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漫726

    約公元前1045年,武王完成第一次分封后去世不久,西周便爆發了武庚、管叔、蔡叔、霍叔聯合進行的一次大規模反叛活動。“攝政大臣”周公東征,誅武庚,殺管叔,放蔡叔,廢霍叔為庶民,從而穩定了西周的統治。

    首先看三叔叛亂的理由。《史記·周本紀》記載:“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諸侯畔周,公乃攝行政當國,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與武庚作亂,畔周。”也就是說,管叔等人懼怕周公有取代成王的野心。這個理由在表面上看是有根據的。因為殷商的傳位元方式是以兄終弟及為主、父死子繼為輔的。那麼西周剛剛建立,也很可能沿用商朝的傳位元方式。周公是武王的弟弟,而且擁有極高的威望,在《史記·管蔡世家》中載,“同母昆弟十人,唯發、旦賢,左右輔文王”,說明了周公的地位不較武王為低,那麼周公可能會對武王傳位於子表示不滿而想取而代之。重要的是周公當時已稱王,在頒佈的一些誥命中,皆有“王若曰”句,如《尚書》中《大誥》《酒誥》等。

    但是,仔細分析,“周公之為不利於成王”的原因其實是站不住腳的。第一,在《史記·周本紀》中記載:“武王病,天下未集,群公懼,穆卜,周公乃祓齋,自為質,欲代武王,武王有療。後而崩,太子誦代立,是為成王。”周公願代替武王而死,可以說明他沒有取代武王的野心,更不會在武王死後,自己也漸老之時取代成王。

    第二,周公地位雖高,但無論是父死子繼還是兄終弟及的傳位方法其實都輪不到他來繼承。《史記·管蔡世家》中對武王、周公、管蔡霍三叔的關係做了明確說明:“其(文王)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伯邑考在文王駕崩之前就已死去,於是立武王。按父死子繼的傳位方法,那麼就該立武王長子成王;按兄終弟及的傳位元方式,就該立僅次於武王的管叔而不是次於管叔的周公。

    第三,周武王當初讓紂的兒子武庚仍繼承殷王位,統治殷商故地。武王又安排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駐守在殷都周圍的邶、鄘、衛三國。三監叛亂,又和殷商舊地東夷的徐、奄、薄姑等方國串通,叛亂局勢十分嚴重。周公親自東征,既然有能力征服這麼廣大地域內的叛亂,自然也能再“西征”打下鎬京。他既然能不顧兄弟之情殺管叔,放蔡叔,自然也能殺武王之子成王。但東征勝利後,周公功成身退,還政於成王,說明他並無此心。既然周公並無此心,那三叔為何還要叛亂呢?其實,由武王、周公、管蔡等兄弟之間關係就能說明原因了。武王的弟弟中管叔最長,按照兄終弟及的慣例,他有資格繼承王位。如今周公立武王子成王,成王年幼,周公自己稱王執政,這引起了武王群弟的不滿和猜忌。《尚書·金縢》載:“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在這種情況下,管、蔡與武庚聯合作亂。想奪權的不是周公,而正是賊喊捉賊的管叔。

    再看武庚也跟隨三叔聯合叛亂的原因,在《史記·管蔡世家》裡記載:“管叔、蔡叔疑周公之為不利於成王,乃挾武庚以作亂。”他是被“挾持”作亂的。可能是三叔要找一個比較有威望的人來服叛亂之眾。就像項梁舉事時也找了個楚國遺民楚懷王作為名義上的“帶頭大哥”一樣。但武庚真的是“挾以作亂”的嗎?恐怕不是。《史記·殷本紀》裡記載:“周武王遂斬紂頭,縣之(大)白旗。殺妲己。釋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封紂子武庚祿父,以續殷嗣,令修行盤庚之政。”周人取得了政權後,並沒有完全消滅殷商國家,而是根據當時人們“滅國不絕祀”的原則,保留殷人的祭祀。亡國之人,沒有被殺,而被封祿父,以續殷嗣。按理說應該是感激不盡了,又怎麼會叛亂?而且,怎麼會有一個人被挾持著叛亂的說法?就算是後來的楚懷王,雖然事事對項羽言聽計從,但至少是心甘情願揭竿而起的,如果不是真心願意,武庚怎麼會叛亂?所以,武庚似乎有復國之心的嫌疑。

    最後談談周公,其實周公當時正處在一個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上。《史記·周本紀》記載:“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諸侯畔周,公乃攝行政當國。”周公怕諸侯欺成王年少而不服起兵叛亂,於是“攝行政當國”。但最後還是出現了三叔“畔周”,其原因是不服他“攝行政當國”。也就是說,不論是年少的成王執政還是德高望重的周公執政,“畔周”都是不可避免的。而周公既在輔成王時獲得了一時的權力,又在東征時平叛有功,樹立了更大的威信,還不貪戀權力,“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長,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在各種權力鬥爭中游刃有餘,功成身退,留下了千古美名。周公的為人處世之道,實令後人敬仰。

    三監之亂是西周剛剛建立之時發生的一件大事。周公東征平叛,擴大了西周的統治範圍,穩定了西周的統治,而且基本形成了以嫡長子繼承製為最大特點的宗法制。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隋朝驍果軍在弒君北返時會遭到各路人馬的合力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