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蘭愛唱K

    其實說真的孩子的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的,不同的孩子應該採取不同的方法。只要你是耐心的用心的去教,用愛去呵護他(她),但不過多的縱容他就好。自己的孩子自己用心去體會吧!下面是我從網上下載的你看看吧。專家建議,家長不妨將往昔對孩子表揚性的教育,刻意轉變為鼓舞性的激勵。把“你真聰明”,改為“你真努力”。當他堆一次積木時,這成功是他努力的結果;而積木倒了,應鼓勵他:“只要再努力一次,你肯定會成功的”最後的結論是:“由於你的努力,你終於成功了!”這種轉變的結果,會得到出乎意料的奇蹟。再遇到什麼挫折,他不僅不會垂頭喪氣,而且還會說:“因為我不夠努力,只要再努力一下,就會成功的!”孩子能這樣說,不正是家長追求的目標嗎? 一個學生受到的環境來自三個方面:家庭、學校和社會。 這三個方面的教育直接影響著學生智力的開發、知識的獲得、個性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在這三個方面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家庭。對於一個家長而言,不可能都具備系統的、科學的教育孩子的經驗,這種經驗只能隨著孩子的成長而逐漸積累,教育方法也在逐步地豐富和完善。所以說,家庭教育比起學校教育來,更具有隨意性和個性,因而也更為艱難。現在大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大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有所出息,多數的家長也在為此努力著。這些都是家庭教育提高得很好的前提。 但大多數家長缺乏對孩子教育的具體方法,家教針對性很強,它需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也就是說,家長提高子女素質要講究途徑和方法。現在教導老師如何教育學生的書可謂很多,但啟發家長如何教育自己孩子的書卻很少,或者說我們往往認為孩子生下來都是天才,後來成不了天才,那都是老師的原因。更何況現在監督老師、指責老師的社會力量可謂強大,但監督家長、糾正家長的機構或力量卻很小很小,這不能不令筆者擔憂。您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首先您應當瞭解您的孩子,讀懂您的孩子。您千萬不要認為您完全瞭解您的孩子,或者說您認為您的孩子不可能這樣做、不可能那樣做,但您的孩子恰恰就這樣或那樣作了,而導致您與老師有了隔閡,甚至您站在孩子的一邊,不問青紅皂白就共同來對付老師。在中國,目前對孩子教育的途徑主要是教育機構託兒所、幼兒園和學校,這些教育機構在教育實施中以群體為主,這種侷限性使這種教育缺乏對個體的針對性。正因為如此,家庭教育可以彌補目前教育機構上的不足和遺憾。在當前學校教育顧不上研究個性發展的情況下,家長可改變學校對孩子可能存在的不利的教育,促進孩子的個性的發展。事實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與他早年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密切關係。家長能不能發現孩子對什麼產生興趣,及時地培養這種興趣,從而使孩子產生學習的慾望。不過,這一切只有在您瞭解孩子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做到。 許多事例告訴我們,孩子的發展不理想,首先是由於他沒有受到合理的恰當的家庭教育,有些甚至是錯誤的家庭教育的緣故,因而孩子沒有發展各方面興趣的可能,沒有興趣也不可能產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注意到,家長為自己的孩子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心血、時間和金錢,無疑,所有的家長都有把孩子培養成為對社會有意義的人才、有自立於世的能力的人的願望,而且付諸於行動,但孩子發展的結果卻千差萬別。尤其是,當您付出了許多心血,但結果卻使您不滿或失望時,因孩子引起的種種煩惱就會困擾著您。當然沒有人樂意看到由於自己教育不當而怠誤孩子的發展的狀況,但實際上,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有發生。這就需要我們重新考慮您對孩子所採取的教育方式是否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您的教育是否使您的孩子在智力心理及行為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開發?您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是否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否科學? 我們生活的環境,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人們無論從事什麼職業,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轉變思維的方式。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這種需要顯得就更加的迫切。現實需要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的孩子,您要設法讀懂對於您是唯一的,也是必須讀懂的書,這本書就是您自己的孩子。 教育孩子不像解數學題,錯了還可以糾正,還可以反覆修改,在教育孩子上不允許出現這種失誤。如果在教育孩子上出現失誤,也許就埋沒了孩子的天分,也許就抑制了孩子優良個性的形成,也許就阻礙了孩子求知的慾望,也許久泯滅了孩子的創造力,說得嚴重一點,也許就葬送了孩子的終生的前程。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家長責任重於泰山。 家長要啟發孩子的心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天才要靠您及老師的精心的培養。您應當確信,您的孩子生來就是一個天才。至於後天的培養那完全要看您的水平了。一個孩子成才的道路有千萬條,但就某一個孩子來講,成才的道路一生只有一條。孩子成功了,家長也就成功了,孩子一旦失誤,整個家庭就會造成難以抹去的痛苦和損失。然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出現這樣和那樣的錯誤,這就需要家長時時刻刻要幫助孩子選擇正確的。

  • 2 # 大月亮日記

    我女兒明年上一年級了,我現在已經發現了很多的問題,比如讓她不要看平板電腦,她當聽不見!我說你眼睛近視視力表最後一排都看不見了!她說又不是所有人都看得見,很多人也看不見的!氣得我頭疼!我現在在看李玫瑾的影片,一個有名的育兒專家!我初步聽了兩個影片,覺得講得還是挺有道理的。有需要我可以分享一個連結給你。免費的。我怎麼覺得自己像在賣廣告的!打住了,反正靠自己空想是不行了,打罵我也不推薦!都是第一次做家長,誰天生就會呀!學起來!

  • 3 # 小宇宙聊教育

    開學了,孩子第一次坐在教室裡上課,第一次寫作業,怎麼回答老師的問題,上體育課是否知道脫外套,放學老師交代了什麼事情……孩子的一年級應該有個怎樣的開頭?不少家長為之操心,著急,有的家長甚至在頭一個月焦慮的失眠,總擔心孩子寫不好字,達不到要求,比別人落後。

    造成一年級學生家長焦慮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根深蒂固的“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偏頗理念的影響。二是一些家長缺乏對一年級孩子學習特點的認知,常常以成人的觀點來關照,把孩子的階段性特點看成不可饒恕的缺點。

    事實上,孩子這些所謂的缺點只是過渡階段的假性缺點。只需家長恰當提醒引導,再加上學校老師的不斷要求訓練,很快就會消失。如果家長過分焦慮,嚴厲的懲罰糾正,不僅效果差,還會損害孩子上學的積極性。所以作為家長在孩子的一年級絕對沒有必要焦慮應該盡心做好幾件事。

    ⚠️首先,家長不能心急,一年級的孩子不可能凡事考慮周全。他們心裡怎麼想就怎麼去做,偶爾會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家長知道以後不要急於求成下達許多不準的禁令,正確的愛方式是就事論事,給孩子講清楚,錯在哪裡,然後是經常性的溫情提醒,靜待花開。

    ⚠️其次,一年級的孩子往往任務意識淡薄,記不住老師的要求,有個別的幾乎聽不懂老師的要求。如不知道老師佈置了什麼作業,甚至弄錯上學和休息的時間,家長可以透過加強與老師的溝通,提示孩子回想任務,佈置給孩子一份能勝任的任務,創造性地養成孩子的任務意識。

    ⚠️再次,一年級的孩子表現出種種缺點。由於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心思稚嫩,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不夠強。如果家長不斷要求,孩子總是難以達到,長期下去,一旦沒有做好老師的要求,孩子就很焦慮,害怕覺得自己什麼都做錯。因此對一年級的孩子,家長不必怒氣衝衝地指責埋怨,巧妙地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才是第一要務。

    總之,對著帶著懵懂幼稚的一年級孩子,家長需要做好角色轉變,調整好心態,以耐心和鼓勵等待孩子的成長,要知道學習是吃酒的馬拉松,不在於開始的那幾步。

  • 4 # 踏實的教育工作者
    家長教育形式和方法的改變

    在幼兒園,兒童以遊戲為主,很多課程的設定都是以活動的形式展開,有趣、多樣,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但所學內容有限。

    當孩子不適應這種教育形式和方法的改變時,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上課打瞌睡,有小動作,注意力不集中等。家長也不用著急,應該開始著手培養孩子的一些習慣,有助於孩子踏上通向學霸之路。比如,在進入小學前,讓孩子早睡早起,改掉中午午睡的習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等。

    師生關係的改變

    在幼兒園,每班大約有三個老師,幼兒教師更多的像是父母在照顧孩子,孩子對幼兒教師的依賴性更強。

    而在小學,每門任課的老師可能都不同,並且每位老師可能不止教一個班級,老師們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師生間的交往多發生在課堂中,只有班主任可能與學生的關係密切一些。

    家長應該明確意識到這樣的區別,不能拿幼兒園教師的做法來和小學教師進行對比。同時,家長也應該告訴孩子,自己能處理的事情自己解決,遇到受欺負或是其他特殊情況時,要向老師說清楚,尋求老師的幫助。當孩子間發生衝突,孩子回家抱怨時,家長應該冷靜聽清過程,根據事情嚴重程度,及時與班主任老師溝通。

    孩子學業要求的改變

    在幼兒園中,沒有正式考試、沒有正式的作業,以玩中學為主。

    而進入小學,學業成績成為家長、孩子、老師都十分關注的話題。因此,不少孩子就需要或多或少承擔學業壓力了。

    對於即將進入小學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做的,第一是對上學有渴望,第二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第三是掌握一定的認知技能。理想的狀態是,孩子學過簡單的數數、數學運算、認識一些漢字、會一點漢語拼音等等。當然,孩子在進入小學前,什麼都沒有學過,也並不可怕,只要孩子能夠上課專心聽,作業認真完成,家長積極配合,這些問題很快都會解決。 幼升小最後一個暑假如何過渡。

    步入小學後作為家長應培養孩子:

    1、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和責任感。從上學的第一天起,就要告訴他:“學習,就必須學好。”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是自己在學本領,因此必須努力學好,上學不能遲到早退,上課要認真聽講,作業必須每天及時完成,從心裡真正建立起一份責任感。

    2、滿足孩子的正當要求,堅決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管是學具還是玩具,只要是需用的、對身心發展有利的、家庭經濟能夠承受的,都應極力滿足。但對於孩子出於炫耀、攀比心理想買的東西則必須堅決拒絕。

    3、松嚴有度。週一到週五以學習為主,在完成作業的前提下,給孩子自由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和小朋友相處,允許他嬉笑打鬧、看電視、玩電子遊戲。週六、日以玩為主,讓他自主選擇做什麼玩什麼,想學溜冰、學畫畫等都應儘量滿足其要求。

    4、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相對獨立的安靜的學習環境。在他做作業時,把門關起來,給他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儘量不說話,不開電視不開電腦以免干擾。在孩子學習時,自己也拿本書坐在旁邊看,給孩子一個較好的學習氛圍。

    5、重視分數的反饋作用。重視分數不是把分數作為衡量孩子的標準,而是從中看出孩子在學習上的漏洞與不足,並有針對性地進行補缺補漏。另外可根據分數對孩子進行適當地獎懲,獎勵以學具玩具為主,也可滿足他的一個願望,但一般不給錢;懲罰則是罰他做一件事或不幫其實現一個願望,絕對不是打罵。

    6、家長自己要以身作則,說話要算數。答應孩子的事要儘量做到,給孩子的獎勵一定要兌現。做不到就不要輕易許諾,可轉移話題。平常對待生活要樂觀對待工作要認真,這樣也可給孩子一些良性影響。

    在入學的第一個學期,或者一學年,甚至是兩年,不同的孩子需要關注的時間就不同。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一切進入正軌的時候,你就可以漸漸放手了。同一個班級,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

  • 5 # 臧小白老師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家長應該首先給孩子立規矩,畢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例如:制定合理的作息計劃;合理看電視、玩遊戲等;我家寶貝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每天要求他晚上九點上床睡覺,週末帶他去做適當的戶外運動。其次,剛上小一的孩子,家長不要急於孩子的成績,應重點培養孩子的文明禮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見到老師、親戚朋友要主動問好,學會講禮貌。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的成績自然會有很大進步。我家大寶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剛開始也是要看著做作業,大人一離開,他就不寫了,後來聽了李老師的講座,我就開始培養他自主學習的能力,慢慢讓他自己獨立做作業,收效明顯,直到現在也是自己獨立完成,我最後幫他檢查簽名。然後,家長要教會孩子如何與小朋友相處,讓孩子能融入集體,有自己的小夥伴。這項交際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不懂得與別人交流的人是很難在社會立足的。最後,家長要從小教育孩子不要有攀比心理,比如吃穿、交通工具等等,從小養成健康的心理狀態。

  • 6 # 梧桐樹幼兒教育

    一年級是小學生涯的開始,所以孩子這一年裡的教育非常重要,都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一年級的正確、合理引導顯得尤為關鍵。

    事實上,我的孩子明年也要讀小學了,我從現在開始,已經在做各方面的準備。

    首先,家長要轉變態度,讓自己清楚的意識到,我的孩子現在是一年級了 ,要正式邁開人生學習生涯最為關鍵的第一步。這一步走得好不好,對以後的影響很大,甚至決定了孩子以後能不能走好學習這條路。我們不能再有像孩子幼兒園時的懶散心理,這一年要打起精神真正重視起來。

    然後,就要開始對孩子整個一年級的學習以及生活有一個合理有效的規劃,並監督孩子不打折扣的去嚴格實施。

    當然,我們首先也要透過各種方法讓孩子意識到,他自己是小學生了,以後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任意妄為,要守規矩,學習生活都要有正確的時間觀念。

    其次,孩子是規劃直接執行人,他需要先了解這個規劃是什麼。生活上,要做到早睡早起,幾點睡覺、幾點起床,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早起要規範完成快速穿衣起床,快速刷牙、洗臉,上廁所的一系列動作;接下來就是吃飯不能磨蹭,要在規定時間能吃完;上學絕對不能遲到,遲到的話,會有很嚴重的後果。學習上,在學校,要端正學習態度,注意遵守課堂紀律,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做筆記,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跟隨老師的節奏,學好每一節課,要知道老師課堂所講內容都很重要,課堂作業要認真及時做,有疑問大膽請教,不恥下問;回到家,第一個動作:寫作業,並給孩子規定要在多長時間內保質保量的獨立完成作業,之後自查,最後交給父母檢查,若遇到實在不會的題目可以請教父母,父母要耐心地給孩子講解,引導,一定不能打罵,孩子表現好時要及時給予表揚,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引導孩子做完作業要養成整理作業、收拾書包的好習慣,一切物品歸位後再開始玩耍,不能逼迫孩子不停學習,要注意勞逸結合,養成健康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我們要做好孩子堅實的後盾,給孩子一個安靜溫馨的學習環境,對孩子嚴格要求的同時也要讓孩子輕鬆愉快的生活和學習,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此外我們還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普京對於俄羅斯人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