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學達人

    先說漢武帝殺的這個母是誰?

    她就是趙婕妤鉤弋夫人,據說鉤弋夫人是一個奇女子。

    從她初生到遇到晚年的漢武帝這期間,她的雙手一直都是握著的,根本伸不開。

    漢武帝聽說了這件事之後,覺得很神奇。於是,他在見到這個奇女子的時候,就把她的手放在自己的手裡,然後一點點的把她那握了十幾年的手給掰開了。

    掰開這個女子的手之後,在她手心中竟然有一個小玉鉤。

    漢武帝觀察眼前的女子,容貌奇麗,嬌小可愛,表示很喜歡就把她給帶到了皇宮之中。就成了漢武帝的寵妃。

    由於鉤弋夫人是漢武帝晚年最寵幸的一個妃子,侍寢的基本上都是她。

    所以她很快就為漢武帝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也就是漢武帝的小兒子劉弗陵。據說鉤弋夫人懷孕十四個月才把他給生下來。可見,這個劉弗陵也不是尋常之輩。

    本來太子之位和劉弗陵是沒有關係的,但是由於酷吏小人江充導演了一場巫蠱之禍,這個戰火最終燒到了當時的太子劉據母子的身上,最終導致太子劉據和漢武帝父子相殘,劉據戰敗逃亡,在逃亡的路上自殺而亡了。

    劉據一死,太子的位置空缺了。大漢王國怎麼可能沒有太子呢?那就趕緊立一個吧。

    關鍵是,在這個緊要關頭立誰比較合適呢?

    我們在過頭來看看漢武帝六個兒子中,到底那個兒子比較合適?

    排除已經自殺的太子劉據和早就死去的次子齊懷王劉閎。還有四個候選人。

    第一個,燕王劉旦,這個人自作聰明,看到自己的大哥死了。不僅不知道收斂,而是自告奮勇,向漢武帝申請,把自己調回宮中,來侍奉晚年的漢武帝。

    劉旦的這個舉動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漢武帝看到他的請纓後是勃然大怒,削了他三個縣,劉旦就是這樣和太子之位擦肩而過的。

    廣陵王劉胥那就是一個花花公子,吃喝玩樂他最在行,當太子也就是想想。

    昌邑王劉髆,可能是個最佳人選。但是他有一個舅舅叫李廣利,李廣利因打匈奴被漢武帝器重,他仗著自己的位高權重,想策劃讓自己的外甥當太子。但是,事情很快敗露了,李廣利逃跑投靠了匈奴,劉髆的太子之位也就這樣錯過了,後來他是和漢武帝同年死去的。

    最後一個就剩下劉弗陵了,無人可選只能是他了。最主要的是漢武帝也覺的劉弗陵像他,所以就選了劉弗陵做太子。

    可是這時候的劉弗陵僅僅只有五、六歲,萬一自己百年之後,少帝年齡太小了,必須有人輔佐才行。

    鑑於西漢太后亂政的前例。漢武帝很怕,會再次出現呂后那樣的事,所以,為了老劉家江山的安危,必須要殺死劉弗陵的母親。

    劉弗陵的母親被逼到了風口浪尖上,她不想死也得死,因為她來到這個世上的使命已經完成了,漢武帝一死,她留在這個世界上也沒有什麼必要了。

    畢竟只有她死了,輔佐少帝的大臣,才能無所顧忌陪伴著她。這就是漢武帝立子殺母的故事。

  • 2 # 江郎說史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都有一種獨特的現象,國家的大權在一個女人手裡把握著,皇帝都做不了主,大臣甚至可以隨意的廢立皇帝,而這一現象就叫外戚干政。

    外戚干政一般都出現在皇帝無能或者皇帝年幼的時期,例如春秋時期秦武王駕崩後宣太后開始干政,西漢時期呂后專政、還有就是王莽篡漢。因為有前車之鑑,所以一般皇帝生前也一直在壓制著,死後也安排人防止悲劇的出現。

    在此我們說三個代表性人物,而這三個代表性的人物也將如何防止外戚干政這件事上做絕了。其中這三個人分別是秦始皇、劉邦、劉徹。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建立了大一統的秦朝。秦始皇他一個人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時期,而也意味著他的後人很難繼續完成他的事業。秦始皇在防止外戚干政這一方面做的特別的絕。

    秦始皇有二十多子女,長子扶蘇,幼子胡亥。但是你感到意外的事,這些孩子的母親是誰都不知道,歷史上幾乎對秦始皇的後宮完全沒有記載。始皇為了避免外戚干政的悲劇出現,他從根本上杜絕了這個問題,朝中無外戚。這是最絕的,一國之君不立後,史上罕見。

    劉邦在防止外戚上就不如始皇,劉邦他在防止呂后的時候,他只是做了一些人事上的安排。儘管劉邦生前知道呂后會專權,但是劉邦依舊沒有以絕後患。大漢剛剛建立,劉盈自己又還年輕,要想掌舵好大漢王朝,那麼就必須藉助呂后的智慧。

    劉邦雖然立劉盈為皇帝,但是與此同時他安排周勃做了太尉(太尉是漢朝最高武職,尋常事情一般都空置著),劉邦生前就預言了“安劉氏江山者必勃也。”還讓曹參接任丞相,王陵繼之,陳平輔之。這些事情做完之後還派對呂后有恩的周昌去保護戚夫人。日後也驗證了劉邦的對策,周勃和陳平鏟除了呂氏,安定了劉氏江山。

    當然對比之下,漢武帝的做法無疑就更絕了。雖然漢武帝前期是英明神武,但是晚年就異常昏聵。在江充小人的陷害下,自己逼死了太子,並且“巫蠱之亂”影響甚大。在最後的權衡下,漢武帝決定立年幼的劉弗陵。此時劉弗陵還太過年幼,漢武帝為了避免外戚干政就下了一條命令。

    也就是立子殺母。立了劉弗陵殺了鉤戈夫人。這樣就顯得特備的明智,為了解決外戚干政這一情況,他直接把鉤戈夫人帶走了,徹底絕了外戚干政的現象。漢武帝的做法雖然血腥,但是也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不過漢朝並沒有延續漢武帝的做法,導致了外戚干政,王莽篡漢的悲劇發生。

  • 3 # 歷史有知社

    在帝制時代,關於皇位繼承,曾經有過一項極為殘忍的制度,此即是“立子殺母”。“立子殺母”制度在北魏時期尤為盛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立其子拓跋嗣為太子之後,便將拓跋嗣之母劉貴人賜死。而由於拓跋珪是北魏基業的奠定者,其實施過的政策自然會被其子孫奉為國策而遵循執行。故而,有很長一段時期內,北魏的後宮妃子都非常懼怕生下皇子而性命不保。這項殘忍制度的廢除,得要到北魏宣武帝時期,大致執行了八十餘年之久,這主要還是受到佛教盛行的影響。

    但是,“立子殺母”制度卻不是北魏首創,開“立子殺母”之先河的卻是漢武帝劉徹。漢武帝晚年,寵幸鉤弋夫人,並愛其子劉弗陵。而在決意立劉弗陵為太子之後,便將其母鉤弋夫人賜死。關於漢武帝為何要開“立子殺母”之先河?《史記》中有一段記載。

    據《史記》記載:..上(漢武帝)居甘泉宮,召畫工圖畫周公負成王也。於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意欲立少子也。後數日,帝譴責鉤弋夫人。夫人脫簪珥叩頭。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獄!”夫人還顧,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雲陽宮...其後帝閒居,問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對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女(通“汝”)不聞呂后邪?”

    漢武帝“立子殺母”是為了防止太后干政,而太后干政就必然會倚重孃家的力量,此即為外戚。那為何不採取其他防範措施呢?其時,這跟兩漢的政治制度密切相關。提起東漢王朝,人們通常會想到“外戚”與“宦官”輪流當政。但是西漢王朝,“宦官”的力量並不很強大,“外戚”的力量卻與西漢王朝相終始。

    劉邦建立大漢王朝之後,鑑於秦朝滅亡過速的教訓,為劉氏江山之永固,在地方上廣封同姓諸侯以拱衛朝廷。但是,諸侯宗室畢竟離皇位太近,易起覬覦篡奪之心。故而,在朝廷就不能再倚重宗室的力量,而與皇帝關係最近、最能受皇帝信賴的就只能是外戚了。

    而在西漢王朝的建立過程中,呂氏也是功不可沒的。不但呂后多佐定天下,呂后的兩位兄長呂澤、呂釋之也都是以戰功而封侯。劉邦死後,呂后專權,呂氏更是富貴無比。呂后死後,朝廷諸將與地方諸侯聯合剷除了諸呂。不管是論功還是按約定,都該立齊王劉襄為帝,但大臣們畏懼於齊王母家的力量,便擁立了母家力量較弱的代王劉恆繼位,此即漢文帝。

    漢文帝時期,外戚力量沉寂了一段時間。但漢文帝死後,外戚力量卻再度崛起,漢景帝的母親竇太后長期干政,據史載:..及至孝景,不任儒,竇太后又好黃、老術,故諸博士具官待問,未有進者。因竇太后崇尚黃老之學,以致儒生都不能獲得重用,竇太后甚至還想讓漢景帝立弟弟梁王劉武為皇位繼承人。

    至漢武帝繼位之後,竇太后被尊為太皇太后,其干政更甚。據《史記·孝武本紀》記載:..會竇太后(太皇太后)治黃老言,不好儒術,使人微得趙綰等奸利事,召案綰、臧,綰、臧自殺,諸所興為者皆廢。而兩漢皆以“孝”治天下,就使得外戚的力量更有所依託。

    而漢武帝本人,就很偏愛任用外戚為將,衛青、霍去病能得以為將,皆因衛子夫之寵。其後,寵幸李夫人,又用李夫人之兄李廣利為將。有時,也的確很難設想,倘若漢武帝最先寵幸的是李夫人,究竟還能否大破匈奴?

    漢武帝之後,霍光也是以“外戚”的身份輔政,並最終行廢立之事,其權勢更是自不必言。而西漢後期,最為強勢的外戚,便是王政君(漢元帝的皇后)的家族。王莽以外戚的身份得以輔政,並最終廢漢自立,建立了新莽王朝,而終結了西漢王朝。漢武帝之所以會開“立子殺母”之先河,其實就是源於兩漢時期的這種較為特殊政治背景。

    參考史籍:《史記》等等

  • 4 # 讀史坊

    “立子殺母”是漢武帝首創,因為他吸取劉邦死後呂雉專權的教訓,想以此為戒。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個舉措非常有必要。

    我們先來說說漢武帝“立子殺母”的過程。漢武帝晚年,在經歷了戾太子劉據的“巫蠱之禍”後,皇位繼承人成了較大的問題。在確定了鉤弋夫人的兒子劉弗陵為太子後,漢武帝已經進入垂垂老年。這時候的漢武帝頭腦還很清楚,他吸取呂雉弄權的教訓,為了不出現第二個呂雉,他下令太子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自殺。這就是歷史上“立子殺母”的典故。

    毋庸置疑,漢武帝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他懂得吸取歷史的教訓。漢高祖劉邦時期,繼承人劉盈軟弱,而呂雉又很強悍,結果劉邦死後,造成了呂后專權的局面。呂后專權時期,劉姓子孫不是被殺,就是被貶,結局都很悲催。

    呂后專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局的混亂,這讓漢武帝不得不思考,在母強子弱的局面下,如何更好地維護國家的統治,讓國家能夠安定團結地維持和發展下去。

    後來的事實證明,漢武帝的做法非常正確。北魏時期的皇帝大都在30多歲去世,正直壯年,而他們也基本都是採用這種方法。但到了北魏孝明帝的時候,他的母親胡太后成了特例,但這也造成了胡太后專權的局面。

    清朝末年更是如此,咸豐死後,同治帝繼位,慈禧太后垂簾聽政,結果加速了清朝的滅亡。

  • 5 # 東吳周郎

    很多答案仍然支援漢武帝的做法,實際上,漢武帝劉徹殺死鉤戈夫人這件事,邏輯根本上就是錯誤的,事實上也是錯誤的。

    ↑鉤戈夫人死的冤↑

    鉤戈夫人,公元前113年出生,被漢武帝賜死的時候,是在公元前88年,年僅26歲。

    為什麼說漢武帝殺死鉤戈夫人的邏輯是錯誤的呢。

    我們先看看漢武帝的理由:其後帝閒居,問左右曰:“人言云何?”左右對曰:“人言且立其子,何去其母乎?”帝曰:“然。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汝不聞呂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

    漢武帝這段話包含好多層意思,他之所以殺掉鉤戈夫人,首先是因為自己已經老邁,行將入土,當時漢武帝已經69歲了,第二年他就去世了,而這時候的鉤戈夫人才26歲!

    那麼,漢武帝死後,擔心什麼呢?他其實擔心鉤戈夫人仗著自己兒子當了皇帝,“淫亂自恣”,而這時候唯一能夠制約鉤戈夫人的,也就是其子劉弗陵了,可是劉弗陵年紀還小,當時才7歲,小孩子懂什麼,這就意味著,鉤戈夫人不管做什麼,“莫能禁也”。

    其實這是所有老夫少妻都面對的一個問題,老丈夫去世了,留下年輕的,慾望正是旺盛之年的年輕妻子,讓她不改嫁或者不找別的男人,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尤其是沒有約束的情況下,出於基本的人性,年輕妻子很大機率也會去找別的男人。

    ↑晚年的漢武帝非常殘忍昏聵↑

    漢武帝劉徹不願意死後再戴上一定原諒色的帽子,這其實才是他殺掉鉤戈夫人最大的原因。

    主少母壯,真的會讓國家亂掉嗎?這其實只是藉口。

    仔細分析一下就知道了。主少母壯,必然意味著外戚集團力量會發展起來,但這對皇家而言,其實是理性的政治選擇,試想一下,兒皇帝不依靠自己的親生母親,難道要信賴外人嗎?

    漢武帝劉徹把鉤戈夫人殺掉,那誰來保護兒皇帝順利成長呢?他選擇了霍光,可是結果呢?霍光完全成為朝政實際的決策者,但凡霍光要是有王莽的狠心和野心,劉氏漢朝改姓都不是不可能的。

    實際上,尤其到了東漢時期,皇帝年紀普遍偏小,外戚集團代表的權臣和宦官集團代表的皇權成為激烈鬥爭的兩派力量,看起來好像外戚集團多麼過分,但霍光的案例表明了,即使沒有外戚,也仍然會有權臣。

    ↑劉弗陵登基時才七歲,皇權孱弱↑

    根本原因何在?不在於母壯,而是在於主少。幾歲或者十幾歲登基的小孩子,論政治手腕,論威望,論能力,相比權臣和外戚而言,都是處於弱勢的。漢武帝劉徹不反思自己逼死太子劉據,立年幼的劉弗陵這樣嚴重的政治錯誤,反而把鍋扔給鉤戈夫人,真是老而昏聵。

    此外,漢武帝劉徹舉了呂后的例子,和鉤戈夫人根本沒得比,試問一下,即使鉤戈夫人不死,她能夠達到呂后的權勢力量嗎?根本不可能!

    外戚的力量如果能夠支援皇權,就根本沒必要除掉,反而應該用來制衡權臣的威脅。實際上,歷史上主少母壯,然而卻把朝廷打理的井井有條的,大有人在,比如著名的北魏馮太后。

    ↑北魏馮太后的偉大作為算是狠狠打了漢武帝的臉↑

    所以,漢武帝臨死前如此信賴所謂的託孤集團,極力壓制外戚集團,事實上造成了皇權旁落的危險局面,也就是多虧霍光並無篡位之心,否則大漢恐怕要亡了。

  • 6 # 關東俠客

    這個問題很難用對和錯來評論,只能說是封建社會的需要。西漢初期,呂后臨朝稱制八王,殺劉姓王,遍封諸呂。差點奪了劉家天下。漢武帝十六歲登基,雄材大略是非常有作為的人。當政之初,竇太后掌權,武帝鍾情儒術,太后實行黃老之術之國,武帝提撥大臣,太后殺之。漢武帝等了六年,太后駕鶴西遊以後,漢武帝才得以,做自已想作的事情。後宮干政,外戚專權給漢武帝造成巨大心裡陰影。他晚年立六歲幼子的時候殺了勾弋夫人。就是怕勾弋夫人掌權,無人能治,做呂后第二,所以提前把危險消滅在萌芽之中。當然這種做法非常殘忍,不仁道,飽受詬病,漢人政權再也沒有采用立子殺母的作法。無獨有偶/,鮮卑北魏入主中原,釆用漢人先進文化制度,就採用了漢武帝立子殺母的政策。後宮嬪妃都不願生子,如果生了兒子也想辦法弄死。至使北魏皇室人丁稀少。後來出了個胡太后,生個兒子立為太子,太后本人也得以保權。當兒子元翊繼位後,子幼母壯。胡太后勾結小叔子元懌禍亂朝綱,又把兒子毒死,立個公主為帝,自已獨攬大權,全國混亂,權臣爾朱榮率兵入洛陽,把胡太后及幼主扔進黃河淹死。北魏政權也分崩離析了。一切如漢武帝所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媒體表示巴黎同意2億歐元出售內馬爾,內馬爾為什麼要離開?內少下一站會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