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一千五
-
2 # 菸圈的頹廢
扁鵲看的病 說是 操勞過度 所有心思全用上治理國家 主要是累死的 身體內各器官 提前老化,為了秦國思慮過甚,耗心過甚,致使他英年早逝。
為了教化野蠻而落後的秦華人,他頒佈嚴格的法律,並且敢於拿太子開刀,快速樹立自己的威信。為了幫助秦國快速的強大起來,商鞅可是操碎了心,或許是對秦孝公的愛用情過深,或許是為了證實自己是當時最聰明的牛逼人物吧。在他的努力下,基本上除了秦孝公之外,其他人他都可以管,反正是意氣風發,裡外都不把自己當外人。而他的改革中對傳統貴族傷害最大的兩條就是“開阡陌封疆”和“除世卿世祿制”。
“開阡陌封疆”就是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從法律上廢除了井田制度。這樣就破壞了奴隸制的生產關係,大大損害了秦國大小貴族的切身利益,後期商鞅鼓勵重農抑商、獎勵耕戰。規定,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勞役和賦稅,以農業為“本業”,以商業為“末業”。鼓勵小農經濟,一些王公大臣們的生意受到變革影響損失慘重,規定“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就是說按照軍功大小定貴族身份之高低,這意味著商鞅徹底廢除了舊世卿世祿制,今後將根據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從有軍功爵的人中選用。因此,無數貴族和王子王孫們一夜之間淪為平民,商鞅第一條改革只是斷了無數貴族們的財路,而第二條變革卻使無數貴族子弟喪失貴族身份淪為平民,這是他們更加無法容忍的。
多年後,秦國變成了內部團結、國家富足、軍隊強大的一個國家,而在此過程中,那些反對商鞅的人,要麼被他搞死了,要麼暫時隱藏起來了。在商鞅一邊熱,慶幸自己的偉大能力的時候,其實被他得罪的權貴已經在偷偷聯絡。這個國家的接班人恨他,連老百姓也討厭他過於嚴格的法律。而在此時,他的後臺秦孝公嗚呼了。
-
3 # 花落誰家苑
人固有一死,或早或晚。
從當時來看,
秦孝公更艱辛。
一個董事長,公司要上市,什麼都不懂,肯定累成狗。
從歷史長遠來看,
商鞅更辛苦。
‘編寫’了沿用2000多年的中央集權制度的核心‘演算法和程式碼’。
看看我中國的程式猿,天天加班熬夜,累的呀,不如狗。
-
4 # 小楊品史
秦孝公43歲去世,因病逝世;商鞅變法期間,商鞅主要負責法令的制定和實施,秦孝公則要面對來自秦國上下的各方壓力,表面上看商鞅很辛苦,實際上秦孝公更勞累。
秦孝公43歲因病去世,當時屬於高齡據民國時期許仕廉《人口論綱要》的分析,戰國時期人均壽命大概在30歲左右,秦孝公活到43歲,算是長壽了。透過《資治通鑑》可以發現,戰國時期大多數國君的壽命都不算長,主要原因還在於醫療條件有限。至於秦孝公,正當壯年早逝,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戰爭創傷,留下後遺症。
過於操勞,積勞成疾。
身染重疾,不治而亡。
商鞅負責實施變法,秦孝公須統籌全域性變法是一件大事,會觸動到很多人的利益,尤其是老貴族的利益,秦孝公需要時刻面對三個問題:法律的制定是否符合國家實際,遇到大規模的反對該怎麼處理,萬一失敗該怎麼收拾爛攤子。稍一不慎,就可能面臨身敗名裂,乃至國破家亡,秦孝公的壓力可想而知。
第一個問題:法律的制定與實施。這方面主要是商鞅負責,但秦孝公要最後把關。商鞅畢竟是外來者,對秦國實際情況不可能非常瞭解,比方說秦國的歷史、民俗風情、貴族的特殊作用等等。政策合理的話,百姓都會稱讚;萬一出了差錯,最終還是要秦孝公來頂缸,誰讓你是秦國國君呢?
第二個問題:大規模反對,來自貴族和來自民間的。來自貴族的壓力,絕大多數是秦孝公在頂著,雖然他們不敢明面反對,但私底下暗潮湧動一直存在;戰國和現在不同,嬴氏家族能取得國家的最高統治權,最重要的還是這些貴族的支援,因此秦孝公需要不停地和這些貴族周旋。任何時代,底層百姓都是國家統治的基礎,基礎動搖國家就不會穩定,《大秦帝國》裡每一次發生大規模的民間糾紛,秦孝公都是殫精竭慮、廢寢忘食,就是最直接的表現。
第三個問題:歷來變法,都存在失敗的變數,而且常以失敗居多,作為國君的秦孝公必先考慮萬一失敗了怎麼辦。史書上記載不多,《大秦帝國》(電視劇)裡很多類似的記載,比如說讓子岸駐紮國都附近、老叔留守舊都雍城就有這方面的因素。
變法每深入一步,秦孝公肩上的壓力也會相應加大一分,日復一日,最終積勞成疾,英年早逝,悲哉!
-
5 # 小編虎哥
人在遇到困境的時候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自暴自棄,自生自滅;另一種就是發憤圖強,絕地重生。
秦國從春秋時代穆公稱霸後,便逐漸沉寂下來,到秦獻公繼位之前,更是經歷了四代動亂,頻繁內鬥消耗了秦國多年積累起來的國力,秦國發展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秦獻公繼位後在軍事上面接連獲得了幾次對外戰爭的勝利,極大的鼓足了秦人計程車氣,但也讓本來就在經濟上捉襟見肘的秦國陷入了崩潰的邊緣。
光靠戰爭和一腔熱血,是解決不了秦國多年遺留下來的國力貧弱問題的。秦獻公的一輩子都在廝殺,但是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他意識到這解決不了秦國的問題。但是他已經老了命不久矣,只能把這個重擔交給兒子去完成了。
秦國秦獻公去世以後,其子嬴渠梁繼位為秦孝公,秦孝公繼位的時候已經二十一歲了,他清楚的意識到秦國面臨的是生存問題,此刻秦國的內外部環境都很不利。從外部環境來講:這時候黃河崤山以東有六個強國,淮河、泗水流域十幾個小國林立,楚國、魏國和秦國接壤,魏國修築有一道長城,從鄭縣沿著洛水直到上郡。楚國自漢中向南佔有巴郡,黔中等地,各位都把秦國當做未開化的蠻夷之邦,予以鄙視,不準秦參加中原各諸侯國的會議盟誓。從內部環境來看,秦國無法久矣,國內的保守貴族勢力控制了國家大部分權力,秦君的權力受到了極大的制約,同時多年征戰讓秦人生活困苦,大多數人戰而無功、戰而無爵,缺乏為國家而戰的動力。
目睹這種情況,秦孝公決心發憤圖強,整頓國家,修明政治,讓秦國強大起來。秦國已經到了不變不行、不改既亡的危險境地了。守成不為自己會很輕鬆,但於國卻沒有好處,進取自己會經歷百般辛苦,但國家可以獲得長治久安。面對選擇,秦孝公選擇了後者,選擇了一條最為艱辛的路。
想改變就要知道目前的問題在哪兒,找到關鍵確定改什麼、變什麼,不然就是欺世盜名的假道學。
秦孝公是要做實事的,因此,他首先分析了秦國當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透過分析秦國當前的情況,秦孝公意識到秦國現在最缺少的是人才,因為秦國貧弱,天下有才能的人都不屑於入秦,於是頒佈了著名的求賢令,向東方各國徵求人才。這份求賢令文字不多,行文也不華美,但是在魏國的中庶子商鞅看來,卻是五百年來的雄文。因為文中不僅承認了秦國國君的無能,也提出了秦孝公自己的主張,將它公諸於眾,不開空頭支票,天下人都可以監督於自己,從中可以看到秦孝公變法圖強的決心和勇氣。
昔我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里,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三晉攻奪我先君河西地,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復繆公之故地,修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史記·秦本紀》
求賢令第一部分回憶了秦國秦穆公時期建立的霸業;第二部分則說了秦國四任君主的昏庸無能,導致了秦國國力大損為諸侯所不恥;第三部分說秦獻公繼位後勵精圖治,為企圖恢復秦國往日的霸業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文章的最後一部分,秦孝公寫出了自己繼承秦王之位後誠惶誠恐,生怕國家不能發展,辜負了先王的重託,成為秦國的罪人。秦孝公雖然有變法圖強的決心,身邊卻沒有像名相百里奚一樣的賢臣,因此釋出了這份求賢檄文,渴望能夠得到輔佐自己達成目標的有志之士、有為之人,給予其封疆裂土、高官厚祿都在所不惜 。
因為有了秦孝公這樣英明的君主,才能吸引來商鞅這種百年難遇的變法強臣。
秦孝公的這份誠心,打動了當時在魏國不得志的商鞅,商鞅西行入秦。在見秦孝公之前,商鞅先找到了秦孝公的寵臣景監,要想說服一個大人物,首先讓這個大人物身邊的信任之人能認同自己,這一點十分重要。透過和景監的攀談,商鞅獲取了景監的信任,景監也決定將這位大才引薦給秦孝公。
商鞅見到秦孝公後,採用了“先抑後揚”的辦法,先給秦孝公談王道,談霸道,搞得秦孝公昏昏欲睡。秦孝公斥責景監,問他為什麼將庸才引薦給自己,白白浪費自己的寶貴時間。
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罷而孝公怒景監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史記·商君列傳》
直到這個時候,商鞅才最終提出了自己的富國強軍之策,秦孝公聽得津津有味,兩人秉燭長談,竟然幾天幾夜都沒有終止。
變法的阻力是巨大的,老氏族的代表人物甘龍和杜志極力反對變法。於是秦孝公在王宮組織了一次論辯,讓商鞅和守舊勢力展開論戰,說明秦國到底需不需要變法。表面上看是想讓商鞅將甘龍、杜摯說的啞口無言,但實際上雙方卻是平分秋色。變法與不變法要根據具體的國情而定,並不是一定就要變法,變法怎麼變也是個很複雜的問題。
但透過這次論辯,秦孝公進一步確立了自己變法的決心,因為無論甘龍、杜摯也罷,商鞅也好,真正決定變法或不變法的關鍵在於秦孝公。這次論辯的實質是秦孝公讓商鞅給自己一個必須變法的理由,來堅定自己變法的決心。
很多人提到商鞅變法,總是說商鞅是變法的主導者,而實際上商鞅不過是變法的策劃和執行者罷了。
變法的決心要秦孝公來下,變法中的阻力需要秦孝公解決,商鞅的職責是制定法律的細則,並負責嚴格的執行,在遇到阻力和困難的時候,尤其是面對太子犯法的時候,只能由秦孝公親自出面,沒有君主的支援,變法便不可能成功。變法成功了,最大的受益者是秦國,變法失敗了,最大的遭殃者則是秦孝公。
鞅曰:“法之不行,自於貴戚。君必欲行法,先於太子。太子不可黥,黥其傅師。”——《史記·秦本紀》
作為主導和決策者,秦孝公是當之無愧的王者,但在具體問題的處理上,卻不是他的強項,而這是精於刑名之學的商鞅的強項。因此在太子犯罪的問題上,商鞅負責提出了一個最為合理的解決方案,秦孝公則是決定是否按這個方案去做。
對魏國發動河西之戰,真正的價值並不在於重新獲得了河西之地,而在於透過這次戰爭培養了新勢力,為秦法傳承不絕創造了條件。
提到秦國和魏國的河西之爭,大多數人的關注點是秦國錘鍊的新軍。畢竟這次戰鬥的戰果太輝煌了,吳起為魏國打造的魏武卒,曾創造過以五萬擊破秦軍五十萬之眾的輝煌。而商鞅和秦孝公錘鍊著秦國新軍,卻在河西之戰中擊敗了魏武卒,打破了其不敗的神話,扭轉了秦軍的頹勢,令秦人為之一振。
對於這件事,人們談的最多的是商鞅不僅是法家也是兵家,他在改革上有很大的作為,在軍事上也同樣有很傑出的表現。也有人會議論商鞅不講信用,利用欺詐的手段,欺騙魏國主將公子卬,獲得了這場戰爭的不義之勝。但實際上,這都不是問題的關鍵。河西之戰的意義在於:培養了一批秦法堅定的支持者和捍衛者。
因為按照秦法,立有軍功就可以獲得爵位,一大批年輕人透過殺敵立功,實現逆襲進入了貴族階層,從而對秦的老氏族構成了巨大的挑戰和威脅,這個階層獲得權力或者命運的改變依靠的是秦法,因此,他們是秦法最堅定的支持者和捍衛者。
秦孝公和商鞅都清楚,光靠他們無法讓秦法得以傳承,繼任的君主也沒辦法保證秦法繼續推行,真正要讓秦法成為成不變之法,唯一的方法就是讓所有秦法的受益者成為秦國的當權者,這樣才能保證秦法傳而不絕、延而不斷。如果說的藝術一點:融入秦人的血肉和思想,成為秦人生命中的一部分。
商鞅之死是秦孝公為保證秦法繼續推行,成為秦國不變之法的最後一招。
秦國變法三年有成,在這三年期間,商鞅出入宮闈都有衛士守護,面對指責他義無反顧,但這勇氣和無畏的背後,是秦孝公堅定的支援和對反對的勢力的壓制。變法的實質是改變舊有的權力格局,進行重新的利益分配,這種事情沒有國君的全力支援和絕對信任,是不可能實行的。做為既得利益者,沒有人會主動放棄自己的一切,但因為他們已經擁有了很多,因此就缺少進取的動力,這對於國家來講是極為不利的。甘龍、杜摯做為代表,不僅僅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更是為了維護整個老氏族的利益,對於他們來講,秦國的新生就是他們的末日,他們自然要極力反對。
但在秦孝公執政的時候,對以甘龍、杜摯為代表的老氏族只是採取了壓制,並沒有做到趕盡殺絕,因為時機未到,新生的勢力還不足以徹底取代老氏族,換血的工作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徹底完成,這些秦孝公是清楚的。因此秦孝公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對於商鞅所面臨的處境也是洞若觀火的。
及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鞅亡,因以為反,而卒車裂以徇秦國。——《史記·秦本紀》
但商君死秦法不可廢,商鞅的死是徹底剷除守舊勢力的關鍵一步棋,與其說商鞅護法的偉大,不如說是秦孝公早有安排,他的安排不是如何保護商鞅,而是如何利用商鞅之死,徹底扳倒守舊勢力,完成秦國的蛻變,實現自己“大出東方”的夙願。
秦孝公沒有失望,他的繼任者秦惠文王完成了秦一統天下的第二步,秦成為了影響戰國局勢的舉足輕重的力量。
回覆列表
歷史上凡是主張變法的國君都累。
累就累在利益平衡問題上和變法後後是否取得成效。
戰國時各國都搞變法圖強。趙武靈王就只幹了"胡服騎射",遭到舉朝反對,就穿個衣服上上射箭這碼事,讓趙武靈王跑上跑下,苦口婆心地說服公子成帶頭穿戴,這還沒有觸到貴族聊士們的既得利益,尚且如此。可見阻力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商鞅在秦國的變法,是刀刀見紅吶。舊貴族的利益大部份洗牌。除了登記戶口外,軍功制,以戰績換爵位,世卿世祿制,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織……都讓既得利益者受不了。秦貴族代表甘龍,杜摯等反對不休。這讓秦孝公非常為難。但他覺得商鞅的理論不錯,靠得住。就極力支援商鞅變法,同時又極力說服宗室貴族支援自己的觀點。
變法一年後,就有一千多人到秦孝公面前告狀,說新法不如舊法,要求停止變法。秦孝公很為難,但沒有答應,頂住壓力繼續支援變法者。這時太子失當犯錯。本該冶罪,但諸君不可能被臣下治罪。就治了太子老師的罪,得罪了一大批人。
秦孝公竭力支援商鞅變法,在各種勢力邊周旋平衡,他在時,夙興夜寐,替商鞅擋住各種壓力,使得變革得以成功。秦孝公盡心盡力為秦國操勞,替改革保駕護航,最終累死了。他比商鞅更累更辛苦,為後世樹了個榜樣,就是堅持改革,為國富民強支援改革者不遺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