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莓愛唱歌

    最近關於四代機即將試飛的訊息滿天飛。如果屬實,那無疑太鼓舞人心了。可仔細看了相關報道後,發現其中貓膩太多,某些網友或媒體不是錯誤理解就是誇大其詞。有些想法不吐不快,現在攤出來和大家聊聊關於我們的四代機。1.一位中國空軍的副司令會跑出來意淫嗎?我們最先看到關於四代機相關報道的是一位中國空軍副司令的爆料。2009年11月8日央視《面對面》欄目對空軍副司令員何為榮將軍進行了專訪時,首先談到的是殲十。何為榮將軍對殲十的評價如下:“殲十飛機它應該體現了我們中國航空工業重要的一個里程碑,這個應該說是個轉折點,再一個它是代差變化的一個標誌。因為殲十它屬於第三代戰機,在殲十飛機沒出來之前,我們自主生產的中國產戰機還沒有三代戰機,所以這個殲十裝備部隊以後,我們中國空軍,我們的航空工業有了自己中國產的三代戰機,這是個很明顯的標誌性的變化。”何為榮將軍明確地指出殲十是三代機,請注意他說的三代機可是使用的美製劃分戰鬥機的代數標準。他接著談到四代機:“中國的第四代戰機現在是緊鑼密鼓地在進行之中,正在研製,根據有關資料透露,可能很快要進行首飛,首飛又很快就進行試飛,很快就裝備部隊。根據現在的情況,可能還有八到十年吧。”何為榮將軍說得很明確,中國的四代機很快試飛,而真正裝備部隊需要八到十年。而他所說的這些情況在大多軍迷的預估範圍內,我想一位空軍副司令總不可能跑出來意淫吧!2.專家教授會不搞懂俄製四代與美製四代的區別?有些網友認為所謂的四代機是按俄製劃分戰鬥機代數標準來衡量的,我就不信那些專家或教授就沒搞懂美製與俄製劃分戰鬥機代數標準的區別!說這話的人是在侮辱專家的能力,這些基本常識連我們這些菜鳥級軍迷都清楚,專家會不知道?而何為榮將軍在談四代機之前談到殲十為三代機,那麼四代機很明顯是比殲十高一個代數級的飛機,怎麼可能是殲十B?要知道殲十B是由殲十改進而來的,與殲十本身不存在代差!何為榮將軍說“四代機很快會試飛”,而殲十B早就已經試飛,首次試飛的日期我們不知道,但絕對可以肯定的是殲十B首次試飛的日期至少在1年前。那麼由此推斷,何為榮將軍口中說的四代機絕不可能是殲十B,也絕對不是某些網友推斷的俄製四代機標準如類似蘇35的“準四代”飛機!3.四代機的誕生只是個時間問題。從一些資料來看,與四代機配套的WS14發動機試製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從一些網路圖片中可以得知WS14一些元件已經制造出來,但整機是不是已經試製成功現在還不得而知。當然這屬於國家機密,就算有人知道也不可能公佈。就算WS14發動機還沒有完成,而四代機試飛時,也可以暫時使用WS10D型發動機,估計使用此型發動機將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WS10D的推力估計可達到100KN以上,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四代機的試飛需求。而何為榮將軍說四代機八到十年才會裝備部隊,在這段時間完成WS14發動機的試製與定型是完全有可能的。到那時,使用WS14發動機的四代將具備在不加力的情況下超音速巡航。WS14是624所在參考俄羅斯的P2000發動機基礎上研製的,其靜推力95千牛,加力推力150千牛,發動機推重比10。WS14核心效能基本達到或接近F119-PW-100的水平。而WS14的預估研發完成時間在2015年左右,與何為榮將軍說四代機八到十年才會裝備部隊恰恰相符!這僅僅只是個巧合而已?4.以現在試製的戰鬥機來判斷四代機的水平。殲十B試飛也有段時間了,該機有很多帶有實驗性質的裝備或改進,如:機載雷達系統、“超音速進氣道擴壓器”(DSI)、嶄新設計的無斜板進氣入口(區域性的減小雷達反射面積措施)、一套光電瞄準系統(EOTS)等等。EF2000戰鬥機是現在大家公認的標準3.5代,那麼J10B與之比較如何?殲十B型在超級數字電傳、簡化寶石柱、AESA、光電瞄準器、超音速進氣道擴壓器、區域性隱身技術、機動性等方面要強於EF2000戰鬥機;而EF2000戰鬥機在發動機、機載雷達、載彈量、航程上有優勢。兩機實力應該在伯仲之間,沒有真正面對面實戰過還不好說誰勝誰負?從技術層面上來看,殲十B型是接近或達到3.5代機水平的。在殲十B型的技術基礎上來研發四代機,總不可能越搞越差吧!或者技術停滯不前,還是3.5代機?5.我們的中式四代機效能預測。綜合現有戰機水平和中國工業設計與製造能力來看,我軍的四代機不可能完全達到F22戰機的水平。在諸如發動機、機載雷達、隱身技術等發麵的差距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我們只可能追求的是在區域性效能上的優勢,從而接近F22戰機的綜合實力。(1)整體隱身技術,但更強調機動性。RCS值約在0.1左右、雙傾斜垂直尾翼、全動式鴨翼、機身融合技術、機翼整體油箱技術、進氣口減小雷達反射面措施、內建武器系統,絕佳的氣動外形足以彌補在發動機方面的差距,在機動性方面比F22大體相當,甚至在爬升率、盤旋半徑等近戰指標略勝一籌,具備不加力超音速巡航能力。全長:19米 翼展:13.30 米全高:5.10 米 翼面積:75.04 平方米空重:13,800公斤 一般起飛重量:25,100 公斤最大起飛重量:35,280公斤 引擎: 兩臺WS14渦輪扇發動機,每具最大後燃出力 150 kN。極速:2.31 馬赫 巡航速度:1.20 馬赫最大航程:3000 公里 加掛2個外部燃料箱 最大升限:19000 米翼負荷:350 公斤/平方米 推力:300千牛(加力)190.8千牛(普通)最大 G 限:-3.0G/+9.0 G 起飛滑跑距離:550米著陸滑跑距離:890米 作戰半徑:1500千米最大俯衝速度:2.7馬赫 最大有效載重:9000千克(2)全新模式的機載雷達系統。在美軍的模擬對抗中,,作為F22的對手的F16飛行員抱怨:“飛著飛著,便在什麼也不知道的狀況下被擊落了(當然是被宣佈擊落了)!”F22雷達的可怕由此可見。其中APG-77是具有低截獲機率,綜合了電子戰能力的可怕雷達,它可以有效地發現你,甚至於可以讓你無法察覺:你已被它跟蹤,被它鎖定!而我們四代機機載雷達是在空警2000所運用的主動相控陣雷達技術基礎之上演變而來,特別強化獲取戰場資訊的能力,具有在較遠距離可有效發現與鎖定隱身飛機的強大功能。雷達對低可探測目標的發現距離、鎖定距離與APG-77相當!真實波束地形測繪為120kM,邊測距邊搜尋對迎頭目標(RCS5)最大距離為300KM。(3)超強的機動性與中近戰火力。10幾噸的飛機不能同輕巧的導彈比機動性,飛行員的身體不能同導彈比過載。強化飛機本身的效能不如強化導彈的效能,在頭盔式瞄準跟蹤具和具有大離軸角發射能力的高機動格鬥導彈的聯手合作面前,格鬥空戰中飛機的機動效能起的作用實在有限。在超視距空戰中現在火控雷達和中程主動雷達制導的空空彈的飛速進步,也使得火控系統和中程空空導彈才是超視距空戰的決定性力量。下大力氣發展火控系統和導彈比發展飛機的機動性和超巡更重要,我們的四代機將在這些方面做足文章。更加先進的光電瞄準系統(EOTS)加上超強的機動性,使得我們在中近距空戰上更具優勢。(4)複合材料大型結構件技術的大量運用。這是第三代和第四代戰機都已經開始大批應用的一個成熟技術,該技術既可以大幅減少飛機的機體重量(從而提高飛機的載彈量和載油量)而不減少飛行結構強度,還可較易實現飛機的隱身目的。美國和日本已經實現了飛機機翼整體複合材料技術,其它更小型的機件更是數目繁多,其使用量已經超過飛機重量的一半。中國也已經實現了複合材料尾舵、垂直舵、非關鍵結構件等較大型複合材料技術,複合材料在軍用飛機上的應用比重也越來越多,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四代戰機上的複合材料機件應用會有新的提高。(5)玻璃座艙內離子鍍金屬反射膜技術。這項技術主要是防止飛機駕駛員的裝備和飛機駕駛艙內的裝置反射電磁波,從而被敵人探測到。如果在飛機駕駛艙玻璃上塗敷這層金屬反射膜,則飛機駕駛艙內的電磁訊號無法反射到飛機之外,敵方發射的探測波更無法進入能夠反射電磁回波的座艙內,從而大大減少被發現的機率。此外,座艙各聯結點面處,也均經過特殊處理,均將電磁波反射能力減弱到最小。(6)航電匯流排水平的提高。中國的J-11B與J-10的航電匯流排結構是雙1553B結構,這是中國科研人員的獨創。因為本來1553B是航電中武器系統的匯流排形式,有10M的頻寬,其他系統的匯流排結構不用這種形式,中國的科研人員將其修改成也適應航電中其他系統,也是10M頻寬的容量,這樣就構成雙1553B的航電匯流排結構,總頻寬達到20兆,這樣就達到了類似歐洲陣風三代半戰機的航電匯流排的20兆頻寬的處理資料水平,但還沒有達到美國F-35戰機40-50兆航電的匯流排結構水平,所以說從匯流排結構這一點上考慮,中國的戰機與法國陣風都處於三代半的水平上。目前相關科研機構在航電的匯流排結構上的改動已取得成功,使得新一代航電匯流排水平達到40兆左右。四代機必將安裝此套航電系統,這無疑將大大提高整個系統(電傳控制、火控系統)的反應速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內障手術後二個多月眼睛流出液體是怎麼回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