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靈魂的感觸

    公元223年,劉備兵敗夷陵後,在永安彌留之際,把諸葛亮從成都召來,交代臨終後事,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永安託孤”。據《三國志》記載,在這場最後的交代中,劉備哭著對諸葛亮說到: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能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其中劉備這句“君可自取”倒是引起了後人無限遐想,有人常把這看作是劉備對諸葛亮的極大信任,允許諸葛亮可以做皇帝;也有人認為這是劉備在試探諸葛亮,逼他表露真心。那麼這兩種說法可能嗎?劉備所言“君可自取”到底有著怎樣的深層含義呢?

    劉備不可能讓諸葛當皇帝

    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裡就曾著重講述過關於劉備是否真有心讓諸葛亮取而代之的問題,其結論是劉備不可能把皇帝讓給諸葛亮,為什麼呢?原因有二。

    1:史無前例。浴血奮戰打下的江山豈有拱手讓給他人的道理,誰能心甘(也許燕王噲真是朵奇葩)?中國歷史上就沒有哪個皇帝曾心甘情願的把皇位讓給一個異姓人,所有的皇帝都是希望自己這個家族能統治千秋萬代,哪怕他的兒子是個弱智,是個殘疾,都不會讓出去。

    2:即使劉備是個例外,那他為何會有這種思想呢?效仿當年燕王噲?這太不可思議了,難道劉備也希望以後蜀國發生內亂?顯然劉備不會有這種“民主”的思想。

    劉備充分相信諸葛亮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問題,說劉備託孤時,是不是埋伏了刀斧手,倘若諸葛亮不忠,就將其除之。個人認為這種“陰謀試探論”是靠不的住的!這種觀點表面看來好像沒問題,實際上漏洞很大,而且頗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覺。劉備諸葛亮相交十六年,君臣彼此也知根知底,哪怕真要試探,也斷然不會選在這樣一個夷陵大敗,元氣大傷的時間點。再說,這麼一句話到底能試探出什麼來?如果忠心,自然不會答應;若果真有自立之心,又怎麼會當面承認?所以要真是試探,可能只能試探出諸葛亮有沒有精神失常吧。

    “君可自取”的合理解釋

    那麼劉備的“君可自取”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對此我非常贊同四川大學歷史系方北辰教授的觀點,這個“取”是選取的意思,也就是說劉備實際上賦予了諸葛亮廢立之權。其原因有三:

    1:劉備實際上有三個兒子,劉禪、劉永、劉理,那老大不行老二來,老二不行老三來。

    2:彌留之際劉備給他的兒子下了兩道詔書,一道是給劉禪的,要劉禪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丞相,另外下了一道詔書是給二兒子劉永的,說你們兄弟幾個要像對待父親一樣對待丞相。兩道詔書,這說明劉備很可能是把劉永做了第二梯隊。

    3:廢立之權已經是很大的權力了,作為那個時代的帝王,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已經很重了,不大可能說你取而代之這句話。

    其實,同時代的孫策當年何嘗不是這樣,據《三國志》記載,當年孫策託付江東基業時,曾對輔政大臣張昭言道:

    “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難道他還打算將江東基業交到一個垂暮老者手中?顯然也是賦予張昭大權,來維護以後國家的安定罷了!

  • 2 # 上將噯福斯

    首先可以肯定,劉備說這話,是出於至誠,發自內心的。不是為了詐諸葛亮。

    為什麼?

    我們看三國志對當時託孤的記載。

    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

    臨終時,呼魯王與語:“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諸葛亮是唯一的託孤大臣。李嚴只不過是諸葛亮的副手。之所以這樣安排,完全是因為李嚴是四川豪族代表,為了照顧蜀國四川本土集團的情緒,不得不這樣安排。劉備最信得過的,還是諸葛亮。

    所以,陳壽在三國志中寫到:

    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陳壽是蜀華人,對託孤這樣重大的歷史事件,肯定是慎之又慎。他說劉備託孤諸葛亮是心神無二,君臣至公。此話應當不假。

    那麼問題來了,劉備為什麼願意把蜀國交給諸葛亮管理。甚至不惜讓他取代自己的兒子。

    我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劉備有識人之明,他心裡清清楚楚兒子劉禪是個不成器的東西。

    劉備臨終對劉禪講了一段話:

    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脩,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

    意思是,人過了五十歲,就不算是短命,現在已經六十多歲了,沒有什麼遺憾的。只是很擔心掛念你們兄弟幾個。

    射君這次來,說,丞相諸葛亮讚歎你的聰明才智,增長了很多,大大超出期望!

    如果真是這樣,我還有什麼擔憂的。努力吧,努力吧。

    很明顯,劉備早就知道兒子的智商不怎麼高,所以很擔心很擔心。諸葛亮知道劉備的心病,所以特意說劉禪變聰明瞭,其實是為劉備寬心啊!

    劉備何等聰明,知道諸葛亮是善意的謊言。

    所以才對諸葛亮說,劉禪能輔佐,你就輔佐;如果實在扶不起來,你就自己做皇帝。

    當然,一定程度上這其實也是在像諸葛亮求情。

    意思是,你取代劉禪,自己當皇帝是可以的,放他一條生路。

    這樣的潛臺詞,劉備明白,諸葛亮也明白。

    劉備沒有看錯人,諸葛亮也沒有辜負他。

  • 3 # 鼯鼠之飛

    我覺得這是一個試探,如果,諸葛亮真答應了,活不過晚上。就像你一個朋友對你說,我快死了,我兒子不爭氣,不行的話你把家產都繼承了吧。能相信嗎?兒子再沒出息也是自己的好

  • 4 # 思念不過遠方

    歷史上對諸葛亮的評價隨著時間的推移愈漸神化,符合當時的心理需求。

    水鏡先生稱諸葛亮和龐士元時說:“識時務者為俊傑”。

    劉備三顧茅廬,拜會諸葛亮,就算是才華出眾,也不及曹操;他身無寸壤,不比孫權。所以三國中劉備能夠鼎立佔據一方,唯獨一顆可以同比堯舜的心。這樣的劉備,揣測他的用意,那麼就知之甚少、古代影響就在同時消逝了!

  • 5 # 大美自然

    謝謝悟空邀請!劉備託孤時所說“君可自取"含義深刻,真的讓諸葛亮取而代之嗎?這個也許是劉備試探諸葛亮,劉備何等人也,智慧過人,他非常清楚諸葛亮的才謀,自己的兒子們是什麼人他清楚的很,為什麼託付諸葛亮就是說,你諸葛亮若有真心取代他們,也不要難為他們給他們一條生路,諸葛亮忠君報國哪能做的出哪種讓世人恥笑的勾當。劉備太聰明瞭快死了,還給後代鋪好路,又按排兒子們象父親一樣對待諸葛亮,諸葛亮說什麼,你們都聽,讓你們做什麼你們都做,劉備這招太狠了,他也非常瞭解諸葛亮,知道他也不會取而代之,知能輔之,這叫知己知彼。再說自己費了九牛二虎艱辛打下的江山,怎麼能輕而易舉的送給別人,即使自己的兒子再無能也不願相讓。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說我大兒不行,還有二兒,二兒不行還有三兒,定奪大權放給你,反正不能讓外人得了,諸葛亮也沒辜負了劉備的重託,既使劉禪弱智點,也鞠躬盡瘁,忠心耿耿的扶持他。

  • 6 # 鴻哥iouyh福小鋪

    兩面性。

    正面,劉備是一位純粹的理想主義者,知道兒子不可靠,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諸葛亮,畢竟諸葛亮當時年紀屬於最佳,整個蜀漢沒人可以按得住,既然如此,乾脆由諸葛亮擔任國君,省得日後阿斗被廢,甚至全家死光光,事業一敗塗地,反正曹丕已經篡漢了,諸葛亮能滅了曹魏也算報了家仇國恨;

    負面,當然是試探或者是拿話套牢諸葛亮,依舊是知曉諸葛亮在自已亡故後再也無人可制約,乾脆將話挑明,告誡諸葛亮別因如此而有始無終,貪圖權位而壞了身後名聲,如同曹賊一般,畢竟大夥操干戈就是為了滅曹興漢,怎能轉而與曹賊同流合汙。

    “善意的提醒”,也就是這個意思。

    個人認為應該是後者的含義比較貼切。

  • 7 # 步武堂

    無論是小說《三國演義》還是史書《三國志》當中,劉備託孤都是件很重要的事。並且在小說和史書當中,劉備託孤的內容基本相同。

    其實,劉備託孤就是劉備給自己的兒子,太子劉禪繼位以及繼位之後,確定了輔佐的人選,並對主要輔佐者諸葛亮“交了底”而已,沒有什麼太深的含義。

    劉備託孤諸葛亮,大體上就是三層意思:

    第一,劉禪還年輕,不成熟,能力也不夠,希望諸葛亮多多照應,多多幫助。

    第二,我會要求我的兒子對待諸葛亮像對待父親一樣。

    第三,如果這個兒子真的不值得輔助,“君可自取”。

    對於“自取”的理解,大多數人的看法是同意諸葛亮“自己取而代之”。

    但是這個“自取”,如果諸葛亮也理解為劉備允許自己“取而代之”的話,無論是有這個意思還是沒這個意思,就都變成諸葛亮沒意思了。

    所以也可以有其他的解釋。

    劉備的兒子不僅僅就是“劉禪”一人,在白帝城託孤之時,劉備除了劉禪,還有兩個兒子。

    劉備對自己的這個太子的品行是放心的,但是對他的能力卻很不放心,尤其是在諸葛亮面前。所以,“君可自取”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你自己來定誰可以輔佐”。

    之所以有這一層意思,是劉備對諸葛亮說的“君可自取”,除了主觀上想把一種最不可能的可能性堵死之外,還有個意思就是“老九不能走——《智取威虎山》座山雕說的”。

    這個意思就是說,輔佐誰,你諸葛亮自己定,但是隻要你不自己當這個皇帝,就必須扶一個。

    其實就是說,我的兒子都不如你,你儘可以“自選”。

    這是對諸葛亮的信任,也是對諸葛亮的要求。

    ——我的兒子都可以成為皇帝,只要你諸葛亮在就行了。

    這個事兒,諸葛亮聽明白了。

    既然劉備的幾個兒子都是半斤八兩,那就沒什麼必要換來換去了,就劉禪了。

    培養劉禪做合格皇帝,這個任務挺艱鉅,諸葛亮乾脆就自己來吧!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8 # 南方鵬

    關羽北伐,孫吳背盟,蜀漢失了荊州地,二路出兵恢復漢室的戰略規劃成了泡影,劉備一為撫慰人心,一為奪取要地,在稱帝后迫不急待揮師伐吳,先小勝後大敗,在陸遜的驕兵計和誘敵深入下,被火燒連營全軍覆沒,劉備奔逃回川,在陳到白耳兵的拼命保護下,逃入永安閉門不出,趙雲等人陸續來到收攏殘兵,擊退吳軍的進攻後。孫權派人來請和,劉備允許,又在永安待了一年,病體漸重,自知不容樂觀,便召來在成都處理政事的丞相諸葛亮託付後事,便有了歷史上著名的一席君臣對話。

    本人認為有第三點可能,劉備的意思應是讓諸葛亮專權和伐魏,“取”字的本義是指“獲勝者割下敵人的左耳”,多指戰陣之事,劉備與諸葛亮的結合,如魚得水,孤窮劉備仰人鼻息,在中原被曹操追殺到荊州,一路奔逃,到荊州還剎不住腳眼看又要長跑,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後,指明戰略方面,形勢大變,聯吳抗曹取荊入川,竟鹹魚翻身,終成曹丞相心腹大患。二人的相遇相知,可以說是機緣巧合,但更是因為同一理想才走到一塊,都有恢復漢室這個共同目標,在此連敗國勢衰微之時,如果後繼之君失去進取的目標動力,怎麼辦?讓諸葛亮不用管他,當權臣放手去做,繼承未竟事業,北伐曹魏恢復漢室,讓他直面曹丕挑戰曹魏“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這裡的大事指興復漢室,如果讓諸葛亮當皇帝,就算平定天下,那還是漢室嗎?

  • 9 # 亭殿閣

    章武三年春,白帝城,一燈如豆,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劉備對風塵僕僕逆光而來的諸葛亮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諸葛亮聞言泣不成聲:“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白帝城託孤,劉備與諸葛亮的君臣之情自此成為千古美談。

    然而,正如歷史總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般,在今天,白帝城託孤也引發了熱議,人們對白帝城託孤,究竟是君臣相親,還是劉備無奈託付諸葛亮,最後還要算計一下,故意以“君可自取”來激將諸葛亮這件事爭論不休,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認為,白帝城託孤的背後,並不是近年來盛行的陰謀論中所言那般,君臣相疑,無奈之舉,在白帝城託孤的背後,的的確確是千古君臣之誼,至於原因,且往下讀。

    在每個人都懂得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歷史必然趨勢的今天,我們看待過去的歷史,總難免代入現在的眼光,而缺少對古人的理解與同情,倘若可以真正置身於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對同一個問題的理解或許也會不一樣。所以,在分析白帝城託孤的問題上,我們首先要簡單瞭解當時的蜀漢情況。

    時光倒流回千年之前,彼時的蜀漢,荊州淪陷,關羽身首異處,張飛被部下所殺,黃忠法正龐統已故,劉備東征慘敗,正如後來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所言,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由此可見劉備託付給諸葛亮一個滿目瘡痍,脆如薄紙的江山。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會擔心諸葛亮謀算他的江山,又或者諸葛亮又會想著在劉備死後算計他的江山嗎?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正如前文所言,劉備留下的是一個滿目瘡痍的蜀漢,諸葛亮沒有必要去算計,其次從劉備死後,諸葛亮凡事躬親,只為完成劉備的遺願也可以推斷出來,諸葛亮並無此心。

    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忽略當時諸葛亮所處的大的歷史文化背景。現在我們提到東漢末年,想到的都是群雄逐鹿,卻忽略了東漢末年正處於去古未遠之際,大漢民族的忠義之風尤其醇烈,忠誠死節之事,屢見於世,皇帝將幼主託孤給大臣的先例,從伊尹,周公到霍光比比皆是,而他們在接受囑託之時,都曾接受到“君可自取”之意,而這其中的自取的含義,並不是我們今天所理解的廢立幼主,自己為君,而是指可以根據情況在先主的幾個兒子中間再行廢立,是“自擇其宜而取之”的意思。

    以陰謀論的眼光去看待白帝城託孤,不僅僅是對古人的侮辱,更是對歷史的不尊重。在歷史上,劉備得到的評價是百折不撓,終不為下,而他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離不開他面對失敗永遠不放棄希望,離不開他面對人才永遠是開放的格局,更離不開在那個亂世,他是真正心懷天下,不為一己之私;而諸葛亮呢,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那時的他不過二十七歲,卻能得到劉備的欣賞與重用,劉備對諸葛亮的知遇之恩,並不是我們今天能夠用言語就能表達出來的,也正是因為這份知遇之恩,才有了後來劉備死後諸葛亮廢寢忘食嘔心瀝血,即便是活活拖死累死自己也要延續漢祚等一個天下有變,因為他在報恩。

    如果以成敗論英雄,劉備和諸葛亮都是失敗者,他們雖敗猶榮,他們敗給的是命運,而不是敵人,是命運沒有成全劉備和諸葛亮,沒有成全諸葛亮答應劉備的千金一諾,讓他們的理想變成夢想,讓諸葛亮不惜代價,即使以生命為代價,也未能等到天下有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已經遠去,但依舊給人無數懷念,縱然那個時代充滿著權謀與野心,卻也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 10 # 莫以明

    肯定不是!

    記得《聊齋志異》裡有這樣一個故事,就是一個人要死了,臨死前問她夫人他死後她會怎麼辦。夫人說要為他守節。這人堅決反對,一再勸說夫人改嫁,如果夫人不答應他就不咽最後一口氣。

    最後家人也勸夫人,權且答應也就是了,又不是真的。

    夫人從命,對他說他死後,她馬上改嫁。

    這人聽了臉色平靜下來,長嘆一聲,撒手而去。

    可是沒一會,這人又活了,全家人喜出望外,立即扶他起來,重新過日子,夫人更是高興,心花怒放,以為長久之計。

    但是,事情不是這樣的,這人活過來以後,什麼事都照舊,唯獨對夫人冷若冰霜,再不同床了。

    你明白劉備的真實心思了吧,他要的就是諸葛亮的誓言,堅決輔佐劉禪,誓死不會“均可自取”而取而代之。如果劉備真這麼想,何必諸葛亮呢?曹丕、孫權,甚至趙雲,誰不可以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商周歷代君主及在位年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