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冰雹藍天
-
2 # 浪里爾
有可靠的常規步槍,為何還要大規模換裝並無顯著技術優勢的無託步槍?
隨著上世紀六十年代M16在越南戰場上的廣泛使用,美國引領了世界小口徑步槍的潮流。美軍現役軍隊大部分裝備的是M4A1卡賓槍和M16A4突擊步槍。
以最早的M16步槍為例,M16主要分成三代。第一代是60年代裝備的M16和M16A1,第二代是80年代開始服役的M16A2,第三代的M16A4作為21世紀初美伊戰爭中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標準裝備,開始逐漸取代之前的M16A2。
除了早期有一些毛病之外,M16系列槍械逐漸成為了成熟且可靠的武器系統。最重要的是,這些現役步槍均經過了數十年的實戰考驗,效能可靠,這是任何新型步槍都無法比擬的。
美華人中左撇子的比例較高,使用無託步槍不如有託步槍方便大部分人都習慣以右手控制扳機進行射擊,所以無託步槍在大量生產時,都設計成以右手來控制,但西方人中左撇子的比例遠高於華人(例如美國45屆總統中,有8屆為左撇子。比較熟悉的有羅納德.里根、老布什、比爾.克林頓和奧巴馬),這就使得習慣用左手的人被迫改為用右手。
但在室內近戰方面,搜尋戰術動作中卻經常需要強迫改變抵槍部位在左右肩之間變換。無託結構的設計導致槍械拋殼口非常接近射手的面部,射手在抵肩射擊時,不能在兩個肩部間互換,這是無託結構一個最大的戰術缺點。
雖然有些無託步槍(以色列Tavor、奧地利AUG突擊步槍等)的拋殼口可以在左右換變,但是這需要一個野戰分解武器的過程,如此一來就不可能在實戰之中進行了。比利時FN F2000突擊步槍解決了無託步槍換手射擊的問題,採用前置拋殼口,但略為複雜的拋殼機構也導致FN F2000比較挑子彈,如果槍彈公差不配合,比較容易出現故障。所以使用過程中,無託步槍人機功效也略差於常規步槍,這在西方軍隊中將更加明顯。
-
3 # 瘋狗的輕武
原因沒那麼長篇大論的,當年越戰時候美軍M14被猴子的AK教做人,然後當時國內能拿的手,完成度比較高,能對抗AK的只有AR15 。
所以立馬上架搖身一變成了M16上戰場,雖然起初可靠性略微感人,但升級為M16A1後可靠性、精度、殺傷都非常令人滿意。
那會M16已經列裝全軍了,而且士兵受訓方式也都是這種有託步槍,大兵也喜歡。加上M16本身確實不錯,美軍真是錢燒的慌才會再花錢花時間去搞無託。
-
4 # 烽火觀察
因為美軍認為無託步槍訓練太麻煩了。所有美華人從小訓練射擊,都是使用有託步槍。突然到了新兵訓練換成無託步槍訓練,就會比較麻煩。
另外就是無託步槍的拋殼視窗距離士兵的眼睛太近,而且不適合左撇子使用。另外就是瞄準基線太短,不適合中距離精確射擊。換彈匣相對較慢,而且扳機力不容易調整。
最重要的是不容易進行變形,比如M4卡賓槍,有很多版本,各種長度的槍管,各種附屬配件,比如,反射瞄準鏡,全息瞄準鏡,M203榴彈發射器及其瞄準具、消聲器、後備照門、戰術燈、可見光/紅外鐳射指示器,夜視瞄準鏡……
子彈都有5.56毫米版本和7.62毫米版本,可以應對不同任務,根據不同槍管,口徑,配件,實現短突擊步槍,狙擊步槍,突擊步槍和班用機槍調整。也就是說,可以根據任務需求的不同安裝各種模組化任務系統,大體上實現一槍多用、一槍通用的設想。
而且M-4卡賓槍還有伸縮槍托,可以由身高不同,體重不同計程車兵,自己調節槍托的尺度。而且,還有最後一個原因,美國的槍械文化,就偏愛可以抵肩射擊,在中等距離擁有高精度的步槍。
無託步槍是機械化作戰的產物,適合士兵在裝甲車輛內攜帶和使用。步槍全長很短,攜帶和使用非常靈活。無託的槍托沒有調節的空間,對於身高不同的人確實還是個問題。
美軍主要是已經不再進行裝甲車輛內作戰的模式,美國裝甲車都沒有射擊孔了。主要就是靠裝甲車本身的槍炮進行戰鬥。步兵主要是下車作戰,進入城鎮,進行特種化作戰。
-
5 # 戰壕
原因有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歷史問題,其次就是美國對無託步槍並不待見。
二戰之後,美軍開始設計新式標準步槍,計劃取代現有的M1半自動步槍、M1卡賓槍、M1918勃朗寧輕機槍等,於是M14步槍應運而生,同時推出了革新的7.62NATO彈。而M14步槍服役時還沒有無託步槍,M14步槍依然是傳統設計。
後來就是著名的M16了,由於M14的表現糟糕,美軍各軍種陸續撤換了M14步槍,開始裝備M16系列步槍,而M16步槍也開始了在美軍中的輝煌生涯。而就是在這個時期,M16引領的小口徑槍彈開始流行,其5.56毫米槍彈直接成了北約標準彈藥,於是很多國家開始設計新式突擊步槍。
於是這個時期像法國FAMAS、奧地利AUG、英國SA80等無託式步槍開始出現,但是均要比M16出現的晚,自然無法產生足夠大的影響。而美軍在裝備M16系列步槍十餘年後,也形成了一定的習慣,包括訓練大綱、操作要點等,都已經非常成熟,加上換新的步槍並不會帶來革命性的提升,於是美軍也就沒油使用無託步槍。
同時,美軍由於使用M16系列步槍習慣了,因此後續的新式輕武器大多都是按照M16等的操作習慣設計的,比如著名的M4A1,直接就是在AR步槍基礎上改進的。後來的德國HK416步槍之所以競標美軍特種部隊武器中取得成功,就是因為其考慮到了美軍的操作習慣,很多地方比較類似於AR系列步槍,因此得到了更多的青睞。
-
6 # 國平軍史
其實,步兵槍械裝備對大國軍隊來說是自成體系的,當然,也和所在國士兵訓練包括打仗時的習慣有一定關係,自二戰結束以來,世界上參與大大小小戰爭最多的就是美國軍隊,正因為美軍實戰經驗豐富,因此對步兵槍械歷來要求就比較高。
從二戰中可以看出來,太平洋戰爭剛爆發時,就步兵手中的槍械而言,美軍和日軍事實上沒什麼太大的區別,用的都是5發栓動步槍,美軍裝備了斯普林菲爾德M-1903步槍,此槍裝備遠征軍時,華人都習慣稱“春田步槍”,而日軍裝備的則是三八式步槍和九九式步槍。
(M-1903春田步槍)
當時,美軍還在使用老舊的勃朗寧M-1917A1式水冷式重機槍,日軍裝備的九二式重機槍儘管有個刷油機構,被網上的軍迷冷嘲熱諷,但好歹是挺氣冷式機槍,因此步兵槍械上美軍對於日軍沒什麼優勢可言,雙方可謂旗鼓相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不如日軍。
但自瓜島戰役以後,美海軍陸戰隊裝備開始大換裝,人手一把8發彈倉漏夾供彈的M-1加蘭得半自動步槍、班長一把20/30發直彈匣供彈的M-1湯姆遜衝鋒槍,稍後又投入了15發彈匣供彈的M-1式卡賓槍,以及30發彈匣供彈的M-3式衝鋒槍。
(M-1加蘭得半自動步槍)
這下美日兩軍對陣時,可以說美軍步兵的火力徹底碾壓了日軍步兵,是日軍戰損率遠在美軍之上的一個重要原因,當然大部分日軍其實死於美軍艦炮和戰機轟炸之下,但半自動和自動槍械在相同單位時間內,輸出的火力要遠超栓動步槍,日軍確實是器不如人。
越戰時,美軍使用的是在M-1加蘭得半自動步槍基礎上研發成功的M-14步槍,由於此槍全槍長有1.18米,20發彈匣供彈,發射的是大威力步槍彈,不但後坐力驚人,而且在叢林戰中難免磕磕碰碰,使用確實不方便,且火力也遜於對手全長不足1米,30發彈匣供彈,發射中間威力步槍彈的AK-47步槍和在AK-47步槍基礎上仿製的56式衝鋒槍。
(瑪斯無託自動步槍)
因此,美陸軍採購了剛研發成功不久的AR-15步槍,被重新命名為M-16步槍,是全球第一把正式裝備軍隊的小口徑步槍,儘管初期由於發射藥的問題,加上美國大兵疏於保養等原因,M-16步槍故障率很高,但經廠商調整了發射藥,指導美國大兵注意保養以後,M-16步槍效能就大為提高,成了美軍步兵班的中流砥柱,足以對抗對手的AK-47步槍和56式衝鋒槍。
從M-1903春田步槍,到M-1加蘭得半自動步槍,再到M-14步槍,以及M-16步槍,美軍步兵槍械的發展,是有軌跡可尋的,同時也是一脈相承的。
(M-14自動步槍)
經歷了從栓動步槍到半自動步槍、自動步槍和小口徑步槍的演變,中間美華人跳過了中間威力步槍的發展階段,從大威力步槍,直接進入了小口徑步槍的行列,從而引領了全球步兵槍械的發展趨勢。
但美軍的步兵槍械,採用的都是傳統的有託結構,變化的只是步槍槍托的材質而已,從木託到金屬,再到工程塑膠,絕對沒有趟所謂無託步槍的渾水,顯然與美軍步兵的訓練和戰鬥習慣有關。
包括蘇聯以及日後繼承蘇聯大部分衣缽的俄羅斯,在步兵槍械的研發和裝備上,也是一脈相承地使用了有託步槍,也沒有趟無託步槍的渾水。
(M-16自動步槍)
率先趟無託步槍渾水的法國和英國軍隊,正在淘汰各自的瑪斯無託步槍和L-85A2無託步槍,進而購買黑-科公司的HK-416有託步槍,令這把槍械在軍界的名聲大振,隨之售價也水漲船高,法國軍方和英國軍方都替黑-科公司做了非常好的廣告,即無託步槍不行,還得迴歸傳統的有託步槍,讓跟風無託步槍的國家一臉懵懂。
綜上,步兵使用傳統的有託步槍,從老子開始到兒子再到孫子,都已經非常習慣了,突然來了一把彈匣在扳機後面,左撇子使用起來欲哭無淚的所謂無託步槍,就不說瞄準基線高了,怕又被人亂噴。
對於無託步槍,真的有許多士兵難以適應,非得適應的前提就是,影響了士兵戰鬥力的提高,這是毫無疑問的,人槍合一,才會發揮士兵最大的戰鬥力,非常佩服有豐富戰鬥經驗的美軍和蘇俄軍隊,有很強的定力,就是不趟無託步槍的渾水。
-
7 # 美好生活需要激情
軍事裝備的發展方向,實質上是由實戰需求決定的。槍械也不例外。美軍之所以不是用無託步槍,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歷史慣性和使用習慣問題。
美軍的自動武器發展,是有一定的歷史脈絡的,二戰時美軍基於M1伽藍德半自動步槍基礎上,為了適應機械化部隊計程車兵使用需求,發展出了短小精幹的M1/M2卡賓型步槍,不僅縮短了全槍長度,還引進了彈匣設計,使得火力持續性大大提升。由於其出色的表現,在二戰末期,幾乎替代了M1伽藍德半自動步槍,成為步兵班組的常用武器。
其後,由於北韓戰爭的爆發,M1卡賓槍暴露出低溫耐受性和穿透力問題,因而在50年代,美國軍方便提出了新一代步槍的換裝要求,經過一系列測試,最終M14步槍成為了M1的繼任者。但是因為槍械實在過長過重,雖然威力和精度極為可觀,但是在隨後的越南戰場中,其自重和彈藥負載重量成為了美軍士兵的一個噩夢。因而換裝不久,又被高層提出汰換。此時,M16自動步槍應運而生。
在1960年代研發M16步槍時,Famas(1967-1971年在研)、AUG(1977年在研)這兩型突擊步槍甚至還沒提出概念,同期,世界上的主流槍支多數仍舊為傳統佈局的步槍(如蘇聯AK47),所以美軍新槍的研發採用傳統佈局自然是意料之中。而涉及到機械化步兵隨車作戰的需求來說,M16A1步槍全槍長986 mm比之M14步槍全槍長1118 毫米已經大大縮短,比之M1卡賓槍904mm的全槍長度也相差不多,因而對於隨車步兵而言,基本足以操作——當然,越南戰場上使用全封閉式運輸載具確實還是少,所以M16這個長度暫時還不是很有影響。
當FAMAS、AUG等無託步槍出現後,世界各主要國家已經紛紛進入裝甲車伴隨作戰的時代,同時,戰爭也越來越多的由野外衝突改為城市內的房屋清除作戰了,這時候步兵武器就需要照顧士兵乘車作戰需要了。對於有步槍卡賓化傳統的美軍而言,M16在越南戰場上表現出來的缺點在後續幾次改進中已經解決得差不多了,而且後續型號的表現也委實不錯,那麼幹脆大手一揮,繼續修改吧!於是美軍在M16的基礎上,出現了A1-A4系列常規改型,90年代出現了M4系列卡賓槍改型。
除了歷史慣性以外,由於美國民間濃厚的擁槍傳統,很多美華人實際上習慣了傳統佈局的步槍操縱,如果部隊換裝使用無託式步槍,還需要重新建立射擊使用習慣,其中花費的時間精力就有點太大了。
再者,由於無託式步槍縮短了全槍長度,講拋殼窗改至槍托部位,略微靠後,在設計中拋殼可能會導致砸中自己,而火藥氣體也會對射手產生不良干擾。考慮到這兩個因素,無託式步槍不討喜也是正常的了。
-
8 # 兵說
眾所周知,有託步槍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但自從無託步槍問世、受到大部分國家推崇後,有託步槍的“地位”就受到了影響,人們在這幾十年裡也經常探討這兩種步槍的優劣勢。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AUG、法瑪斯等無託步槍相繼出現,併成為了一些國家的制式步槍,自此,無託步槍風靡全球,而中國也不甘落後,並造出了95式無託步槍槍族,然後大規模裝備部隊,取代了之前的81式。就當大部分國家都在推崇無託步槍時,美軍為何無動於衷,仍然使用著有託步槍呢?
無論是有託步槍還是無託步槍,都存在著優缺點,就拿無託步槍來說,它全槍重量輕、長度較短,便於士兵攜帶,特別是在做一些戰術動作時,持無託步槍躍進顯得更靈活。但它的缺點也特別明顯,如換彈速度相對較慢、瞄準線高度太大、炸膛威脅性大等,所以美軍權衡利弊,還是使用著有託步槍。
除此之外,美軍的軍隊太過龐大,如果將現役的有託步槍全部換掉,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首先採購槍械需要大量的資金,其次是如果美軍使用有託步槍,他們又得重新操練無託步槍的技能,難免有些麻煩,這兩點都是美軍無法接受的,更何況有託步槍還有那麼多優點。
總之,一個國家的軍隊用什麼槍,是由其實力、安全、成本等多種因素所決定的。目前無託步槍的缺點還沒到必須要換的地步,而有託步槍也不是全面佔據優勢,它同樣存在難以消除的缺點。美軍其實也對無託步槍進行過多次試驗,但是他們好像對槍械不感興趣,反而花費大量精力和資金去研究那些遠距離武器。
回覆列表
無託步槍,其實冰雹認為有點雞肋,感覺有點像當年美國為了自己海軍實力穩居第一,而在全球大肆宣傳航母無用論,最終前蘇聯深信不疑,中了美國的招,最終連那艘“烏里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拆除了,但是回過頭來,美國卻大力發展航母,臉皮子氣紫的蘇聯再也無力建造航母,直到解體。
今天有些國家發展的新一代自動步槍,顯然是中了美國再次宣揚的無託步槍優勢論的招數,但是實際證明,無託步槍在實戰訓練使用中存在非常多的問題,比如後坐力的問題,再比如沒有槍托士兵在據槍中很不適應,還有一旦有近身使用時,無託步槍明顯處於略勢。
也正是看到了無託步槍的諸多問題,現在作為主力裝備、制式武器裝備的個別國家也開始了向著新一代有託步槍的裝備。
以上就是美國自始至終都不採用無託步槍的根本原因,想想裝備無託步槍還在不斷宣揚其好處的國家真的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