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執著蝸牛1234
-
2 # 快速軍事一點通
1941年6月22日,德國實施“巴巴羅薩”計劃,舉全國之力進攻蘇聯,初期勢如破竹,但隨著德軍的深入,蘇聯人的抵抗越來越強,有感於局勢變化,希特勒迫切希望日本能牽制蘇聯在西伯利亞的兵力,夾擊蘇聯。然而日本在嘗試了兩次後,卻放棄了對西伯利亞蘇軍的牽制,那麼日本到底是怎麼考慮的呢?
縱觀二戰軸心國聯盟,德意日三國雖然有軍事聯盟但也有競爭的意味。
在軸心國聯盟建立初期,很明顯就能體現出德意在誰做聯盟老大上相互較勁。比如1939年德國征服波蘭,義大利就顯的心裡不平衡,急不可耐的發動對希臘的進攻,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爭高下的味道。而作為三軸心國之一的日本,肯定也有不服或與德國相比較的心理,你德國讓我牽制蘇聯,我日本就得乖乖的去牽制?
二戰時西伯利亞並沒有發現礦產資源,土地貧瘠,除了山,雪,樹,並沒有日本急需的礦產資源或石油,日本死磕蘇聯所得利益不大。
德日合力制伏蘇聯這頭“公牛”,德國能佔據肥沃富饒的東歐部分,日本即使打敗蘇聯,得到的只能是不毛之地,對日本本國利益不大。制伏蘇聯這頭“公牛”,德國得到的都是“牛肉”,日本得到的只能算是“牛尾巴”。所以日本對夾擊不是很積極。
張鼓峰,諾門坎,日軍的兩次失敗,信心大跌,進攻蘇聯得不償失。
客觀的來說,張鼓峰事件算是蘇日的一次遭遇戰,規模也不大,而且蘇聯當時還沒進行大規模清洗,戰鬥力很強,雖然日軍也派出了精銳之師,但總體實力還是不如蘇聯的。
諾門坎戰役是真正意義上日軍對蘇聯的一次試探性攻擊。而且日軍並未用全力,從日軍參戰部隊來看關東軍第23師團,並不是日本最精銳的部隊(日軍從第一師團到第二十師團是日本真正意義上的精銳部隊)而戰鬥結果是日軍傷亡8700人,蘇軍傷亡9700人,實際上日軍還略站上風,但由於日軍志不在西伯利亞,而又得盡德日盟國之約的一次正式試探,能勝則長驅直入(日本不嫌地盤大)稍敗則放棄“西進計劃”,更像是做給德國看的進攻行動。相比於日軍戰場上不死不休的架勢,諾門坎戰役更像是完成任務式的試探。
軸心國之間的相互較勁,西伯利亞又如此貧瘠,沒有日本需要的戰略資源,蘇軍頑強的抗擊,和“錯誤的認為”(蘇聯宣傳大勝日本)日本進攻蘇聯要付出很大代價,幾種因素共同使日本放棄與德國夾擊日本的計劃,轉而攻擊更有價值的區域。
-
3 # 大毛說史
不請自來。首先看下時代背景,二戰期間,德國、義大利、日本組成法西斯國家陣營,並達成同盟國條約,成為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也因此這三個國家被稱為“軸心國”。但好笑的是,這三個軸心國打了那麼多年,卻沒有找到一個軸心。
作為二戰中反法西斯中堅力量的蘇聯,是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國家。按說如果德國從歐洲方向攻擊蘇聯,日本從亞洲方向攻擊蘇聯,那麼會不會聯手擊垮蘇聯呢?但歷史並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一切的假設也只存在與人們腦海中的想象。那麼,為什麼德國不和日本聯手夾擊蘇聯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二戰中這三個國家進攻方向:
德國:以法國、英國、蘇聯為主要進攻方向
義大利:以希臘、北非為主要進攻方向
日本:亞洲方向
同為軸心國陣營,但德國和日本之間並沒有太大的交集,要給他們強行加一層關係,那就是日本和美國開戰,同時美國又和日本幹上了這點關係。打戰,打的不是交情,而是利益。再說,日本也不會說“我的兄弟去打蘇聯了我也去搭把手”這種話的。
但更為關鍵的問題還有一個:打不過,這個答案丟擲來也是有點搞笑
戰爭,對拼的是武器裝備的差距,人員戰鬥力的差距。起先,日本帝國抱著一統天下的理想來到天寒地凍的蘇聯,面對天生的戰鬥民族,日本軍隊只有一個字:跑...
很多軍事學家把二戰期間日本的軍事裝備力量和蘇聯進行了對比,得出的結論就是:日本和蘇聯差距一個時代具體體現在:
1 日本最為精銳的坦克部隊和蘇聯軍隊進行了一次“深層次”的戰爭交流後被徹底打爆。日本方面寶貝到家的裝甲師,為了給自己的89式坦克湊裝甲,把海軍的戰艦都拔了層匹,不想面對的卻是蘇軍T28裝甲部隊,T28重量是89式坦克的兩倍多,裝甲厚度比日軍的厚了兩倍,可速度卻也比89式的快了很多。你想想,這麼一個高速度、高攻擊、高護甲的玩意追在你的後面打你,誰不是一臉懵逼?打不過還TM跑不過,最後被蘇聯結結實實的日出翔...
2說完裝備差距,說說人員戰鬥力差距:我們都知道,由於氣候、環境等原因,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只有不到一米六......到北方的老毛子卻由於天寒地凍的氣候,還要面對各種猛獸的襲擊,所以都長的比較壯實,一般身高都在一米八。試想一下,一群一米六的日軍和一米八的老毛子拼刺刀...對不起,這畫面太美我想笑一會...
3 還有一次有趣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日本軍隊的鋼盔上都有個鮮紅的太陽標緻。這個標緻在土地上還看不出什麼特別的,但在蘇聯那冰天雪地的天氣,這紅色的太陽標緻格外妖嬈......這也是蘇軍狙擊手練靶子的最好方式...所以帶鋼盔的部隊傷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之後不得不把那個紅色的“靶心”給去掉。
在這之後,這幫逗逼都不敢去找蘇軍的麻煩了...
-
4 # 馮瑋
這個問題的答案非常明確:德國實施“巴巴羅薩計劃”進攻蘇聯,是1941年6月22日,而在2個月前的4月13日,日本和蘇聯已經簽署了《蘇日中立條約》,其中第二條規定:“如果締約一方成為第三者的一國或幾國的戰爭物件時,締約另一方在整個衝突過程中將保持中立”。也就是說,在蘇德戰爭爆發前,日本已經明確表示“中立”,所以“不與德國夾擊蘇聯”。
日本和蘇聯所以籤“中立條約”,有一點相同的考慮:蘇聯希望,如果蘇德爆發戰爭,可避免兩線作戰。日本則害怕在與中國激戰正酣時,被蘇聯後面“捅刀子”,也希望蘇聯“中立”。
《蘇日中立條約》的簽署,也意味日本徹底放棄了“北進計劃”。1938年下半年和1939年上半年,日本和蘇聯曾經發生了兩次武裝衝突:張鼓峰戰役的諾門罕戰役。之後,日本便試圖改善和蘇聯的關係。1941年1月6日,日本外務省制定了《對德意蘇交涉案要綱》,確定了對蘇關係的基本原則。
1941年4月7日,日本外相松岡洋右訪問莫斯科,翌日和蘇聯人民委員莫洛托夫舉行會談。雙方原則上同意簽署蘇日中立條約。但是,在要求日本放棄庫頁島北部權益問題上,由於日本不願做出讓步,交涉一度擱淺。但是,根據斯大林的意見,蘇聯提出,“在幾個月內努力解決關於庫頁島北部的權益問題”。由於這一涉及領土歸屬的難題被“束之高閣”,簽約談判迅速獲得推進。
當地時間1941年4月13日下午,蘇日雙方代表在莫斯科克裡姆林宮簽署了為期5年的《蘇日中立條約》,同時發表了《蘇日共同宣言》:“遵照蘇日於1941年4月13日締結之中立條約的精神,蘇日雙方政府為保證兩國和平與友好邦交起見,茲特著重宣言:蘇聯誓當尊重‘滿洲國’之領土完整與神聖不可侵犯性;日本誓當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之領土完整與神聖不可侵犯性。”
圖:簽署《蘇日中立條約》後斯大林和松岡洋右合影
-
5 # 陳皮果子
日本想過而且先於德國嘗試過。近代日本的崛起除了在甲午戰爭中打敗清政府以外,最大的步子就是1904-1905的日俄戰爭,穩住了日本對北韓的殖民統治以及加強了對中國東北的控制,這也是近代東方對西方少有的軍事勝利。因此日本在此後其實對俄羅斯是抱有勝利者的優越感的,尤其是30年代日本完全殖民了中國東北建立了“滿洲國”,實力大大增強。
1936年,日本與德國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義大利次年加入,其目標表面上指向的是蘇聯,當然深層的原因是希望改變協約國一戰後的利益分配格局。此後,日本人在1938年蘇聯和中國東北交界處的張谷峰交手過,真正的大動干戈則是1939年5-8月的滿蒙邊界諾門坎地區的戰鬥。諾門坎戰役蘇聯方面的指揮官正是日後歐洲戰場指揮官朱可夫將軍,雙方各投入了近6萬了,而且形成了裝甲部隊+空軍的立體作戰模式,雙方死亡人數都近萬。此戰讓日本意識到,蘇聯軍隊比當年的俄國軍隊要硬的多,而且在遠東對日本的防備是非常有準備的。而在此時(1939年8月),德國則和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這一度被日本視作德國對三國軸心協議的違背。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日本有自己的苦衷和戰略意圖。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閃電戰的威力以及蘇聯前期在西部擴張領土的不得人心使得蘇聯失去了大面積縱深,連首都莫斯科都面臨被攻佔的風險。按理說,這是日本再次對蘇聯動手的絕佳機會,就算是1941年4月日蘇簽訂了友好條約。日本沒出手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當時的日本在華侵略陷入了持久戰,日本始終無法拿下長沙-重慶一線,如果與蘇聯動手,日軍則陷入南北兩線作戰的境地;更重要的一方面則是日本戰略的選擇,日軍作戰所需要的石油和橡膠需要來自東南亞等區域,說白了日本需要以戰養戰,去佔領人口稀疏、氣候不佳的蘇聯遠東地區無法滿足日軍對資源的需求。而東南亞則不同,這裡有石油和橡膠,也有著相應的人口和優越的自然條件,而且殖民東南亞的歐洲國家此時基本被希特勒佔領(英國則是無暇顧及)。
日本在德國於1941年6月22日進攻蘇聯後是認真考慮過是否夾擊蘇聯的。日本決定南下的會議是在蘇德戰爭開始後的6月25日至7月2日召開的,日本內部的陸軍派系的確是主張北上的。只是考慮到前面提及的戰略需求,日軍最後選擇了南下,蘇聯避免了滅亡的境地,畢竟嚴格來說德國是可以完全單挑蘇聯勝利的,如果沒有美國對蘇聯全面的、從飛機坦克到生活用品的大規模、全方位的援助。但是,日本唯一失算的則是美國的態度,認為無論是南下還是北進都可以在避免和美國交鋒的情況下進行。
事實上,南下和北進的最大不同就在於美國介入的可能性,北進而美國因此介入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南下則威脅到美國在太平洋的利益,畢竟東南亞的菲律賓在1898年美西戰爭後就歸屬於美國。結果,日本一南下,美國就動用了禁運和石油絞殺的經濟制裁方式,戰爭並不一定需要用軍事手段,從此時起,而不是從珍珠港事件起,就註定了日本和美國在太平洋上不可能太平。
軸心國的感情是經不起考驗的,連面子上的互惠都做不到。此後,當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在4天后就對美國宣戰,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此時的大日本帝國並沒有投桃報李對蘇聯宣戰。從這裡恐怕也可以設想下,如果當年日本選擇了北進,和德國一起瓜分了蘇聯,那麼其結果恐怕是和1939年蘇德一起瓜分波蘭是一樣的,德國國防軍最終會將日本皇軍給吃了,畢竟日本除了海軍優於德國,陸空作戰實力則是與德國沒法比的。
-
6 # 志摩37918289
日本在張鼓峰和後來的諾門罕事件中被蘇聯狠狠的教訓了一下,意識到蘇聯雖然經歷大清洗,但蘇軍依舊保持了強大的戰鬥力。在歐戰全面爆發以後,以往的歐洲強國紛紛被德國打敗,日本便下定決心與德國結盟,但與德國結盟使美國非常惱火,且日本在法國戰敗之際先是佔領北印度支那而後又佔領南印度支那,直接的威脅到了美在亞洲的利益,因而美一面准許中國適用«租借法案»和派遣美飛行員來中國參戰,另一方面凍結日本在美資產,停止向日本出口廢鋼鐵,並聯合英國,荷蘭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德國在蘇聯的戰勢雖進展順利,但蘇聯任久節節抵抗,並未從遠東抽調一兵一卒。由於看不到蘇聯即將垮臺的跡象和國內日益嚴重的能源,資源危機,日本便放棄了北進,而選擇了南進
-
7 # 戰略論
其實日本是非常願意同德國一起夾擊蘇聯的,從德國閃擊蘇聯後不久日本隨即向關東軍增調大量部隊和武器裝備以加強備戰(即著名的關東大特演)來看,日軍確實有“北進”協助德軍一起消滅蘇聯的企圖,但是為何最終沒有付諸實施呢?
決定性的因素在於德國通知日本的時間太短了,直到入侵行動即將發起之際,日本大本營才收到德國入侵蘇聯的確切訊息,而日本此時根本沒有做好同遠東蘇軍開戰的準備。雖然通過了緊急動員使關東軍達到了70萬人的兵力,但是日本陸軍省對於對蘇作戰的兵力估計在100萬左右的兵力,而當時的日軍根本無法調集如此數量的陸軍,除非將中國戰場上的日軍撤出投入遠東方向,而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介於遠東冬季較為寒冷不適宜大規模作戰行動的考慮,日本當局認為如果不能在9月份即全部完成對蘇戰備的話,那麼在1941年日本陸軍則無法徹底解決北方問題,而僅僅不到3個月的時間顯然對於日本來說是不夠的,最終日本當局決定暫時不同德國一起夾擊蘇聯,除非出現特別有利的形勢。
隨著1941年日本放棄對蘇開戰,英美方面則加緊了對日本的防範和封鎖,石油和鋼鐵的禁運讓日本的侵略政策無法執行下去,日本方面估計如此下去只需2年日本海軍就無油可用成為廢鐵,日本的工業也將停頓,於是相比於消滅蘇聯,更為緊迫的任務擺到了日本面前,那就是奪取東南亞的戰略資源,維持自己的帝國擴張主義,日本的矛頭從北方轉向了南方。
-
8 # 玄坤文史
在1941年12月,德意日三國曾簽署過協議,德國從歐洲進攻蘇聯,日本從亞洲進攻蘇聯,合力消滅並佔領蘇聯,然而實際情況是德軍在蘇聯戰場受挫後,日軍任然對蘇聯無動於衷,只是採取防禦政策。
日本為什麼不進軍蘇聯呢?事實上在1939年日本就已經進攻過蘇聯了,這場戰役被稱為諾門罕戰役,雖然日蘇雙方均沒有正式向對方宣戰,只是分表代表著偽滿洲國和蒙古國戰鬥,但是這是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衝突,這場衝突爆發於1939年5月,結束於同年九月,這場戰役以日本大敗而告終,雖然蘇軍也損失慘重,但是至少讓日本也知道了蘇聯並不好招惹,於是在這之後一直到蘇軍進攻關東軍,兩個幾乎一直都保持一種和平的狀態。
除了日本已經見識了蘇聯不好惹以外,日軍不進軍蘇聯也有其他的原因,在之後日軍在中國的侵略中,也遇到頑強抵抗,另外為了奪取必要的石油資源,日軍不得不把主力轉向東南亞,但是轉向東南亞就必須打菲律賓,打菲律賓就必須先把美國太平洋艦隊幹掉,但是事實上偷襲珍珠港由於沒有打到美軍的主力,反而讓美國正式對日宣戰,日本在這時分身乏力,另外加上德軍在蘇聯戰場也遇阻,這時日軍在進攻蘇聯,既要在中國東南亞鞏固防線,又要增兵蘇聯,還要防止在太平洋地區的美國海軍,那樣只會加快納粹的戰敗。所以日德始終都沒有在戰略上真正的統一。
-
9 # 不正經的軍棍
敢不敢不是評價一個國家的軍隊如何作戰的,戰爭這東西有的是值不值,而不是敢不敢。蘇德戰爭爆發後僅僅半年,日本就襲擊了美國,日本有很多高層人士都是留美歸來的,大部分日本高官都清楚美國的實力,但是他們仍舊對美開戰了。這樣的話,你能說日本沒打蘇聯,是因為不敢麼?
日本當年的的確確有個北上和南下之爭,最後南下派掌握了主動,其原因呢,倒也不全是當年在諾門罕被蘇聯打怕了,最重要的是,進攻蘇聯不划算。日本想要的是油田,他之所以和美國開戰,就是被美國斷了油,他南下,就是盯上了東南亞的油田。而蘇聯的油田在哪呢,很遺憾,在高加索那邊,高加索在哪呢,裡海西邊,斯大林格勒以南的地方。這路途呢,是日本很難跨越的。
其實呢,以日本的當時所控制區域,想進攻蘇聯,想取勝,配合德國直接滅了蘇聯也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首先就是他進攻蘇聯,他打哪,這點很關鍵,1300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就讓日本人夠頭疼的了。最讓人懊惱的是,這地方連個鐵路都沒有,就那一條西伯利亞大鐵路,即便是現在俄羅斯遠東地區鐵路都是很貧瘠的,當時就更別提了。那問題來了,日本就算進攻蘇聯,他咋運兵,咋深入蘇聯腹地?不深入蘇聯腹地,你咋對蘇聯造成威脅?
當時蘇聯對於日本其實也是嚴格防禦的,蘇聯能夠保證的是頂住日本人的突襲,蘇軍一直陳兵百萬,在蘇聯遠東地區,坦克戰機數量也都是領先於日本的,即便是斯大林獲得了佐爾格的情報,知道日本不會進攻蘇聯,蘇聯抽調了遠東部隊支援莫斯科,但是依舊沒有放鬆對日本的警惕,遠東的兵力依舊是有增無減。
日本進攻蘇聯的結果十有八九就是:開車進入蘇聯境內,然後被遠東蘇軍狂刷人頭,最後倖存的日軍大部分凍死在路上,偶然看見個蘇聯人,立馬衝過去“達瓦里氏,投降的幹活,給口吃的就行”。
其實對於戰爭還有影響的一點就是對於對方開戰的決心的一種評估,當年甲午戰爭,大清一直低估日本開戰決心,九一八和盧溝橋同樣如此,像海灣戰爭,薩達姆也是低估了美國開戰的決心。這種例子太多了,日本在二戰中其實也有過很多次這種考量,日本要是沒考慮過,不會發動九一八事變和盧溝橋事變,這兩個他其實都算計對了。但是在北上打蘇聯和南下打美國的問題上,日本算對了一半。
蘇聯這會兒是屬於全國都打紅眼的局面下,對於戰鬥很多人都是很渴望的,日本一旦在這會兒入侵蘇聯,必然招致瘋狂反擊,諾門罕一戰就看出了蘇聯的決心了,更別提這打到火上頭的莫斯科戰役期間了。而美國則不同,那會兒美國有個孤立主義這麼個東西,加上一戰美國沒少死人,美華人不喜歡戰爭,日本想要的是,消滅太平洋艦隊,拿下東南亞,看看美國能不能和談。這會兒日本本部就在琢磨:要不咱試試.......?這一試不要緊,天皇都差點打沒了。
對於蘇聯,日本是惹不起,不敢惹,即便是惹了,也拿不到多少好處,往好了說,日本能在遠東和蘇聯打個平手,但是打平手有啥意義呢?往壞了說,他打蘇聯最差的結果就是集體在西伯利亞啃雪。但是南邊有個莫名其妙的美國霸佔廣袤的油田,日本高層一拍腦門:咱打美國吧。
-
10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1941年6月的時候德軍開始進攻蘇聯,蘇德戰爭爆發,歐洲東線戰場開始打響,那麼1441年的時候日本在幹嘛呢?這時候的日本是否有精力去管德國呢?我們先把時間線放到1941年,看看這時候的日本在幹嘛。
上高會戰(1941年3月15日~4月9日)、晉南會戰(中條山之戰)1941年5月、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9月~10月1日)、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就在這一年裡光是和中國政府軍進行大規模的會戰就有4次,而那些不計入這些時間段的小型戰鬥就更多。所以這時候日本已經還在中國戰場上無法脫身,但要指出的是,日本在戰略上還是有著巨大的優勢的。
雖然德國和日本算是盟友,但是並沒有實質上的合作,更不用說戰略上的了,而日本北上蘇聯不符合自己的利益,因為在1939年9月發生的諾門坎戰役雙方進行了和談,在1941年4月才剛簽訂《日蘇互不侵犯條約》,而北上蘇聯對自己也沒有太大的利益,因為這時的日本急需尋找一處資源地,由於曠日持久的抗日戰爭消耗了日本所積攢的物資,並且美國也在極力的限制資源的出口,而北方的顯然沒有這一個條件。
所以當日本正謀劃南下的時候,德國在歐洲發動了蘇德戰爭,其實如果日本攻擊蘇聯的話其實是給德國做"嫁妝",啥現實的利益也撈不著,如果南下奪取東南亞的資源地,日本可以立馬獲得石油、橡膠、礦石等現實的資源,所以此時配合德國夾擊蘇聯並不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而不是說像個在青春期叛逆階段的小青年那樣簡單的說"敢不敢"。相比之下,日本人敢惹德國不敢惹的美國
回覆列表
二戰中,日本為何不與德國夾擊蘇聯?
既是不想,也是不能。
一 不想
日本肯定不會與德國合作的,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問題!
1首先是相互不信任,缺少配合。誰先進攻就意味著很多的傷亡。
2都是侵略者,野心勃勃,都想侵佔更多的利益,很容易因為利益糾紛產生摩擦。
3都將既定目標作為囊中之物,豈容他人干涉。
二 不能
日軍要想與德國合作,它也得有足夠的兵力啊!本來日軍就把戰線拉的很長,陸軍大規模入侵中國。海軍又在太平洋戰場上與美軍打的水深火熱的。哪還有兵力支援它國!
以上言論,純屬個人淺見。不足之處,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