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澹奕
-
2 # 小南讀
具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一篇順治的遺詔上看一看這件事的一些端倪。
【宗皇諸王貝勒等,皆系太祖、太宗子孫,為國藩翰,理應優遇,以示展親。朕於諸王貝勒等,晉接既正東,恩惠復鮮,以致情誼睽隔,友愛之道未周,是朕之罪一也。滿洲諸臣,或歷世竭忠,或累年效力,宣加倚托,盡厥猷為,朕不能信任,有才莫展。且明季失國,多由偏用文臣,朕不以為戒,反委任漢官,即部院印信,間亦令漢官掌管,以致滿臣無心任事,精力懈弛,是朕之罪一也。】——《順治遺詔》
從這是順治的遺詔,也是罪己詔。當然個人認為這可不是順治本人寫的,但結合順治時期的一些政策,我們可以看出順治其實是清朝皇帝之中比較重視漢臣的,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使得很多滿洲貴族極為不滿,當然也包括代表著滿洲貴族利益的孝莊。
當時以索尼、蘇克沙哈、遏必隆和鰲拜為首的滿州貴族也一直在爭取利益,排斥漢臣,這也與順治之間起了不小的衝突。但是為何順治會委任這私人為顧命大臣輔佐新皇帝?其實個人認為這不是順治委任的,而是滿州公推的結果,當然有這個能力的也只有孝莊了,孝莊本身也是代表著滿州的利益。
順治死後議定諡號,漢臣吏部尚書孫廷銓上表以“高”為諡號,這可是開國皇帝能有的最高榮譽了,但是卻被四大顧命大臣給否決了,最後還是以“章”為諡號,這可偏下的平諡(比如明宣宗朱瞻基,有點否認皇帝的做法的意思),從這方面可以看出,滿州貴族與順治之間的矛盾是如何深刻。而順治的離世也代表著漢臣的主心骨斷掉,漢臣的勢力也開始萎縮,從這次諡號之爭可見一般。
這次諡號之爭類似與明大禮議之爭,是權利鬥爭的結果,當然其結果也是以漢臣的一敗塗地告終,漢臣之首吏部尚書孫廷銓次年便被革職回家。所以歸根結底,不是順治立鰲拜為顧命大臣,而是孝莊以及其背後的滿族人立他為顧命大臣。
-
3 # 茹叔敬
其一:孝莊太后政治謀略治國道理。孝莊清醒認識到,兒子初掌朝政時,年紀尚小,而當時的多爾袞又權傾朝野,朝政實權自然全部掌握在他手裡中。孝莊與順治商量,決定改變了幼主由宗室輔佐的傳統,特地命令內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位異姓重臣為輔佐。四位內大臣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代行皇帝的職權。凡一切軍政命令,都以(輔臣稱旨)的名義告知下官們遵行的。但實際上的權力仍掌握在孝莊太后的手裡。就這樣,康熙即位後,形成了以孝莊太后為中心,四位異性大臣為輔佐,議政王大臣為監督的政治格局。其二:標題目說的鰲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軍功:當年鰲拜為先鋒攻明皮島時,就以勇聞名。此後屢敗明軍,清軍入關以後,鰲拜還率軍平定燕京,征討湖廣等地,他馳騁疆場,無時無刻不是衝在最前頭,為清王朝的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鰲拜憑藉自己為三朝的老臣,重臣,又加之戰功卓著,所以總是一副頤指氣使的樣子,為很多人所氣憤,他為人又陰險狡詐,常用武力解決問題,致使朝中的大多數大臣都很懼怕他。後期的鰲拜又有專權的野心,他獨攬輔臣大權,幼年的康熙也不放在眼裡,肆無忌憚地結黨營私,安插心腹,隨意打擊迫害不合己意者,有時捲袖飛拳打不合意者的大臣!!在他心裡十分清楚,在這幾個輔臣之中,只有蘇克薩哈是橫在自己的路上,阻礙他爬上最高權位的伴腳石。所以,他想方設法地拉攏各方面的勢力,並利用自己在各位大臣的優勢,不斷地打擊蘇克薩哈為代表的白旗勢力,以逐步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他不止一次羅織罪名,害死朝廷大臣,就在康熙親政的同時,鰲拜製造了冤殺輔臣蘇克薩哈的事件。這便是歷史稱:(索尼年老,遏必隆闇弱,蘇克薩哈望淺,鰲拜橫暴)的四位輔政大臣。
-
4 # 知史局
順治為什麼指定鰲拜做輔政大臣?首先,這是因為鰲拜在朝野內外的威望。在皇太極時期,鰲拜的地位舉足輕重,到了順治末年,隨著老臣們的相繼去世,鰲拜的地位幾乎是獨佔鰲頭。
其次,是因為鰲拜的忠誠。當初,如果沒有鰲拜力挺,順治幾乎無望登上皇帝寶座。
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那天,皇太極不幸逝世。他生前沒有來得及立嗣,這就給大清國留下了點麻煩。多爾袞二哥代善的次子貝子碩託、孫子郡王阿達禮兩人站出來力勸多爾袞自立為皇帝。
碩託、阿達禮:“十四叔,你是大清第一王,這皇位非你莫屬!”
兩位王子的話音剛一落下,當即跳出來一個人,這就是護軍統領瓜爾佳氏.鰲拜,他的右手緊緊地握著腰刀。他的後面站滿了兩黃旗的大臣。
鰲拜:“我們這些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飯,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們寧可從死先帝於地下!”
箭在弦上一觸即發。多爾袞似乎感到了大殿微微地在搖晃,惶恐一陣陣地襲來。而正是這惶恐,讓他飛快想到了國家的大政。
多爾袞一愣,思索片刻,當即向兩位後輩投去憤怒的目光。
多爾袞:“混賬,你們這是謀反,推出去,斬了。”
兩位王子眼睛裡充滿疑惑地回望這位睿王,多爾袞面如霜雪,紋絲不動。
就這樣,多爾袞權衡利弊,最後從大清的前途命運考慮,不但沒有聽從兩人的建議,反而認為這是謀反,他誅殺了侄子碩託和侄孫阿達禮。一場內亂,被他剿滅在萌芽狀態裡。隨後,他與諸王、諸貝勒、群臣擁戴小侄福臨即位。朝廷議定,由鄭親王濟爾哈朗與多爾袞左右輔政,等福臨年長後,當即歸政。多爾袞的這一舉動,顧全了大局,安定了朝野,大清江山搖了幾下,又穩如泰山了。
在多爾袞期間,鰲拜是多爾袞不可逾越的障礙,使這位攝政王不得不在好多事情上有所收斂與讓步。
在順治病重的日子裡,鰲拜日夜在身邊侍奉,他可不是為了當輔政大臣。他是一顆忠心。
第三,順治指定鰲拜拜為輔政大臣,也是出於皇叔多爾袞當年干政專權的前車之鑑的忌憚。想到玄燁年紀太小,他必須讓愛新覺羅家族的那些皇子皇孫遠離政治中心,這樣,玄燁才會成功避險。因此,另三位輔政大臣也都是異性大臣。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順治帝去世,首席大臣索尼手捧遺詔 ,向諸王、貝勒下跪。
索尼:“今主上遺詔,命我四人輔佐幼主。從來國務政務,都是宗室協理,索尼等皆異姓臣子,何能綜理?現在看來,應當與各位王、貝勒等共同擔任。”
諸王、貝勒:“大行皇帝深知你等四大臣之忠心,所以委以國家政務,詔旨甚明,誰敢幹預?請四大臣不要再謙讓。”
索尼、鰲拜、蘇克薩哈、遏必隆四大臣為愛新覺羅家族的深明大義所感動。他們聯合奏明孝莊太皇太后。
孝莊太皇太后:“既是先帝遺命,那你們就在先帝的神位前面宣血誓吧。”
索尼:“嗻!”
於是,四大輔臣在順治帝神位面前立下了血誓,這個誓詞是這樣說的——
茲者,先皇帝不以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等為庸劣,遺詔寄託,保翊衝主。索尼等誓協忠誠,共生死,輔佐政務,不私親戚,不計怨仇,不聽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無義之富貴,不私往來諸王、貝勒等府,受其饋遺,不結覺羽,不受賄賂,惟以忠心,仰報先皇帝大恩。若復為身謀,有諱斯誓,上天殛罰,奪算兇誅。
然而,世上的血誓能夠被踐行的卻並不多。
這四大輔臣,面和心不和。專權讓鰲拜很快變成了前朝的多爾袞。太奇怪了,在順治朝,鰲拜親眼看到多爾袞的專權對皇帝對朝政的傷害,並竭力與多爾袞抗衡。現在輪到了他自己,他竟成了多爾袞第二。
權力就是這樣的鬼怪。
-
5 # 不瞎掰講堂
鰲拜,出生年月無從考證,卒於康熙八年(1669年),滿洲鑲黃旗。鰲拜是將門之後,善於騎射,武功超凡。年青時就從軍入佂,立戰功無數。他還輔佐清太宗皇太極攻打察哈爾部、遠征北韓,是皇太極的得力戰將。
在皮島戰役中,鰲拜主動請戰,並向主帥阿濟格立下軍令狀;“我等若不得此島,必不來見王,誓必克島而回。”在戰役的關鍵時刻,鰲拜一馬當先攻入敵軍陣中,與敵人展開肉搏戰。清軍一鼓作氣拿下皮島。
在松錦會戰中,鰲拜也同樣衝鋒陷陣,五戰五捷,因功晉爵一等梅勒章京。
順治元處(1644年)十月,鰲拜跟隨靖遠大將軍、英親王阿濟格取道陝北,攻陷四城,降三十八城,隨即揮師南下,直逼西安,使李自成被迫放棄西安,退守湖廣。阿濟格奉旨率軍追剿李自成殘部。鰲拜率部分兵出擊,水陸並進,於河南鄧州和湖北承天、德安、武昌等地先後十三次戰役,重創了農民起義軍。
李自成被消滅後,順治三年(1646年)正月,鰲拜又隨肅親王豪格等率軍攻打張獻忠的農民軍。鰲拜多次充當先鋒,率領先頭部隊,攻打頭陣。每次兩軍交戰,鰲拜都是身先士卒,作戰勇猛。張獻忠是一敗再敗,最終戰死在兩軍陣中。鰲拜為大清平定西部軍閥勢力,可謂首功一件。
鰲拜在早期的軍旅生涯中,不論是與明朝交戰還是平定農民義軍,對於大清王朝的建立都戰功顯赫。當然了,他的雙手沾滿了漢人的血,歷史的舞臺就是成王敗寇,敗了他就是戰犯,勝了他就是萬戶侯。
鰲拜不僅是戰場上的悍將,也是皇太極的心腹愛將。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歸天,皇太極長子豪格與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爭奪皇位。鰲拜站在了豪格這邊,使豪格與多爾袞的力量勢均力敵,最終不得不雙方妥協,擁立皇太極的第九子6歲的福臨繼位。
可以這麼說,沒有鰲拜的站隊就沒有順治的上位,就沒有大清內部的穩定。豪格與多爾袞的帝位之爭有可能就是一場血雨腥風。鰲拜的功勞與忠誠,順治皇帝是清楚的。在順治帝在位其間,鰲拜得到了重用,成為了順治的心腹重臣。
鰲拜對皇太極,對豪格,對順治帝都忠心不渝。以至於和多爾袞結怨,在多爾袞當攝政王時期。鰲拜多次遭到破害,險些喪命。鰲拜作為大清開國大將耿直倔強,對皇太極忠貞不二,而對順治帝也是堅守臣子之節,稱得上是大清的忠義良臣,因此,他在順治帝死後,成為輔政大臣。
-
6 # 腦洞外星人
順治去世前把鰲拜選為輔政大臣並非沒有緣由。當年在關外時,鰲拜便是皇太極麾下的一員忠心耿耿的猛將。鰲拜出身於滿足八大姓氏之一的瓜爾佳氏。
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女真氏族。努爾哈赤創立後金時,瓜爾佳氏便是最早的元老之一。鰲拜在八旗中,又是屬於上三旗的鑲黃旗。
上三旗歸皇帝直接管轄,關係更為親密特殊。鰲拜家族世代為將。他的叔父、父親都曾在戰場上立有功勳。家庭環境的影響,讓鰲拜選擇跟父親走向同樣的道路,投身軍營,效忠皇太極。
皇太極自繼承大位後,形勢一直不容樂觀。努爾哈赤時期,後金雖然降服了大部分蒙古部落,但也受到明朝重創。明朝一面藉助戰爭的勝利,壓制皇太極,督促他們退兵交割土地。另一面開始修建塔樓,積極備戰。
鰲拜進入軍營後,便開始追隨皇太極四處征戰。蒙古、北韓、明朝,多方面交戰。當時後金軍隊只在征討蒙古跟北韓時,稍有戰績。跟明朝交戰,則處於劣勢中。
但是,蒙古歸降後,後金有了新的進攻路線。他們繞過明朝精心佈局的寧錦防線,直接嚮明朝都城北京發動進攻。鰲拜此時在軍中,仍沒有資格統帥軍隊。皇太極身邊的統帥,更多是諸王貝勒。後金以各種手段,或者是軍事,或者是拉攏明朝邊關守將,盡力瓦解明朝戰略防禦。
等到皇太極稱帝時,明朝的遼東海防被攻破,鎮守在廣鹿島的明朝守將尚可喜率軍投降。明朝邊境戰略,出現很大空缺。當時明朝仍然可以依賴的一個戰略支撐點,就是皮島。這個地方,位於現在的北韓。明、清雙方都清楚這個地方的戰略價值。
公元1637年,清朝決定對皮島發動進攻。鰲拜作為戰將,加入英郡王阿濟格麾下,一同參與戰鬥。阿濟格是努爾哈赤的十二子。當時清軍的統帥,基本是努爾哈赤的子侄,跟皇太極在血緣關係上更為親密的人。皮島作為明朝戰略要點,自然會有很多防禦措施。
皮島守將毛文龍被殺後,皮島上駐紮的明軍守將依然戰鬥力極強。清軍也做了很多措施。他們運用各種計謀,削減皮島上明朝守軍的力量。但是,當清軍發起進攻時,還是發現,皮島上明軍炮火依然猛烈。清軍一時無法進一步延伸。雙方陷入僵局。
就在這個時候,鰲拜在炮火下衝入明軍陣地,展開近身搏鬥。清朝軍隊看到鰲拜的壯舉後,也跟著奮勇向前,明朝軍隊大敗,清軍得以佔領皮島。皇太極聽聞皮島佔領後,親自寫祭文告慰努爾哈赤,又派遣使臣慰問阿濟格,並加封鰲拜為三等男爵,賜號“巴圖魯”。
皮島拿下後,皇太極勢必不會就此罷手。他們開始攻打明朝的寧錦防線,鰲拜在戰爭中表現出的勇猛作風,讓他得到重用。這次戰鬥中,阿濟格也參與其中。
不過,皇太極把鰲拜調到鄭親王濟爾哈朗的麾下。不過,鄭親王濟爾哈朗對戰局判斷不足,受到明朝軍隊的炮火壓制。鄭親王濟爾哈朗被打得有些狼狽。阿濟格看到後,派遣精銳軍隊支援。
在本部大部隊失利的情況下,鰲拜率領的小分隊,倒是取得不錯的戰績。鰲拜打仗時,依然極為勇猛。遇到騎兵便直接衝鋒,打到步兵陣營就直接下馬步戰,取得很好的戰績。鰲拜因此被封為“一等梅勒章京”,也就是後來的副都統。
此後,鰲拜又與阿濟格等人聯手,對明朝軍隊展開截殺,擊潰了明朝軍隊。第二年,鰲拜被加封為護軍統領。而這場戰役,便是後來決定明、清雙方國力走向的松錦大戰。
皇太極時期,鰲拜憑藉自己的出身和功勳,得到極快的升遷。皇太極去世後,清朝內部陷入權力爭鬥,各方勢力都想憑著手上的力量,獲得好處。鰲拜感念皇太極的提拔知遇之恩,一直主張立皇太極的子嗣福臨為帝。
其他人中,有幾位想直接奪取皇位。後宮勢力也參與其中。在多方勢力的衝突妥協下,清朝最終以多爾袞、濟爾哈朗一同攝政,福臨繼承皇位。
沒過多久,清朝入關。鰲拜作為戰將,又被送到阿濟格麾下作戰。此時,阿濟格已經被提拔為親王。鰲拜一直在追擊大順軍、大西軍等,先後立有戰功。
鰲拜戰功雖好,卻一直無法得到重用,受到多爾袞打壓。不僅沒有記上軍功,還多次受罰。而被打壓的原因,多爾袞認為鰲拜是支援順治一派的人。
鰲拜此時,還是比較孤立的,沒有最高層的支援。因為順治過於年幼,大權在諸王貝勒手中,也無法提拔鰲拜。直到多爾袞去世,順治親政,瞭解到鰲拜曾經拼死擁護自己的事情,決定對鰲拜進行重用。
鰲拜本身又有顯赫戰功,又忠心又能用,提拔速度極快。所以,後來順治去世時,才把鰲拜列入輔政大臣的行列。
回覆列表
第一,鰲拜忠心耿耿;第二,鰲拜出身高貴;第三,鰲拜的確有非凡的才能。鰲拜出身將門,其祖父是女真蘇完部的首領,在努爾哈赤時代跟隨著舊主皇太極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雖然作為一個武將,但是鰲拜為清朝遷都北京後的統治,的確有非凡貢獻。
皇太極去世之後,滿清貴族內部出現分裂,然而對皇太極忠心耿耿的鰲拜始終不願意背叛主子,對多爾袞示弱,這一點也是順治帝最看中的。鰲拜作為鑲黃旗的重要將領,主子去世之後忠心不改,甚至不惜與多爾袞兵戎相見,擁護福臨登基,多爾袞攝政期間對鰲拜各種打壓,鰲拜仍舊不願意屈服,可以說鰲拜是個絕對忠貞的臣子,不過被《鹿鼎記》給強烈醜化了。