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塵素人
-
2 # 果笑說歷史
朱元璋之所以到後面越來越討厭李善長,根本原因就是人性在不同時期對撞之後的適合度。一開始目的性和出發點是為了自己,無所謂喜歡還是討厭。李長善配合朱元璋達到目的後,加上他自己所作所為,這個歷史上少有的疑心多於放心的強勢皇帝會不討厭他嗎?
圖解:按照底分為10分計算,加減分標準“他們往來記錄“
1.個性與才幹
10+3-3=10分 +3-3=10分 +3-3=10分 這一項最後得分還是10分
2.關係0分,沒有變動過一直是老鄉。
3.喜他
10+3-3=10分
4.需要
10+3-3=10分
這圖算娛樂,輕鬆答題。最後說明朱元璋一開始就沒有說過喜歡李長善呀,10分始終是10分,所以一旦李長善的迅速、果斷、幹練等優點,在和平時期更多地表現出來,在朱元璋眼裡和心裡就是難以容忍的缺點,是對他(皇權)的侵犯和漠視。
討厭就必殺之,不討厭也要殺,朱元璋的維權行為。
-
3 # 公子小可
看了大家的回答,一個個貌似都說對了,但是我感覺總差那麼一點。
首先要說一點,就是朱元璋到了後期,特別是他的兒子死了之後他為了皇太孫朱允炆能夠更好的接掌他的大明江山,幾次大清洗基本上把任何能夠他感覺能夠阻礙他太孫朱允炆接掌大位的人全部殺死,根本就不留情面,哪怕是以前的老兄弟老朋友或者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們也一樣。
在南京建都登基的開國元勳元老一共有三十四人,被朱元璋直接處死的元老有15個,兒孫繼承爵位之後處死的有5個,因罪從軍革職的元老有兩個,兒子繼承爵位之後革職從軍的有9人,也就是說沒有善終的,有31人,只有3個得到善終。
李善長的免死鐵卷雖然加起來都好幾張在手了,對於朱元璋來說,如果太子沒有死,也許朱元璋不會這樣大開殺戒,或者說要殺,可能也不會殺得太多,
主要是因為他一直內心深處認為太子性格太過軟弱,不像他一樣殺伐果斷,後來好不容易將太子培養出來了一點成績,結果太子卻死了,不得不說一下重點,太子的死徹底的改變了他,太子死後他的眼睛又看上了太孫朱允炆,但是這個皇太孫在他眼裡和他爹一樣,武勇不足,他始終疑心在他百年之後,太孫不能掌握這些驕兵悍將,所以他送給太孫的大禮包就是九五至尊的寶座與藍玉案的數萬人頭。
本來李善長在他的眼裡看來就是越來越討厭,這個開國國相封國公不但是被朱元璋剝奪了權位,就連宰相相位也廢除了,並且明文規定此後大明官職不在設國相一職,而且朱元璋在當時那個時間段,已經把所有的大官基本上全部清洗,前前後後一共殺了3萬多人。胡惟庸一案之後,凡事朱元璋看誰不順眼了,或者是誰的權勢大了對於自己孫兒掌權可能有危害了,朱元璋就會拿胡案作為底子,羅織罪名加進去就是殺頭的理由了。就這樣一個株連一個到後來藍玉案結束,整整三萬多人受到牽連,而且基本上全部都是以家族為主。輕鬆一點的自己一個人死,嚴重一點的全家人死,再嚴重的就是剝皮填草了。
李善長死的時候77歲,開國首相,替朱元璋辦了39年的事情,兒子是駙馬,自己本身是封國公,富貴之極,到末了卻留個全家有罪無一倖免。
-
4 # 只道天涼好個秋
我們常說,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事出必有因!
看題目就知道,最開始朱元璋是比較喜歡,恩,不對,兩個男人之間這麼說好像容易引起歧義,應該說欣賞才是。
最開始朱元璋應該是比較欣賞李善長的,可是為什麼後來朱元璋會越來越討厭李善長了呢?
那個永恆的日子,四十二歲初春,你我相遇的日子
元至正十四年,朱元璋率眾離開郭子興南下滁州途中,與四十二歲的李善長相遇。
《明史》中這樣記載兩人的第一次相遇:
“道遇定遠人李善長,與語,大悅,遂與俱攻滁州,下之。”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大悅”。
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與李善長第一次見面交談之後,朱元璋可不是一般的高興,而是大悅!
緊接著,朱元璋與李善長第一次合作,便順利攻下了滁州。
“善長啊善長,你可真是我老朱的福星啊!”當時的朱元璋身邊並沒有什麼有本事的讀書人,朱元璋清楚,打天下光靠一群武夫是不行的,此時,有勇有謀的李善長投奔於他,可謂是猶如天助。朱元璋當然高興!
要說兩人的相遇使得朱元璋對李善長的印象非常好,那麼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則徹底穩固了李善長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明史》中記載:
“郭子興中流言,疑太祖,稍奪其兵柄。又欲奪善長自輔,善長固謝弗往。太祖深倚之”這個郭子興何許人也?
朱元璋被逼無奈走上造反的道路後,投奔了郭子興的紅巾軍。由於他有勇有謀,很快得到郭子興的賞識,後來郭子興還將他的養女馬氏嫁給了朱元璋,而馬氏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馬皇后。而郭子興也就成為了朱元璋的岳父大人。
朱元璋攻下滁州之後,因為被紅巾軍中其他兩位元帥排擠,郭子興只得前來滁州找朱元璋。令郭子興沒想到的是,他還沒提,朱元璋便把自己手下兩萬多精銳部隊交給了郭子興。由此可見,朱元璋是何等的有膽略和氣魄。但,畢竟手下的兵都是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雖然朱元璋沒有貪戀權勢將兵權交給了郭子興,但是,郭子興心中多少還是有些顧慮的。
一次,郭子興聽信手下人的讒言,說朱元璋接納郭子興的仇人——孫德崖,還將孫德崖的部隊引入城內。於是,郭子興一氣之下奪了朱元璋的兵權,並且還拉攏李善長,希望李善長為他郭子興效命。但是,李善長並沒有答應,而是態度堅決地和朱元璋站在了一起。李善長其人,真可謂慧眼識珠。
經此一事,李善長在朱元璋心裡一躍成為了同徐達、湯和等從小跟隨朱元璋一起長大的夥伴一樣的地位,深得朱元璋的倚重。
從此,朱元璋的地盤越來越多,而李善長的官也越做越大。
讓我往後的時光,每當有感嘆,總想起一同打天下的時光。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元旦,在李善長等人的極力勸諫下,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吳王,同時封李善長為右相國。
洪武元年(1368年)九月,朱元璋論平吳之功,封李善長為宣國公。改官制,以左為大,以李善長為左相國。
洪武三年,朱元璋正式大封功臣。對於李善長,朱元璋有這麼一段話來形容其功績:“善長雖無汗馬勞然事朕久功甚大宜進封大國”。
《明史》中這樣記載當時的冊封情況:
封南韓公,歲祿四千石,子孫世襲。予鐵券,免二死,子免一死。時封公者,善長位第一,製造比之蕭何,褒稱甚至。當時同李善長一起被冊封的還有徐達、常遇春之子常茂、李文忠、馮勝、鄧愈。看出來了麼,這五位可都是跟隨朱元璋東征西討,經歷過無數次大戰,立下汗馬功勞的開國大將。而且,李善長的排位還在這五人之上,位居首位。
洪武九年,朱元璋將長女臨安公主下嫁於李善長長子李祺,從此李家一躍成為了真正的皇親國戚。
直到此時,朱元璋應該還是很欣賞李善長的,不然也不會如此抬舉於他。
那時候的我們,為什麼就能那樣簡單。而又是為什麼,人富貴時,一定要讓真心待你的人受傷。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李善長後來失去了朱元璋的信任和欣賞了呢?
這裡,我們從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從主觀方面來說,是李善長自身的性格缺陷所致。
李善長從一介窮書生到最後官拜左相,作為開國第一功臣,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些驕縱。《明史》記載:
善長外寬和,內多忮刻。參議李飲冰、楊希聖稍侵善長權,即按其罪奏黜之。貴富極,意稍驕,帝始微厭之。李善長外表寬厚平和,內心卻是個剛愎自用之人,待人刻薄。參議李飲冰、楊希聖稍微冒犯了他的權威,李善長就上奏朝廷追究他們的罪責,把他們貶職了。李善長權勢地位到了頂點,心裡慢慢變得傲慢起來,朱元璋開始對他暗暗生厭。
當然,這個僅僅是開始,牆倒眾人推,盛極必衰,官場之上更是如此。
上文提到,洪武九年,朱元璋的長女臨安公主下嫁李善長長子李祺,李家可謂風光無限,在朝中無人能及。可是,就在李祺與公主結婚一個月後,御史大夫汪廣洋、陳寧就上疏道:“李善長恃寵自縱,陛下因病幾乎十日不能上朝,他不來問候。駙馬都尉李祺也六日不來朝見,召他至殿前,又不認罪,這是對陛下極大的不敬”。李善長因此獲罪,被削年祿一千八百石。
洪武十三年,左相胡惟庸因謀反被誅殺。洪武十八年,李善長之弟,李存義父子被告發稱為胡惟庸之黨羽,朱元璋看在李善長的面子上沒有將二人誅殺,而是改判流放。但是,李善長並沒有任何表示,朱元璋對此也懷恨在心。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改建府邸,因人手不足,向湯和借衛士三百人,隨後,湯和向朱元璋告發此事。
同年,胡惟庸案再度發酵,朱元璋下令將李存義父子再度逮捕審訊,李存義供出當年胡惟庸謀反前,曾派他去勸說李善長,李善長雖未應允,但也未向朱元璋上報此事。加之,有大臣說天降異象,要有災禍發生,需降在大臣身上以應之方可免此一劫。最終,時年七十七的李善長,受胡惟庸一案牽連,被賜自盡,而後,全家上下七十餘人一同被處死。
李善長死了,他的死是如此的牽強附會,不僅作為後人的我們看到以後會有這樣的感覺,就連當時朝中的官員也是如此。
《明史》中曾用一位官員的話來分析李善長之死實屬不該:(大意如下)
李善長死後第二年,朝中一小官王國用就上奏,諫言朱元璋李善長之死是荒謬的,他指出李善長不可能謀反有多個原因,比如他年事已高,且位極人臣,即使謀反成功也撈不到什麼好處,更何況,朱元璋借奇特的天相來定李善長的罪,更是牽強附會,讓天下人寒心。不過,李善長既然已經死了,說這些也沒什麼用,只是希望朱元璋以後多加註意,不要再做類似的事情了。
耐人尋味的是朱元璋對此事的迴應,向來專橫獨斷的他竟然沒有怪罪王國用尖銳的指責。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從主觀方面李善長之死實在是不應該,那麼為什麼他會落個滿門抄斬的下場呢?這就需要我們從客觀方面的原因來分析,李善的不得不死的原因了。
在那相似的深夜裡,你是否一樣,也在靜靜追悔感傷。你將如何回憶我,帶著笑或是感傷。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富貴就不在。
第一,李善長、胡惟庸等,是朱元璋加強皇權的路上的一塊絆腳石。
縱觀中國古代眾多開國帝王,漢高祖劉邦雖然只是一個亭長,但好歹也是一個小官。其他則更比不說,基本上都是有一定出身家世的。而朱元璋呢?他是從一個一無所有的放牛娃,一步步蛻變為帝王的。
因此,受“小農思想”的影響,朱元璋登上皇位以後,更是對任何人都不信任。馬皇后死後,這種不信任更是被無限擴大。
上文提到,李善長是被胡惟庸一案牽連而死。那麼,胡惟庸一案案發是在洪武十三年,而李善長被牽連是在洪武二十三年,為何胡惟庸一案的影響會如此深遠,整整十年過去,都還會引起軒然大波呢?
原因就是因為朱元璋想要廢除已存在千年的丞相制度。簡單地講,丞相的權利是非常大的,甚至有時候還能干預皇帝的決策。因此,對於朱元璋來講,整個天下是他家的,這些人又憑什麼來干預他這個“一家之主”呢。所以,朱元璋採用了一個“欲擒故縱”的策略,放任胡惟庸做大,待最後給他來個致命一擊,從而不僅要使胡惟庸一命嗚呼,就連丞相這個制度都被朱元璋廢除。
李善長是做過丞相的人,而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位丞相胡惟庸也是李善長極力推薦上去的。胡惟庸自然是好收拾的,而李善長呢,他跟隨朱元璋三十多年,對朱元璋的可怕是絕對深有體會的。況且,李善長可是有朱元璋親自賞賜的“免死金牌”的。因此想要殺掉李善長,就必須要借胡惟庸一案,以“謀反”罪處之。
第二,消滅淮西集團,平衡朝廷政局。
明朝見過之後,朝廷中的官員很快分為兩大派系:淮西派系和浙東派系。
兩大派系在建國之後便爭鬥不止,而朱元璋則高高在上,坐在一旁,一副看戲的姿態。
洪武八年,劉基被胡惟庸下毒害死,以劉基為首的浙東派系也轟然倒塌。
浙東派系的倒臺,使得淮西派系迅速發展壯大,直至胡惟庸案爆發,雖然朱元璋處置了胡惟庸等人,但是,淮西派系最大的後臺,李善長卻並未受到牽連。李善長不倒,淮西派系就不會倒。而浙東派系倒臺之後,淮西派系最大的敵人便成了朱元璋,因此,為了平衡朝中局勢,李善長必死。
第三,為了保證自己的子孫能夠坐穩皇位,不至落入旁人之手。
這一點,最直接最簡單,也最重要。不光是李善長,劉基、胡惟庸、藍玉、徐達等文臣武將,他們的死,背後或多或少都離不開這一點。
回覆列表
自古以來就有“共患難易,同富貴難”的說法,這在歷代君臣中屢見不鮮:范蠡、文種與勾踐,韓信、蕭何與劉邦,等等。朱元璋當上皇帝后也不外乎如是,所以明初位於權力中心僅次於皇帝的宰相兼淮右集團核心人物李善長自然就成為權力鬥爭的主角。由於政治形勢和權力中心人物心態都已經發生了變化,而洪武初年作為帝國權力中心的第二號人物左丞相李善長恰恰又沒有及時看清世事變化,在心態、工作作風與行事態度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而是依然故我,甚至有時有過之而無不及。原本敢於任事、當機立斷等優點此時變成了目中無人、擅自獨斷的缺點,這就使得身居大明帝國最高權力寶座的朱元璋顯得“無關緊要”,同時這也是相權對皇權的不恭或侵奪,至少在朱元璋看來是這樣。一次兩次,尚可寬容,但一旦次數多了,就難以容忍了。加上李善長為人處世“外寬和,內多忮刻”,參議李飲冰、楊希聖稍微侵犯了他的許可權,他馬上奏請皇上,罷免了他們的官職;御史中丞劉伯溫在立法問題上與他有了不同意見,他就破口大罵,毫不容人。《明史·李善長傳》
由此看來,李善長這個人很霸道,也很陰險,是一隻“笑面虎”,凡是他看不順眼的人,或者冒犯他的人,他絕不寬容,予以無情的打擊,按個罪名,上奏朱元璋加以罷黜。因此說,李善長在官場人緣關係不太好。這些被他罷免的人或與他有矛盾的人並不會善罷甘休,也會有人到朱元璋面前“哭訴”,“哭訴”的人多了,在所難免讓朱元璋產生了一種印象:李善長霸道、專橫,甚至可以說是一手遮天,於是他要對李善長有所限制。但朱元璋也清楚:李善長權高望重,更何況其周圍還活動著一棒子淮右老鄉新貴;如果對他處置不當,會引發很多的不良後果。所以朱元璋只能先“忍”著,等待合適的機會,同時又表現出一些對李善長的疏遠。
就這樣,朱元璋與李善長由原先相似的生活作風與奮鬥目標,現在則形成了異樣的價值觀和審美取向,已然不能再繼續合作下去了。
由此說來,朱元璋誅滅李善長一族,甚至廢除宰相制度,都是有著深刻的原因的,那就是掃除一切對朱家天下稍有威脅的人,時刻樹立起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