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行走在畫中山

    感謝提問,我來回答一下,一家之言。

    說起火器,北宋是火藥和火器用於戰場的較早時期。火器可能出現的更早,但是真正戰爭的大概就是到了宋朝。南宋時期,出現了最早的軍用火箭。

    到了蒙古成吉思汗的大軍橫掃歐洲時,火藥火箭就令歐洲聞風喪膽。到了元朝,馬可波羅來元三年,寫了大量遊記,才使西方真正認識到了東方大國的威武,認識到四大發明。 明朝時期的火箭繼承宋、金、元火箭技術並將其發揚光大。明初,朱元璋就將火箭派上戰場,此後明軍有對火箭進行改進和創新。燕王朱棣在“靖難之役”中,率領軍隊在河北的白溝河同建文帝的軍隊作戰時,曾遭到“一窩蜂”火箭的射擊,這是中國最早將“噴氣火箭”用於戰爭的記載。

    後來,朱棣即位明成祖後,就特意發展火器,他設火藥局製造各種火藥,設兵仗局和軍器局負責製造各種火器,眾所周知的神機營就是一群專門使用火器的部隊。

    所以說,大明風華中的劇情不是很符合歷史的記錄,那時候明朝的火器在世界上是領先的。至於這樣寫,估計就是為了劇情的需要。

  • 2 # 炒米視角

    《大明風華》裡,朱瞻基說他爺爺朱棣重金聘請泰西人,教大明將士打火銃,竟然還叫戈登。的確明朝軍隊裡有外國僱傭兵是一直存在的,實際上朱棣的軍隊裡存在著大量的外國僱傭兵,甚至包括大量的蒙古僱傭兵。但是這個階段要泰西人教明軍打火銃,顯然是一個笑話。

    而且戈登這個名字很容易然人聯想到清末的“戈登洋槍隊”。那是清廷花了大價錢請來剿滅太平軍的,結果被李鴻章花了19萬兩白銀遣散了,所以特別容易引起誤會。

    世界上第一支火銃部隊,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明“京師三大營”之一的“神機營”,建立於永樂8年(1410年)。

    而那時候歐洲雖然也有火槍手,但還沒有成建制的火銃部隊。

    1415年,歐洲阿爾庫金戰役,英國國王亨利5世用長弓部隊重創了法國重灌騎兵,取得大勝。

    而在一年前,也就是1414年,朱棣就創造了以“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火器頭陣配合步兵騎兵聯合作戰的方式,重創了瓦剌,取得了大勝。

    其實即便在神機營建立之前,火器也已經在明軍中成熟運用了。

    朱元璋時期,鄧愈、沐英都是擅長使用火器的高手。洪都保衛戰,朱文正以幾萬人抵陳友諒60萬大軍80多天,靠的是洪都城城牆堅固麼?他的副手是鄧愈,而他的部隊裡就裝備了大量的火銃。

    而沐英鎮守雲南,面對土司暴亂,面對對方的戰象,他比其他明軍部隊更加依賴火器。沐英甚至發明了“三行火銃戰法”。一直到100多年後,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才有了類似的發明。

    朱元璋時就對火器非常重視,對會操作火銃計程車兵培養更重視。

    在朱元璋世兵制中,凡100戶軍戶中,就必須要有10個銃手。也就意味著朱元璋時期,明軍每10個士兵就有1個火銃兵了。否則朱棣規模達到幾萬人的火器營,是怎麼能夠在朝夕之間建立起來的?

    實際上在元朝的時候是和西方無隔絕的,所以不存在誰的武器更先進,彼此技術是有交流的。所以在明初,火器才如此大規模運用於明軍,那個時期如果說存在外華人教大明士兵打火銃,也是情有可原的。

    朱棣時期恰恰是中國在火銃運用到戰爭中,領先於世界的時期。所以一直要等到嘉靖時期,西方的火繩槍(鳥銃)的出現,大明才需要請外國老師來教大明士兵怎麼打鳥銃。

    的確根據《大明會典》記載,在嘉靖年間,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火繩槍(鳥銃)已經超越了明朝原來的火銃。大明兵仗局在嘉靖37年(1558年)成功仿製了一萬支鳥銃,交付部隊使用。這階段花重金聘請洋人教習,倒是真有可能。但是這離朱棣時代已經100多年了。

    而朱棣一手建立的“京師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的精銳在正統14年(1449年)被朱祁鎮丟在土木堡了。雖然後來又重建了,但早就失去了當初的戰鬥力。

    用人民網的話說,既然歷史劇都有一顆當正劇的心,那就一定要琢磨好歷史細節。

  • 3 # 張亮kkk

    葡萄牙帶來的早期火器好像是所謂“佛郎機炮”炮吧,沒有所謂的紅夷大炮~朱棣時期也應該沒有鳥銃那樣的火繩槍吧~就是一類似於“康熙微服私訪記”那樣的嚴重偏離事實的戲說而已~不過選取的角度不錯,演員也很好……不算差

  • 4 # 沉墨I方之城

    《大明風華》中明朝的神機營需要洋人來幫助朱棣組建和訓練,這純粹是扯淡,永樂時期的火器應用遠遠領先於世界各國。

    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當華人在用火藥來做鞭炮的時候,西方人已經拿來做火槍了,這是網上段子手瞎說的,真正把火藥應用於戰爭的就是華人。

    元末時期,農民起義軍就廣泛的使用了火器,說實話,要不是有火器的應用,朱元璋的農民軍還真不一定是元朝騎兵的對手。朱元璋手下的沐英、鄧愈就是使用火器的高手。朱文正能夠守住洪都,力扛陳友諒的幾十萬大軍,鄧愈的火槍隊起了關鍵的作用,後來沐英征討雲南、安南(越南)地區,不但廣泛裝備火器,甚至還特定的為火槍隊制定了戰術。

    到了朱棣時期,火器成為了一個特殊的兵種——神機營。神機營在朱棣遠征瓦剌建立了很大的功勞,北方遊牧民族哪見識過這種武器,在心理上的震懾想當的大,神機營的建立是世界軍事史上從冷兵器轉為熱兵器的轉折點。

    《大明風華》電視劇中的洋人在朱棣軍隊是存在的,但是絕對不是教授士兵如何使用火器,朱棣軍隊中有各種僱傭軍,有蒙古人,有瓦剌人,也有洋人,他們的工作其實很簡單——給錢砍人。

    對於神機營這種高科技軍種,朱棣不可能讓異族人完全參與進來,自古以來最為先進的東西都受到政權的管控,中原王朝甚至對鹽、鐵都實行嚴格的管控,對於這種能夠改變敵我雙方軍事實力的新式武器絕對是保密。

    明朝時期,朝廷大力發展火器,充分的發揮了火器的作用,特別是後期針對日本入侵北韓,還是遼東鎮壓滿清,從火槍發展到火炮,技術一直在升級,給敵人造成的震懾和威脅也越來越大,到了崇禎時期,依然只有明朝掌握火器應用,滿清依然還是手持弓箭騎馬戰鬥,努爾哈赤就死在明朝的火炮之下。

    到了清朝,火器在軍事上的發展就停滯不前了,而西方各國對於火器的研究和發展有了長足的進步。滿清一直以天國上朝自居,閉關鎖國,不思進取,當西方列強船堅炮利裝開滿清的大門的時候,我們手上依然握著的是大刀長矛,任人宰割。

    很有意思的是《大明風華》裡面洋槍隊的首領居然名叫戈登,而真實的戈登卻是清朝末年李鴻章請的西方僱傭軍“戈登洋槍隊”用來打擊太平天國的,他們沒少在中國的土地上燒殺掠奪,圓明園的掠奪和焚燬就是這幫強盜乾的。

    一個強盛的國家離不開強大的軍隊,一個軍隊的強盛離不開軍事技術的進步,現代的中國在軍事發展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這與我們百年前受到的欺辱是分不開的。

  • 5 #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這個情節,實在太高於生活了。

    明朝初年,中國的火器是明顯領先西方世界的,直到16世紀中後期開始,也就是那個堅持30年不上朝,跟文武百官玩“冷暴力”的萬曆皇帝的時代,西方才漸漸取得了相對優勢,但大體上,中國的槍炮技術尚能與西方保持同步(比如,清初對沙俄的反擊戰,火槍火炮都是主角)。從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政權基本穩定後,因軍事威脅的降低,官方對火炮的重視才日減,導致了近代的落後和捱打。

    電視劇中,這個叫著英國名字“戈登”的泰西人,竟然以專業技術人員的身份,來指導朱棣的火槍隊,甚至還成了建設者之一。不得不說,看來,現在請“洋演員”的成本真是低的很,硬是能憑空搞個洋角色,來調劑觀眾胃口。只是,這個名字和身份角色,實在是太過穿越了。

    所謂的“泰西”,屬於明朝時期對歐洲,尤其是中南部歐洲的稱呼。到清朝就直接泛指歐洲了,比如圓明園裡的“泰西水法”,指的就是西式人工噴泉。

    當年,跟大明有交集的“泰西人”,多為西班牙、葡萄牙和義大利人。

    這麼看,要是電視劇裡的泰西人出現在16-17世紀的大明朝,從澳門引進(明末的澳門,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殖民地,洋人們是要交租金,依照《大明律》行事的),對明朝的火銃隊進行技術指導,算是比較真實的演繹。

    像當年把努爾哈赤打成重傷的紅夷大炮,就是明軍從澳門葡萄牙人手中搞到的。所謂的“紅夷”兩字,就指毛髮偏紅鬃的洋人。想當年,這些“泰西人”在軍火交易上,口碑相當不錯,交貨後包郵還有售後,比如使用培訓、上門維修等等,甚至有時候會親臨現場,進行實戰技術指導......

    只是,即便改成泰西人在明末來指導工作,讓一名疑似來自葡萄牙的南歐洋人叫成蘇格蘭人的名字——戈登,也是非常不搭配的。叫個什麼卡洛斯、克里斯蒂諾、阿爾弗雷多啥的還差不多。

    很顯然,歷史上那個在19世紀中後期的印度和中國,以“洋槍隊”名聲大噪的查理·喬治·戈登(下圖),是個來自於大英帝國的蘇格蘭人,名字被電視劇給“再利用”了。

    好了,咱們重點看看,明成祖朱棣他老人那個時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中國的火器水平。

    大家一定聽過這樣一種說法:

    華人最早發明了火藥,都拿去放煙花爆竹了,所以在近代史上才會屢屢敗給船堅炮利的西方列強。

    然而,稍微查閱一下資料就會發現,咱們可沒這麼不堪。

    事實上,中國不但最早發明火藥,還最先將其用於戰爭。是咱們中國古人發明的火槍、火銃、火炮等各種火器。

    作為煉丹的“意外”副產品,火藥被很快就運用到了實戰當中。

    早在13世紀的宋金之戰、蒙金之戰、蒙宋之戰以及14世紀元末明初的幾場戰役中,都能看到火器的身影。不得不承認,這幾百年間,頻繁的戰亂促進了火器的進步。

    當時的火器都叫“銃”,殺傷物件是活人,而非城牆這類的建築物。一方面,是因為“勁小”,威力有限;另一方面,還是咱們古人的建築質量太好,城牆什麼的,都那麼厚。

    以火器為主的“神機營”是中國明朝永樂前期建立的京軍三大營之一。明初神機營的建立,奠定了明軍“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原則。

    這裡,可以負責任的說,神機營的建立,屬於100%中方的“自主智慧財產權”,並未有什麼泰西人的技術指導。因為,它比歐洲最早大規模成建制的西班牙火槍隊,早了半個多世紀。這種獨立的槍炮部隊建制,在當時的世界各處於絕對領先地位。這種情形下,大明軍隊和泰西人,誰指導誰,還不一定呢。

    當然,明成祖的軍隊中,也有外籍或者少數民族軍團,比如跟神機營並列三大營之一的NO.2——“三千營”,就由受降的蒙古騎兵組成;還有NO.3——“五軍營”,是騎兵和步兵的混合體,裡面也混編了蒙古人和北韓人。只不過,他們都不屬於技術兵種。

    所以,以事實說話,電視劇的情節確實“穿越”了,在中國的元朝和明初,咱們的火器技術還是領先世界的;明中期的火器稍顯落後,但戰法戰術還算先進,戚繼光在抗倭戰爭中,成了世界上最早採用火繩槍輪射技術的軍事指揮家;到了明末,閉關鎖國和各種內鬥,讓大明的火器開始與西方出現了一定差距,但差的不算太遠。

    再往後,大清國統治者的被盛世的假象迷惑,短視的目光徹底葬送了中國近代化和工業化的機會,中國軍力就這樣徹底落伍了。

  • 6 # 梁老師說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大明風華》?好吧,俺承認俺真真的是被這部劇給打爬下了,尤其是朱元璋,俺心目中特別喜歡的朱元璋居然是這個造型。

    哎呦俺了個去!不忍直視啊!

    再有就是題主說的這事,俺瞅著就來氣。

    事情

    咱大華夏好歹那也是火藥的發明人,是!咱承認,咱這玩火藥到了滿清的時候,是落後於世界了,但這可是大明朝,就擱地球這小村子裡邊,咱玩火藥說是第二,壓根就不會有人敢跑前邊去。

    而且還是大明朝的初期,咱還沒事撅著屁股虛心向泰西人求教,讓泰西人教咱大明的將士玩火銃,這事弄的。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要問了:“泰西人?啥玩意了?沒聽過!”

    就這三個字,也就是電視劇裡邊弄的那麼個噱頭,說的簡單點就是西歐人,這幫人之所以能玩火藥,這全仰仗當年,蒙古帝國三次西征。

    當年蒙古人之所以能縱橫歐洲這嘎達,遇牆拆牆,遇城拆城的,那就是仰仗咱發明的火藥。這城牆你再厚實,一發炮彈不夠,兩發,兩發不夠給整四發,他就沒有見過拆不了的城牆。

    歐洲人才瞭解到,世界上居然還有這玩意(之前也有流傳過來,但沒有這麼大規模的),他們這才開始研究。

    元朝從開國到滅亡也就不到一百年的時間,您這得讓泰西人坐上火箭,他才能超過咱大華夏吧!

    就這電視劇裡邊還一本正經的讓明宣宗朱瞻基,瞪著眼睛說胡話:“俺爺爺就朱棣用重金才聘請到了泰西人,教咱大明的將士打槍!”

    您這還不算,還讓這大鼻子老外叫戈登。你這是名字不會編咋的,弄這麼個名。

    文不對題的戈登

    戈登洋槍隊聽過嗎?清末的時候,太平天國和滿清政府掰手腕的時候,上海這塊也亂,當時美華人華爾招募了二百個流氓組建了洋槍隊。

    這就是戈登洋槍隊的前身,當時上海政府和當地的富商又是給軍餉,又是給裝備,目的就是讓這貨保護上海。

    可這貨保護上海是假,到處搶劫到是真的,後來這華爾和美華人白齊文死掉之後,這支部隊就落到了英華人戈登的手上。

    打這裡起就有了這戈登洋槍隊,就這戈登還參加過引發火燒圓明園事件,這個時候他拿著這支軍隊和太平天國打仗。

    後來被李鴻章十九萬雪花銀給解散掉了。

    俺估計您這《大明風華》裡邊的戈登原型就是這位吧!他穿越了,俺咋不知道!

    火銃隊的事

    話說地球這小村子,第一支火銃隊就是咱大明朝出品,這您肯定不知道吧,不然也不會鬧這笑話。

    這第一支火銃隊,就是大傢伙擱電視劇裡邊總是能聽到的神機營。

    就這時間點上,歐洲這嘎達就算是有火槍手,他也沒有火銃隊呀!

    就這神機營成立那可是1410年的事,就這會歐洲這嘎達,還是以長弓手為遠端作戰單位,壓根就沒有啥火銃火槍的,這都抬不上戰場去。

    其實火器的應用,在大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年代都有老鼻子遠了。

    開頭那火銃的管子都是竹子拉的,到了明朝時期,這火銃的管子都變成了金屬的,有銅做的,還有鐵做的,種類繁多。

    就這,這得咱教他,不能讓他教咱吧!這事弄岔氣了吧!

    俺在提醒一下,朱元璋老朱的手上,就有很多喜歡使用火器的高手,這幫人那都是大將。

    當年老朱建立軍戶的時候,就要求每十戶當中就得有一戶是玩火銃的。所以明朝開始的時候,火器的使用已經普及了。

    咱瞅電視劇裡邊,大鼻子老外,喜歡玩三排排槍,第一排打完,蹲下,第二排打,他打完在蹲下,第三排打,他蹲下,正好第一排裝彈完畢。

    就這操作,其實咱大明的軍隊早就玩透了,發明人就是朱元璋的乾兒子沐英。

  • 7 # 史論縱橫

    奈何最近歷史古裝劇雖然扎堆,但是全是架空歷史,實在是沒有靈感,就比如《慶餘年》那個,他不但不是回到過去,而是去了未來,類似劉慈欣《三體》裡面的架設,不同文明的發展碰撞,簡直就是歷史+科幻,讓我一身武藝無法施展!

    前幾天開始準備搞《大明華年》,《大明風華》別名《大明皇妃》,我當時一看這個別名,和那些傾世皇妃什麼的垃圾網文有什麼區別,以老子這種“歷史碰瓷術”,拿你發飆那還不是一搞一個準。

    今天第一次想讓我發飆的點是,太子朱高熾說想回順天(北京),也就是說,當時他們還在南京,我們知道朱棣在位期間乾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遷都到北京,我剛想發飆,結果一查資料,朱棣是永樂十九年遷都的,而是當時是靖難之役的十年後,應該就是永樂十年,還是符合史實的。

    《大明風華》作為一部歷史正劇,在文史框架上還是基本上符合史實的,雖然很多地方有爭議,為了劇情,採取其中一種說法也算貼近歷史了。

    洋槍隊提前四百五十年來華是什麼鬼?

    但是這並不表明,《大明風華》這部劇中就沒有歷史盲點,在第三集中,朱亞文飾演的朱瞻基開始強勢撩妹,將湯唯扮演的孫若微帶到射擊場玩射箭,射箭過後又帶到軍營中,然後迎面走來一隊洋人火槍手,朱瞻基將洋人戈登介紹給孫若微。

    當時就把我震驚了,要知道大約四百五十年後的清政府為了鎮壓太平天國,曾經“借師剿匪”聘請英華人戈登組建了洋槍隊,在洋槍隊的幫助下,清政府逐漸扭轉對太平天國戰事的頹勢,逐漸取得勝利。

    這個戈登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給了當時淮軍領袖李鴻章很大的幫助,尤其在蘇州太平軍投降時,戈登還是中間人,結果李鴻章賣了戈登,在蘇州太平軍投降後,採取了殺降,據說事後戈登拿著槍到處找李鴻章,要斃了他。

    一個洋人,敢於公開叫囂要殺了中國清廷地方大員,是無法想象的事情,但是當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後,一切都變得有可能了,也讓近代中國意識到,中真的不如西了!

    西方火器超越明清時期的中國,大概已經是常識,一部中國近代史,其實也是一部中國開放學習西方史,洋槍洋炮的確值得人嚮往,其實不止是在鴉片戰爭後,中國才意識到洋人的厲害,早在明朝時期,就有僱傭歐洲人作戰的傳統。

    在明朝末期隨著後金的強勢崛起,晚明政府決定引進西方的火器來裝備明軍,天啟年間,晚明政府從向當時在澳門的葡萄牙人購買了22門火炮,為了能夠傳授明軍實用火炮的方法,葡萄牙人提供了23名葡萄牙炮手。

    這23名葡萄牙炮手,實際上就算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僱傭軍”了,比較遺憾的是,在試炮的時候,火炮炸膛,一名炮手被炸死了,這些葡萄牙的炮手也都被送回澳門了。

    當然,到崇禎時期,後金屢屢兵臨城下,嚇得崇禎立即購炮,後來也開始組建僱傭兵,同時教授明軍操縱火炮方法,據說才個別戰場上還重創過後金軍隊。

    當然,要說在明朝朱棣年間就引進了外籍火器專家,那是絕對的扯淡。

    中西火器水平的易位是發生在何時?

    劇中,朱瞻基說他爺爺(朱棣)看到洋人在澳門曬貨,看到他們善使火器,因此讓他們教授明軍使用火器,實際上是將明朝末年僱傭葡萄牙火炮手的事提前二百多年展示出來。

    明朝時期,中西方並沒有保持一直的和平,明朝末期,西方相繼侵略澳門、臺灣等中國領土,而明朝時期的中西第一次海上大戰,確切說應該是在正統十六年(1521年)的屯門海戰,當時葡萄牙將勢力擴張到東亞,因此與明朝爆發了這場海戰。

    剛開始的時候,葡萄牙人因為船堅炮利,佔據優勢,但是明軍畢竟是主場作戰,透過艱苦卓絕的戰鬥,明朝最終打敗了葡萄牙軍隊。

    這場戰爭,明朝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已經揭示出中國火器水平已經落後於西方的事實。

    但是正統十六年(1521年)相距朱棣永樂10年(1412年),兩者已經相差一百一十年之久。

    這並不代表,朱棣時期中國火器水平落後於西方,各種資料顯示,朱棣時期的火器水平應該是超越西方的,何須洋人來教我們使用火器,組建火銃隊?

    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到宋朝時期已經研發出藉助火藥進行射擊的武器,此後蒙古人更是利用火藥一路打到東歐,在東歐的歷史資料中,大概將此記載為“巫術”。

    這也意味著中國發明的火藥逐漸傳入西歐,歐洲十三、十四世紀的火器,基本都是在火藥引進後研發出來的,比如那個火門槍,在槍管裡面放置彈藥,然後引線發射,就是來自東方的技術,儘管歐洲火器在文藝復興之後之後取得長足發展,但是未必能夠超越中國。

    歷史真相,明朝中葉之前,中國火器領先西方

    在元朝末年的反元鬥爭中,各路反元起義軍為了推翻元朝的統治,大量採用了火器裝備,最後朱元璋的軍隊能夠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打敗元朝軍隊,完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取得北伐戰爭勝利的人,除了元朝自身腐敗,先進火器的出現,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國火器發展到巔峰時期,是在朱棣時期,雖然在朱元璋稱帝時朱棣只有七歲,並未參加反元戰爭,但是洪武十三年,十七歲的朱棣到燕京就藩,燕京地區是明朝防禦元朝殘餘勢力反撲的前沿,朱棣也因此多次參加北方的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在軍隊中頗有影響,這也是朱棣後來取得靖難之役最後勝利的重要因素。

    朱棣這樣武人出身的背景,在登基之後,並沒有放馬南山,而是五次親征蒙古,掃蕩元朝的殘餘勢力,維護了明朝邊境的安寧。

    正因為如此,在明朝朱棣時期火器得到長足發展,還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獨立成建制的火器部隊,在北征蒙古的時候,還採取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理念。

    明朝初期鑑於明朝的周邊環境,明朝統治者依然保持了一定數量的火器研發。尤其是在抗擊倭寇上,明朝還向北韓人提供火藥,組建專業的火器部隊。明軍在向南擴張中,也將火器擴散到了東南亞等地區。

    整體上來說,至少在明朝中葉之前,中國火器水平是領先世界的,所以《大明華年》中,軍營中出現一個“洋槍隊”,教明軍使用火器是有點杜撰的成分了。

    但是即使如此,我們也不能枉顧歷史真實於不顧,將“中不如西”的這樣的思想加入到歷史的各個時期,尤其是加入到明朝初期,這不是倒時間差,嚴重點說,這是從骨子裡就開始崇洋媚外!

    打不過,我們得承認,但是我們明明比他們強,還要認為我們不如他們,這不是謙虛,這是不自信!

    明清時期是東西方易位的時期,從清朝中期之後,中國的確不敵西方,但是在清朝中期之前,中國還是能夠與西方一戰,在明朝中葉之前,中國還是能夠打過西方,不然,當時的西方國家早就開始對中國實施殖民統治了。

    總結起來,大明王朝初期,尤其是在朱棣當政時期,會需要洋人幫助建立火銃隊?簡直就是笑話!

  • 8 # 開化者星球

    明朝5000先鋒軍在北韓被日軍火槍全殲,人命告訴你,明中葉中國科技正式落後於世界。

    這場仗讓明第一次知道自己的火槍落後。

    八股取士已實行百年,華夏科技創新能力正式消失。

  • 9 # 田客

    這部電視劇一如既往的黑明朝啊,慣例一如既往!名字倒是捧得高高的,然後在細節和轉折處使勁抹黑和扭曲,中國文人的一貫臭毛病!這和西方輿論控制、洗腦可謂不謀而合。一群犬儒找爹,有什麼奇怪的?但還是不得不澄清一下,整個明中前期,武力裝備都是吊打西方的,中國才是西方火槍的啟蒙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OPPO Reno4 Pro上的大字型設計是源自於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