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樂樂和糖寶的爸爸
-
2 # 客矢解
取得制空權以後基本能夠應付。豹二擁有擊穿蘇聯坦克的實力,且火控系統要先進得多,在兩三公里開火重現二戰時期蘇聯T-34慘烈的衝鋒極有可能。同樣豹1的改進型也具備擊穿蘇聯T-64坦克的能力,還有M-60數量也不少,其他成員國也有AMX-30和挑戰者1具備擊穿蘇聯大多坦克的能力。伏擊不是問題。T-80和T-72北約的豹二坦克可以應付。但是這幾萬輛坦克並不是全是三代早期主戰坦克,還算上了T-54等坦克
七八十年代北約集團三代機數量和種類先程序度不比蘇聯低F-15
Mig-29被F-15擊落過
北約前線豹1主戰坦克能夠發射脫殼穿甲彈
不管在伊拉克戰爭中蘇聯給的T-72是不是猴版,從中暴露出來的火控不行,沒有在較差天氣下的作戰能力。反觀美軍那時就有紅外熱成像儀等等,還沒等T-72發現就已經被擊毀了。由此看來蘇聯的鋼鐵洪流在七八十年代恐怕在效能上沒有多大優勢,當然放到八十年代這個結論更能成立。七十年代還真不好說。
導彈雖然也是常規裝備,但是當時比較起來坦克是反坦克的最佳武器。繼而多種導彈等反坦克武器在陸基,空基還有單兵投放的平臺上。能夠形成的威脅是不小的,況且蘇聯進攻不是佔領城市,而是佔領空地?巷戰怕是不好打。蘇聯的鋼鐵洪流即便所謂的6萬同時出動是要怎麼保持隊形?後勤燃料補給不可能也和坦克一樣全面鋪開吧。
蘇聯大多數鋼鐵洪流成員是一代主戰坦克T-55效能不高
直升機攜帶大量的反坦克導彈對於坦克射程以外的攻擊是及其有效的,而且直升機補給速度快,在戰場上其任務就是打了就跑,這是既定的。蘇聯的防空武器除了導彈根本沒有辦法。如果要出現這種前提,北約集團要首先取得制空權,保證空中優勢,蘇聯固定翼戰鬥機不能夠威脅到武裝直升機。
西德60年代就裝備的武裝直升機
同樣北約集團在七八十年代的空軍體系是極有可能取得制空權的。同時蘇聯方面喪失了固定翼戰鬥機制空權,那麼武裝直升機也會毫無作用,將是北約集團固定翼戰鬥機的靶子。
也有這種情況,雙方都沒有取得制空權,但是蘇聯以坦克為主的進攻速度會越來越慢,而美國的武器投送能力會會補給被蘇聯摧毀的裝備,持久戰的可能大於殲滅戰。況且北約在西德,和東歐有大量的駐軍,北約集團有足夠的時間組織足夠的後備力量,即便前線全軍覆沒。蘇聯能夠一舉成功的可能不是很高。七八十年代北約應該可以應付蘇聯的鋼鐵洪流,八十年代最有可能。七十年代真不好說。
-
3 # 戰武奇兵
從二戰之後一直到七八十年代,歐洲列強們恢復比較好的也就數法國了,怎奈法國由於戴高樂重新掌權後實則已經退出北約,他們的軍隊也不再受北約指揮。剩下其他各國都比較疲軟,出現了“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的尷尬局面,唯一能挑大樑的只剩英國了,要不然也不會報團取暖成立北約了。
1949年4月4日,北約正式成立從冷戰開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蘇聯為主的華約展開激烈的軍事角逐,雖然雙方沒有爆發直接大規模衝突,但是都走上了帝國主義侵略道路。蘇聯曾經讓歐洲各國武官參觀蘇聯的軍事演習,上萬輛坦克進行的“大縱深戰略”突擊讓他們後背發涼,從整個60-80年代,美國極其北約一直呈現戰略防禦態勢,他們甚至直接把整個西德作為戰略“緩衝區”而已。而這種情況一直對峙到八十年代中後期才得到有效改觀。
參加北約演習的西德豹一坦克蘇聯在東德可隨時動員6個駐歐摩托化步兵師和裝甲師,另外還有捷克、波蘭、保加利亞等所有的裝甲部隊,主要的一點是他們的協同作戰體系非常的完善。最強悍的還是蘇聯駐歐的近衛第一坦克集團軍和近衛第八集團軍兩支王牌部隊,他們的戰鬥力可是從蘇德戰爭一路打出來的。論玩坦克叢集作戰,二戰蘇聯和德國可是美國的祖師爺,但是美國開始走“海空陸一體化”作戰,即便這樣美國在空中優勢上也並沒佔多少。
一眼忘不到盡頭的蘇聯坦克洪流美國駐守的兩個坦克師主要應對蘇聯兩支王牌軍,實力相差懸殊。英國方面有第一、第三、第四裝甲師,還有比利時的一個裝甲旅。所以從常規力量和裝甲部隊力量上看,北約毫無能力阻擋蘇聯的進攻。而蘇聯之所以沒有壓破最後的紅線也主要是因為美國在西德部署核武的烏龍,因為核戰之下沒有勝者,只有消失。
瑞典專門研製的S坦克以應對蘇聯可能發動的進攻再看整個北約的戰略態勢,北約各國除了在總兵力不如蘇軍之外,後勤補給、士氣、武器方面方面都遜於蘇聯,而且戰爭動員能力也不如蘇聯。北約打算在西德之外建立第二第三道防線,用以逐步消耗蘇聯實力,避其鋒芒。西德被分為兩個戰區,如下圖南部軍區主要由美軍兩個王牌師加西德軍隊應付蘇軍近衛軍團,南部主要由英國和比利時防守。雖然理想是美好的,然而現實是殘酷的,蘇聯如何進行大縱深戰略突擊合圍、分割包抄北約軍隊早就制定好詳細作戰計劃,只待一聲令下而已。
到了八十年代初,武器裝備方面,蘇軍的T-80、T-72坦克無論在數量與火力上都碾壓數量較少的M1坦克。一直到了80年代中後期,蘇聯的政治局勢開始改變,加之美國的海軍陸軍力量增加,雙方的“緊張氣氛”才逐漸緩和下來。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蘇聯已經基本讓美國拖垮了經濟和政治,導致九十年代解體。所以在當時如果不是有核武器的威懾,北約毫無能力對抗蘇聯進攻。
部署在西德前線的M1A1坦克 -
4 # 老鷹航空
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冷戰鐵幕落下之時,從歐洲到亞洲,從拉丁美洲到非洲,幾乎所有的國家都面臨著站隊選擇問題,要麼選擇站在以蘇聯為首的東方陣營,要麼選擇站在以美帝為首的西方陣營。無論選擇站在哪一方,都會在享受到福利的同時還要履行義務。
在當時的歐洲,作為零距離接觸蘇聯陣營的西方前線,在美國的主導之下成立了軍事化國際組織,這就是北約。由北約來主導和實施在歐洲“戰場”對抗蘇聯軍隊的工作。
冷戰交鋒時期大致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50-60年代,老美強勢,蘇聯守勢。
在這種背景之下,蘇聯在歐洲防線上部署地面裝甲部隊和陸軍部隊與北約國家的地面部隊實際上形成了一種較為均衡的對峙態勢,在坦克作戰力量方面無論是技術上還是數量方面,雙方並未形成能夠壓倒對方的全面性優勢。
正因為如此,在面對北約的歐洲防線面前,蘇聯人採取了更為極端的方案,即透過核武器來開路,向西德一線進行核武器戰術轟炸,摧毀北約防線,然後依靠蘇聯地面裝甲部隊進行強力突進,打到法國境內,從而實現“解放歐洲大陸”的目的。不過這種核導彈開路的方案,需要承擔著蘇聯本土遭受英國、法國乃至美國核報復的風險。
第二階段,70年代,這時蘇聯最黃金的時代,蘇聯攻勢,美國守勢。
受到國際石油危機擴大化影響,西方經濟遭受重挫,蘇聯卻因為自身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而不受影響,國力乘機大漲,因而擁有了更強的底氣來挑戰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線。在這種背景下,蘇聯在歐洲開始加強了地面裝甲兵團的實力,大量生產了T-72/T-64型主戰坦克,BMP-1步兵戰車,再加上空中突擊力量配置的蘇-24/25、米-24等裝備,從而在歐洲大陸上形成了一股超級強悍的地面突擊波。按當時蘇軍總參謀部的規劃設想,發動以裝甲兵團為核心的突擊作戰,一週之內可以飲馬大西洋。
在面對這種地面力量威懾,北約也調整了戰略部署,一方面在戰役開始初期,選擇主動撤退,退守萊茵河西岸,依靠地形優勢來建立防線;之後依靠空中優勢對蘇聯地面力量發動戰略轟炸,必要時還可以選擇戰術核武器進行大面積打擊;最後,集中力量進行反擊。
第三階段,80年代,蘇聯開始走下坡路了。
在1981年,蘇聯舉行了一次歷史上超大規模的地面軍事演習,這就是“西方-81”大演習,動用了50萬兵力,出動了T-72/80新一代地面突擊群,在東歐區域進行了一次讓西方極為震撼的地面軍事行動。但是骨子裡卻是日暮西山了,這一次演習可以算是蘇聯時代最後一次地面武裝力量展示吧。
不過,一切都是曇花一現。
在整個冷戰時期,因為地緣關係,蘇軍一直部署著最為強大的地面軍事力量,但是在面對西方軍事力量時,始終都沒有十足的把握形成壓倒性優勢,就是加上核武器,也是如此。畢竟對面的英國、法國和美國三家,都是擁有同樣的核武器。
這個問題呢就回答到這裡吧。
-
5 # 五嶽掩赤城
謝邀,北約的作戰計劃核心是不與蘇軍打坦克決戰,而是進行巷戰和彈性防禦戰
在二戰結束開始冷戰對抗後,北約請出納粹德軍將領曼陀菲爾進行分析參謀,認為蘇軍和華約部隊主要突擊方向在三個地方。北線走北德平原,那地方是一片大平原,最適合裝甲部隊突擊。南線是迂迴繞道奧地利,但是山地較多,路不好走,只能是偏師。最危險的則是中路突出部,蘇軍一旦在此區域取得突破,就可以立刻與北線或南線突擊的蘇軍形成圍殲戰。北約切片式防禦分工圖,北線主要是英軍、丹麥、低地國家負責,而美軍和德軍主力負責守南線,法軍作為總預備隊。小個子的曼陀菲爾揍過科涅夫,阿登戰役打的非常出色,美軍對其軍事才能非常欣賞,再加上其相對年輕,戰後從事軍事理論研究。所以北約奉其為座上賓,美國還請他去西點軍校演講。所以在曼陀菲爾的作戰計劃裡面,北線是以漢堡為核心、與漢諾威、不萊梅構成第一道三角防線,德國的交通地形裡面,這三個城市是北德的交通樞紐中心,蘇軍無論如何都繞不開。荷蘭阿姆斯特蘭沿萊茵河到魯爾工業區為第二防線。這個戰略思想的核心就是不與蘇軍裝甲叢集進行野外大規模坦克決戰,而是依託城市為防禦核心,後方英法以及低地國家為基地的空中力量展開反覆空襲,削弱蘇軍的攻堅能力。意圖以北德的城市群,削弱坦克裝甲部隊的作用,畢竟坦克打城市戰效率一直是非常低下。
而整個南部的防禦核心是富爾達缺口,這個缺口在南德意志區域是個較為寬闊的行軍路線,當年拿破崙在萊比錫大會戰失敗之後,就是透過這個缺口撤回法國。北約擔心蘇軍利用這個山口地形,快速突擊法蘭克福。法蘭克福這個城市是沿萊茵河北岸狹長型分佈,不利於防禦來自北方的進攻,蘇軍奪取後可以迂迴圍殲整個南德意志叢集。所以美軍把自己的第五軍團負責守這個區域,部隊拼命死守守死路口,然後瘋狂朝富爾達山谷內發射核彈,以及空軍進行反覆狂轟濫炸。富爾達缺口地區雙方部署作戰單位,一旦開打,這個地方必將血流成河。北約的作戰意圖總體上來歸納起來就是,陸軍拼命守,空軍拼命炸,坦克裝甲部隊是跟二戰後期德軍的用法類似,進行彈性防禦使用的,主要的攻擊傷害靠空軍來完成。
對付蘇軍的裝甲叢集,北約最主要依靠的武器是A-10攻擊機,A-10就是專門設計用來對付蘇軍密集裝甲叢集編隊的。一方面利用35mm加特林機炮反覆犁地,攻擊坦克頂部和側後方薄弱裝甲,充當坦克開罐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打擊蘇軍的後勤車輛、自行火炮等支援武器以及步兵裝甲車輛。
另一款專門設計用來對付蘇軍裝甲叢集的就是狂風戰鬥轟炸機,利用非常出色超低空效能,突防飛到蘇軍裝甲叢集上空,拋灑大量子母彈頭,進行大規模片轟炸。非常酷的狂風戰鬥轟炸機拋灑子彈頭動圖,除了小了點外。
-
6 # 薺菜糰子
理論上應該是可以的。用常規戰力抗擊俄軍進攻是北約孜孜以求的,其作戰計劃制定,裝備建設,部隊訓練都以此為目標。其方針主要是利用制空權、情報優勢和質量優勢對抗華約的數量優勢。以層層抗擊遲滯俄軍,撐到美軍大舉增援到來,再反攻求勝。當然,這個目標能不能實現,只能說理論上可以,計劃趕不上變化,現實中沒有發生的事情,沒人能打包票。
-
7 # 大衛思想
在七十年代,或八十年代初,北約是很難抵抗蘇聯的鐵甲洪流的。總體來說,那時北約與華約制空權相比,強或相當,就說北約空中力量強於北約吧,想要奪取完全的制空權,至少要半個月,這個時間的設定也比較傾向於北約了。半個月蘇聯能推進多少公里?蘇聯有坦克的數量絕對優勢,北約的坦克質量優勢並不明顯,至於說攻擊出發地,不能把視線只停留在德國,北約、華約的“邊界線”可不是那麼短,這就是給坦克大戰提供了廣範的空間。要知道蘇聯坦克的推進一方面是蘇聯補給線的延長,另一方面也預示著北約機場的喪失。同時北約有“奇葩”義大利,“獨立”法國之類的國家。推斷下來,失去制空權,武裝直升機只剩下了“遊擊”,待到美國主力趕到,歐洲,差不多了。到後來只有一個法寶:戰術核武器-中子彈。當然,這是核門檻,後果就不得而知了。
-
8 # 東龍45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前蘇聯的幾萬輛坦克突擊,北約僅僅憑常規力量根本就無法阻擋,也不可能用常規力量阻擋。前蘇聯的"西方八一”五十萬人軍事演習把歐洲嚇得夠嗆,談虎色變。因為,前蘇聯強調,一旦開戰,使用戰術核武器先進行核突擊,以核突擊前面開道,掃清前方抵抗,然後投入萬輛坦克,縱橫歐洲平原,直衝大西洋海岸,這種理論把歐洲嚇死了,急需要核保護來遏制前蘇聯的大規模裝甲突擊,北約拉美國一同防禦前蘇聯。
-
9 # 風正一帆懸464
咱們都是平民百姓,真正的軍事家從來不只從武器方面考慮,歐洲的地形和地理特點非常關鍵,倘若只論 誰的坦克多誰的陸空軍強那真是紙上談兵!北約要擋住蘇聯鋼鐵洪流就拼命打擊後勤拼命炸橋炸路就能嚴重滯後蘇軍攻勢!你坦克再多沒有油就是廢鐵,另外美軍用電子戰優勢摧毀壓制蘇聯野戰防空
回覆列表
戰後歐美各國一開始並沒有在西德“大規模駐軍”,而蘇聯則在東德放了不少軍隊,造成的一段時間內雙方軍力失衡的結果,等後面北約反應過來,加強了兵力,華約頂多也就是和北約對峙的態勢,什麼“戰術核武”開道,空地一體化突擊,為何一直是對峙,從來沒實行?還不是華約沒把握拿下北約麼?
在1956年,西德聯邦國防軍成立後,建立了11個重灌師和1個空降師,對峙雙方在德國境內的軍事規模就已經基本達到均衡了。
(上圖)我們來看看,北約自己是準備怎麼應對華約鋼鐵洪流的:一開始,北約的策略是完全放棄西德全境,後撤到萊茵河畔組建防禦陣地(第一張圖,Falback戰略);然後,西德聯邦國防軍成立以後,北約的策略是爆發戰爭後,從西德邊境後退,但是並不完全放棄西德,在後退的過程中,不斷在西德境內使用戰術核武器,達到消耗、遲滯蘇軍的目的(第二張圖、Trip wire戰略);前兩種戰略的做法,其實上對於德國來說,基本上就是完全被拋棄,東西德都會被核毀滅,所以德華人是不能接受這種做法的,隨著聯邦國防軍成立,並逐漸成為當時北約在歐洲大陸的最強常規力量,西德話語權在北約內部逐漸增加,另外北約的軍事部署也逐漸加強,北約就把應對蘇聯“鋼鐵洪流”的戰略從“逐漸撤退”轉變為第三張圖所示的“主動防禦”(Active defense),在發現對面華約有異動時就主動反應,在西德和東德邊境線上建立防禦線陣地,將華約軍隊阻擋在邊境線以西30公里-50公里。
到了八十年代以後,蘇聯的鋼鐵洪流基本上已經並沒什麼太大的衝擊力了,北約的戰略基本上立足西德,反推東德。所以有些東西,只不過是宣傳出來的效果罷了,終究蘇聯還是“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