搶救出淹沒區十分之一左右的主要文物。秦陵考古是憑陝西自己的力量幹,還是也募集全國甚至世界的考古人員,都不好說。加上幾百上千乃至數萬人的考古規模和相關間接配人員,簡直是堪比“大會戰”了。即便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兩項,也夠承受。現在已經規劃在建的秦始皇陵遺址公園也是國家重點工程,投資5 億多元,佔地規模56.25平方公里範圍,相當於七、八十個故宮,這幾乎是一個城市的規模了。三峽工程的成果之一是成立了重慶直轄市,秦陵動工的結果會不會出個西安或咸陽直轄市呢?所以,我們實在得佩服秦始皇,當年有70萬人參與修建他的陵墓,他和他的臣下們是如何排程和協調修陵大軍的呢。  

     八、世界相關組織同意不同意挖掘?   秦陵是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國際著名遺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是不是會干預秦陵的發掘?怎麼幹預?都是未知數。即便經過我們國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人家最後同意了。那會不會也像當年埃及修建阿斯旺新水壩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拯救努比亞遺址國際行動”那樣,先後組織22個國家參與進來,從1960年起整整幹了20年呢?如果國際化了,那外國的發掘——我們只講這一項——是不是和我們現有的考古發掘標準有衝突呢?比如他們要一點一點地挖,一寸一寸地下,速度其慢無比,規矩其多無比,那得挖到猴年馬月?為保護文物耽擱國家頭號工程建設,哪位執政者能有擔當此責的勇氣和遠矚?當年三峽工程的文物搶救時也不是沒有外華人想投資派人參加進來,有的國家元首都到中國來說情。還好我們華人自己“多快好省”地幹了,否則外華人摻和進來,強調科學發掘,弄個手鏟竹籤慢慢幹,連個草刺兒都要研究半天,那三峽大壩什麼時候能蓄水剪綵可就兩說了。以史為鑑,挖秦陵不但是科學問題,有可能還涉及國際問題,這恐怕是不少人尚沒有想到的。   說七道八,歸根結底,我們這一代是把像秦陵這樣的地下文物都挖完?還是留給各方面能力都超過我們的子孫去挖?這是感性和理性的較量,是本位與全域性的抗衡,是業績與政績的對決,是愧對祖先還是告慰祖先,是懷著對祖先的敬畏之心,盡我們的文化孝道——保護好難道不是政績?留給子孫難道不是發展?   可見,秦陵面臨的實質性危機,其實不僅是遊客在牆上刻畫名字,不僅是攀爬樑柱拍張靚照,也不僅是盜墓人覬覦寶藏的賊心之類,還不僅是地震、滲水、風化、黴菌等自然破壞的原因,而是我們總是習慣於把自己的智慧最大化,總是對自己能力的時代侷限性缺乏清醒的自省,以為自己什麼都行,覺得自己什麼都能。挖不挖秦陵,透射出我們考慮問題的缺陷和認識自己的困局。換言之,如果我們的考古學家沒有能力適應人類認識的程序,向古代提不出更多更深入的問題,為現代做不出發現創新和研究創新的成果,我們的技術再好,哪怕世界一流,我看也還是留待子孫不挖的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趙仁宗立誰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