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踏火逍遙說魚
-
2 # 農牧生態迴圈實踐者
水產養殖中水中的溶氧往往是限制產量的一個主要因素,因此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我們首要的任務就是將水體中的溶氧問題解決好。
那麼在水產養殖中溶解氧管理常見的問題有哪些,如何解決?
1、光合作用:水體中的藻類及水生植物在晴好的天氣裡,光合作用強烈,可產生大量氧氣溶解於水中。這些溶解氧可均勻分佈在水體中,底部不容易缺氧。
2、空氣擴散:當水體溶解氧飽和度不足時,空氣中氧會透過擴散作用溶於表層水中。夜裡、陰天等時段,這種情況就會出現,但主要解決的是“表層水”的溶解氧不足問題。
3、人工增氧:主要為開啟增氧機、換水和撒增氧劑等方式。
開增氧機可以打破池塘水體分層問題。後兩種方法實際上都是救急用的方法,當然,在水產養殖中後期,採用這些方法,更有助於提高產量。
水產養殖中溶解氧問題實際上,養殖水體中溶解氧問題無外溶解氧不足和溶解氧過高。
溶氧不足
1、自然狀況
溫度問題不容忽視。氧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此外水產動物和其它生物在高溫時,耗氧也會增加。
天氣因素影響很大。天氣陰雨、或氣壓低,無風等情況下,會加速水體中溶解氧的失衡,導致水體缺氧。
2、飼養管理
養殖密度:養殖池中放養密度越大,生物的呼吸作用越大,生物耗氧量也增大,池塘中就容易缺氧。
改底調水:水產養殖過程中的日常管理不足,底部問題逐漸累積,生物及化學耗氧量都會增大。
增氧管理:加水、開增氧機、直接用增氧劑等。相對來說,都是預防水體缺氧的方法。沒有適時採取這些措施,無法保持養殖水體的水質是活的,也就會造成缺氧。
3、水質變化
多元化藻類平衡要注意。養殖水體中的各種藻類要達到生長平衡才行,否則水體就易缺氧。所以,水中的“藻相”平衡,是保持水質的關鍵因素。
有機物分解的氧化作用:隨著養殖程序,池中有機物累積越多,細菌就越活躍,大量的細菌以及它們分解有機物的過程,通常要消耗大量的氧才能進行,因此容易造成池中缺氧。
無機物的氧化作用:水中存在低氧態無機物時,如硫化氫、氨氮、亞硝酸鹽等,會發生氧化作用消耗大量溶解氧,從而使池塘中溶氧量下降。
溶氧過高
對於水產養殖來說,水中缺氧對水生動物的產量和健康影響大。但也並不是水中的溶氧越高越好,溶氧過高有時同樣會危害到養殖動物。
最常見的就是氣泡病,這是典型的因水中的溶氧過高(當然別的氣體在水中過高時,也會出現氣泡病)而影響到水生動物的例子。
以魚為例,輕的只是氧氣進入魚的鰭條,引起鰭條出現氣泡;但更多的是魚將氣泡吞下之後,在腸道內形成氣泡,這種情況對於苗的危害較大。
養殖水體中的氧消耗水體中溶解氧的消耗主要是生物耗氧和化學耗氧。
生物耗氧指水體中魚蝦蟹類、浮游動物等動物呼吸,及夜間無光時,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呼吸耗氧。
化學耗氧指水體中有機質等在細菌作用下氧化分解的耗氧,而往往水體中化學耗氧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一般達耗氧量的72%。
大量研究表明,池塘溶氧的消耗主要是池塘中水中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水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氣,俗稱“水呼吸”。這部分耗氧佔溶氧總收入的70%左右;晴天由於過飽和的氧氣向空氣中溢位的數量僅佔到10%左右;養殖物件的耗氧並不高,僅僅佔一晝夜耗氧的15%-20%左右。
養殖水體中溶解氧問題的解決清楚了溶解氧消耗的機制,降低溶解氧措施也就不難了。關鍵是實施的方法是否有效。
當池塘出現缺氧時,人們常常會認為是養殖物件的貯存量過大所導致,實際上往往是由於有機物質的大量耗氧和水質惡化所引起的。大量的有機質貯存於池塘底部,極易形成“溫躍層(隔離層)”,底層的有益微生物由於氧氣缺乏,繁殖數量下降,導致了底質惡化。
因此,主要採取的措施可以是:
建立良好的“菌相”、“藻相”平衡,穩定水體中溶解氧的含量及均勻度;
調整投餵策略,減少飼料殘餌量。既節約了飼料,又降低了養殖水體“養分”負擔。
定期補充高效的有益菌,快速處理水體中殘餌、糞汙,避免化學耗氧物質過多產生。
水體中溶解氧的含量直接關係水產動物的生存與繁殖,當溶解氧含量低於2.0毫克/升時,水生生物將受到嚴重威脅。同時,還會產生一系列生化過程,如有害細菌大量繁殖,氧化還原電位下降等。尤其是底層極度缺氧時,厭氧腐敗菌大量滋生,沉積物變黑,放出硫化氫、甲烷等有害氣體。
可以考慮的措施是:
開啟增氧機,打破“躍溫層”,使上下水層得到交換;
養殖前期,調水培藻,可起到很好的作用;養殖後期,則需要“化學改底 + 微生物分解”措施;
換水,也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水質變化強烈時,換水就顯得太慢了。
一般養殖池塘要求養殖水體中的溶氧應保持在5-8毫克/升,至少應保持3.5毫克/升以上。溶解氧在4毫克/升以上,動物生長正常,原則上要求溶解氧越高越好。隨著水體中溶解氧的提高,養殖動物攝食量加大、生長速率提高。
若溶氧低輕則使生長變慢,易發疾病,重則浮頭死亡;而溶氧過高又會引起氣泡病。所以,要保持養殖水體維持“溶解氧”的平衡能力非常重要。
-
3 # 蛙農小天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溶解氧的管理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①清塘消毒時必須做好生物清塘,使用安泰爾、枯草芽孢桿菌、泰保菌王、黑神底改或底質保健素等優質高效微生物製劑,對被消毒殺死的動植物屍體進行徹底的分解,並轉化為藻類所需的營養鹽,這樣做不僅消除養殖隱患,減少日後養殖過程中有機物的耗氧,還能有利於肥水培藻。
②制定科學合理的放養密度,避免片面追求不合理的高密度。在高密度養殖和水位較深的池塘,應形成迴圈、立體式增氧。“迴圈”指池水往同一方向流動,“立體”指既有表層增氧,也有底層增氧效果。選擇優質飼料,減少殘餌量;不過量投餌,減少糞便排洩量,減少細菌生物的耗氧量。
④經常抽排底層水,添、換新鮮水。根據水體有機物含量、浮游生物量、水質老化情況等及時加註新水,提高水體溶氧量。暴雨後表層淡水缺氧,應排表層水,並開動增氧機。合理使用增氧機,特別是應抓住每一個晴天,在中午將上層過飽和氧輸送至中下層水,改善底層溶氧狀況。陰雨天、天氣悶熱、低壓低氧或使用了活菌有短暫耗氧時,及時補充外源氧如顆粒氧、底加氧。
⑤如水質粘滑、泡沫堆積或水質有腥臭味,說明水的張力大,通透性差,溶氧能力低,
容易導致對蝦缺氧浮頭,應及時用水靚爽+安泰爾+黑神底改浸泡後全池潑灑,即可最佳化水質,緩解低溶氧狀況。
⑥整個養殖生產期間,要定期使用黑神底改、底質保健素、護底康、底質保護神,及時分解底質汙物,減少底部有機汙物耗氧;經常使用安泰爾、枯草芽孢桿菌、泰保菌王、北部灣1#、北部灣2#配合肽肥、氨基酸肥水素或能力多肥水膏調節水色,維持嫩爽水質。
-
4 # 珠海禾蟲哥
水產養殖,決定養殖產量的主要因素是溶解氧,一般來說溶解氧上來了,養殖產量也會跟著提升,那麼在養殖過程中對於溶解氧的問題有哪些呢?該如何解決?
溶解氧不足在養殖過程中,很多人對於溶解氧沒有直觀的認識,雖然在平時的宣傳工作中,我們都會強調池塘溶解氧要>5mg/L,但是由於在前幾年很少使用溶氧儀,所以很多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都不知道水體裡的溶解氧有多高,往往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魚塘處於亞缺氧狀態。那麼是什麼因素導致的魚塘缺氧呢?
養殖密度,我們都知道養的魚多了,呼吸的多了,那麼肯定會影響池塘裡的溶氧水平。
天氣,說起天氣有分為很多種情況。比如悶熱,也就是氣壓低,這時候水體裡的氣體就容易散失到空氣中,而空氣中的氣體卻不容易溶解到水體裡;還有就是陰雨天,陰雨天主要是因為沒有光合作用,也就是池塘裡的藻類沒有產生氧氣,但是它們的呼吸作用卻一直在消耗氧氣。
池塘裡微生物的數量,在養殖時候我們比較少去關注微生物的數量,但是微生物是很複雜的,有耗氧的也有厭氧的,如果池塘裡耗氧微生物大量繁殖,也會引起溶解氧不足。
機械增氧水平。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增氧的手段也多樣化,池塘中開的增氧機數量也會影響著溶解氧。
溶解氧過高聽說過溶氧低的,很多人卻不知道溶解氧過高也是一個大問題。在一般情況下,多數魚塘很少出現溶氧過高的問題,但是有時候魚塘藻類旺盛,中午太Sunny照又較強,而消耗氧氣的養殖生物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就會產生溶解氧過高的現象,我們也稱之為過飽和。
應對措施溶解氧,我們一般要求要保持在5mg/L以上,如果過低,我們要及時進行增氧。對於不同情況下產生的溶解氧低,我們會採取不同的操作手法,但是加開增氧機是一個常規操作,其次要根據魚塘的情況適當潑灑一些增氧粒或者表面活性劑。
-
5 # 農事隨談
從事水產養殖,經常會和“溶氧”打交道,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水裡的氧氣。氧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水產動物也一樣,在水裡生活,就需要氧氣來維持生命。在養殖的過程中,由於氣候變化或水質惡化,造成水裡的溶氧偏低,養殖戶就要採取措施,針對溶解氧進行改善管理,養殖的魚、蝦才能正常生長。
溶解氧對於水產養殖的重要性“養魚先養水”是水產養殖戶經常說的一句話,養水的目的就是搞好水質環境,增加水中的溶解氧。溶解氧是水產養殖的三個要素之一,它是由多種因子形成的物質。從魚類能量轉換的角度來進,吃了水中的餌料後經過消化,將食物中的能量轉換成自已生長所需的能量,加以利用,才不斷會長大。能量在轉換的過程中,氧氣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水裡的溶解氧不足,能量轉換也會中止,魚類生長就變得緩慢。
池塘在氧氣充足的情況下,水裡有魚類沒有吃完的餌料,還有排洩的糞便,會被微生物分解成可溶性的有機物,經過水體迴圈,轉變成無機物,這樣就可以避免有機物過多,產生有害氣體汙染環境,在有機物轉變的過程中,氧氣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養殖過程中容易造成溶氧不足的問題點不管是養魚還是養蝦,投放密度很重要,不能單方面的追求效益而過量投放苗種,有很多的養殖戶出現溶氧不足,都是由於投放密度過大造成。一個池塘就那麼大的水體面積,養殖的動物密度過大,活動空間受限,氧氣分解無法維持正常的生態平衡,引起缺氧,需要人工干預才能維持正常溶解氧水平。養殖池塘在培藻的時候,水體過肥,水生植物的覆蓋率太高,整個池塘都長滿了水草,在這樣的環境下,水草消耗了水中的大量氧氣,透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和水草耗氧量不成正比。氧是微溶於水的氣體,如果水草面積過大,產生的氧氣無法進入到水下層,會直接溢位到空氣中,造成水下層的溶氧不足。養殖了多年的池塘,在上一季養殖完成以後,沒有進行清塘清淤就開始投放魚苗繼續養殖,這樣的池塘底部淤泥過厚,累積了很多的硫化氫和亞硝酸鹽等物質,到了高溫季節,水位下降,有害物質會大量分解,消耗水中的溶氧,產生有毒氣體,造成水中的溶解氧偏低。溶解氧不足會產生哪些危害水產動物對於氧氣的需求量很大,在透明度比較低的池塘中,由於有的浮游生物有自蔭作用,在水下底層的呼吸就要大於光合作用,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會出現較大範圍的無氧區,在這種狀況下,遇到悶熱雷雨的天氣,極易發生魚類浮頭的現象。下層無氧水與上層水混合,導致整個池塘的溶氧偏低,引起魚類窒息。養殖的魚類還有一些沒有脊椎的動物,都是靠鰓來從水中吸取溶解氧,用來維持正常生長。水中的溶解氧不足時,動物不能吸取到維持生命的氧氣,就會出現缺氧的症狀。當水中的溶解氧低於最適宜的濃度,儘管不會威肋到動物的生命,但會影響到生長和發育。溶解氧不足的解決方法當池塘裡出現溶氧不足,最直接的方法是撒增氧顆粒和開啟增氧機裝置,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種型別的增氧裝置,用得比較多的是葉輪式的增氧機,可以加快水體對流交換,增加水中的氧氣,將水中的二氧化碳排出。開機時間根據天氣和池塘缺氧情況來定,要保證魚類不會發生浮頭的現象。如果是投放密度過大,養殖的魚類可以先捕撈一批上市銷售,解決空間擁擠的情況。沒辦法進行換水的情況下,可選擇使用改良藥物來調節水質,減少硫化氫氣體的產生。在晴朗的天氣,可以使用光合細菌來進行改善,不僅能增加水中的溶氧,還可以作為魚類的餌料,提高抵抗力。
在規劃養殖品種時,可以採取套養的方式,利用兩個品種食性、生活空間的差異,達到改善水體環境的作用。像鰱魚和鱅魚同時套養,它們生活在不同的水層空間,合理利用了養殖空間,對水體中的有機物充分利用,減少腐化分解,保證了水中的溶氧不被消耗。
總結:對於水產養殖動物來說,養殖過程中除了水之外,氧氣就是最基本的條件,溶解氧對於所有水產動物是產生代謝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合適的溶解氧濃度決定著水產動物的行為和生長,養殖戶要重點做好溶解氧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證水產動物的正常生長。
回覆列表
水產養殖中溶解氧管理常見的問題有哪些?如何解決?
水產養殖中水中的溶氧往往是限制產量的一個生要因素,因此在養魚的過程中,我們首要的任務是要將水體中的溶氧問題解決好,那麼在水產養殖中溶解氧管理常見的問題有哪些呢?我們將如何來解決?踏火根據個人經驗來說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溶解氧不夠:這個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缺氧,對於水體缺氧的處理方法有很多種,如加水、開增氧機、直接用增氧劑等。這些相對來說都只是一種一救急用的方法,對於預防水體缺氧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養殖水體的水質是活的,也就是說水中的各種藻類要達到生長平衡才行,否則水體就易缺氧。水中的藻類過多白天確實會給水體提供大量的氧氣,但是到了晚上之後其同樣會消耗大量的氧,這時水體很易缺氧,而水體中的藻類過少的話,則相當於死水,根本沒有緩衝力,這種水同樣易缺氧,因此在整個養魚過程中要確保養殖水體有活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