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耗子尾汁好滋味

    有幸回答,希望得到各位指點一二。後面有附圖。

    這個問題的意思似乎是:為什麼大哥“伯邑考”的名字裡沒有“姬”姓,而二弟“姬發”卻有?而且“伯邑考”這個名字怎麼怪怪的?

    其實啊,在先秦文獻裡,周武王兄弟幾人的名字前面都沒有“姬”姓,“姬”姓都是後人加的。就是在西漢的《史記》裡,這個姓都沒有加上去。(子喬按:注意是《史記》原文,不含後人的注,網上有些電子版《史記》是混在一起的,不要弄錯。)

    我們先說說為什麼一開始都沒有“姬”,文王、武王、周公到底應該叫什麼,“伯邑考”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最後再說說為什麼後人在文王、武王、周公的名字前加上了“姬”姓,而“伯邑考”卻沒有加。

    (一)

    《史記•管蔡世家》雲:文王“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冄季載。冄季載最少。同母昆弟十人,唯發、旦賢,左右輔文王,故文王舍伯邑考而以發為太子。及文王崩而發立,是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

    (子喬按:“冄季載”的“冄”同“冉”,讀為“聃(耼)”,音nan2,另說音dan1,本為地名、國名,後為姓氏,又寫作“冉阝(冄阝)”、“那”。網上的TXT版、網頁版《史記》幾乎都誤作“厓”,此乃“冄”的掃描識別之誤,不少人直接copy,都錯了。《史記》一定不要看這種版本啊,至少是中華書局版的PDF吧。)

    儘管司馬遷也不完全清楚“姓”和“氏”的區別,但《史記》的這種稱呼本身,是符合商周習慣的。當時的“姓”和“氏”是兩回事。“姓”,從“女”從“生”,代表血統。但是,男人的全名並不能以“姓”開頭,而是要以官職、爵位、封地、籍貫、住地、職業等等開頭,這些屬性中的一部分就形成了“氏”。如“管叔鮮”,“管”是封地,也是氏,“叔”是排行,“鮮”是私名,他當時可以叫“鮮”、“叔鮮”或“管叔鮮”,卻不能叫“姬鮮”。

    所以,象“子受”(紂王)、“姬昌”(文王)、“姬發”(武王)、“姬旦”(周公)、“姜尚”(姜太公)、“嬴政”(秦始皇)這些名字,在當時也都是不存在的,都是後人按後世的習慣想當然地去追稱古人;而《史記》這種離先秦較近,且比較嚴謹的史學著作裡,是沒有這種稱呼的。

    這些人當時的稱呼分別是:“受(或商王受)”、“昌(或西伯昌、文王昌)”、“發(或太子發、武王發)”、“旦(或周公旦、叔旦)”、“尚(或師尚父、呂尚,又稱太公望、呂望)”、“政(或秦王政、趙政)”。(子喬按:請注意秦始皇本人的氏是“趙”。)不過,女人的名字裡卻要帶有“姓”,這是為了避免同姓通婚,如“姜原(嫄)”(《史記•周本紀》、《詩經•大雅》)。此即所謂“男子稱氏,女子稱姓”(王國維:《殷周制度論》)。這也體現出了婦女的地位:女人是被男人挑選的物件,這是單向選擇,所以要給女人貼上標籤,也即代表血統的“姓”,以供取捨,而男人卻不用。

    同“姓”之人可能有不同的“氏”,如“嬴”姓之人可能是“趙”、“秦”、“徐”等氏;而同“氏”之人也可能有不同的“姓”,如“王”氏可能源於“姬”、“子”、“媯”等姓,再如很多人因居於城邑的西門而以“西門”為氏,彼此卻未必是同姓。

    後來,“姓”和“氏”逐漸合二為一。一方面,“姓”被當作“氏”看待和使用,男人也可以將其加在名字前面了;另一方面,“氏”被固定下來成為血統的標籤,比如父親以“西門”為氏,兒子就也以“西門”為氏了,哪怕他現在並不住在西門。到現在,統稱“姓氏”,簡稱“姓”或“氏”。現在的所謂“姓”,有些如姬、姜、嬴等,來源於先秦的“姓”,有些如趙、管、呂等,來源於先秦的“氏”,有些在秦以後形成,但也大都相當於先秦的“氏”。

    《史記•秦本紀》雲:“太史公曰:‘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

    《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史記索隱》注:“……生於趙,故曰趙政。一曰秦與趙同祖,以趙城為榮,故姓趙氏。”

    因此,總的來說,現在的“姓”主要對應於先秦的“氏”。這樣的話,如果現在問“秦始皇姓什麼?”,我們回答“姓趙”、“姓嬴”都可以,看怎麼理解和定義。回答“姓趙”,是理解為按後世的習慣來問,等於是問秦始皇的“氏”是什麼。當然,更完整的答案是“秦始皇是嬴姓趙氏”。

    傳世文獻多有稱秦始皇為“秦王趙政”者,如《史記•楚世家》、《淮南子•人間訓》。《北大漢簡》中有一篇《趙正(政)書》,亦稱“秦王趙正(政)”,這是出土文獻。所以,秦始皇本人為趙氏,已經無可爭議。(子喬按:秦始皇祖先的氏還存在爭議,不過,即使其祖先不是趙氏,也不妨礙其本人為趙氏。)

    按現在“姓”的意義,我們說“秦始皇姓趙”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按先秦的意義,也可以說“秦始皇姓嬴”,但不論怎樣,當時都沒有“嬴政”這種稱呼。

    當然,文學作品為了行文和閱讀的方便,可以在敘述中稱呼“姬昌”、“姬發”、“嬴政”,但如果是嚴肅的歷史小說,在人物語言裡,仍需慎重地使用這種稱呼。至於學術研究場合,則有必要避免使用這種稱呼。我發現,有些答主使用了“姬昌”、“姬發”、“嬴政”這種稱呼,如果這個問題是屬於歷史和文字訓詁的範疇,而非文學的話,那麼這種稱呼也是不嚴謹的。

    中國姓氏的源流和姓氏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專門學問,這裡無法展開,大家請看文後附圖所示的李學勤先生的有關文字。李先生特別提到了,不能稱周公為“姬旦”。

    (二)

    好了,現在回到“伯邑考”的問題:“伯邑考”這三個字什麼意思?

    後人對“伯邑考”的解讀有很多,比如以“伯”為爵位或排行,以“邑”為官職或封地,以“邑”、“邑考”或“考”為私名等等。

    我認為,對“伯邑考”不能孤立地考察,而必須參照同時期的人名。可以拿來參照的是:“管叔鮮”、“冄(冉、聃)季載”、“師尚父”、“文考”、“邑考”等。參照之下不難確定:

    1、“伯”肯定是排行。

    “伯”對應於“管叔鮮”的“叔”。《史記索隱》:“伯邑考最長,所以加‘伯’”。所謂“伯仲叔季”,老大是“伯”,老二是“仲”,老么是“季”,中間的不論幾個都是“叔”。周武王“同母昆弟十人”中的老么叫“聃季載”,老三、老五到老九的名字裡都有“叔”,則老大名字裡的“伯”就肯定是排行了,沒有別的解釋。

    那麼,文獻為何不稱周武王為“仲發”呢?我推測,他本來是叫“仲發”的,但他後來做了太子,又做了王,所以去掉“仲(老二)”字以示尊貴,導致文獻中未見“仲發”之稱。(子喬按:某電視劇中,周武王對小美眉自稱“仲發”,可見編劇還是做了一些功課的。)老四“周公旦”也類似。周公對西周貢獻極大,被尊為“公”,僅次於“王”,所以習慣上多稱呼“周公旦”(子喬按:史上有“周公稱王”之說,這裡不討論)。所不同的是,文獻中可以見到“叔旦”之稱(《天問》),只是較少,這是其地位比周武王低的緣故。

    2、“伯”後面應該跟著私名。

    伯邑考早死,沒有封地,所以不能稱為“封地 + 伯 + 私名”。參照其他九兄弟的全名,“伯”後面也應該跟著私名,但是有兩種可能:

    (1)、“邑”為私名,“考”為尊稱。

    參照“師尚父”(《詩經•大雅》、《逸周書•克殷》,即後世所謂“姜尚”者),“師”是官職,“尚”是私名,“父”是尊稱;則“伯邑考”的“考”也可能是尊稱,指已故的父親。《離騷》:“朕皇考曰伯庸”。皇:大、美。周人先祖“公亶父”的名字也是這種結構。“公”就是“先公”,表明其先祖的身份,“伯”也是這個作用,表明是兄弟裡的“老大”。(子喬按:順便說一下,商周的“父”、“母”、“子”均不限於生父、生母、親子,則“考”亦未必都是已故的生父。)

    另外,文獻中周文王有時被成為“文考”(《逸周書•世俘》、《尚書•泰誓》)。“文”是王號——是生稱還是死諡這裡不討論——而伯邑考早死,並沒有此類名號,故而只能稱呼私名“邑”。所以,如果僅從構詞上看,這麼解釋“邑考”是可以成立的。“伯邑考”可能是子侄對他的尊稱,後被文獻採用。但是,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子喬按:“伯邑考”也可能是周武王對兄長的尊稱,長兄如父,詳後。)

    (2)、“邑考”為雙字私名。

    在《逸周書•世俘》裡,伯邑考被稱為“邑考”,與“文王”、“文考”同時出現:

    “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曰:‘古朕聞文考,修商人典,以斬紂身……惟予衝子,綏文考,……’”

    一方面,《世俘》是公認的周初文獻,其寫作年代與所記之事的年代非常接近。伯邑考是周武王之兄,按後世的觀念,這裡似乎不應稱之為“考”(已故的父親),跟“文考”有所不同。這樣看來,似乎可以把“邑考”理解為雙字私名,“伯邑考”與“(曹)叔振鐸”的構成方式相同,只不過伯邑考沒有封地,前面沒法加封地名。

    然而另一方面,“邑考”又與周武王的“烈祖”一起受到祭祀。從“太王”到“文王”,都是尊稱而非私名,則“邑考”也應是尊稱,而非雙字私名。

    古人每視長兄如父,加之周文王廢長立幼,周武王才得以成為太子,而周武王繼位時,伯邑考已死;所以,周武王將伯邑考的地位提升,視同父輩,將其與祖輩父輩一起祭祀,也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上面的引文標點無誤,似乎可以理解為:“邑考”在“烈祖”之內。既然可以稱“祖”,則稱“考”也不為過。“考”者,“老”也,就是一種尊稱。其時殷商剛剛滅亡,西周的禮制還未建立起來,祭祀的規矩和“考”的用法可能不象後世那樣嚴格。

    所以綜合來看,我認為“邑”為私名,“考”為尊稱的可能性更大。

    (三)

    最後,為什麼後人根據自己的習慣,在“昌”、“發”等名字前面加上了“姬”姓,而對“伯邑考”卻不加“姬”姓呢?

    以《封神演義》為例,全書出現“伯邑考”全名39處,承上文簡稱“邑考”的98處,承上文簡稱“考”的1處,合計138處。除了最後一處,即第九十九回“姜子牙歸國封神”稱為“姬諱伯邑考”外,前面137處都不加“姬”姓,甚至與“姬昌”、“姬發”同時出現之處,也都不加“姬”姓:

    “長曰伯邑考,次子姬發即武王天子也,……與世子伯邑考、姬發,領眾軍民人等,……”(第十回);

    “邑考答曰:‘吾乃犯臣姬昌子伯邑考。’……比干奏曰:‘臣啟陛下:西伯侯姬昌子伯邑考,納貢代父贖罪。’”(第十九回)

    當然,根據封神時“姓 + 諱 + 名”的格式,“姬諱伯邑考”就相當於“姬伯邑考”了,如“袁諱洪”即猴子精“袁洪”。但是,這顯然是因為,封神時的人名都是這種格式,“伯邑考”不得不加上“姬”姓了。然而小說的大部分場合,都沒有這種需要,所以都不加“姬”姓,包括與“姬昌”、“姬發”同時出現之處。這反映出:

    1、作者認為“伯邑考”同樣是“姬”姓;

    2、但是作者持“能不加就不加”的態度。

    提問的人對此有困惑,也是很自然的,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不好意思,讓列位看官失望了。我認為,這裡面可能並沒有什麼值得深究的東西。“伯邑考”這個名字確實比較“怪”,在後人往“昌”、“發”前面加“姬”姓之時,他們對“伯邑考”可能已經無法理解了,或者是出現了分歧。

    當然,後人肯定認為“伯邑考”也是姓“姬”的。但如果稱為“姬伯邑考”,似乎太長,而且更加彆扭;如果稱為“姬邑”、“姬考”或“姬邑考”,又無法保證哪個是正確的——單名“邑”或“考”,還是雙名“邑考”?於是,就只好原封不動地稱為“伯邑考”了。

    附記:

    1、《封神演義》第九十九回“姜子牙歸國封神”有“姬諱伯邑考”之稱,系“馬褂”先生告知,在此深表謝忱!

    2、寫完這個回答後,又讀到劉洪濤先生新發表的一篇論文《文王食長子伯邑考事考》(《殷都學刊》2018年第1期)。劉先生根據古代“殺首子”的習俗,認為伯邑考剛剛出生就被周文王主動殺死了,周文王不但吃了伯邑考的肉,還將其獻給了紂王。看得我脊背發涼。該文前面論證“殺首子”習俗,廣徵博引,有理有據,非常不錯;但第三部分後半段和第四部分“真相還原”則完全屬於推測。也即,“殺首子”的習俗肯定存在,但具體到伯邑考的遭遇是否如劉先生所說,證據還不夠充分。文中關於伯邑考名字的構成方式,可與我的回答參照著看。我們都認為:伯邑考是後人的稱呼;邑考不是雙字名,而是伯-邑-考的結構;伯指老大,考是對已死之人的稱呼。不同的是,我認為邑是私名,考是晚輩對他的尊稱;而劉先生認為伯邑考本無名,邑是後人稱呼時臨時起的,讀為冤,考指死者,伯邑考就是冤死的老大。劉先生這樣解釋,是因為他認為伯邑考剛生下來就被文王殺死了,但證據不足,暫備一說吧……

    附圖:李學勤先生關於先秦姓氏的一段文字,出自《〈史記•五帝本紀〉講稿》。請從第一圖的第三段看到第三圖的第一段。

  • 2 # 蟲二回頭

    首先,所謂姬昌姬發,是後來人牽強附會加上去的。當然伯邑考,也不姓伯,也不能冠姬姓。

    姫姓,是母系氏族階段的產物。一個有地位有名氣的女性,為了區別其他人,她的子女和後代,人們就按這女人的稱謂或功績,尊稱她的專有稱符“姓”。有了姓,在社會上就有了地位。

    後來,隨著生產力不斷髮展,男子地位上升,社會上以男人為中心,女人開始相夫教子做內當家,處於從屬地位。一些男人像老虎一樣有自己固定的領地,別人侵犯領地就會受到反擊,經常處於戰勝方的人,人們習慣性地將他與領地聯絡起來,就叫某氏。於是成了貴族,其他領地內的依附於該貴族的人,就成為平民或奴隸,平民和奴隸開始沒有氏,後來以國為氏以地為氏以水為氏以大人物名為氏賜為某氏,不在話下。

    如今見面說“貴姓?”其實嚴格來說叫“貴氏”?為何不叫貴氏,因大多數人只有姓沒有氏,後來只好將姓和氏合在一起。

    因此,後世叫姬昌,是一種蔑稱,是說周王昌沒有領地沒有氏,不是貴族階級。事實上,昌的爺爺古公亶父,面對來自戎狄搶掠姦殺威脅,只好跑到大邑商求助,殷天帝就將周原一帶封給了古公亶父,當然沒有公候伯子男的爵位,但有了領地,所以姬姓古公亶父的一支,應該有氏,只可惜周王室白白地浪費了八百年基業,沒給後世留下“氏”,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順便一提,周公,叫旦,應該叫周旦、魯旦、魯候旦、周候旦,後世為了敬稱,叫周公,雖然突出了對魯候旦的歷史功績,但對召公蔡公畢公霍公等是一種相對貶低,是會引起他們及其子孫的反彈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叄監之亂”延續了幾千年。不可不察。

    綜所上述,可斷定伯邑考不姓伯。“伯”是指文王昌的大兒子,“考”是周王室引導周人對大兒子的敬稱。邑可能才是他的名。

    還有贏政等等這種稱謂,是史學家看上去禮恭畢敬,實際上不知打了秦始皇帝多少臉。

  • 3 # 元貞國學經典

    古人單名多,賤二名。如: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于禁,改遼,李典樂進,徐晃。

    書聖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之字,是道家一系,名後加一個之字。

    伯邑考原名是單名考。他姓姬,叫考,全名姬考。 考被封了個官是邑,所以是邑考。 邑考在周文王的兒子中排行老大,古時長幼按照“伯、仲、叔、季、顯、惠、雅、幼”排列,所以叫伯邑考。

  • 4 # 秋光柔風灑金玉

    周文王姬昌之長子叫姬考,為什麼史稱為伯邑考?伯為長,即長子也。(古時兄弟之間長幼叫伯、仲、叔、季等,如漢高祖劉邦在兄弟間排行四,所以也叫劉季。)邑為周代的官名,所以其長子稱為伯邑考也就不足為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建設大型城市的手機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