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我的青年時代

    2700x具備8核心16執行緒,多執行緒方面的優勢明顯,對於3D渲染輸出、影片編碼等等應用來說非常適合,而且現在的售價相對來說價效比不錯,對做設計的使用者比較合適,3600改進了架構、提升了頻率、三級快取翻倍,IPC效率相對第二代銳龍有了15%的提升,同時在高頻記憶體相容性方面也有長足進步,記憶體效能突飛猛進,同時CCD+I/O Die的Chiplets封裝方案也大大降低了記憶體延遲,在遊戲中的效能表現已經可以超越同級競品,在價格差不多的前提下選什麼要看用途,玩遊戲買3600,偏設計用2700X

  • 2 # 餘生的vlog

    3600遊戲效能強,得益於7nm 新一代Zen2微架構,遊戲效能上相比上一代有了大幅度提升,無論是網路遊戲還是3A級遊戲大作,遊戲效能飛躍性的提升。同時更多的遊戲快取,有助於滿足銳龍對極高速資料存取的需求。可以提高遊戲的執行幀數,減少畫面的卡頓。

  • 3 # 無奈858

    2700x具備8核心16執行緒,多執行緒方面的優勢明顯,對於3D渲染輸出、影片編碼等等應用來說非常適合,而且現在的售價相對來說價效比不錯,對做設計的使用者比較合適,3600改進了架構、提升了頻率、三級快取翻倍,IPC效率相對第二代銳龍有了15%的提升,同時在高頻記憶體相容性方面也有長足進步,記憶體效能突飛猛進,同時CCD+I/O Die的Chiplets封裝方案也大大降低了記憶體延遲,在遊戲中的效能表現已經可以超越同級競品,在價格差不多的前提下選什麼要看用途,玩遊戲買3600,偏設計用2700X

  • 4 # 因求而得藕

    我個人覺得amd好些,畢竟amd這些年來在國內發展挺迅速的,技術差距也越來越小,價格也相對其它來說也比較適中,綜合比較價效比最好

  • 5 # susupro

    遊戲效能3600和2700不差,

    不過專業做活多了2個核心4個執行緒的2700x 會好。不過3600效率提升,所以實際做活,有出入。不過2700x好點。

    不過玩遊戲做活還是INTEL 吧,當然你需要12核-16核 便宜就只能amd了。家用8核

    ITNEL 遊戲和做活 都優於AMD的產品。

  • 6 # 小胖子任同學

    amd2700x

    作為AMD二代銳龍的旗艦產品,AMD銳龍7 2700X處理器擁有8核心16執行緒的配置,延續了AMD一貫以來的多核心策略,對於目前已經接近提升瓶頸的頻率,核心數的多少就成為了關鍵問題,AMD 銳龍7 2700X處理器的8核心16執行緒配置不管是在遊戲上還是內容創作都有很強的優勢。

    當然了,AMD 銳龍7 2700X處理器厲害不僅僅在核心執行緒數上。這款CPU主頻為3.7GHz,動態加速頻率可達4.3GHz,配合強力一點的X470主機板以及散熱器,可以手動全核超頻到4.5GHz,非常厲害。同時這款CPU三級快取為16MB,採用了12奈米工藝,熱設計功耗(TDP) 105W,散熱上也使用了效果更好的釺焊散熱。

      AMD 銳龍7 2700X處理器我們進行過很多次測試,與其爭論最多的就是Intel 酷睿i7-8700K 處理器。這是英特爾八代酷睿的旗艦處理器,在二代銳龍出來之後,兩個旗艦產品的爭端不斷,A/I之爭一直也是熱點的話題。今年的看點肯定是三代銳龍對決九代酷睿,從曝光的銳龍9 3900X的12核24 執行緒配置,九代酷睿會有一定壓力。

    單從引數上來看,AMD 銳龍7 2700X處理器在核心數、工藝製程以及三級快取上有明顯的優勢,但頻率上不及Intel 酷睿i7-8700K 處理器,這是英特爾一貫以來的優勢,主頻高單核效能強勁,後來受AMD初代銳龍的多核心CPU戰略影響也開始向多核心轉變,將消費級主流4核心升級到了6核心。

      在實際測試上AMD 銳龍7 2700X處理器與Intel 酷睿i7-8700K不遑多讓,我們之前也做過這兩款處理器的對比測試。

    基準測試結果

    Cinebench R11.5

    Cinebench R15

      從Cinebench兩次的測試結果上來看AMD銳龍7 2700X多核心的測試中佔據明顯優勢,8核心16執行緒可塑性非凡,而單核心的成績中Intel 酷睿i7-8700K領先,繼續發揮單核心優勢。

    三項理論測試結果:

    三項理論測試對比

      在Super PI、7-Zip以及Fritz Chess Benchmark的測試中,主要測試CPU的單執行緒整數運算效能與穩定性、壓縮/解壓效能以及多執行緒整數運算。兩款處理器的表現趨勢與Cinebench的測試結果相似,AMD銳龍7 2700X多執行緒表現好的7-Zip以及Fritz Chess Benchmark中明顯強於Intel 酷睿i7-8700K,而在考驗單執行緒的Super PI測試中8700K領先,這是因為主頻高而帶來的單核心效能優勢。

      AMD銳龍7 2700X多核心佔據優勢,意味著這款處理器在內容創作上有天生的優勢,在設計、渲染和建模等領域可以發揮出更大的效能,當然了除了內容製作,接下來咱們在看看它的遊戲表現。

    遊戲測試結果:

    《古墓麗影:暗影》

    《孤島驚魂5》

      目前的遊戲環境負載越來越高,非常考驗CPU的計算能力。而在遊戲測試中,這兩款處理器沒有什麼明顯的差距,英特熱Intel 酷睿i7-8700K靠著效能單核強勁,而AMD銳龍7 2700X則佔據多核心優勢,兩者各有優勢。

      AMD銳龍7 2700X更多的核心執行緒,意味著能夠處理更多的應用,,所以在實際應用上,如果你經常開啟很多應用程式,或者參與圖形渲染、影片編輯等生產力工作,這款AMD銳龍7 2700X非常適合你,同時如今在多核心的趨勢下,很多遊戲也開始向多核心看齊,所以遊戲領域這款處理器也是你很好的助力。

      這樣一看8核心16執行緒的銳龍7 2700X在核心數上已經屬於消費級市場的第一梯隊,相信未來遊戲不斷最佳化後,這款多核心處理器表現的會更好。

    攢機推薦:

      接下來送上一個Intel 酷睿i7-8700K與AMD銳龍7 2700X的攢機單對比,

    核心配件攢機單

      而從攢機單的對比上,AMD銳龍7 2700X組成的3A平臺價格更低,但英特爾也有市場佔有率的優勢,更容易受到關注。

      AMD銳龍7 2700X在價格上也繼承了AMD價效比的傳統,非常的“香”。當然銳龍7 2700X畢竟面向旗艦,而預算不足的使用者可以考慮同樣8核心16執行緒的銳龍7 2700,這款處理器咋頻率上略遜於能力銳龍7 2700X,但也能發揮出對核心執行緒的優勢。

    總結:

      此次AMD銳龍7 2700X 50週年紀念版如此搶手,歸根到底是“良心”二字,AMD沒有藉著紀念的名頭大抄一波價格,反而使用了低價策略,既清理了一下舊銳龍庫存,同時也收穫的不少的口碑,可謂是一筆雙贏的買賣,當然這也免不了AMD銳龍7 2700X本身素質出眾,二代銳龍幫助AMD站穩了腳跟,作為旗艦的AMD銳龍7 2700X集成了其中的精華,出色的效能以及超高的價效比是其成功的關鍵。

    AMD3600

    測試平臺介紹:

    CPU沒有什麼特別的,所以直接來看一下測試平臺。

    這次的測試對比組是i7-9700K、R5 3600X、R7 2700X、R5 2600X、i5-9400F。i5-9400F是作為對比標杆。

    記憶體是金士頓的DDR4 8G*4。實際執行頻率是3200C14。

    中間會有搭配獨顯的測試,顯示卡採用的是迪蘭恆進的VEGA 64水冷版。

    SSD是三塊Intel 535。240G用作系統盤,480G*2主要是拿來放測試遊戲。

    NVMe SSD測試用到的是Intel 750 400G。

    散熱器是酷冷的P360 ARGB。

    R9 3900X終於來了,所以喬思伯的CTG-2矽脂也算是派上用處。

    電源是酷冷至尊的V1000。

    測試平臺是Streacom的BC1。

    X570主機板介紹:

    今天還是繼續拆主機板,這次是華擎的X570 TAICHI,除了微星外,主要主機板廠商的X570我都拆過了。

    主機板的包裝是我目前遇到過最大的之一,比上次C8F的包裝還要大。

    把主機板整個拆掉,主機板的正反兩面均有裝甲。

    拆掉主機板的配件之後,整個板子的PCB還是比較飽滿的。

    主機板附件包含了說明書、驅動光碟、SATA資料線*4、M.2安裝螺絲刀、SLI硬橋、WIFI天線、M.2 SSD安裝螺絲。

    CPU底座是AM4針腳,可以支援2~3代的銳龍處理器。

    CPU的外接供電為8+4PIN,主要是為了照顧到R9 3900X和R9 3950X。旁邊還有一個SYS FAN插座。

    CPU供電的散熱片增加了熱管,用來提升散熱效率。

    散熱片透過導熱墊對電感和MOS都有接觸,保證供電的散熱效果。

    CPU供電為12+2相,供電PWM晶片為ISL生產,型號沒有看清~,根據MOS倒推比較有可能是ISL69138;CPU的核心供電由6顆DRIVER並聯,達成12相陣列;供電輸入電容為6顆尼吉康的FP12K固態電容(270微法,16V);MOS為每相1顆SIC634;輸出電感為每相1顆(感值R22);輸出電容為17顆尼吉康的FP12K固態電容(560微法,6.3V)。整體的供電方案屬於中等偏上的水平。

    記憶體是四根DDR4,官方宣稱可以支援到4666。

    記憶體供電為1相,供電輸入電容為2顆尼吉康的FP12K固態電容(560微法,6.3V);MOS為每相2顆Sinopower SM7341EH;輸出電感為每相2顆(感值R30);輸出電容為1顆尼吉康的FP12K固態電容(820微法,2.5V)。

    主機板的PCI-E插槽佈局為NA\X16\NA\X1\X8\NA\X4。PCI-E插槽沒有給足,但是也夠用了。比較奇怪的是這張主機板的PCI-E X1是做了擴口的,但是主機板裝甲導致這個擴口沒有什麼價值。

    PCI-E X16旁邊可以看到4顆PI3EQX16晶片,這是用於PCI-E 4.0通道的中繼,保證PCI-E 4.0通道可以滿速執行。下面的4顆PI3DBS晶片是用於拆分PCI-E X16通道,讓兩根直聯CPU的顯示卡插槽可以執行在8+8模式。

    主機板的兩個M.2 SSD插槽都是放在PCI_6的位置,上面覆蓋了一片金屬散熱片。圖中靠右的M2_2是直聯CPU引出的,靠左的M2_1是走晶片組的。

    主機板M.2 SSD的散熱片是一體化的,對應SSD的位置有導熱墊。

    華擎這個主機板有個缺點,就是M.2散熱片是用梅花螺絲固定的,所以拆裝必須用到特殊的螺絲刀。

    好在主機板是會附贈一把對應的螺絲刀,螺絲刀品質尚可,屬於堪用。

    主機板後窗介面也是相當豐富,從畫面左邊開始分別是,USB BIOS Flashback按鈕;無線網絡卡接頭;PS/2+USB 3.0*2;CLEAN COMS按鈕+HDMI;Intel 千兆網絡卡+USB 3.0*2;USB 3.0*2;USB 3.1 A+C;3.5音訊*5+數字光纖。

    主機板的音訊部分方案相對簡單,6顆音訊電容加一個Realtek ALC 1220的主晶片,比較中規中矩。

    主機板採用單有線網絡卡,是一顆Intel的211AT。

    無線網絡卡則是Intel的AX200NGW,支援 Wi-Fi 6/802.11ax,頻寬可以達到2.4G,是目前Intel網絡卡中較為高階的。

    主機板的USB TYPE-C透過一顆ASM1543來達成正反接的效果。

    USB 2.0就透過一顆GL8506來轉接,節約主機板通道。

    接下來看一下主機板板載的插座規格,在靠近記憶體插槽的邊角可以看到CPU FAN+CPU OPT+SYS FAN各一個。

    在主機板側邊靠記憶體插槽這邊,圖中左起分別為系統風扇插座*1、前置USB 3.0、主機板24PIN供電。

    為CPU散熱器預留的LED放在了記憶體插槽、CPU插槽、PCI-E X16插槽三者交匯的地方。提供了RGB+數字 LED插座和一個SYS FAN。

    靠近晶片組這一邊,圖中左起為SATA 3.0*8、前置USB 3.1 TYPE-C。

    前置USB TYPE-C的佈線還是比較複雜的,分別需要一顆PI3EQX晶片作為訊號中繼,還需要一顆ASM1543達成正反接切換。

    在主機板的下側邊,靠晶片組一側圖中左起為電源LED和蜂鳴器、前置USB 2.0*2、80診斷燈、電源開關和重啟按鍵、機箱其餘的控制針腳。

    靠主機板音訊部分一側,圖中左起分別為前置音訊、雷電子卡擴充套件口、TPM、RGB+數字 LED插座、SYS FAN。

    主機板的晶片組是AMD X570晶片組,在臺灣封裝製造。

    這次所有的X570主機板晶片組散熱都是帶風扇的,拆開之後可以看到晶片組散熱器和上層M.2散熱片是獨立的,中間有導熱墊連線。

    最後來簡單看一下主機板上其他的晶片, 主機板的SUPER IO晶片為NCT6796D-R。

    由於主機板的PCI-E通道消耗量比較大,所以還用到了一顆ASM 1184E晶片,將一條PCI-E拆分為四條,進行額外的擴充套件。

    總體來說X570 TAICHI最大的優勢還是體現在了外觀上,產品規格則處於中上水平,倒是少了一些妖板的感覺。

  • 7 # heroes藍染

    明顯3600更適合家用,7nm技術,發熱量更低,引數上的劣勢對於當下CPU效能過剩的今天完全沒有多大意義,CPU的使用壽命和工作溫度是成反比的。

  • 8 # 雲捲雲舒79041174

    適合才是最好的,看你用來做什麼

    遊戲amd3600,主頻高,對遊戲最佳化好

    設計渲染2700x,多核心多執行緒對設計軟體有加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與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